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级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实习实践工作安排
实习实践是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中的重要环节,规范、有序、高质量的专业实践是专业学位研究生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保证。近年来,国家相继出台多个文件要求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单位加强实习实践工作。学校对实习实践工作也是高度重视,近年来通过到实践基地抽查、举办教育硕士讲课大赛等方式,检查学生的实习实践效果和各培养单位实习实践的组织工作。今天召开这样一个会议,目的就是进一步加强和完善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实习实践组织工作,提高学生对实习实践的重视度,圆满完成2015级研究生的实习实践工作。
根据《吉林师范大学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实习实践管理办法》和《吉林师范大学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中关于实习实践的具体要求,2015级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将于下学期开展为期半年的实习实践活动。下学期参加实习实践研究生有272人,涉及到13个学院,5个专业学位类别。其中,教育硕士178人(14个领域)、汉语国际教育硕士25人、翻译硕士48人(英语40人,俄语8人)、出版硕士17人、法律硕士4人。具体情况如下表(含拨付经费,实习经费标准为420元/人): 序号 1 2 3 4 5 6 7 8 培养单位 教育科学学院 政法学院 文学院 数学学院 物理学院 化学学院 生命科学学院 外国语学院 人数 拨付经费 41 17 47 11 8 13 12 78 备注 17,220 教管2、小教31、学前8人 7,140 教育硕士13、法律硕士4人 19,740 教育硕士22、汉教硕士25人 4,620 教育硕士11人 3,360 教育硕士8人 5,460 教育硕士13人 5,040 教育硕士12人 32,760 教硕30、翻译(英40、俄8) - 1 -
9 10 11 12 13 历史文化学院 旅游与地理科学学院 音乐学院 美术学院 传媒学院 4 17 3 4 17 272 1,680 教育硕士4人 7,140 教育硕士17人 1,260 教育硕士3人 1,680 教育硕士4人 7,140 出版硕士17人 114,240元 总计 13个学院 下面从四个方面对2015级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实习实践工作做以下安排:
一、实习实践时间安排
各学院在本学期的最后2周,组织学生在校内开展实习实践模拟训练、做好实习动员、实习基地的选择及实习生分组工作。实习实践工作从下学期第1周正式开始,采取集中与分散,校内模拟实习及校外实习实践基地实习相结合的方式,其中学生在校外实习实践基地实习不少于10周。学生需在12月2日前返校,学生返校后参加各学院组织的实习考核与成绩评定,组织开展与实践技能相关的竞赛活动,切实加强学生在实习实践环节中的技能训练检测。各教育硕士培养单位评选出实践技能优秀者参加学校组织的第三届教育硕士职业技能大赛,比赛预计在12月中下旬举行,届时研究生部会提前通知各学院竞赛的各种事宜。汉语国际教育、出版、翻译硕士和法律硕士自行组织与实践技能相关的竞赛活动,并请将竞赛或实习验收的时间、地点和形式提前报到研究生部专业学位管理科。
实习生自行联系实习基地进行分散实习的,需向学院上报《吉林师范大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分散实习申请审批表》,经导师和学院审核同意后学生方可进行分散实习。各学院对学生申请分散实习必须严格审核,控制好学生分散实习的比例,采取分散实习学生人数不能超过本领域实习学生总人数的40%。
