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杭州市锦绣育才中学附属学校2022年人教版小升初考试数学试卷(解析版)
一、填空题。(共15小题,满分39分。)
1.十分之八=0.8=_____折=_____成。【答案】【解析】【分析】解决此题关键在于0.8,0.8的小数点向右移动两位,同时添上百分号可化成百分数80%,80%可化成成数即八成,80%也可化成折数即八折;由此进行转化并填空。【详解】由分析可得:十分之八=0.8=八折=八成;【点睛】此题考查小数、分数、百分数之间的转化,根据它们之间的关系和性质进行转化即可。2.在0.27、、0.277、27.2%这四个数中,最大的数是(18【答案】【解析】【分析】把循环小数0.27的简便记法进行还原,用分数
①.八②.八5),最小的数是()。①.518②.27.2%55的分子除以分母将化成小数,把百分数27.2%1818的百分号去掉,同时把小数点向左移动两位化成小数;然后按照小数大小比较的方法进行比较,即从高位到低位逐位进行比较。【详解】0.27=0.2727…,
5=5÷18=0.277…,27.2%=0.272,0.2727…、0.277…、0.277、0.272这四185;0.2727…18个小数的整数部分、十分位上、百分位上都相同;0.277…、0.277千分位上都是7,0.2727…、0.272千分位上都是2,7>2;0.277…万分位上是7,0.277万分位上是0,所以0.277…>0.277,即最大的数是万分位上是7,0.272万分位上是0,所以0.2727…>0.272,即最小的数是27.2%。所以在0.27、
55、0.277、27.2%这四个数中,最大的数是,最小的数是27.2%。1818【点睛】此题考查了百分数、小数和分数的互化、循环小数的简便记法、小数的大小比较。3.小梅将9
米的丝带平均截成6段,每段是全长的(10①.),每段长()。【答案】【解析】1
6②.3米20【分析】(1)求每段是全长的几分之几,把9
米的丝带看做单位“1”,把单位“1”平均分成6份,求110第1页/共15页份占6份的几分之几,求的是每一份占的分率;(2)求每段长的米数,平均分的是具体的数量是求每一份的具体的数量;都用除法计算。【详解】(1)1÷6=99
米,表示把米平均分成6份,求每一份的米数,也就10101
693÷6=(米)2010每段是全长的13
,每段长米。206
【点睛】解决此题关键是弄清求得是分率还是具体的数量,求分率平均分的是单位“1”;求具体的数量平均分的是具体的数量,要注意:分率不能带单位名称,而具体的数量要带单位名称。4.小军看一本120页的故事书,第一天看了全书的【答案】41【解析】【分析】把全书的总页数看作单位“1”,已知第一天看了全书的1
,第二天应从(3)页看起。11,根据分数乘法的意义,用120×即33可求出第一天看完的页数,第二天应该从看完的下一页看起。据此解答。【详解】120×=40+1=41(页)第二天应从41页看起。【点睛】本题考查了分数乘法的应用,明确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用乘法计算。5.18和45的最大公因数是(【答案】9【解析】【分析】求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如果两个数互质,则这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是1;如果两个数是倍数关系,则这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是其中较小的数;如果两个数既不互质,也不是倍数关系,则先把两个数分别分解质因数,这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是两个数的公有的质因数的乘积;据此解答。【详解】18=2×3×345=3×3×5)。1
