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华拓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类似湄公河行动的电影]电影湄公河行动

[类似湄公河行动的电影]电影湄公河行动

来源:华拓网
[类似湄公河行动的电影]电影湄公河行

电影湄公河行动篇一:电影《湄公河行动》观后感

该片根据“10·5中国船员金三角遇害事件”(湄公河惨案)改编,讲述了一支行动小组为解开中国商船船员遇难所隐藏的阴谋,企图揪出运毒案件幕后黑手的故事。 《湄公河行动》观后感

其实,现在的我是怀着一种沉重的心情在描述我的所观所感,因为《湄公河行动》这部电影是根据5年前真实发生的事件改编而成的电影,五年的时间足以让普通人忘记很多事情,可是这部电影却活生生的提醒着我们,祖国不会忘记任何一位公民。 2011年10月5日,13位中国船员在湄公河水域惨遭杀害,遗体呈现出极其惨烈的死亡状态:双手被手铐铐住,头上缠满胶带,腹背无数枪眼。这一事件当时震惊了中华大地,直到现在被拍成电影,往事又重现,心中郁有千千结,思绪万千。 整个电影看下来全程无尿点微泪点(但是让你哭不出来就一直郁在心间),本着不剧透的原则,不详细说电影中的具体情节,只谈谈我的一些感受。

1、祖国永远不会抛弃你,不会抛弃每一个中国国民。

2、你从来不会知道你现在幸福的生活后面站着多少人国人民解放军在为你守护。

3、人性有的时候残恶到你真的无法想象的程度,毒枭们为了自己的目的甚至可以向手无寸铁的妇女扎下脖子上的那一刀。 4、人性又是善良的,看到孩子你想起的只是纯良,面对孩子你会本能的想要保护,即使你想不到他下一秒可以掏出机关枪、可以拿炸药炸大楼。

5、生长环境真的太重要,在毒窝里长大的孩子不知道悲悯和善良是什么,他们平时被教唆玩的赌局游戏是玩到一个人死为止,可能从小就看惯了死亡,长大后杀人才能那么不眨眼吧。 6、不忘初心对于卧底来说是多么难能可贵的品质,不忘的是对祖国的那份炙热,不忘的是自己从穿上那身制服开始,肩头承担起的责任。 7、正义永不灭亡。

原来我一直不理解的是,为什么为了活捉一个十恶不赦的大毒枭而牺牲我们那么多可敬可爱的军人,后来,我明白了,我们是为了用正义和人道去裁决一个生命的去与留,而不是像他们一样,视生命如蝼蚁,随意决定他们的生存和灭亡。

电影散场,心里真的十分堵得慌,我平时能看鬼片,因为知道那些都是假的,编造出来为了吓人而吓人的,但是我真的难以消化这种真实事件改编给我带来的那种心间的郁闷。比鬼神更可怕的是人心。

逝者安息,生者自强。糯康被抓不代表金三角的肮脏会从此永远消失,但是中国此次行动的强硬会一直为今后的船员们保驾护航。

这真的是一部好电影,说句实话比同档期上映的《从全世界__你》还有什么《x迹》要更有意义得多,但是就今天电影的上座率来说真的让人心疼,我们看的那场加上我和老板,整个影院一共就四个人,反观另外两部电影的选座基本场场满。所以,国庆有空就去看一下这个电影吧,墙裂推荐。最后作为一枚颜狗附一张彭于晏帅照(连拿大茶杯都这么帅)。 《湄公河行动》观后感

近日上映的警匪动作巨制《湄公河行动》,是国庆档唯一一部警匪大片。因该片根据“10·5中国船员金三角遇害事件”改编,讲述了一支行动小组为解开中国商船船员遇难所隐藏的阴谋,企图揪出运毒案件幕后黑手的故事。因是改编自五年前的真实大案,更加受到观众的期待。

