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 认识正、负数
基本练习: 一、填空
1、如果下降5米,记作-5米,那么上升4米记作( )米;如果+2千克表示增加2千克,那么-3千克表示( )。
2、二月份,妈妈在银行存入5000元,存折上应记作( )元。三月一日妈妈又取出1000元,存折上应记作( )元。 3、+8.7读作( ),-读作( )。
4、海平面的海拔高度记作0m,海拔高度为+450米,表示( ),海拔高度为-102米,表示( )。
5、如果把平均成绩记为0分,+9分表示比平均成绩( ),-18分表示( ),比平均成绩少2分,记作( )。
6、数轴上所有的负数都在0的( )边,所有正数都在0的( )边。 7、在数轴上,从表示0的点出发,向右移动3个单位长度到A点,A点表示的数是( );从表示0的点出发向左移动6个单位长度到B点,B点表示的数是( )。 二、判断对错。
1、零上12℃(+12℃)和零下12℃(-12℃)是两种相反意义的量。( ) 2、0是正数。( )
3、数轴上左边的数比右边的数小。( ) 4、死海低于海平面400米,记作+400米。( ) 5、在8.2、-4、0、6、-27中,负数有3个。( ) 三、选择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1、低于正常水位0.16米记为-0.16,高于正常水位0.02米记作( )。 A、+0.02 B、-0.02 C、+0.18 D、-0.14
2、以明明家为起点,向东走为正,向西走为负。如果明明从家走了+30米,又走了-30米,这时明明离家的距离是( )米。
A、30 B、-30 C、60 D、0 3、数轴上,-在-的( )边。
A、左 B、右 C、北 D、无法确定
4、规定10吨记为0吨,11吨记为+1吨,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8吨记为-8吨 B、15吨记为+5吨
C、6吨记为-4吨 D、+3吨表示重量为13吨 5、一种饼干包装袋上标着:净重(150±5克),表示这种饼干标准的质量是150克,实际每袋最少不少于( )克。
A、155 B、150 C、145 D、160 综合练习:
1、 一天中午12时的气温是7℃,傍晚5时的气温比中午12时下降了4℃,凌晨4时的气温比中午12时低8℃,傍晚5时的气温是( ),凌晨4时的气温是( )℃。 A.—4 B. 3 C.1 D. —1 2、如果小军跳绳125下,成绩记作+5下;那么小明跳绳116下,成绩应记作( ) 下;小乐跳绳成绩记作0下,表示小乐跳绳( ) 下。
3、比90分多5分,记作:+5分。那么( )分可以记作:-4分。 4、一袋薯片净含量:“10±1kg”,表示合格重量最多是 ( )kg,最少是( )kg。 5、 生活中的数,比“0”大的数叫做( )数,比“0”小的数叫做( )数。 6、在数轴上表示下列各数。
1.5 -2 -3 5 -5 拓展练习:
1、一个点从数轴上某点出发,先向右移动5个单位长度,再向左移动2个长度单位,这时这个点表示的数为1,则起点表示的数是多少?请你用图表示出来。 2、下面是林林家二月份收支情况。 2月8日:妈妈领工资1000元 2月10日:交水电费、管理费180元 2月12日:林林买衣服用去60元 2月15日:爸爸领工资1200元 2月18日:去公园游玩用去50元 2月20日:妈妈买衣服用去150元 2月22日:爸爸买书报杂志用去130元 2月28日:本月伙食费合计用去820元
⑴请你用正负数的知识表示林林家二月份收支情况。 ⑵尝试计算林林家2月份的结余。
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 限时作业
第二单元 分数的意义和性质
信息窗一
基本练习 1、 4分之3表示把( )平均分成( )份,表示这样的( )份。它的分母是( ),表示把单位“1”平均分成( );分子是( ),表示( )。
2、一盒巧克力共有16块,每块巧克力是这盒巧克力的( )。把这盒巧克力平均分给4位同学,每人分得( )块,每人分到的是这盒巧克力的( )。 3、男生28人,女生23人,女生人数是男生人数的 ,男生人数是全班的( )。 综合练习
1、把一根4米长的绳子平均分成5段,每段长占全长的 ( ),每段长( )米,。 2、王强看一本书,6天看完,平均每天看这本书的( ),三天看了这本书的( )。
3、一批货物重10吨,运走7吨。运走了几分之几?剩下的占总数的几分之几?