+13第2页/共15页3×3=9所以18和15的最大公因数是9。【点睛】本题考查了求最大公因数的方法。,他的前一排正对着小刚,小刚的位置是(6.小明的位置是(4,3)红,小红的位置是(【答案】【解析】【分析】用数对表示位置时,前一个数表示第几列,后一个数表示第几行;已知小明的位置是(4,3),说明小明在第4列,第3行,而他的前一排正对着小刚,所以小刚跟小明同一列,且在他的前一行;又已知小刚的右边隔着2人是小红,则说明小红和小刚在同一行,在小刚的后3列,据此解答。【详解】小明的位置是(4,3),他的前一排正对着小刚,小刚的位置是(4,2),小刚的右边隔着2人是小红,小红的位置是(7,2)。【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用数对表示位置的方法。7.将5个分数①.(4,2))。②.(7,2)),小刚的右边隔着2人是小1012152030、、、、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最大的数是(2333491719)。【答案】【解析】15
23【分析】分数比较大小:分母相同,分子较大的分数比较大,分子较小的分数比较小;分子相同,分母较大的分数比较小,分母较小的分数比较大;分子和分母不同,先通分,再比较分子,分子大的数较大,分子小的数较小;题目中,将分数通分成分子相同的分数,再比较更方便。【详解】10、12、15、20、30的最小公倍数是60,所以1060=171021260=19951560=2392第3页/共15页2060=33993060=4998因为:92<95<98<99<1026060606060
>>>>92959899102所以1020301215<<<<173349192315。23最大的数是【点睛】本题考查了分数比较大小的方法,选择合适的方法比较即可。8.先将圆规两脚叉开5厘米画一个圆,然后扎在圆心处的圆规的脚不动,将圆规的另一个脚继续叉开,使圆规两脚间的距离是8厘米再画一个圆,形成一个圆环,这个圆环的面积是(【答案】122.46【解析】【分析】根据圆环的面积公式:S=π(R2-r2),据此代入数值进行计算即可。【详解】3.14×(82-52)=3.14×(64-25)=3.14×39=122.46(平方厘米)则这个圆环的面积是122.46平方厘米。【点睛】本题考查圆环的面积,熟记公式是解题的关键。9.小明做种子发芽试验。100粒绿豆种子能发芽的有85粒,这批绿豆种子的发芽率是(这样的标准,如果希望得到510棵发芽的绿豆,需要(【答案】【解析】【分析】根据发芽率=发芽颗数÷总颗数×100%,用85÷100×100%即可求出这批绿豆种子的发芽率;然后第二个括号看作单位“1”,根据发芽颗数÷发芽率=总颗数,用510颗除以发芽率,即可求出绿豆种子的总颗数。【详解】85÷100×100%=0.85×100%=85%①.85%②.600)粒绿豆种子。);按照)平方厘米。第4页/共15页种子的发芽率是85%。510÷85%=600(粒)需要600粒绿豆种子。【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百分数的应用,明确求一个数占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用除法计算以及已知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用除法计算。10.一个圆柱的底面半径是3cm,高是5cm,它的侧面积是(体积是(【答案】【解析】【分析】由圆柱的侧面展开图的特点可知:圆柱的侧面展开后,是一个长方形,长方形的长等于底面周长,宽就等于圆柱的高;圆柱的表面积=2个底面积+侧面积;圆柱的体积=底面积×高;圆柱的体积是与其等底等高的圆锥体的体积的3倍,据此即可逐题求解。【详解】圆柱的侧面积:2×3.14×3×5=314×30)cm3,与它等底等高的圆锥的体积是(①.94.2②.150.72③.141.3④.47.1)cm2,表面积是()cm3。)cm2,.
