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论自然主义戏剧思潮及其早期译介(1)

来源:华拓网
《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11期

论自然主义戏剧思潮及其早期译介□董晓

摘要:本文介绍了自然主义文学思潮的产生,左拉关于自然主义小说和戏剧的基本理论,“五四”前后自然主义戏剧思潮的译介及其影响。

关键词:自然主义;左拉;译介中图分类号:I109.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402(2007)11-0093-04

自然主义是19世纪中后期产生于法国的一种

思潮。最初它是作为与“文明”相对立的哲学概念提出来的,后来把它引申到文学领域,成为一种席卷整个欧洲的文艺思潮。由于自然主义概念的不确定,它与现实主义的关系一直含混不清,对自然主义的理解往往因人而异。自然主义思潮最先体现在小说上,自然主义的开创者的主要成就也是在小说方面,自然主义戏剧深受他们小说创作方法的影响,因此,很难把自然主义戏剧思潮与自然主义小说思潮割裂开来,形成一个完全独立的体系。这一点,也体现在自然主义戏剧思潮的译介过程中。

“五四”文学革命的先驱者们大都有较好的外语基础,具有丰富的外国文学知识。他们通过《新青年》、《新潮》、《少年中国》等刊物翻译介绍了各种外国文学思潮,包括浪漫主义、现实主义、自然主义、象征主义、唯美主义等等,自然主义戏剧思潮同自然主义小说思潮同时被介绍进入中国。

“自然主义”作为一个哲学范畴,最早由卢梭提出。卢梭着力于探讨罪恶、不平等和道德败坏这些社会现象的根源,正如他给巴黎大主教博蒙的

作者简介:董晓,就职于福建省广播影视集团人力资源部。

信中所说:“你只看到人在魔鬼手中,我却看到人

[1]

如何落入魔鬼之手。”卢梭认为罪恶的根源在于以私有制为基础的文明社会,科学、艺术和文学的发展窒息了人类天生的自由情操,造成了人与人之间的不平等。卢梭主张与文明社会相对立的自然状态,他所提倡的“自然”有三层含意:作为神学概念,“自然”指的是与通过人的技巧粗制滥造的产物相对立上帝的原始作品;作为自然历史概念,“自然”指的是人的史前状态;作为心理学概念,“自然”指的是人性中的基本趣味和倾向。“自然主义”作为一种文学创作方法,也是由卢梭首先提出来的。卢梭在他所著的《自白》中说:“我要将一个人,自然照样地示给世间。这人,就是我自己。”在这本书里,卢梭是打算将自己的经历和行为,毫无隐瞒和省略,如实地写出来。但是,在他的小说中并没能完全贯彻自己的理论。

自然主义真正成为一种文学思潮是在1865年到1880年前后,在短短的15年的时间内,法国出现了以龚古尔兄弟、阿尔封斯・都德、尤其是埃米尔・左拉等作家发动的一场文学运动,这场运动真正为人所知是从绮尔维斯的《小酒店》(1877)的成就(在很大程度上也由于它所引起的愤怒)开始的。

93《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11期

1880年以后,在整个欧洲形成了自然主义文学运动,尽管他们所用的名称并不完全一致,如在意大

、在利称为“真实主义”、在荷兰称为“80年代作家”

波兰称为“实证主义”。

自然主义从它产生以来,就与现实主义有着说不清扯不断的联系。儒尔・德・龚古尔在逝世(1870)前不久曾断言:“总有一天要承认……《热尔米尼・拉赛德》堪称此后新产生的可冠以现实主义、自然主义等名目的所有作品之典范的典型作

[2]

品。”也许,当时他对自然主义和现实主义并没有明确的界定。1881年,左拉把已在俄罗斯月刊《欧洲信使报》和数家巴黎报刊上发表过的文章以《自然主义小说家》的名目汇集成册,他按照巴尔扎克、斯汤达、福楼拜、龚古尔兄弟、都德这一顺序来排列作家,并没有把我们习惯上视为现实主义的作家的巴尔扎克、斯汤达等排斥在外,在自然主义纲领性的理论著作《实验小说论》中,他就是用巴尔扎克的小说《贝姨》作为范例。

自然主义文艺思潮的理论著作主要有左拉的《实验小说论》和《戏剧中的自然主义》以及莫泊桑的《“小说”》等。左拉对自然主义所下的定义是:“自然主义就是回到自然,就是当学者一旦发觉应当从研究物体和现象出发,以实验为基础,以分析为手段的时候所创立的做法。文学中的自然主义同样是回到人和自然,是直接的观察、精确的解剖

