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空时编码系统中盲多用户检测方法的研究

来源:华拓网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空时编码系统中盲多用户检测方法的研究 李艳萍赵菊敏王华奎 (太原理工大学信息工程学院信息与通信工程系,太原030024) E—mail:tyliyanping@126.com 摘要 文章将空时编码和盲多用户检测相结合,提出了一种适合下行链路的接收机。该方法可以在克服信道衰落的同 时抑制多址干扰,在下行链路的接收方只需进行简单解码和盲多用户检测就可以获得同采用多天线接收相同的效果,具 有较好的跟踪能力。且采用级联处理,计算量小。Monte Carlo仿真结果证明了其有效性。 关键词 盲多用户检测 空时分组编码方法(STBC) 移动台(MS) 文章编号1002—8331一(2006)24—0135—03 文献标识码A 中图分类号TN911.23 Blind Multi-User Detection for Space。--time Block Code System Li Yanping Zhao Jumin Wang Huakui (College of Information Engineering of Taiyu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Taiyuan 030024) Abstract:In this paper,a novel receiver for downlink of CDMA system is proposed by combining Space一 Fime Block Code(STBC)with blind Multi—User Detection(MUD),which can suppress multiple address Interference(MAI)and channel fading simultaneously.By this way,the effect similar to Multiple Antennas is obtained for the receiver of downlink only encoding the received signals and deciding them by blind mud algorithm,It has better ability of tracking and lower computational complexity because of being a cascade structure.Simulations undertaken show that this way is effective. Keywords:Blind Multi-User Detection(MUD),Space—Time Block Code(STBC),Moble Station(MS) 1 引言 空时分组编码方法(STBC,Space—Time Block Codes)技术 通过在不同的天线上发射包含同样信息的信号从而达到空间 分集的效果。其译码由于正交设计使得最大似然译码的复杂度 大大降低,而且仍能得到最大的发送分集lll。盲多用户检测是只 使用观测数据,不需要训练序列的自适应多用户检测方法[21。 本文将空时码和盲多用户检测相结合,提出了一种适合下 行链路的接收机,与Alamouti提出的STBC结构相比【引,其对接 收到的信号先进行了去多址干扰的盲多用户检测,且由于采用 发送分集。已将多天线接收的负担由移动(MS)方移到了基站 (BS)方:与将自适应多用户检测和空时码结合进行联合处理 的文献相比,文献[4】使用训练序列,开始较好,但当系统用户数 增多时跟踪性能急剧下降.而本文方法则具有较好的跟踪能 力 现有大量的空时编码方法[ 。但将盲多用户检测和空时码 结合的文章不多。 图1 基于STBC的盲多用户检测器原!理图 衰落。用户 的两组数据{6 ,6: ),{一6 ,6: )经过用户 的 扩频码扩频后分别由天线1和天线2发送,假定用户1为期望 用户,扩频码和发送的数据都为实值,MS方对接收到的信号 按码片速率采样生成Gxl维向量【ll】,连续符号周期内接收到的 离散表达式为: 2系统模型 基于STBC的盲多用户检测器原理图( 表示复共轭)如图 1所示。 …。  根据Alamouti提出的STBC编码方案,BS采用两天线发 射.MS采用单天线接收,小区中激活的用户共有 个,采用 = BPSK调制方式。扩频增益为G.假设下行链路的信道为平坦慢 基金项目:山西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编号:20041044) ≯ ] 作者简介:李艳萍(1963一),太原理工大学信息与通信工程系副教授,博士生,研究方向为多用户检测。赵菊敏(1976-),太原理工大学信息与通信 工程系讲师,博士生,研究方向为盲均衡。王华奎(1946一),太原理工大学信息与通信工程系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移动通信。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06.24 135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l1 0 …0 S12 S11 : 1 0 0 A1=S1h1=I s1c S1G_1 S11 (3) 0 1c 0 12 0 0 S1G 21 0 0 ; ¥22 821 : ; 1 0 B1=S 2=l s (4) 0 826 O 0 0 … 其中, 表示接收到的第k个用户信号功率。A 和B 由式 (3)和式(4)确定,A 和B 的定义类同于A 和B1,h1= …, 1 , h2=[h 一, T h1 和h 为两个发射天线各自第l径的信道衰 落系数,由BS和MS之间的空时域信道响应唯一确定。本文假 设在一组发射数据期间信道参数基本不变,且不同的信道衰落 系数独立。S 和S 分别由第1个用户不同路径的归一化扩频 码组成,当同一用户的两天线使用相同扩频码时,S 和 相 等。 和6 +1和b 和6 “∈卜1,1}分别为第 个和第1个用户 在不同时刻的信息位,帆和 + 为在不同时刻的噪声矢量,具 有零均值和方差 。当小区半径较小时,可以认为期望信号的 能量主要集中在A1和B1中。为了在下文中表示方便,将接收 的信号y( )表示为以下形式 (2i)和x(2i+1)的共轭形式,令: , x( 2i)2,]_ ]+[ z b卜2i +1 ㈤ . 其中: =[ 0 j l h i。]§ =[:s ¥。2 j l h i ] (6) 和s 的定义类同于s”和sm按照指数加权最小二乘准 则来设计接收机,只要满足S C = 和s 1 = ,理论上完全 可以抑制期望用户的多址干扰和多径干扰。 3接收机的设计 利用两条传播支路的信息,能够达到较好的分集效果。