=94.2(cm2)圆柱的表面积:3.14×32×2+94.2=3.14×18+94.2=56.52+94.2=150.72(cm2)圆柱的体积:3.14×32×5=3.14×9×5=3.14×45=141.3(cm3)圆锥的体积:141.3÷3=47.1(cm3)所以,圆柱的侧面积是94.2cm2,表面积是150.72cm2,体积是141.3cm3,与它等底等高的圆锥的体积是47.1cm3。【点睛】解答此题的主要依据是:圆柱的侧面展开后,是一个长方形,长方形的长等于底面周长,宽就等于圆柱的高;圆柱的体积是与其等底等高的圆锥体的体积的3倍。第5页/共15页11.一个书架上有两层书。上层400本,下层300本,上层的((【答案】【解析】)%放到下层后两层书的本书相同。①.60②.12.5)%等于下层的80%,从上层取【分析】根据求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用乘法计算,用300乘80%求出下层的80%有多少本,再除以400即可求出上层的百分之几等于下层的80%;先求出两层相差多少本,再除以2就是上层要取出的本数,最后再除以400即可求解。【详解】300×80%÷400=240÷400=60%(400-300)÷2÷400=100÷2÷400=50÷400=12.5%则上层的60%等于下层的80%,从上层取12.5%放到下层后两层书的本书相同。【点睛】本题考查求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明确用乘法是解题的关键。12.一个圆柱与一个圆锥的底面积和体积分别相等。已知圆柱的高是4dm,圆锥的高是(【答案】12dm【解析】【分析】V柱=sh,V锥=)。1
sh,等底等高时,圆柱体积是圆锥体积的3倍,所以当圆锥与圆柱的体积和底面3积都相等时,圆锥的高是圆柱高的3倍。据此解答。【详解】4×3=12(分米)答:圆锥的高是12分米。【点睛】此题主要考查圆锥与圆柱体积之间关系的灵活运用。二、判断题。(共5小题,满分5分,每小题1分。)
13.甲乙两数都不为0,则甲的【答案】×【解析】11
一定大于乙的。(5100)第6页/共15页【分析】可以用假设法,假设甲=11111
,乙=1,甲的就是甲×,乙的就是乙×。2055100100【详解】根据分析可知:甲×故答案为:×1111=,乙×=,这个时候甲=乙,5100100100【点睛】可以用假设法,让甲和乙赋值,进行计算之后,再进行比较大小。(14.边长是200米的正方形,面积是4公顷。【答案】√【解析】【分析】根据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求出面积,再把平方米换算为公顷,据此解答。【详解】200×200=40000(平方米)40000平方米=4公顷故答案为:√【点睛】把高级单位换算成低级单位,就乘单位间的进率,把低级单位换算成高级单位,就除以单位间进率。15.分子一定,分母和分数值成反比例._____.【答案】√【解析】【分析】判断分母与分数值是否成正比例,就看这两种量是否是对应的比值一定,如果是比值一定,就成正比例,如果不是比值一定或比值不一定,就不成正比例.【详解】根据分数与除法的关系,知道分子相当于被除数,分母相当于除数,分数值相当于商,故被除数=商×除数,得出分数值×分母=分子(一定),所以,分子一定,分母和分数值成反比例;(16.一个三角形的底和高都扩大到原来的3倍,它的面积就扩大到原来的6倍。【答案】×【解析】【分析】根据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扩大到原来的几倍或缩小到原来的几分之一(0除外),积也扩大到原来几倍或缩小到原来的几分之一;据此解答。【详解】3×3=9一个三角形的底和高都扩大到原来的3倍,它的面积就扩大到原来的9倍。所以原题干说法错误。故答案为:×))第7页/共15页【点睛】本题考查了三角形面积公式的应用以及积的变化规律。17.一个三角形,三个内角的度数各不相同,如果最小的一个内角是50°,那么这个三角形是锐角三角形。()【答案】√【解析】【分析】由三角形的内角和求出另外两个角的和,再根据最小的内角是50°来判断其它两个角的情况,进而根据三角形的分类判定该三角形的类别。【详解】180°-50°=130°另外两个角的和是130°,最小的内角是50°;假设另外两个角中还有一个是50°,另一个就是:130°-50°=80°;最大的内角最大只能是80°,所以这个三角形的三个角都是锐角,这个三角形一定是锐角三角形。故答案为:√【点睛】解决本题首先要能根据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求出另外角的度数可能的情况,并由此求解。三、选择题。(共5小题,满分5分,每小题1分。)