[3]

以及对世上所存在的事物的接受和描写。”

自然主义思潮深受科学以及实证哲学和唯物论的影响,是科学时代的文学。在《实验小说论》中,左拉声称“我在这里所做的只不过是一件借鉴工作,因为实验方法已由克洛德・贝尔纳在他的《实验医学研究导论》一书中非常有力而明晰地建立起来了。……在大多数情况下,我只须把‘医生’二字换成‘小说家’,就可以把我的想法说清楚,并

[4]

让它带有科学真理的严密性。”

左拉把科学中观察和实验的方法应用到小说中来,人和社会是观察和实验的对象。他认为:“小说家同时是观察者也是实验者。作为观察者来说,他提供他所观察到的事实,定下出发点,构筑坚实的场地,让人物可以在这场地上活动,现象可以在这里展开。然后,实验者出现了,他制定实验,我要说的是,他使人物在特定的故事中相继出现的种

[5]

种事实将符合所研究的现象决定论的要求。”他要求小说家“像化学家和物理学家对无生命体所

做的那样、或者像生理学家对有生命物体所做的那样,对性格、情感、人类以及社会的事实进行分析……并以观察和实验的小说来代替纯想像的文

[6]

学。”

受达尔文进化论和克洛德・贝纳尔对有机体内环境研究的启发,左拉特别注意遗传和社会环境对人类智力和情感的影响。他认为构成实验小说的基本条件是:“掌握人的现象的机理,指出生理学将给我们解释在遗传和周围环境的影响下的智慧与情欲表现的部件,然后指出生活在他自己所产生的社会环境中的人,怎样每天改变着社会环境,又怎样自己反过来在环境中经受着不断的

[7]

改变。”

左拉认为,实验生理学和实验医学的目的和意义在于:为了支配生命,成为生命的主人。实验小说的目的也与此相同。他说:“我们是实验论的道德学家,我们以实验指出,在某种社会环境中,某种激情会经何种方式去表现出来。我们一旦能掌握这种激情的机理,我们就能处置它、约束它,或至少使它尽可能地无害。这就是我们自然主义

[8]

作品的实用意义和高尚道德。”

左拉也主张个性和天才,他认为小说家的个性就是实验,小说家的天才就是他驾驭感情、理智和实验等一切的东西,天才必须接受实验的检验。小说家必须“同时依靠尽可能多门科学进行工作,由于他们需要广涉一切,当然什么都得了解一些。这就是我们实验方法成为最有力的调查工具之

[9]

后,怎样把它们运用于我们作品的情形”。

左拉并没把他的理论限制在小说方面,而是把它扩展到戏剧和诗歌上,“我只说到了实验小说,但我却坚定地相信,这个方法,在历史学和批评中取得胜利之后,将会所向批靡,即使在戏剧和

[10]

诗歌中也不例外。”

如果说左拉的《实验小说论》更多的是用演绎推理的方式在理论上为自然主义立法的话,那么《戏剧中的自然主义》则更注重用总结归纳的方式来阐释自然主义的创作方法。在《戏剧中的自然主义》中,左拉的视线并没有只停留在小说上,而把它转移到戏剧上来。左拉认为,狄德罗和梅西埃奠定了自然主义戏剧的基础。他批判维多利安・萨尔都戏剧情节的错综复杂、曲折离奇,小仲马戏剧的

94《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11期

现实与虚构的双重倾向以及爱弥尔・奥日埃的平庸陈俗、杜撰臆造。他对自然主义戏剧作出自己的设想:舞台必须展示现实环境,布景应提供尽可能准确的描绘;语言更灵活,更自然,“能最好地概括日常谈话,把准确的字眼放在他应在的位置上,显

[11]

示它应有的价值”;人物由环境所决定,是取自现实的有血有肉、没有半点虚假的。左拉期待着他所提倡的自然主义戏剧的诞生。

正如左拉预言的那样,自然主义戏剧由贝克、易卜生、霍甫特曼等剧作家和演员们的共同努力,

[12]

兴盛一时,只是很快便衰落了。

“五四”时期,随着西方思想文化影响的不断深入,《新青年》、《新潮》、《少年中国》及其他一些刊物十分重视译介外国文学思潮,自然主义文艺思潮被介绍进入中国。在“五四”前后,自然主义的译介主要是法国、德国和日本,1930年代之后还有苏联。其主要内容是介绍自然主义的作家作品和文艺思想,翻译自然主义作品及其理论著作。