定 义权C 和C2(分别为GxL维矩阵)使用线性约束指数加权最 小二乘准则: c=[C】,c2]=a min  I㈣ ar min r( ( (7) 约束项:cTs = c2s2=/ ̄ (8) 136 2006.24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其中,A是遗忘因子, (n)=∑A ( )y( ) ,解等式(7)和 =1 等式(8)可得: c1= ( )s1(s ‘ ( )s1) (9) ( )s (s ( )s ) (10) 其中: c1=[cll’A,cu】,C2=[c21,A,c c 表示用户1第i个天线第2径的权值。通过盲多用户 检测后,用户1第2径的输出可以表示为: H —H 1 H 1 (2 )=c1z (2 )=、/Pl(c1zs¨h1z62 +ell¥ h 62 ) 五= 、/Pl( 1zb 2 + b2 “)+ 】 (1 1) (2i+1):c (2 H +1)=、/尸l(-C2—H 181zh1z621 i+1+c s2// Ih61 )+ 2 = 2、/Pl(-h¨b 2 1+ b )+ 1 (12) 其中, 和 分别表示包含用户第2径各自加权处理后 的多址干扰和噪声。 如前所述,经盲多用户检测器后的输出信号已经很大程度 地抑制了多址干扰,且已估计出了两条信道的响应系数,最后 进行空时解码。利用等式(11)和(12)可得用户1第l径的输 出,用矩阵形式可以表示为: , = ,= 毫 , , 其中,H1 满足以下属性: 日 =[::一 :]H[:: ]:[ ]= ( 2 2 2+ ),2 (14) 利用这一特性,可以得到空时编码的简单解码方法: c ,=[ : ,]=日: c ,= [: : ,]= ㈤= , ( 2 2) H ) 【62f+1 J 其中: , 】 叼( )这一项包括了白噪声和多址干扰,因为在前面的盲多 用户检测中已经抵消了绝大部分多址干扰,故忽略 ( )中的自 相关部分。最后,接收机进行多径合并,接收信号经过空时解码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l(2i) gn (2 )= 2(2i) : l 6 + (2 )= g6 + (20(16) £(2i) l(2i+1) ,(2i+1)= (2i+1) = +。+ (2 1) (17) (2i+1) 其中: (2 )=日: (2 ), (2 1)=H/l/frh(2i+1) g= “,ga】,( =1,2) = + ,( =1,2) 对各支路进行最大比合并可得: £(2i)=g"z(2i) (18) i(2i+1)=gHz(2i+1) (19) 对由式(18)和式(19)所得信号进行符号判决,可知原始发 送的数据为: b ̄=sign[Re( ̄(2i))】 (20) 6 +l=sign[Re( ̄(2i+1))】 (21) 5计算机仿真 考虑CDMA下行链路,采用Monte Carlo方法进行仿真, 主要仿真参数为:发射天线数目为2,接收天线数目为1.扩 频码为31位GOLD码.多径数为3。两天线的发射信道均假定 为瑞利衰落、高斯白噪声信道,期望用户与干扰用户的路径增 益均采用相同随机数产生,噪声方差为0.1,遗忘因子A=O.998。 仿真图中结合空时编码的盲多用户检测器简称为 STBCBMUD;结合空时编码而未用盲多用户检测器简称为有 STBCNBMUD;未结合空时编码的盲多用户检测器简称为无 NSTBCBMUD;结合RAKE技术和R【s的盲多用户检测算法称 为RAKER【s翻。在同一信道环境下的仿真结果如图2所示。 图2显示了STBCBMUD系统中用户数不同时的信干比。 对10次取平均,迭代3 000次,系统中开始有10个干扰用户, 迭代至1 500次时.增加了5个干扰用户.所有干扰用户的干 扰强度为lOlog o∽ /A )=17dB。 从图2可以看出:当有较多干扰用户加入时,其在很短的 时间里就恢复到干扰加入前的状态,具有较强的自适应跟踪能 力,且SIR性能比RAKERLS算法高3dB以上。 图3比较了空时编码系统中接收方采用和不采用盲多用 户检测时的误码率,干扰用户数为5,干扰强度为17dB,从图 中可以看出,对接收方进行盲多用户检测后,系统的误码率明 显降低。 6结束语 本文将盲多用户检测与发射分集相结合,提出了一种适用 于多径频率选择性衰落信道的盲多用户检测方法,在下行链路 的接收方只需进行简单解码和盲多用户检测就可以获得同采 图2时变环境下算法的跟踪性能 图3 有无结合BMUD的STBC系统误码率的比较 用多天线接收相同的效果。仿真结果也证明了在下行链路中将 盲多用户检测和空时编码结合是一种可行而有效的方法。 (收稿日期:2006年5月) 参考文献 1.Vahid Tarokh,Hamid Jafarkhan,A R Calderbank.S:pace—Time Block Codes from Orthogonal Desidns[J].IEEE Transactiens on Information Theory,1999;45(5) 2.D Reynolds,X Wang,H Vincent Poor.Blind adaptive space—time muhiuser detection with multiple transmitter and rEceiver antennas[J[. IEEE Trans Signal Processing,2002;56(6):1261-1276 3.Siavash M Alamouti.A Simply Transmit Diversity Techmique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s[J[.IEEE Joumal on Select Areas in Com— munication,1998;16(6) 4.B L Hughes.Differential space—time modulation[J[.IEEE Trans Inform Theory,2000;46(9):2567~2578 5.B M Hochwald.W Sweldens.Difierential unitary sp.ace—time modula— tion[J].IEEE Trans Commun,2000:48(67):2041-2052 6.V Tarokh.H Jafarkhani.A differential detection scheme for transmit diversity .IEEE J Select Areas Commun,2000;l8:1 169-1 174 7.L U Choi.R D Murch.Transmit—preprocessing techniques with sim— pliifed receivers for the downlink of MISO TDD-CDMA systems[J[. IEEE Trans on Vehicular Technology,2004;53(2):285-295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06.24 137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