18.如果a>b>0,则a的倒数(A.大于【答案】B【解析】【分析】如果a>b>0,则a和b都是正数。乘积是1的两个数叫做互为倒数,则a的倒数是)b的倒数。B.小于C.等于1
,b的倒数a是1
,按照同分子分数的大小比较方法比较它们的大小。b11
<,即a的倒数小于b的倒数。ab【详解】a>b>0,则故答案为:B【点睛】根据倒数的意义写出a和b的倒数是解题的关键。19.关于小红的某一次考试,有如下四个说法:(1)语文成绩比上次增加了10%;(2)数学成绩比上次减少了10%;(3)语文和数学总成绩比上次增加了5%;第8页/共15页(4)语文和数学总成绩比上次减少了5%;在这四个说法中任取三个可得到一组说法,则不可能成立的说法组有(A.1【答案】B【解析】【分析】先找出每种说法的单位“1”,再找出自相矛盾的说法即可。【详解】(1)把上次语文成绩看作单位“1”,现在的语文成绩是上次的1+10%=110%;(2)把上次数学成绩看作单位“1”,现在的数学成绩是上次的1-10%=90%;(3)把上次语文和数学的总成绩看作单位“1”,语文和数学的总成绩是上次的1+5%=105%;(4)把上次语文和数学的总成绩看作单位“1”,语文和数学总成绩是上次的1-5%=95%。因为(3)和(4)的单位“1”相同,那么语文和数学总成绩比上次增加了5%,语文和数学总成绩就不可能比上次减少了5%,这两种说法自相矛盾;所以(1、3、4)和(2、3、4)这两组的说法是不成立的,而(1、2、3)和(1、2、4)的说法是成立的。综上所述,在这四个说法中任取三个可得到一组说法,则不可能成立的说法组有2组。故答案为:B【点睛】理解每种说法的含义,找准单位“1”,把四种说法联系起来考虑得出答案。20.如果一个圆柱的底面积和高与一个长方体的底面积和高都相等,那么这两个柱体的(A侧面积一定相等)。B.2C.3)组。D.4.
B.体积一定相等D.侧面积、体积和表面积不一定相等C表面积一定相等.
【答案】B【解析】【分析】圆柱的体积公式v=sh,长方体的体积公式v=sh,如果圆柱和长方体等底等高,那么它们的体积一定相等;同理分析二者的表面积和侧面积大小。【详解】圆柱的侧面积等于底面周长×高,长方体的侧面积等于底面长×高×2+底面宽×高×2,它们的底面积相等,但是半径和底面长(宽)都是未知量,所以它们侧面积不一定相等,继而表面积也不一定相等;因为圆柱和长方体的体积都是底面积×高,所以如果圆柱和长方体等底等高,那么它们的体积一定相等。故答案为:B【点睛】此题主要考查圆柱和长方体的体积、表面积、侧面积计算方法,直接根据它们的计算公式进行判断。第9页/共15页21.用汽车运一批货,已经运了5次,运走的货物比(A.8【答案】A【解析】【详解】略)次.B.933
多一些,比少一些,运完这批货物最多一共要运45C.10D.1122.把一个棱长3分米的正方体削成一个最大的圆锥,这个圆锥的体积是(A.9立方分米【答案】C【解析】B.9.42立方分米C.7.065立方分米)。D.21.195立方分米【分析】把正方体削成一个最大的圆锥,则这个圆锥的底面直径是正方体的棱长,高也是正方体的棱长,12
πrh,代入数据解答即可。31【详解】3.14×(3÷2)2×3×31=3.14×1.52×3×31=3.14×2.25×3×3根据圆锥的体积公式:V==3.14×2.25×1=7.065(立方分米)它的体积是7.065立方分米。故答案为:C【点睛】本题考查了圆锥体积公式的灵活应用,熟记相关公式是解答本题的关键。四、填空题。(共3小题,满分20分。)
23.按照条件列出比例,并且解比例。【答案】x=10【解析】【分析】根据题意可列出比例式据等式的性质进行计算即可。【详解】33和x的比等于和5的比。8433∶x=∶5,然后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把比例式化为方程式,然后根8433∶x=∶584第10页/共15页解:33x=×584315x=8433153x÷=884815843x=x=1024.按照条件列出比例,并且解比例。1.2和9.6的比等于x和6的比。【答案】x=0.75【解析】【分析】根据比例的意义:两个比相等的式子叫做比例,则1.2∶9.6=x∶6,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将方程变为9.6x=1.2×6,然后求出右边的结果,再根据等式的性质2,将方程左右两边同时除以9.6即可。【详解】1.2∶9.6=x∶69.6x=1.2×69.6x=7.2x=7.2÷9.6x=0.75所以x的值为0.75。五、解答题。(共5小题,满分25分,每小题5分。)