科普一下真实事件的背景:是2011年10月5日上午,“华平号”和“玉兴8号”两艘搭载13名中国船员的商船在湄公河金三角水域遭遇劫持枪击事件,致使13名船员全部遇难,此事就是震惊中外的“湄公河惨案”。湄公河流域“金三角”地区特大武装贩毒集团首犯糯康(nawkham,又译“诺坎”),造成13名中国船员在湄公河泰国水域被枪杀的“10·5”案件,是由糯康及其集团骨干成

员与泰国个别不法军人勾结策划、分工实施的。

这种跨国的复杂案件拍摄起来可想而知是有难度的。电影《湄公河行动》拍成如今这部优秀的影片,不难推测,是做了诸多功课的。

【情报员方新武——彭于晏】

不少人看《湄公河行动》时被彭于晏的泰语惊艳到了。电影拍摄时,彭于晏的泰文和缅甸话获得专业老师盛赞,大家都很惊讶他只听录音就可以学成这样。原来每天晚上收工后,彭于晏都一边做运动一边戴着耳机听录音,练多久就听多久,才把两种语言讲成现在戏里的样子。

电影中那个被吊打的毒贩就是彭于晏的泰语老师。 【缉毒队长高刚——张涵予】

张涵予饰演一位智勇双全的缉毒警察,拍摄时他需要在东南亚的炎热天气下,背着20公斤的装备在密林里极速奔跑,被有“魔鬼导演”之称的林超贤“虐得很爽”,据张涵予自己说“这辈子的汗都流在湄公河了”。

张涵予其实并不是一个擅长动作戏的演员,他在一次采访中有说道接拍这部戏之前他一直以为会有特效和棚拍,没想到林超贤竟然要求他穿着厚重的防弹衣,背上手雷和上了真子弹的真枪,还要跟狗比谁跑得快!还让他背着20公斤的装备去跟人家打架,还得拳拳到肉!显然,张涵予为了达到导演的要求做了大量的训练,看来这次拍摄完《湄公河行动》这部大戏之后,他可以转型

考虑武打演员了! 【警犬——哮天】

《湄公河行动》是哮天的“处男作”,高难度动作镜头背后当然需要名师指点,哮天的训练员乃是世界知名驯狼师andrew simpson,有超过20年驯养经验,包括《权力游戏》、《复仇勇者》、《狼图腾》等,几乎所有狼出现的电影电视剧背后,都离不开他的功劳!

看《湄公河行动》可能会对哮天犬产生很疑问。哮天(警犬)追捕逃犯,跳入车里撕咬逃犯,丢炸弹,以及能够靠跑动速度躲避诡雷,是否可行?事实上,作为一只专业的警犬,那场丛林攻坚战,毒贩在地上铺的是跳雷,跳雷是防步兵跳雷的简称,那是越战中出现的一型步兵杀伤雷,布设时会从地雷的引信处引出一根拌索,当人员经过时触发拌索,地雷利用弹簧机关向上跳起爆炸,冲击波和弹片主要集中在一人多高的半空中。在这个高度,人类基本上是没有任何招架能力的。这个时候必须要警犬出马,警犬的速度比人类更快,可以在最短时间内触动多条拌索,地雷跳至半空中爆炸,而那个高度对警犬来说是完全没有杀伤力的,更不会伤到警犬。

相信对“湄公河惨案”真实案件关注的人都会喜欢这部电影《湄公河行动》。这部电影对于真实案件的还原程度极高,精准的抓住了观众们可能关注的点,如果说国庆档唯一不能错过的片

子,就非《湄公河行动》莫属了 《湄公河行动》观后感

看完了整部电影,可让人评说的其实有很多点。但在其中给我留下最深刻印象的还是方新武在最后自己去撞宋哥的那个画面。印象深刻其实并不是因为当时那个镜头给我多大的触动,只是前面的观众说了一句话让我心里很不是滋味。他边看边说:“中国人就爱整这套事。”