《新青年》第一卷第三号发表了陈1915年11月,

独秀的《现代欧洲文艺史谭》,文章认为欧洲文艺思潮经历了从古典主义到浪漫主义、再到现实主义、自然主义的演变过程。自然主义首倡于“自然主义之拿破仑”左拉,自然主义文学思潮的基本观点是:“凡属自然现象,莫不有艺术之价值,梦想理想之人生,不若取夫世事人情诚实描写之有以发挥真美也。故左氏之所造作,欲发挥宇宙人生之真精神真现象,于世间猥亵之心意,不德之行为,诚实胪列,举凡古来之传说,当世之讥评,一切无所顾忌,诚世界文豪中大胆有为之士也。”

陈独秀进一步认为:“现代欧洲文艺,无论何派悉受自然主义之感化。”并将挪威易卜生、俄国屠格涅夫、英国王尔德、比利时之梅特尔林克并称为四大代表作家。显然,陈独秀并没有把戏剧排除在外。

《新青年》第二卷第六号发表了陈1917年2月

嘏翻译的法国龚古尔兄弟的长篇小说《基尔米里》及作者自序,这是中国最早翻译的自然主义文学作品。而自然主义戏剧作品的最早译介是在1918年6月,《新青年》第四卷第六号隆重推出“易卜生专号”,刊载了数篇易卜生的剧作及相关评论,其中包括罗家伦、胡适翻译的《娜拉》、陶履恭翻译的

《国民之敌》、吴弱勇翻译的《小爱友夫》,还有袁振

英的《易卜生传》和胡适的《易卜生主义》。

在《易卜生主义》一文中,胡适充分肯定了易卜生的成就,他认为:“易卜生的人生观只是一个写实主义。易卜生把家庭社会的实在情形都写了出来叫人看了动心,叫人看了觉得我们的家庭社会原来是如此黑暗腐败,叫人看了家庭社会真正不得不维新革命:——这就是易卜生主义。”—易卜生就像一位医生,对社会和家庭进行诊断,把病状详细地写出来,但他并没有开出药方,因为社会性的病纷繁复杂,并不存在“包治百病”的药方,只能“让病人各人自己去寻医病的药方”。

《新青年》第五卷第一号发表了周1918年7月

作人《日本近三十年小说之发达》,最先把日本自然主义文学介绍进中国,文中总结了日本自然主义的创作方法:“总而言之,日本自然派小说直接从法国左拉与莫泊桑一派而来,所以这几种特色:一重客观不重主观,二尚真不尚美,三主平凡不主奇异,也都相同。”作者进一步认为日本自然主义的特色是“唯物主义的决定论,带有厌世的倾向,往往引人入于绝望;所以有人感着不满,有一种反动起来。”

早期译介自然主义文学思潮最详尽影响最大的是谢六逸和茅盾。从1917年开始,谢六逸先后发

—浪漫主义同自然主义的比较表了《文艺漫谈——

观》、《自然派小说》、《西洋小说史》等文章介绍自

[13]

然主义。在《西洋小说发达史》中,作者介绍了自然主义文学思潮产生的背景,分析自然主义与浪漫主义的区别:浪曼主义是奇异的、娱乐的、艺术独立的、技巧的、精神的、主观的、热情的;而自然主义是平凡的、兴趣的、人生艺术、非技巧的、客观的、理智的、现实的。文章详细阐述了自然主义的特点,首先,自然主义“描写平凡无奇的日常生活诸象,内容是很浅近的极度与读者相近,不外是读者日常所亲的人物,或每日亲身经历的事实”;其次,自然主义是真实的描写,“对于人生的黑暗,物质生活的罪恶,败德,性欲等,无不大胆的,逼真的描绘出来”;再次,自然主义是人生的艺术,“力倡文艺是实现人生,以现实的生活为对象”,他们描写人生的片断,“在日常生活的事物之中,显示人生的意味来”;另外,自然主义注重描写个性与环境,“力主观察个人自己的特性”。

95《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11期

尽管谢六逸所介绍的是自然主义小说理论,但我们从他的文章中可以看出,这同样适用于戏剧,作者并没有把二者作严格的区分。在他的《自然派小说》一文中,作者就把易卜生作为重要的作家,并大量引用易卜生的剧作作为范例进行说明。

茅盾在主编《小说月报》之后,组织了关于自然主义的讨论,并且先后发表了《文学作品中有主义和无主义的讨论》、《自然主义论战》、《自然主义的怀疑与解答》《、自然主义与中国现代小说》等一系

[14]