25.一种含盐5%的盐水800克,加入多少克盐才能使盐水的含盐率变为24%?【答案】200克【解析】【分析】把原来盐水看作的质量看作单位“1”,已知800克的盐水含5%的盐,则水占800克的(1-5%),根据百分数乘法的意义,用800×(1-5%)即可求出水的质量,再把加入盐后的盐水质量看作单位“1”,水的质量不变,已知现在的盐占现在盐水的24%,则水占现在盐水的(1-24%),根据百分数除法的意义,用水的质量除以(1-24%)即可求出现在盐水的质量,最后用现在盐水的质量减去原来盐水的质量,即可求出加入盐多少克。【详解】800×(1-5%)=800×95%=760(克)第11页/共15页760÷(1-24%)=760÷76%=1000(克)1000-800=200(克)答:加入200克盐才能使盐水的含盐率变为24%。【点睛】本题考查了百分数的应用,明确求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用乘法计算以及已知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用除法计算。26.李师傅加工一批零件,若每天加工50个,要比计划晚8天,每天加工60个,则比计划提前5天,这批零件共多少个?【答案】3900个【解析】【分析】由题意可知,设计划完成的天数为x天,根据这批零件的个数是一定的,据此列方程解答即可。【详解】解:设计划完成的天数为x天。50×(x+8)=60×(x-5)50x+400=60x-30050x+400-50x=60x-300-50x10x-300=40010x-300+300=400+30010x=70010x÷10=700÷10x=7060×(70-5)=60×65=3900(个)答:这批零件共3900个。【点睛】本题考查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明确等量关系是解题的关键。27.商店里运来一些水果,其中桃有80筐,梨的筐数是桃的【答案】100筐【解析】【分析】将桃的筐数看作单位“1”,桃的筐数×梨的对应分率=梨的筐数;再将橘子筐数看作单位“1”,33
,同时又是橘子的。商店运来橘子多少筐?45第12页/共15页梨的筐数÷对应分率=橘子筐数,据此列式解答。【详解】80×33÷45=60×53=100(筐)答:商店运来橘子100筐。【点睛】关键是确定单位“1”,理解分数乘除法的意义。28.下图中,BD,DE,EC的长分别是2,4,2.F是线段AE的中点,三角形ABC的高为4.求三角形DFE的面积.【答案】4【解析】【详解】BC=2+4+2=8.三角形ABC面积=8×4÷2=16.我们把A和D连成线段,组成三角形ADE,它与三角形ABC的高相同,而DE长是4,也是BC的一半,因此三角形ADE面积是三角形ABC面积的一半.同样道理,EF是AE的一半,三角形DFE面积是三角形ADE面积的一半.三角形DFE的面积是三角形ABC面积的三角形DFE面积=16÷4=4.29.一块梯形稻田,中间有一条水渠通道。(1)实际种植水稻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2)如果每平方米稻田产水稻1.2千克,那么这块稻田共产水稻多少千克?1.4【答案】(1)934.5平方米第13页/共15页(2)1121.4千克【解析】【分析】先求梯形的面积,在求面积的时候上底和下底要把小路的宽减去,然后再根据梯形的面积=(上底+下底)×高÷2;用梯形的面积乘1.2就是求的这块稻田的产量。【详解】(1)(44-1.5+48-1.5)×21÷2=89×10.5=934.5(平方米)答:实际种植水稻的面积是934.5平方米。(2)1.2×934.5=1121.4(千克)答:这块稻田共产水稻1121.4千克。【点睛】注意求梯形面积的时候要减去小路的面积。第14页/共15页第15页/共15页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