4、同学们植树50棵,其中成活了49棵。成活的占种植的几分之几?没有成活的占种植的几分之几?
拓宽练习
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分数:
60千克=( )吨 357毫升=( )升 890立方分米=( )立方米
5分米=( )米 3角=( )元 24分钟=( )小时 90秒=( )分钟 18小时=( )日
第二单元 分数的意义和性质
信息窗二
基本练习 1、分母是8的真分数有( ),其中最小的是( ),最大的是( ); 2.分子是8的假分数有( ),其中最小的是( )
3、分数 a,当a=( )时,它是最大的真分数;当a=( )时,
7它是最小的假分数。
4、7÷12= ( )÷( ) 1 =( )÷( ) 5、把一根4米长的绳子平均分成5段,每段长占全长的 ( ),每段长( )米,。 6、把假分数化成整数或带分数。 =7( ) =( )
97、填上合适的分数
235= ( ) = ( ) = ( )
8、王强看一本书,6天看完,平均每天看这本书的( ),三天看了这本书的( )。
综合练习
1、一批货物重80吨,运走17吨。运走了几分之几?剩下的占总数的几分之几?
第二单元 分数的意义和性质
信息窗三
基本练习 一、判断
1、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分数的大小不变。( ) 2、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同时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分数的大小不变。( )
3、 2的分子加上4,分母乘2,分数值不变。( )
4二、填空
1、( )÷40=24÷( )=( )填分数
2、把 5的分母扩大到原来的3倍,要使分数的大小不变,它的分子应该
8( )
3、写出3个与 3相等的分数,是( )、( )、( ) 三、按要求完成下面各题
1、把下面的分数化成分母是36而大小不变的分数。
5=( ) 4=( )
3=( ) 12
942、把下面的分数化成分子是1而分数大小不变的分数。 2=( ) 4 =( ) 1
13=( ) 6826综合练习
把下面的分数化成分母是9而大小不变的分数 22081280 3拓展练习
36185490把下面的假分数化成整数或者是带分数
513254836 3137245
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 限时作业
第三单元 分数的加减法
信息窗一
基本练习
1、填一填:
(1) 9的因数:( )
18的因数:( )
9和18的公因数:( ) 9和18的最大公因数是( )
(2)15的因数: ( ) 50的因数: ( ) 15和50的公因数:( ) 5和50个最大公因数:( ) (3)13的因数:( )
11的因数:( )
13和11的公因数:( ) 11和13的最大公因数:( )
2、找出下列各数的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 5和13 6和7 5和8 6和12 9和3 25和10 综合练习
红花72朵,白花48朵,用两种花搭配花束,正好用完,没有剩余,最多能扎成多少束
拓展练习
16厘米 32厘米 56厘米 把这3种彩条截成同样长的的小段且没有剩余,每段彩条最长几厘米?
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 限时作业
第三单元 分数的加减法
信息窗二 限时作业
基本练习
1.判断下面各数哪些是最简分数 不是的请化成最简分数. 4 2115
92
650162.判断:
(1)把一个分数化成同它相等的最简分数,叫做约分。( )
(2)把一个分数化成同它相等的但分子,分母都比较小的分数,叫做约分。( 综合练习 单位换算
8分米=( )米 2时=( )分 1200厘米=( )米 36秒=( )分 6分米=( )米 40厘米=( )米 先化简,在比较两个分数的大小
643871
217510284拓展练习
1.一个分数约成最简分数是,原分数分子与分母之和是90 ,原分数是多少? 2.淘气和笑笑比赛跳远,淘气跳了11 m,笑笑跳了 3 m,他们谁跳得远? 164
3.从学校到图书大厦,小薇用了 58 时,小伟用了 3 时,他们谁走的快?快多少? 8
)
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 限时作业
第三单元 分数的加减法
信息窗三
限时作业
基本练习: 计算
7 1 4 (1)、—— + —— + —— = 9 9 9 7 1 5 (2)、 —— -—— - —— = 12 12 12
综合练习 应用题:
清风小学一共有六个年级,下面有一个各个年级的学生人数分布表,请仔细观察表格 ,然后回答问题: 年级 一年级 二年级 三年级 四年级 五年级 六年级 占总人 4 3 2 3 2 ( ) 数的比 —— —— —— —— —— —— 列 17 17 17 17 17 ( ) (1)、六年级学生人数占总人数的几分之几?