或许只是随口的评价,却表现出他对奉献和牺牲的不屑一顾。生在和平年代,他可以坐在电影院看完这样一场电影,当然难以想象“牺牲”这样的字眼在有些人心中是何等的意义。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我们经常陷入“之所以。是因为。”的逻辑怪圈。比如他之所以去做这件事,是因为单位会给多少多少奖金;他之所以帮这个人,是因为他会给他多少多少好处。反正就是你做了什么好事,都是为了获得利益,荣誉或者别人的关注。 这是个物质时代不假,但请别否认我们也保留下来了一点精神。杨善洲义务植树22年,他是为了赚点钱吗?钱学森从美国回国,他是为了获得一点掌声吗?屠呦呦发明青蒿素,她是为了获得什么荣誉吗?有人说,不喜欢看感动中国,因为根本不会被感动。我有点不明白,感动中国的存在不是为了强迫你流泪,只是想让人知道,这世上还有着一点真善美。

大家都怕被灌输,讨厌这个“政治正确”的世界。总觉得社会

主义核心价值观,共产主义和马克思思想就是在灌输人们,钳制人们思想。那我倒想问,那些动辄说自己被这种那种思想灌输了的人们,你们的精神世界又是什么呢?

我们不喜欢电影中的套路,不喜欢动不动就出现的英雄主义,也不喜欢”把它上交给国家“。我们总是觉得这些场面尴尬又别扭,可是我们为什么就是不愿意相信,有一些人的心里真的有”信念“”使命“的存在呢。

抛开电影本身不谈,只是想说我们中国人也可以有英雄主义,也可以牺牲奉献。抛开方新武的感情铺垫不谈,只是想说他作为一名警察在那一刻只是想完成自己的任务。总之,生活在那些甘于牺牲自己的人创造的时代,别轻易对他们的精神感到不屑。 更多热门文章:

电影湄公河行动篇二:爱国主义电影《湄公河行动》观后感 2011年10月5日清晨,两艘中国商船在湄公河金三角流域遇袭,船上13名中国船员全部遇难,并在船上发现90万粒*品。这宗枪杀十三名中国船员的血腥冤案,掀起了悲剧的序幕。面对矛头指向中国运毒、颠倒是非的舆论,为了还遇难同胞一个清白,中国决定派出缉毒精英,组成此次案件的特别行动小组,以高刚为队长,潜入金三角查明真相,企图揪出案件的幕后黑手。这就是湄公河行动的内容。下面是相关的观后感,快来围观吧。 《湄公河行动》观后感一

国庆期间,口碑最好的电影莫过于《湄公河行动》。

电影改编自前几年发生在湄公河的真实案例,情节紧凑,结局悲壮,感动了一大批观众。许多人看完电影后,纷纷发朋友圈,强烈推荐。因此,法纳君也到电影院凑了个热闹。

《湄公河行动》讲述了英雄的故事,其本质上讲是一部主旋律电影。主旋律片,改用鲁迅先生的一句话,“即便是等于为帝王将相作家谱的所谓正史,也往往掩盖不住他们的光芒。”(鲁迅:《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

“10.5中国船员金三角遇害事件(湄公河惨案)”是电影的原型,现实常常比故事精彩,故编剧并没有对案件进行过多改编。除了被炸掉的“联合作战大楼”,其它情节基本保留了案件的真实情节。与许多号称改编自真实案件却接近于杜撰的电影相比,《湄公河行动》算得上是良心之作。 《湄公河行动》观后感二

“我们之所以看不见黑暗,是因为有人正竭尽全力把黑暗挡在我们看不见的地方。”今年国庆黄金周,观众看完电影《湄公河行动》,先稍稍放缓紧绷了两小时的心,然后跑到微博、豆瓣上留下这句评价。 往事并不如烟。

2011年10月5日,两艘中国商船“华平号”和“玉兴8号” 在湄公河金三角水域遭遇袭击,13名中国船员遇难,船上后来被发现藏有大量*毒。案件发生后,国内迅速抽调200多名精干警力