所有参加实习实践的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应带着问题,有目的的参与专业实践活动,专业学位研究生需在本学期期末和假期对自己拟在实践基地进行的
- 2 -
实践活动与指导教师进行协商和规划。下学期开学一周内,提交一份实践计划【包括实践地点、实践内容、实践研究的形式(调查报告或者实践案例)】交给本学院实习实践工作负责人,该材料留在学院存档,研究生部将择期检查此项工作完成情况。实践研究中的内容需和本人的学位论文有关联性,没有此项内容实习成绩考核将不予通过。
二、实习实践内容
1.教育硕士实习实践内容
(一)观摩课堂教学和学生教育活动。 1.见习指导教师授课。
2.观摩班主任组织的主题班会等教育活动。 (二)课堂教学实习
1.备课:编写文本和电子教案,进行试讲,试讲合格方可正式讲课。 2.讲课:实习生讲课要不少于8节,编写教案不少于8个,运用多媒体课件上课不少于2节,实习生之间互相听课不少于12节。
3.公开课教学:学生实习期间,完成一次公开课。实习结束后学生需提交记录课堂教学过程(不少于15分钟)的课程录像。
(三)班主任工作见习
在班主任的指导下,每名实习生至少主持1次主题班会,组织学生开展课外活动1次,接受班主任交给的2—3项具体工作。
(四)教育研究
1.实习生进行教育调查,撰写调查报告,报告字数不少于3000字。 2.实习生根据自身教育实践经历,撰写教学案例,案例字数不少于3000字。 2.汉语国际教育硕士实习实践内容 (一)模拟教学和课例分析。
校内指导教师的指导学生进行模拟教学和课例分析。每个学生需提交模拟教学评价表和5个以上的课例分析。
(二)教学见习
- 3 -
学生到对外汉语教学机构(部门)进行观摩课堂教学。见习结束后提交10次以上的听课记录。
(三)教学实习 1.课堂教学
每生授课不少于10节,提交10次以上的课程教案。 2. 公开课教学
学生实习期间,完成一次公开课。实习结束后学生需提交记录课堂教学过程的课程录像(不少于15分钟)。
3.参与教学管理或组织中国文化活动
要求实习生提交5个学生管理案例或1次以上中国文化活动的设计方案和实际操作过程。
(四)教育研究 以下要求任选一项完成:
1.结合汉语教学实际,进行调查分析,调查报告不少于3000字。 2.结合汉语教学实际,编写教学案例,教学案例不少于3000字。 3、翻译硕士实习实践内容 (一)校内模拟实训
利用校内多媒体实验室、同声传译实验室和翻译工作坊对实习生进行专业实践训练。聘请具有丰富经验的职业译员开设讲座,承接各类文体的翻译任务,加强学生翻译整体技能的训练。
(二)实习单位岗位实训
学生进入实习单位具体工作部门,全面展开具体的实习工作和任务。 (1) 要求笔译学生的翻译成果不少于15万字(按译入语计算中文字符或者英文单词,以下同),翻译成果另附在翻译硕士实习手册中。
(2) 要求口译方向的学生的笔译翻译成果不少于5万字;同时还要进行不少于400小时的口译实践,翻译成果另附在翻译硕士实习手册中,并提供至少2次口译工作现场(含模拟)的视频资料。
(三)开展实践研究
1.实习生撰写总结报告或撰写翻译实践案例,字数不少于3000字。 4、出版硕士实习实践内容
- 4 -
(一)专业见习
学生到实践基地观摩出版实践,撰写见习报告。字数不少于3000字。 (二)专业实习
(1)从事编辑岗位实习工作的要求:
进行图书编辑实习的,须独立完成至少1本或参与完成至少2本图书的策划、编排工作;进行报刊编辑实习的,需组织编排版面10版以上或者修改加工稿件20篇以上;从事网络编辑实习的,要求完成网站的信息采集,编辑,写作稿件10篇以上或专题策划2次或网页设计作品1份。
(2)从事记者实习工作的,须采写并发表一定数量的新闻作品。在日报实习的,不得少于20篇;在非日报实习的,不得少于15篇;
(3)在电视台、电台实习的,须参与撰写15篇以上新闻报道播音稿或参与制作2-3集专题片。
(4)从事播音实习工作的,须播报40篇消息或文艺作品。从事主持实习工作的,须主持2-3个中型节目。
实习结束时,实习学生须将自己发表、编辑或播报、主持的作品复印件、录相带或录音带一并交指导老师。