(2)、一年级、二年级、三年级人数一共占几分之几?
(3)、你还能不能自己设计出一些连加或连减的问题,并做出自己的解答。
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 限时作业
第三单元 分数的加减法
信息窗4 限时作业
基本练习
1. 直接说出每组数的最大因约数和最小公倍数。 26和13( ) 13和6( ) 5和9( ) 30和15( ) 13和26( ) 3和7( ) 4和6( )
2. 求下面每组数的最大公约数和最小公倍数。 45和60 36和60 27和72 76和80 综合练习
用短除法求出每组数中的最小公倍数和最大公因数 24和18 24和12
8和9 10和12
16和20 15和25 45和30 14和21 拓展练习
爸爸工作5天休息一天, 妈妈工作3天休息一天,
至少再过几天,我们一家又可以出去玩了?
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 限时作业
第四单元 方向与位置
信息窗一
基本练习:
1、想一想、填一填 (1)、小红坐在教室的第1列、第6行,用数对表示为( , ),用(5,2)表示的同学坐在第( )列,第( )行。 (2)、小华和小阳的位置可以用数对(4,1)、(2,7)表示,(4,1)中的4表示第4列,1表示( ),(2,7)表示小阳坐在第( )列,第( )行。 (3)、音乐课聪聪坐在音乐教室的第4列第2行,用数对(4,2)表示,明明坐在聪聪正后方的第一个位置上,明明的位置用数对表示是( , ) 综合练习
用你自己的语言描述各个景点的位置。
拓展练习
第四单元 方向与位置
信息窗二
1、
(1)、幼儿园的位置在 偏 方向上,距中心广场 千米。(2)、时代广场的位置在 偏 方向上,距中心广场 千米。 2、
第四单元 方向与位置
信息窗三
基本练习
写出小明从家到学校的路线图。
综合练习
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 限时作业
第五单元 分数加减法(二)
信息窗一
基本练习:
1、比较下面各组分数的大小 (1)
2131513和26 7和45
(2)89和47 143和9、
2、找公分母
16和49 38和724 27和511
354和7 711和1522 35428和12 7和3
3、把下面各组分数通分
45和78 516和712 29和13 521和34 4、解决实际问题 小明:我10步走了6米, 小红:我7步走了4米。 问:谁的平均步长长一些? 综合练习
420 391、 630
217223042 5
56
2、找出下列每组数的公分母:
3、把下面的每组数通分.
4、判断下面各题.
拓展练习
把下面每组分数从大到小排列
第五单元 分数加减法(二)
信息窗二
基本练习 一、填空:
1、817+617表示8个( )加上6个( ),和是( )。
2、异分母分数相加减,要先( ),化成( ),再加减。
3、计算45
7 +9 时,因为它们的分母不同,也就是( )不同,所以要先( )才能
直接相加。
4、一根铁丝长45 米,另一根比它短1
7
米,另一根长( )米。
5、59与13的和再减去它们的差,结果是( )。
6、比45 米长3
20 米的是( )米。
二、判断
1、分数单位相同的分数才能直接相加减。„„„„„„„„„„„„„( ) 2、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顺序,和整数加减法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相同。( ) 3、整数加法的交换律、结合律对分数加法不适用。„„„„„„„„( ) 4、1-25 +3
5 =1-1=0„„„„„„„„„„„„„„„„„„„ ( )
5、一根电线用去14,还剩下34米。„„„„„„„„„„„„„„ ( ) 综合练习
(1)有一块布料,做上衣用去73
8 米,做裤子用去4 米,这些布料一共用去多少米?
(2)一条路已修了2/5,还剩多少没有修?
(3)修一条1千米长的路,已经修了2/5千米,还剩多少没有修
拓展练习
1、一个三角形三条边的长分别是1573米、9米和18米,这个三角形的周长是多少米?
2、王彬看一本书,第一天看了全书的16 ,第二天看了全书的1
4 。还剩下全书的几分之几?