组成专案组,全力开展案件侦办工作,以还遇难同胞清白与公道。2012年4月25日,“10·5”案件联合专案组在老挝波桥省抓获案件主犯糯康。2013年3月1日,案件主犯糯康、桑康·乍萨、依莱、扎西卡在云南昆明被执行死刑。

电影《湄公河行动》根据这一真实事件改编。为解开中国商船船员遇难背后所隐藏的阴谋,查明真相,中国决定派出缉毒精英,组成特别行动小组,潜入金三角揪出幕后黑手。影片中,云南缉毒总队长高刚接受特殊任务,率领一支骁勇善战的战斗小组进入泰国境内,与潜伏在泰国的情报员方新武碰头。调查发现,真正的凶手在嫁祸残害无辜中国船员后,不但逍遥法外,更意图利用毒*制造更大的阴谋。历经数轮生死鏖战,毒枭“糯卡”最终落网。

除了真实事件本身的震撼性,影片呈现出的刺激、热血效果深深令观众折服,纷纷称赞制作水准直追超“燃”的好莱坞大片,“这是前所未有的主旋律电影”。在竞争激烈的国庆黄金周档期,这部主旋律片叫好又叫座,一跃成为票房黑马。

《湄公河行动》的导演林超贤曾表示,他不希望把这个惨重案件拍成一部娱乐电影,“是真的为13条人命的尊严,还有中国人的尊严去做这件事情”。

罪人伏法,逝者安息。5年前湄公河上那页黑暗记忆,掀开岁月和光影交织的幕布,重新向公众走来。惨案背后的痛与付出,无人忘记。

《湄公河行动》观后感三

“合格的影片还是会被观众认可。”看完《湄公河行动》,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常务副院长尹鸿在微博上给出评价。“故事、人物、情节、场面、氛围都很类型化,算是执行到位的工匠电影。加上国家自豪感和真实题材的魅力,成为档期最大赢家。” 尹鸿接受《中国青年报》采访时表示,他认为电影《湄公河行动》有以下几点过人之处。

首先,这部电影根据真实事件“湄公河惨案”改编,电影题材具备真实性和揭秘性,从而拥有和一般类型电影不同的题材基础。 真实题材如何选取很有讲究。“真实题材应该具有重大性,要受到大家关注;要有一定戏剧基础和足够的戏剧动力;表现的主题是正面、积极、有建设性的。”尹鸿说,如果还有一定揭秘价值更佳,比如观众很有兴趣了解却不曾知道的重大事件。

在观影前,尹鸿想象这可能会是一部偏现实的影视作品,但他看到,导演对故事做了类型化处理。“虽然电影讲的是真实故事,但完全按照标准类型片的规律进行创作和设计。电影里设计了人物,设计了一条狗(缉毒犬‘哮天’),还设计了一些敌对关系。” 另外,尹鸿觉得该片的制作执行非常到位。“节奏控制、画面的张力、表演等等都执行完成得很到位,基本上把所有的设计都很好执行了,这解决了中国电影有时候比较粗制滥造、急功近利的毛病。”

主演张涵予、彭于晏等人演绎的热血硬汉形象震人魂魄,而惊险飞车、人潮混战、跳跃火车等复杂场景里的追捕和打斗,更给观众带来相当强大的视觉冲击力,且节奏紧张,感觉一分钟都松懈不得。外媒影评人此前点评《湄公河行动》——“我已不记得上次为一部动作片欢呼雀跃是什么时候了。极其郑重地建议人们到电影院观看这部电影,记住一定系好安全带”。

他指出,除了技术层面优点,影片的亮点还有一份国家情怀。“一开始说13个中国人在湄公河上遇害,所以要为他们寻回尊严。后来中国缉毒警察在异国执行任务,彰显了国家主权和国家能力的提升。这部电影体现了一定国家意识。”同时,这种国家意识的推崇拥有真实性基础,因此能引起广大观众的共情。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uatuo3.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