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华拓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溪口中学2012学年第一学期第一次月考试卷单

溪口中学2012学年第一学期第一次月考试卷单

来源:华拓网
2012学年第一学期第一次月考

九年级社会、思品试卷

—、选择题(本题有16小题,每小题2分,共32分。各题中只有一个正确答案,请选出最符合题意的正确选项,不选、多选、错选均不给分)

1.二战后, 标志着东西方对峙格局形成的两大集团是 ▲ 。 ( ) A. 以英国为首的“北约”和以中国为首的“华约” B. 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和以苏联为首的“华约” C. 以中国为首的“北约”和以英国为首的“华约” D. 以苏联为首的“北约”和以美国为首的“华约”

2. 2010年,非洲因南非世界杯足球赛而倍受世界瞩目,此年还是帝国主义在非洲的的殖民体系最终瓦解 ▲ 周年。 ( ) A、10周年 B、20周年 C、30周年 D、40周年

3.新中国成立后,我国政府为巩固新生政权而采取的措施有 ( ) ① 参加抗美援战争 ②肃清国民党残余与土匪 ③ 和平解放西藏并建立各地各级人民政府 ④进行土地改革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4.中国正式进入社会主义社会的时间及标志事件是 ( ) A、1949年10月 新中国成立 B、1952年底 社会主义三大改造基本完成 C、1952年 土地改革完成 D、1956年底 社会主义三大改造基本完成

香港媒体在评价中国收回香港时说:“收回香港这篇文章,是邓小平的天才创造。”据此回答第5题: 5.材料中所说的“天才创造”是指 ( ) A、维护了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 B、提出“一国两制”构想 C、尊重了历史与现实 D、香港顺利回归

6.我们党和国家在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中经历的重大失误和巨大挫折 ( ) ①“大跃进”运动 ②人民公社化运动 ③文化大革命 ④社会主义改造 A、 ①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

7.出现上题中失误和挫折的原因有 ( ) ①对我国社会主义所处的发展阶段认识不足 ②缺少建设社会主义的经验 ③违背了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 ④党的指导思想出现了偏差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8.流行标语往往带有时代的烙印。下列标语流行于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不同时期,按其出现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 ①“阶级斗争一抓就灵” ②“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③“与时俱进,科学发展” ④“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 A、①④②③ B、①②③④ C、④①②③ D、③②①④

9.被称为“中国农民的伟大创造”的是 ( ) A、经济特区 B、人民公社 C、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D、农业合作社

10.作为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广东最早开放的沿海城市有 ( ) ①深圳 ②珠海 ③汕头 ④厦门

1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11.下列关系中,我们简称为“南北关系”的是 ( ) A、社会主义国家与资本主义国家的关系 B、南北美洲国家之间的关系 C、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关系 D、南半球国家与北半球国家之间的关系

12.“2009年中国工业生产总值首度超过日本位居世界第二,在世界工业生产总值中份额达到15.6%,日本为15.4%。„„”这一消息表明我国 ( ) A.已经超越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B.仅在精神文明建设上取得成果 C.经济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 D.已经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13. 2008 年12 月,台湾海峡两岸空运、海运直航和直接通邮启动。标志着两岸全面“三通”基本实现。这表明 ( ) A.中国的统一是世界各国的根本利益 B.两岸的敌对状态从此一去不复返 C. “和平统一,一国两制”全面实现 D.两岸同胞交住和交流更加便捷

14.以下属于实践党和政府制定的“一个国家,两种制度”方针的事实是 ( ) ①在少数民族地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②1980年我国在深圳、珠海、汕头、厦门等地设立经济特区 ③1999年12月20日我国恢复对澳门行使主权 ④1997年7月1日我国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15.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的外交方针和政策有 ( ) ①不结盟 ②独立自主 ③另起炉灶 ④对外开放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 )

16.下列哪幅图片是在中国迄今为止举行的规模最大、规格最高的多边外交活动中所拍摄的

A. B. C. D. 二、非选择题(本题有6题,共48分。)

17.图片反映历史,根据图片及所学知识,回答以下问题:(8分)