3、一堆沙有23 吨,第一天用去250千克,第二天用去1
5 吨,还剩下多少吨?
4、服装厂本月计划生产一批童装,结果上半月完成了35,下半月和上半月产得同样多,超产
了吗?如果超产,超产了几分之几?
第五单元 分数加减法(二) 信息窗三
基本练习 1、计算
1211118+15+78 56+34-13 12 - ( 6 + 8 ) 11- 42
(1)某工程队修一条路,第一周修了 千米,第二周修了 千米,第三周修的比前两周
99
73731133
- - ( - ) -( - ) 1
的总和少 千米,第三周修了多少?
10101242
2、你会用简便方法计算下面各题吗?
134223213= 1—55= 综合练习
1、计算下列各题(能简算的要简算)
12758+15+8 6+34-13 11- 710 - 310 712 - ( 314 - 2 )
2、文字题 (1)
111112减去3与4的和,差是多少? 综合练习
248
1881578315= 1112 - ( 116 + 8 ) 12 -(33
4 -8
) 2)23 减去25 ,再减去16 ,结果是多少6
(2)课堂上学生做实验用13
5 小时,老师讲解用10 小时,其余的时间学生独立做作业。
已知每堂课是2
3 小时,学生做作业用了多少时间?
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 限时作业
第六单元 统计
信息窗一
基本练习:
(
1. 下图是深圳某公司一车间中三个小组男、女工人数统计图 ④ 通过比较,你觉得复式条形统计图有哪些优点?
单位:人140140男 140女 120110 100 808080 60 40 30
20 0第一小组第二小组第三小组① 男工人数最多的是( )小组,最少的是( )小组; 女工人数最多的是( )小组,最少的是( )小组; 从图上可以看出( )小组的人数最多,( )小组的人数最少.
② 通过计算,能知道第一小组是( )人,人数最少;第二小组是( )人,人数最多;第三小组是( )人.
③ 第一小组男工人数是女工人数的( )倍。 ④ 第二小组男工人数占第二小组人数的( )
⑤ 全车间有工人( )人,其中女工( )人,占( )。 ⑥ 第一小组女工人数比男工人数少( )% 。 ⑦ 全车间男工人数比女工人数多( )% 。 综合练习:下图是北京市和深圳市的气温统计图。
2010年2月
单位:度北京市深圳市30 2825 20
20211815 1510 10 65 2
第一季度第二季度第三季度第四季度① 浅色直条表示( ),深色直条( )。 ② 每个单位长度直条表示( )。 ③ 看了这幅复式条形统计图,你还知道些什么?
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 限时作业
第六单元 统计 信息窗二
下面是两个水果店1至6月份的销售情况(单位:千克),请你将下列的数据进行整理,比较一下两个商店销售情况的稳定性.
1月 2月 3月 4月 5月 6月
甲商店 480 580 450 440 420 550 乙商店 480 440 470 490 520 520
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 限时作业
第七单元 长方体和正方体 信息窗一
基本练习:
1、长方体有( )个面,相对的面面积( );有( )条棱,相对的棱长度( );正方体有( )个面,每个面都是( )形,面积都( );正方体有( )条棱,长度( );正方体是特殊的( )。 2、三条棱相交处叫( ),相交于一个顶点的三条棱分别叫长方体的( )、( )、( )。 综合练习:
在下面这个长方体中,前面和( )面完全相等,长是( )厘米,宽是( )厘米,面积是( )平方厘米;右侧面是( )形,长是( )厘米,宽是( )厘米,面积是( )平方厘米;( )面和( )面的面积是15平方厘米。 8厘米
3厘米
5厘米
拓展练习:
量一量、算一算:课前所做的长方体纸盒长、宽、高各是多少?所有的棱长总和是多少?
