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华拓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新人教版(部编)三年级语文下册《八单元 28 枣核》研讨课教案_3

新人教版(部编)三年级语文下册《八单元 28 枣核》研讨课教案_3

来源:华拓网


枣 核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学会用列表格、填词句等方法,复述故事。 2.运用推演预测策略,续编故事。 3.感受枣核的勤劳聪明,乐观开朗。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1.有一类故事,不是作家写的,而是老百姓自己编的、口头讲的,这类故事叫民间故事。大家一定听过民间故事吧。

(投影出示《女娲补天》《哪吒》《葫芦娃》三个民间故事。) 2.民间故事有趣好玩,今天我们要学的这篇课文,就是一个民间故事,这个故事是这样讲的——

现在我要讲故事了。注意,如果你已经猜到老师讲的是什么故事了,也请不要出声,假装没听过。请大家注意老师讲故事的语气、语调、表情、手势等是怎么样的,好不好?

3.讲第一自然段故事,让学生猜出课题——《枣核》 二、检查自学,梳理故事

1.大家都预习过这个故事了吧,习惯真好。我来考考大家。请大家读读这句话:

(出示)牲口没了,官府岂能善罢甘休。天一亮,县官就带

着衙役去捉人。

2.太好了,这个句子中藏着好多生字。(投影生字,牲、府、罢、衙等)你看这么多,现在大家都能把它读出来了。

3.这个故事有点老,有些词语现在不太用了,比如—— 衙役,是什么意思?官府呢?

4.对于三年级的小朋友,光会读生字、理解词语还不算是太厉害,我们来玩厉害的一点。谁来说说,枣核是一个怎样的人?

(投影出示“枣核不光勤快,也很聪明”) 5.从哪些句子你读到了枣核很勤快?

这说明他很勤快,你觉得勤快的枣核还会做什么? 可是我还没看出,他哪里聪明了。谁来告诉我—— 生:他赶回了牲口 生:他斗败了县官

6.写勤快的多还是写聪明的多?确认过眼神了,是吧!没错,这个故事,主要在讲枣核很聪明,而且他的聪明全是用来帮助老百姓做好事。

7.厉害了,同学们。可是,老百姓说了,山歌是用来唱的,故事是用来讲的。如果我们能把故事讲下来,那就真正的厉害了。玩不玩!

三、运用填表,复述故事 1.师生合作填第一行

(1)要讲故事当然得记住故事大意。这个故事有点长,怎

么来记住呢?老师有个记事的法宝,大家想要吗?我把这个法宝藏在一个魔袋里。要打开魔袋,得学会念咒语,我悄悄地告诉大家——魔袋魔袋,快快打开!

(2)魔袋开喽,法宝来了(出示表格)大家不要小看这个表格,很管用的。你知道老师小时候是怎么记住故事的,对了,全靠这个表格。我教大家使用表格的方法吧。

首先一起来回忆一下,枣核做了哪两件事:第一件是,赶回牲口;下面这一格子填什么啊,对了,斗败县官。

接下来,我们要想想,为什么要去赶牲口,也就是这件事的起因是什么。对了,因为牲口被衙役给抢走了。枣核知道了,怎样做?没错,枣核蹦到驴耳朵里吆喝,吆喝起来,填“吆喝”。吆喝一次吗?在故事中,一次肯定不够,二次也太少,对了,三次刚好。我们重复一遍(学生背一次不够,两次太少,三次刚好)那我们就要填三次。(吆喝吆喝再吆喝!)

枣核为什么要吆喝三次呢?

是的,他要麻痹衙役,这就可以看出枣核确实——聪明。结果呢,牲口当然牵回来了。(出示)你看看,赶回牲口这件事就填完了。

2.学生独立填第二行

斗败县官这件事,你就自己填吧,起因是什么,枣核是怎样做的,关键是他斗了几次?

3.大屏出示,校对第二行

师:刚才老师下去看了看,大家都填得不错,现在我们来看看老师是怎样填的。说明一下,句子和词语可以填得不一样,但这里一蹦一蹦又一蹦不要忘了,重要的事情说三遍。

四、根据表格,学讲故事

1.好了,现在我们有讲故事的法宝了,请根据自己所填的表格,把故事讲给同桌听。

2.有没有同学,能像枣核一样,为大家做事情,向全班同学讲故事。(指名学生)对了,听别人讲故事也是一种本领(出示讲故事的要求:自然流畅、语调多变、表情丰富)这些你都要听出来。

找一个小组讲故事,众生评价。

师评:你比枣核还能干!讲得自然通畅、绘声绘色,模仿人物的语言惟妙惟肖,栩栩如生。

3.看看谁是故事王

全班挑选一名学生讲民间故事《枣核》 (课件出示:出生——勤快——聪明) 五、开启想象,续编故事

1.大家想过没有,县官没有抢到牛驴,也没有打到枣核,而且还被误打掉了他的牙齿,他会善罢甘休吗?你知道什么叫善罢甘休?

(课件出示一行空白)

上个学期,我们学过预测,知道可以根据故事前面的意思,

去联想推测后面的故事。看着这个表格,想想后面的故事还可能怎样发生?

2.学生试编。

3.想象大胆,语言流畅,预测得有道理,像枣核这样的人,肯定要为老百姓去做好事。要是老师来编,肯定没你好。而且你不但编得好,讲得也特别投入。

六、归纳类型,拓展延伸

1.枣核,人小志不小,为民立功劳。太有趣了!你有没有觉得,枣核这个人的出身和故事,和我们开课时说的女娲、哪吒、葫芦娃有没有相似之处?

2.对了,这些故事主人公长得很怪,出身很怪,后来都又立了大功。这类民间故事有个名字想知道吗?叫“怪异儿”故事,一般都有“怪出身”,“立大功”两个主要情节。这类故事全世界都有,而且有好多,有多少呢?别看我,其实我也不知道。不过我们有办法知道,问谁?对,问百度!

3.(投影出示百度词条)对了,518000个,你可能更会想到那个小小的姑娘怪怪的人,对了,《拇指姑娘》、《桃太郎》……。这些人物,虽然长得很怪,但他们都凭着自己的聪明,勇敢,为老百姓立了奇功。(板贴:怪出身,立奇功)

以后,我们再读到这些故事,就知道了,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叫怪异儿故事。

4.民间故事是一本大书,好书,奇书,值得我们恭恭敬敬认

认真真地去发现、去阅读,去讲述。下课。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uatuo3.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17654号-3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