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浅谈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单元教学

来源:华拓网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浅谈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单元教学

作者:彭滔

来源:《读写算》2014年第22期

[内容提要]中国近代化探索的艰难、曲折、漫长的历程。 [关键词] 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

初中历史科的最大的特点是:遵循历史与现实、史论与史实相结合的原则,强调\"以史为鉴\"的教育思想。往往是以某一历史阶段为题材,通过这一历史阶段里的重大事件来对历史进行叙述与分析,既能使同学们认识历史,又能使同学们通过历史现象看到其本质内在的东西,从而学会去分析和应用历史。但我在实际的教学中往往看到学生并不是很了解课程的篇排目的,对一个时期一个单元内容的学习没有系统化,那么形成自己的东西就少,理解就不够透彻,甚至于一知半解;在一些时间观念强,历史连贯性突出,递进性强,共同点突出的单元里,如果老师改变教学方法,利用单元教学法来教学,我发现学生学得轻松,又能掌握单元的精髓和学习历史的方法,下面我就初中八年级(人教版)上册第二单元\"近代化的探索\"为例谈谈利用单元教学法来完成教学任务。

一、整体认识单元内容和要达到的教学目标

为了让学生对中国近代化有一个整体的认识,开篇前先让学生明白:所谓近代化就是指中国社会由古代封建社会向近代社会转变的过程。这个转变不是一朝一暮,而是经历了一百多年的探索(1840年-1949年);初中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讲述的重大探索事件包括: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和新文化运动;达到的单元教学目标是:

1.了解洋务运动的时代背景、内容、对洋务运动进行分析与评价,使学生能进行辩证发展地看待历史事物,课文是按照时间顺序来一一介绍的。

2.通过变法的失败认识资产阶级改良道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是行不通的,但变法又有其进步的一面。

3.通过对辛亥革命的成败分析和三民主义的评价,培养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4.通过学习使学生认识先进的革命思想对社会发展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 二、按照时间顺序分阶段的探索表(分表)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从学习西方军事器物,到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再到学习西方的思想文化,由表及里,层层深入的一种探索过程,经历了一个艰难曲折的历程,同时也反映了中国先进人物为挽救民族危亡前仆后继的斗争精神。 四、教法建议

为了让学生更明白更清楚,使单元教法有其实质性,实用性,在教学方法应该注意一些事项,因此提出以下教法的建议:

1、 首先让学生利用一定的时间读完单元课文,对教材有一个初步的认知,老师再用多媒体把中国近代化进程的历史背景投影出来,后把各课的知识要点列出,让学生带着问题再快速看一遍课文。

2、 在此基础上让学生来完成表(一)洋务运动;表(二)戊戌变法;表(三)辛亥革命;表(四)新文化运动,最后是师生共同完成总表和总结整个单元。

3、 教学过程中要注重以学生的发展为主体,做到知识与能力,情感下态度,合作探究,随堂练习相结合的原则,本单元是落后的中国与觉醒的中国进步人土救国的探索,有浓厚的感情色彩,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操和热爱今天的美好生活。

[作者简介:彭滔,男,汉族,1970年10月出生,广西南宁市宾阳县黎塘一中,中共党员,本科学历,中学一级教师,学校副校长,从事基层教育研究;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