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 限时作业
第七单元 长方体和正方体 信息窗二
基本练习:
一、填一填
1.长方体有( )个面,它们一般都是( )形,也可能有( )个面是正方形。 2.长方体的上面和下面、前面和后面、左面和右面,它们的面积( )。
3.长方体的12条棱,每相对的()条棱算作一组,12条棱可以分成( )组。 4.正方体有( )个面,每个面都是( )形,面积都( )。 二、判断
1.长方体和正方体都有6个面,12条棱,8个顶。( ) 2.长方体的6个面不可能有正方形。( )
3.长方体的12条棱中,长、宽、高各有4条。( ) 综合练习: 一、填空
1、一个正方体的棱长是 6厘米,它的棱长总和是( )。
2、一个长方体的长是1.5分米,宽是1.2分米,高是1分米,它的棱长和是( )分米。
3、一个长方体的棱长总和是 80厘米,其中长是 10厘米,宽是 7厘米,高是( )厘米。
二、判断
1、正方体不仅相对的面的面积相等,而且所有相邻的面的面积也都相等。( ) 2、长方体(不包括正方体)除了相对的面相等,也可能有两个相邻的面相等。( ) 3、一个长方体长 12厘米,宽 8厘米,高 7厘米,把它切成一个尽可能大的正方体,这个正方体的棱长是8厘米。( )
三、算一算
用 96厘米的一根铁丝焊成一个正方体框架,这个框架的每条棱长多少厘米? 拓展练习: 1、一个长方体形状的水池长4米,宽5米,深2米,要给水池的四壁与底部都抹上水泥,抹水泥的面积是多少?
2、一种长方体形状的铁皮烟囱的底面是边长3分米的正方形,高4米,制造这样一节烟囱至少要铁皮多少平方米?
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 限时作业
第七单元 长方体和正方体 信息窗三
基本练习:
1、常用的体积单位有( ),( ),( )。 2、在括号里填合适的单位
一种汽车货箱的体积是120( ) 一瓶眼药水的容积是15( ) 火柴盒的体积是24( )
一个小游泳池的容积是480( ) 综合练习:
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数
1.5立方米=( )立方分米 4.02立方分米= ( )立方厘米 3200毫升=( )升
3.5立方米=( )立方分米 拓展练习: 判断
1、体积单位比面积单位大。( ) 2、1平方米比1立方米小。( )
3、计量一个物体的体积要看这个物体包含多少个体积单位。(
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 限时作业
第七单元 长方体和正方体 信息窗四
基本练习
一、填空题。
1、8.3立方米=( )立方分米 1080立方厘米=( )立方分米 6升40毫升=( )升
1.5立方分米=( )升=( )毫升 2、一个长方体的长是5分米,宽是2.5分米,高是2.5分米,这个长方体有( )个正方形的面,它的表面积是( )平方分米,体积是( )立方分米。
3、做一个长50厘米,宽60厘米,高20厘米的木抽屉,至少要用木板( )平方分米,它的容积约是( )升。
二、判断题。
1、正方体的棱长扩大3倍,体积就扩大9倍。„„„„„( )
2、体积是1立方分米的正方体,可以分成1000个体积是1立方厘米的小正方体。„„„„„„„„„„„„„„„„„ ( )
3、把一块正方体的橡皮泥捏成一个长方体,体积不变。( ) 4、表面积相等的两个长方体,它们的体积一定相等。„„( ) 综合练习
1、一个棱长4分米的正方体,如果它的高增加3分米后,体积比原来正方体增加( )立方分米。
2、把一个长64厘米、宽24厘米、高24厘米的长方体木块锯成小的正方体木块(棱长是整厘米),至少可以锯( )块。
3、把一个长5厘米、宽4厘米、高3厘米的长方体木块外表涂上红色,然后切成棱长为1厘米的小正方体木块。三面涂色的小正方体有( )块,两面涂色的小正方体有( )块,一面涂色的小正方体有( )块。
拓展练习:
有一个长是50厘米,宽是10厘米,高是10厘米的全封闭的容器,这个容器能装多少水?如果里面装有8厘米高的水,现在将这个容器竖放,水面的高度是多少厘米?
)
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 限时作业
第八单元 可能性
基本练习
同学们看过“非常6+1”砸金蛋的游戏吗?
有12个金蛋,有手机奖的4个,有MP3奖的2个,其它是空的。 (1)在不知情的情况下,砸到手机、MP3的可能性分别有多大?
(2)在不知情的情况下,砸不到奖的可能性是多少?
拓展练习
自己设计一个生活中你最喜欢的可能性问题,解决出来,课下并与同学交流。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