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原资源产业技能人才实训基地建设的探索
草原资源产业技能人才实训基地建设的探索
[摘要]建设高水准的实训基地,总体方案规划非常重要。本文以“草原资源产业技能人才实训基地”为例,对实训基地建设的指导思想、目标、核心要素、建设程序、基地评价及最终方案等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讨。
[关键词]实训基地 指导思想 建设程序
“草原资源产业技能人才实训基地”(以下简称基地)是内蒙古商贸职业学院为满足教学、科研需要拟投资建设的大型教学实训基地。该项目已被内蒙古自治区教育厅、财政厅列为“中央职业教育专项资金”重点支持的实训基地建设项目。为把其建设成为高质量、综合型的示范型实训基地,经过反复研究论证,提出以下建设思路。
一、基地建设的指导思想和目标
高等职业教育实训基地的建设必须以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科学的办学思想为指导。我国“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研结合道路”的职业教育指导想和“培养面向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高等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的培养目标,决定了我院实训基地建设的指导思想是以学生职业能力培养为目标,以服务实践教学为核心,与地方经济相结合,与生产实际相结合,与学生技能培养相结合。
我院实训基地建设的目标是建设成为具有较强的辐射功能、鲜明的地区、行业特色、创新教育功能的区域综合性实训基地,为自治区高职实训基地建设发挥示范作用。
二、基地建设的核心要素
实训基地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是一个依据高职人才培养目标而设计的一系列要素的统一体。我们认为,师资队伍建设、实训场所规划、设施设备定位、实训教学方案、基地管理制度是保证实训基地有效运营的核心要素。
1.师资队伍建设——打造“双师型”的教师队伍
周济部长指出:“当前职业院校教师队伍专业结构不适应需要和实践能力较弱的情况必须迅速改变,提升学历很重要,更重要的是建设一支‘双师型’教师队伍”。如果说足够的场所和先进的设备是实训基地必备的硬件,那么,既懂理论又懂实践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则是实训基地发挥其功能的必需软件,是实训基地建设的关键。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必须坚持专兼并举的原则:专职“双师型”教师的培养——学院在职教师通过培训和到企业实习,帮助他们了解并掌握现代职业教育理论和职业教学方法,培养他们的专业技术和技能,提高他们为企业生产经营服务的能力;同时,可以使他们了解和熟悉学院的教学仪器设备和办学特色,开阔视野,为真正成为“双师型”教师打好基础。兼职教师队伍的建设——主要应作好四点:一是选准对象,在各高等院校、校外实训基地、合作企业和有关单位,聘请有关专家、有实践经验的一线工程技术人员、技术能手和学有所长的教师,组成相对稳定的兼职教师队伍;二是帮助他们真正进入角色,采取多种方式,帮助他们熟悉专业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掌握现代职教理论和教学方法;三是用其所长,安排好他们的具体工作任务;四是尊重人才,把兼职教师和一切外聘人员,都真正看成学院改革和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
2.实训场所规划——建环境优雅的实训园区
该基地计划建在新校区,占地7亩,预计总投资2300万元,建筑面积4500㎡,最终建成现代化的教学生产园区。实训场所规划中充分考虑了资源共享、环境卫生、绿化等因素,做到照明、温度、湿度、通风等设施齐全,水、电、气布置安全合理。
3.设施设备定位——代表发展趋势的设施设备
该基地所配备的设施设备要能满足教学生产的实际需要,代表行业的发展趋势,技术上处于领先水平。
4.实训教学方案——职业特色实训教学方案
(1)教学目标定位准确。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及本地区经济建设规划要求的提高,一些国家人才培养目标从原来以基本技能为主转向了以全面素质和综合职业能力为主。例如,德国明确规定高职学生要具备“关键能力”,包括业务能力、决策能力、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合作能力等。实训基地的教学目标应该定位在终身教育,定位在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教育。为此,校企应联合制定实训教学计划。
