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华拓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如何加强农村集中供水工程的运行管理

来源:华拓网


如何加强农村集中供水工程的运行管理

在新的时代背景下,我国高度重视三农工作,乡村振兴是我国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农村居民的生产和生活用水是一项重要的工程,加强农村集中供水系统的运行管理有利于造福于农村,是其社会使命的重要体现。本文针对农村集中供水工程进行探究,提出有利于加强运行管理的具体措施,不断完善农村集中供水工程建设。

标签:农村;供水工程;运行管理

近几年,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在水利工程方面取得了辉煌的成绩,农村的集中供水系统也不断改进。众所周知,合理科学的水厂规划和设计对于人们的生活是一个质的提高,有利于促进农村供水系统的不断完善。对于居民来说,农村的供水问题便显得十分重要。加强农村集中供水工程的运行管理在理论依据上有两个标准:(1)在进行水厂规划时,设计人员应该合理的、科学的进行规划和设计,各设计员讨论后,选择一个最为合理的方案,并且可以进行系统的解说和展示。(2)水厂的负责人应具有较强的管理意识,以提高管理手段为目标,学习和强化管理的技术水平,并且要掌握管理水厂的文化知识,对水厂的结构以及性能有一个高度的了解和认识。

1、加强水厂的运行管理

1.1供水系统管理

由于整个供水系统是以输水和配水系统为主,因为其所消耗的能量占整个系统的70%——80%之间,所以对于整个供水系统来说,对输水和配水系统的优化升级便迫在眉睫,降低其消耗的能量,节约资源。在规划和设计时,对能量消耗这一标准十分看重,所以改造、升级、优化等都以降低耗能为中心。在供水系统中,取水泵房和送水泵房的流量和其水泵能够扬水的高度相乘的和产生了能量,这也就是供水系统所要消耗的能量。供水系统在选择时,一般会遇到一次加压或者二次加压以及水泵房在水厂的哪一个位置、取水泵房和送水泵房消耗的能量等,这些都是从产生能量的多少再加以计算,因此在供水系统的运行管理中需要不断的改进。

1.2水源管理

加强农村集中供水工程的运行管理中,对于水源的管理是其基础性的工作。首先,需要对用水量进行估算,保证水源能够满足居民的生活生产需求。在了解居民的用水量后,制定详细的计划,为今后的工作提供依据。其次,为了保障居民的安全,需要对水质进行管理。水质的管理包含对于地表水的管理和地下水的管理。第一,地表水的管理。水质的管理主要包含设置标识牌,引起居民的注意,同时也应该对水源周围进行保护,禁止居民洗澡、洗衣服等,也包括对水源周围的垃圾处理,禁止污染水源。对于水源的管理需要遵循我国的水源管理章程,严

格实施。第二,地下水的管理。这主要使用的是水泵,对于水泵的管理主要包含两个方面,首先水泵在组合工作时,首先认准同一级别的泵房,在大多数情况下,让二级泵房普遍使用一到两台水泵是不可能适应管道内的流量变化,并且还增加了能量的损失。泵房在设计时一定要注意水泵的合理搭配,不论是型号的搭配还是大小的组合,都应该搭配合理。其次在选择水泵时,首先应该选择变频调速泵。

1.3净水装置管理

水在被居民使用前需要经过加过处理,即需要通过净化装置进行过滤。净化装置由于是对居民饮用水的保障措施,因此在不断的引进。首先是对净化设施的管理,经常的进行清洗,不断的进行调整。其次是对于水管道的清洗和维修,由于水管道在长期条件下存在较多的污垢,仅此必须进行定期维修。净化装置的适用范围广,不仅地表水需要过滤,地下水也需要进行过滤。

2、不断完善农村集中供水工程的管理体系

2.1提高安全管理意识

供水工程的管理应自身起到带头作用,自觉地学习相关的法律法规,强化自身的法律意识,提高供水工程的质量。要对管理树立一种安全第一、质量第一的意识,教导他们不能以利益为核心,应该以居民的安全为核心,以提高质量为目标,做到警钟长鸣。针对供水工程的施工人员来说,应该对他们进行相应的培训,不论是文化知识还是技能修养,以及安全意识的培训都应该做到完美。

2.2建立先进的管理体制

一个相对完整的管理体制是供水系统建立和运行的基石。那么,如何建立一个先进的健全的管理体制就是企业发展的中心问题之一。首先,通过各项制度的贯彻和执行来完善这种管理体制。可以从管理层入手,对项目负责人实施安全责任制和相应的工作考评、奖惩制度,全力贯彻落实此类制度,达到约束其行为的目的。其次,管理人員加强对基层人员的监督和管理,充分发挥员工的劳动积极性。最后,科学安排工作时间,避免极端天气作业,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几率。

2.3对管理人员加强培训

提高管理人员的素质,吸收高素质人才进入供水工程中。打破传统思维模式,积极引入相关方面的专业人才,并且加大对原有管理人员的培养,在专业人才的带领下,不断提高原有管理人员的素质。重视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对企业进行正确的管理。

3、建立健全农村集中供水工程的运行体系

3.1采用节能用材,降低能耗

在供水工程设计以及建设过程中,大多数都会采用泵前、跌水和流量管道混合等技术。笔者根据分析,目前,采用泵前混合对于节能是非常有帮助的,由于在设计和安装时,这类泵前混合根本不用再去安装一个专门的耗能配件,只需要将泵前混合发挥到极致即可。在沉淀装置方面,采用平流式沉淀池或者是斜管式沉淀池对于节能降耗最为有用,笔者发现,在大多数水厂中采用的都是斜管式沉淀池,很少一部分用的是平流式沉淀池,但是其效果都是相同的,都能够达到节能降耗的效果。

3.2健全设施建设

首先,对农村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环境做一个综合的评估,并制定出一套切实可行的基础建设实施方案,在制定方案时一定要注意体现规划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并且要以生态环境为基准;其次,联合村镇有关立法部门,制定出相关的法律法规,让村民在法律的保障下监督与被监督,从而保障建设的成果不受损害;再次,供水工程的建设应该以提高人民生活质量和产业合理规划为重点,村镇规划主要是为农村的长久发展而做出的努力,农村的主体是农民,所以规划一定要保障农民的根本利益,提高他们的生活水平。

4、结语

新农村建设的目标是:使人民的生活着质量“更上一层楼”、村镇的环境得到进一步的美化、民主的管理模式深入人心以及提高农村的经济状况和精神文明建设。基于此我们必须注重农村集中供水工程的管理,完善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农村发展。

参考文献:

[1]魏智,林力坤,吴锦奎,杨永聪,雒焕维.自动控制技术在农村集中供水工程中的应用[J].中国给水排水,2014,30(11):62-65.

[2]何莲,程吉林,张汉松.农村集中供水工程规模效益的优化研究[J].灌溉排水学报,2011,30(05):7-11+16.

[3]刘学,李彤.中国农村集中供水管理模式探讨[J].贵州社会科学,2012(06):75-78.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