(三)专业实践研究 以下要求任选一项完成:
对出版业或出版市场进行调查,调查完成后要求实习生对出版业及出版市场进行调查研究并撰写调查报告,或结合出版实践撰写实践案例。字数不少于3000字。
5、法律硕士实习实践内容 (一)专业实习 1.撰写专业实习计划
2.对法律实务工作进行记录,提交10次以上工作记录; (二)专业实践研究 以下要求任选一项完成:
1.要求实习生对法律实务工作进行调查研究并撰写调查报告。字数不少于3000字。
2.要求实习生结合法律实务相关实践撰写实践案例。字数不少于3000字。
- 5 -
(三)实习汇报内容及要求
学生实习结束后须进行实习汇报。汇报用电子文档演示,汇报内容应包括对实习过程的介绍、实习感悟、对专业发展的建议等。
三、实习实践的计划、检查、成绩评定及总结
为保证实习实践工作的顺利实施,各学院需对本院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实习实践工作做出科学、详细的计划。实习计划应包括以下内容:本学院实习实践工作领导小组情况;校内模拟实习及校外实习实践基地实习的具体时间、地点;学生集中、分散实习情况(实习地点、联系方式);实习分组情况;实习小组联系人和联系方式;学生校外指导教师情况;经费预算情况等。各单位请于下学期期初第一周将本学院的实习计划加盖公章后,交到研究生部专业学位管理科。为统一格式,实习计划名称为《##学院2015级##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实习工作计划》。
各学院要组织专人对研究生的实习实践情况进行检查和指导,保证学生实习实践的质量。期间,研究生部也将根据各学院提供的信息,对实习生的实习实践情况进行现场或电话抽查,一旦发现实习生无故不在实习场所实习等情况,研究生部将严肃处理,直至取消该实习生的实习成绩。
实习生返校后,由学院组织校内外导师和专家(三人以上)对学生实习实践能力进行考核和测评,并根据学生在实习单位的表现、教育调查的质量、实习工作总结的情况对其实习实践成绩进行综合评定(评定活动要求留有音视频资料)。其中实习生在实习单位的成绩由实习单位指导导师进行评定,还需要实习单位盖章证明有效性。
实践教学成绩采用五级计分制,即优秀(90-100分)、良好(80-89分)、中等(70-79分)、及格(60-69分)、不及格(60分以下)。对于实习实践中规定完成的各项任务,如应提交教学视频未提交的,提交的教学视频与实践内容不符的,未能提交实践研究成果的,应视为实习成绩不合格。实习实践的优秀率
- 6 -
不超过20﹪,合格者给予实践学分8分,不合格者不获专业实践学分,必须补修至合格。
各学院的实习总结与实习成绩加盖学院公章后连同实习生实习成绩考核表(一式两份),于第18周一起提交给研究生部专业学位管理科。实习总结包括实习实践开展情况介绍,对实习生所取得的实习成绩进行分析,寻找工作存在的困难和问题,为之后的实习实践工作提供经验。实习总结的名称统一为《##学院2015级##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实习工作总结》。研究生部在19周和20周对各培养单位的实习实践活动存档材料进行复查,经研究生部审核后最终确定实习成绩。并将研究生部审核盖章后的实习成绩考核表返还给各学院存档。
对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实习材料可采取档案袋管理方式,培养单位将每个学生的实习材料(包括实践计划、实习实践手册、记录视频和课件的光盘、实践研究成果、实习成绩考核表)装在档案袋(档案袋由研究生部负责发放)中备查。
四、规范使用实习经费
实习经费标准为420元/人,已经通过计财处拨付给各学院。各学院在使用经费时要严格遵守财务纪律,对实习经费进行规范使用。
附件:实践研究类型说明
研究生部
二〇一六年六月
- 7 -
附件:
实践研究类型说明