列文章,介绍自然主义。在《自然主义与中国现代小说》中,他提出要用自然主义方法进行创作,补救中国小说的不足。他说:“不论新派旧派小说,就描写方法而言,他们缺了客观的态度,就采取题材而言,他们缺了目的。这两句话光景可以包括有弱点的现代小说的弱点。我觉得自然主义恰巧可以补救这两个弱点。”这同样适用于当时的戏剧。

《小说月报》第十三卷第六号刊载1922年6月,

了希真的《霍普德曼传》和《霍普德曼的自然主义作品》,介绍自然主义戏剧。在《霍普德曼的自然主义作品》一文中,作者认为易卜生开创了戏剧的新纪元,其“作品的特点凡三:(1)题材的平凡的与现代的,(2)对话的如实,(3)社会化,这三点后来就成为自然主义戏剧的骨干了”。自然主义戏剧受自然主义小说的影响,俄国的托尔斯泰、契诃夫、高尔基,瑞典的斯德林堡,德国的霍普德曼等都属于自然主义剧作家。德国自然主义戏剧的特点是对话运用方言,“剧中的人物语言,总是说那本乡土音。那里的人就说那里的方言,丝毫不爽,始终如一。”这一点,霍普德曼运用得最为巧妙。

此外,介绍自然主义文学的文章还有周无的《法兰西近世文学的趋势》、李人的《法兰西自然主义以后的小说》、李之常的《自然主义的中国文学论》、赵少侯的《左拉的自然主义》等,从各个方面

[15]

对自然主义加以阐释。而对自然主义理论论著的翻译也相继出现,如加藤朝鸟的《文学上的各种主义》(陈望道译)、岛村抱月的《文艺上的自然主义》(陈望道译)、莫泊桑的《小说之评论》(金满城

[16]

译)等。

自然主义文学思潮从一开始就有许多含混不确定的因素(如自然主义与现实主义的区别问题、自然主义创作的典型性和倾向性问题等),它也曾遭到许多人的误解,这都反映在早期译介的过程

中。自然主义戏剧思潮的引进使中国现代戏剧突破了描写帝王将相、才子佳人的传统戏剧的束缚,更加深入地反映日常生活,使戏剧从虚假晦涩走向真实自然,对中国戏剧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注释:

[1]转引自顾伟铭《卢梭》,汝信主编《西方著名哲学家评传》第五卷,第191页,山东人民出版社1984年11月。

[2]转引自法让・贝西埃《诗学史》,第606页,百花文艺文艺出版社,2002年1月。

胡经之主编[3]左拉《戏剧中的自然主义》,伍蠡甫、,第191页,北京大学出版社1986《西方文艺理论名著选编》年6月。

胡经之主编[4]左拉《实验小说论》,伍蠡甫、《西方文艺理论名著选编》,第224页。

胡经之主编[5]左拉《实验小说论》,伍蠡甫、《西方文艺理论名著选编》,第228页。

胡经之主编[6]左拉《实验小说论》,伍蠡甫、《西方文艺理论名著选编》,第234页。

胡经之主编[7]左拉《实验小说论》,伍蠡甫、《西方文艺理论名著选编》,第236页。

胡经之主编[8]左拉《实验小说论》,伍蠡甫、《西方文艺理论名著选编》,第239页。

胡经之主编[9]左拉,伍蠡甫、《实验小说论》《西方文艺理论名著选编》,第248页。

胡经之主编[10]左拉,伍蠡甫、《实验小说论》《西方文艺理论名著选编》,第258页。

胡经之主编《戏剧中的自然主义》[11]左拉,伍蠡甫、《西方文艺理论名著选编》,第221页。

周安华[12]参看陈瘦竹,朱栋霖、《自然主义戏剧论》编《陈瘦竹戏剧论集》,第31--34页,江苏教育出版社,

1999年4月。

第7[13]分别见于1917年7月30日--8月3日《晨报》版,1920年10月第十一卷十一号,1922年5月至《小说月报》第十三卷第五--七卷。《小说月报》7月

[14]分别见于《小说月报》1922年2月第十三卷第二号,1922年5月第十三卷第五号,1922年6月第十三卷第六号,1922年7月第十三卷第七号。

第二卷第四期,[15]分别见于1920年10月《少年中国》第三卷第十期,1922年8月《少年中国》《文学旬1922年5月

刊》第46、《晨报副刊》。47期,1926年10月4日

[16]分别见于1920年10月28日《民国日报・觉悟》,第十二卷第十二号,1925年4月《小说月报》《小1921年12月

说月报》第十六卷第四期。

(作者单位:福建广播影视集团,福建

(责任编辑:陈执)

福州350000)

96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