(2)体现技能培养的教材建设。一方面,要及时反映科学技术与行业的发展进步,不断更新观念和技术,随时将新内容补充到教材中来。另一方面,应当注重实例的操作练习,注重可操作性。实训教材编写可采取“外选和自编”相结合的办法,一般地说,公共课和专业基础课教材以外选为主,专业课特别是实习实训类课程教材,以自编为主。要积极鼓励专业骨干教师,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经
验,学习和借鉴国内外同类学校同类专业的教学大纲和教材,在深入企业了解实际情况并听取教材编审专家意见的基础上,编写适合需要的实验实训(含各种培训活动的)教材。
(3)产、学、研互动教学模式。在实训基地教学模式上,要产、学、研互动。加强教学与生产、科研的联系,以生产和科研促进教学,将教学融入科技发展和生产建设,是高职院校实训基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
5.基地管理制度——健全实用的基地管理制度
为保证实训基地正常运转,要做到岗位责任制度、考核与奖惩制度、人员培训等制度健全;仪器设备使用、管理、维护等制度完善;实验实训记录完整;有安全管理制度和措施;各操作室、生产车间有工艺流程及操作程序。
三、基地建设的程序和评价方法
合理的程序决定了基地规划方案的科学性。内蒙古商贸职业学院实训基地建设的程序如图所示:
基地评价对基地建设和完善具有导向功效。通过基地评价,可以总结基地建设经验,为实训基地完善和再建指明方向,促进实践教学条件的改善。
基地评价的主要内容有实训基地的建设规划、实训基地教学保障及改革、实训基地的管理、实训基地的教学质量考核、实训基地的效益、社会评价及基地特色等。具体包括:实训场所、实训设备、教学功能、师资力量、教材建设、经费支出、培训过程、教学手段、教学质量等。
四、基地建设的最终方案
该基地将建成包括乳制品生产实训基地、服装工程实训基地、粮油工程实训基地在内的综合实训基地。三个基地分别又是各具不同特色的生产车间,具有真实的企业环境。
1.乳制品生产实训基地
乳制品生产实训基地建筑面积600平方米,计划投资1200万元。建设的基本思路由功能设计、产品设计、工艺设计组成。功能设计要同时满足校企生产、教学、研发的需要;产品设计严格按照HACCP的质量管理程序进行监控和检测,主要生产巴氏乳、凝固型酸乳、搅拌性酸乳、花色酸乳、冷冻酸乳、酸乳冰淇淋、乳酪、奶油等乳制品;工艺设计为主生产线、副生产线和配套设施。主生产线包括原料验收系统、标准化配料系统、巴氏杀菌系统、均质系统、发酵系统、罐装系统和CIP清洗系统。副生产线包括恒温发酵室、产品成熟保养室、低温冷冻室、蒸汽动力室等。配套设施包括发酵剂制备室、包装材料库、品质控制检验室等。
2.服装工程实训基地概况
服装工程实训基地建筑面积1200平方米,计划总投资为1154万元,由以下5个中心组成:
(1)服装工程基础实验实训室。要配置现代化教学设施和相应软件,引入企业化运行机制,建成产学研密切结合的“教师研发工作中心”。
(2)面料室和资料室。要将其建成“服装设计信息中心”。
(3)服装计算机软件系统。要将其建成“服装设计 CAD 中心”。
(4)服装生产线。要将其建成集裁剪打板、缝制工艺、整烫和质量检验一体化的“生产实训中心”。
(5)配套性设施功能。要将其建成“服装职业技能培训鉴定中心”。
3.粮油饲料实训基地
粮油饲料实训基地拟建成由制粉车间、杂粮加工车间和包袱生产车间组成的、建筑面积为1600平方米的综合实验楼。这一基地建成后,除了能满足专业实践(实训)教学需求外,还能够实现功能性面粉、专用粉、等级粉及全价配合饲料的生产。
参考文献:
[1]王明秋.对高等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建设的认识和思考[J].教育学研究,2005,(12).
[2]卢晓东,徐红等.培养创业型人才高职教育模式构建研究[J].成都教育学报,2003,(12).
[3]杨敬杰.浅谈高职高专实习实训基地建设的实施方案[J].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1).
[4]冯美宇,温媛媛.高职高专教育实训基地建设与运营[J].中国建设教育,2006,(6).
[5]黄荣春.高等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建设研究[J].福建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
[6]孙百鸣.高职教育校内外实践基地建设的比较研究[J].辽宁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4).
本文为内蒙古自治区高等教育科学研究“十一五”规划课题(NGYG06103);内蒙古自治区人才开发基金资助项目阶段成果。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