根据2013年《教育部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关于深入推进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的意见》(教研[2013]3号)文件要求,各专业学位类别开展的实践活动要跟学位论文紧密结合。为推进实习生实践成果紧密联系学位论文,同时根据学位论文形式多数为专题研究的情况,学校拟从改革实习生实践研究成果入手,引导研究生熟悉学位论文形式中的实践调查研究和实践案例研究。为明确这两种实践研究类型的撰写,特制定本说明。
一、调查研究 (一)简介
调查研究是指在一定理论指导下,通过观察、列表、问卷、访谈、测验、收集书面材料和开调查会等科学方式,对实践活动的现象进行有计划的、周密系统的了解和考察,并对所收集到的资料进行统计分析或理论分析(包括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以从中发现本质,探寻规律,得出结论,并针对可能存在的问题提出建议或解决方案的研究。
(二)内容要求
1.选题:来源于专业实践,并具有一定的实践价值;主题要鲜明具体。 2.调研内容:具有一定的广度和深度,既要把握所要调研内容相关的国内外现状及发展趋势,又要调研影响该教育现象的内、外在因素,并对其进行深入剖析。调研工作要有一定的难度及工作量。
3.调研方法:综合运用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对所调研的命题进行分析研究,采取规范、科学、合理的方法和程序,通过实地调查,结合资料收集、数据统计与分析等技术手段开展工作,资料和数据来源可信。
4.研究成果:通过科学论证,得出明确的调研结论,提出相应的对策及建议。成果应体现作者的新观点或新见解。
- 8 -
(三)格式要求
正文字数一般不少于3000字,其结构及具体要求如下:
1.绪论:对调研命题的国内外现状应有清晰的描述与分析,重点阐述被调研命题的国内外相关研究状况以及本调研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并简述本调研报告的主要内容。
2.调研方法:针对调研命题,主要介绍问卷编制、个别访谈,及调研范围与步骤,资料和数据的来源、获取手段及分析方法。
3.资料和数据分析:运用科学合理的方法对调查资料和数据进行汇总、处理和分析,得出明确的结果,并运用数理方法对其进行可信度和有效性分析。
4.对策或建议:在分析的基础上进行探讨,并对调研对象存在的问题或者调研结果应用于实际中可能出现的问题,通过科学论证,提出相应的对策或建议。对策及建议应具有较强的理论与实践依据,具有可操作性及实用性。
5.结论:系统地概括调研报告所涉及的相关工作及其主要结论,并明确指出哪些结论是作者独立提出的,简要描述调研成果的实践价值。
二、编写实践案例 (一)简介
实践案例是指以一个或多个特殊的个体(例如教师或学生)、典型的事件(如教学事件)或团体(如学生)为对象,通过搜集、整理、分析与该研究对象有关的资料,来探究某种特殊情况形成和发展的原因,揭示其发展变化的规律,并采取有针对性的帮助措施,促进研究对象改进和良好发展的研究。
(二)内容要求
1.选题:所研究的案例具有特殊、典型的特征,可以是单一的案例,也可以是多重的案例,对实践活动有明显的价值。
2.研究内容: 将自身实践中的实例作为研究对象,对实践过程中的真实案例进行分析解读和理性思考。
- 9 -
3.研究方法:采用收集、记录、存储的方法,整理围绕自身的典型案例,在对实践活动进行真实、立体的描述之后,结合相关理论或借鉴他人的经验,分析、归纳、解释研究问题。
4.研究成果:能够对自身的实践实例进行深度解读,描述性地揭示问题的症结所在,提供解决问题的正确策略。
(三)格式要求
正文字数一般不少于3000字,其结构与具体要求如下: 1.绪论:阐述案例的背景和主要内容。
2.案例描述:描述整个案例的情景,包括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发生过程、结果等的详细记述,并针对情景中的某几个问题进行一些理论分析。
3.案例分析:包括分析案例目的、理论依据、实践意义等。
4.总结:对案例中的关键元素进行深入讨论,从案例研究结果中推论出最终的结论,并且对结论的有效性和真实性做出解释,对案例中出现的问题提出科学的解决方案或策略。
- 10 -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