图一 图二 图三

2

(注:图一:周恩来总理参加亚非会议 图二:中华人民共和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图三:毛泽东主席会见尼克松总统)

(1)图一所示的亚非会议具有极其深远的历史影响。1955年亚非会议召开的地点是 ▲ ,周恩来总理在会上引申和发展了 ▲ 五项原则,奠定了新中国的外交基础。(2分) (2)图二反映的事件发生在哪一年?(1分)

(3)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后,中美关系逐渐走向正常化。列举20世纪70年代中美关系走向正常化的具体表现。(2分)

(4)进入21世纪中国在外交上取得了更加丰硕的成果,请你列举出三件大事。(3分)

18.材料一:“┅┅我们唱着东方红,当家作主站起来;我们讲着春天的故事,改革开放富起来;继往开来的领路人,带领我们走进新时代,高举旗帜开创未来。”

材料二:《春天的故事》有这样几句歌词:“一九七九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神话般地崛起座座城,奇迹般地聚起座座金山„„”

请你结合以上材料运用所学知识回答:(8分 )

(1)结合材料一,说出标志中国人民“当家作主站起来”的时间和事件。(2分)

(2)材料一中“改革开放富起来”开始于那一年? 这与哪一会议有关?(2分)

(3)材料二中的“老人”指的是谁?他“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反映了中国的什么政策?(4分)

19.阅读并分析材料,联系所学知识回答问题:(10分)

材料一:近年来,国际恐怖主义组织在世界各地制造了多起恐怖事件,人们目睹了一个个鲜活的生命化为冤魂,宝贵的财产化为灰烬。2010年上半年,巴基斯坦、俄罗斯、伊拉克等国均发生不同程度的恐怖袭击事件。如2010年5月10日,伊拉克发生多起连环汽车炸弹袭击事件,造成约100人死亡,200多人受伤,10日当天也成为伊拉克今年以来最血腥的一天。

材料二: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的比较 材料三:漫画《无题》

(1)以上三则材料共同告诉我们当今世界存在哪些问题?(2分) (2)造成材料所反映问题的最主要的原因分别是什么?(4分)

(3)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大国,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形势,应采取怎样的内外政策?(4分)

3

20.见表:建国以来粮食产量的变化情况 年份 产量(万吨) 1949年 13150 1952年 16392 1957年 19595 1959年 17000 1984年 40712 请你简要分析粮食产量变化状况及主要原因——“历史事件”(2╳4=8分) (1)1949-1952年,变化状况: 历史事件: (2)1952-1957年,变化状况: 历史事件: (3)1957-1959年,变化状况: 历史事件: (4)1959-1984年,变化状况: 历史事件:

21.2011年7月27日,香港投资推广署举行新闻发布会,公布联合国贸易及发展会议所发表的《2011年世界投资报告》。报告显示,香港2010年外来直接投资流入金额689亿美元,全球吸引外资排名升至第三位。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6分)

(1)香港全球吸引外资排名升至第三名说明了什么?请分析其原因。(至少回答两个方面)(3分)

(2)香港要继续保持这种发展势头,必须坚持什么方针?(1分)

(3)你对这一基本方针的内涵是如何认识的?(2分)

22.看下面两则材料,回答问题:(8分)

材料一:全国城镇小康生活水平的基本标准(2002年数据) 人均可支配收入 恩格尔系数 人均日蛋白摄入量 人均预期寿命 电视机普及率 文教娱乐支出比重

材料二:全国农村小康生活水平的基本标准(2002年数据) 人均可支配收入 恩格尔系数 人均日蛋白摄入量 人均预期寿命 电视机普及率 文教娱乐支出比重

(1)从上述表格可以看出,我国城镇与农村小康生活标准在哪些方面存在较大差距?(3分)这反映了我国目前所取得的小康水平的哪一特点?(1分)

(2)为缩短城镇与农村的差距,你有什么好的建议?(至少回答两个方面,4分)

1200元 ≤50% 75克 70岁 70% 10% 2400元 ≤50% 75克 70岁 100% 36% 4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uatuo3.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