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福建高考作文题及优秀范文 一、文题:
根据以下文字,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记叙文或议论文:
袁隆平说,我的工作让我常晒太阳、呼吸新鲜的空气,这使我有了个好身体……我梦见我种的水稻长得像高梁那么高,穗子像扫把那么长,颗粒像花生米那么大,我和我的朋友,就坐在稻穗下乘凉。
要求:选择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课堂训练:
1、用思维导图法进行构思,审题立意,谋篇布局。
2、认真阅读下面的优秀范文,用横线画出文中应用的写作素材。 3、把本文运用到的写作素材进行归类。 二、 优秀范文
热爱诞下创造的婴孩(满分)
纪德有言:“我为美好的事物消耗着自己的感情,它们的光辉来自于我不断地燃烧,但这是一种美妙的消耗。”这美妙的事物,便是我们创造的事业,这消耗便是我们的热爱。
若不是有了那些关于水稻的梦,若不是有了那种投入其中的热爱,袁隆平何以从田间完成伟大的创造?何以用枯瘦的双肩担起全球的饱食之忧?他因胸怀天下苍生而热爱他的事业,他因热爱而诞生创造的婴孩。
圣埃克苏佩里曾言:“创造,是以有限的生命去交换无限的事物。”一个热爱创造的人,往往是因为他执着追求于某种恒久的价值。这价值,在袁隆平心中便是天下人皆饱,在爱因斯坦那里便是“科学的美感”,在乔治奥威尔那里便是揭破一切的谎言。梭罗在《瓦尔登湖》中曾有讲述这样的寓言:“一个工匠想做一柄最完美的权杖,于是他日夜不息,任时空流转百年,最终那权杖,成了梵天世界最美的作品。”梭罗在这里暗示我们:一旦我们认定了某种创造有值得我们付出一切的价值,我们就应完全投入其中,热爱并坚定地追求。回望历史长河,又有哪一个伟大成就不是源于创作者的爱?贝多芬《命运交响曲》汹涌
而来,梵高的火焰色向日葵,乃至牛顿的三大定律,又有哪一个不是饱含着创作者澎湃的激情,穿越千古破空而来?
我已无法历数古今中外多少因热爱而造就的伟大创造,可这种繁盛,恰与当下创造之光的暗淡形成触目惊心的反差。我们有袁隆平,有王选,有钱学森,可这些科学巨匠已垂垂老矣,而后起之秀乏善可陈,为何?我想正是因为当下已绝少对科学本身有着痴爱的年轻人,我们有的,只是一群又一群为了名利,为了一纸证书而在实验室里苦干的学生,他们一旦获得了所求的名利,便裹足不前,再不愿在黑暗中前行。同样,在文学领域,如今又有几人能如桑塔格一般从容说道:“我写作不是因为那里有读者,而是因为那里存在着文学”?一个一个作秀者,只看见红地毯和金钱,作者比作品更有名的情况比比皆是。在看似繁盛的文学世界里,我们只见得浮光掠影般的“商品文学”,吾不见哪怕只是一个有着创造之光的作品。科学,文学,乃至其他种种事业,我们早已丢失了一往无前的热忱。于是创造的婴孩夭折于腹中,岂不痛哉!
幸而我们还有幸存者明了这个道理,“成败得失,悲欢沉浮,在死亡面前终将逝去,我们看见的是那些恒久不变的东西。”乔布斯,主宰IT行业的先驱者曾如是说道。是的,那些恒久的事物,人类的普适价值,抑或是科学艺术的真、善、美,才是创造的起源与归宿。当我们受困于一时得失,不思是否前进时,但想一想那些因热忱而永葆鲜活的灵魂,默念这句话“热爱诞下创造的婴孩”。
惟有此,我们才能以自己的创造,超越那有限而平庸的生命。
点评:满分作文《热爱诞下创造的婴孩》是一篇感人至深的优秀作文,作者完全被袁隆平的创造精神所感动。她感叹道:若不是有了那些关于水稻的梦,若不是有了那种投入其中的热爱,袁隆平何以从田间完成伟大的创造?何以用枯瘦的双肩担起全球的饱食之忧?他因胸怀天下苍生而热爱他的事业,他因热爱而诞生创造的婴孩。由此推及,对热爱创造的人的礼赞,无论是爱因斯坦、乔治奥威尔、贝多芬、梵高、牛顿、王选还是钱学森,在她笔下,以尊仰的灵魂,一一诉说,只祈愿热爱诞下创造的婴孩终不被雨打风吹去,流风余韵,映照当世。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每一代人都已拥有独属于他们时代的荣光,我们更应追寻不同于以往任何时代气质的回答:袁隆平,这些科学巨匠已垂垂老矣,而后起之秀乏善可陈,科学、文学,乃至其他种种事业,我们早已丢失了一往无前的热忱。于是创造的婴孩夭折于腹中,岂不痛哉!末尾作者如是议论:想一想那些因热
1
忱而永葆鲜活的灵魂,默念这句话“热爱诞下创造的婴孩”。惟有此,我们才能以自己的创造,超越那有限而平庸的生命。著名学者谢冕说过:任何人都不能离开他生活的时代。这篇作文好就好在拥有当代人之情怀,忧乐之心! 2012年福建高考作文题及优秀范文 一、文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或记叙文。
运动中的赛跑,是在有限的路程内看你使用了多少时间;人生中的赛跑,是在有限的时间内看你跑了多少路程。(冯骥才)
要求:(1)必须符合文体要求;(2)角度自选;(3)立意自定;(4)题目自拟;(5)不得抄袭,不得套作。 【题解】
要写好本题,要做好以下两点: 一要理解材料的含义,把握作文的中心。
通读材料,会发现材料的中心在后一个分句上,由运动引出人生,所以,命题者的意图在于引导学生思考人生的意义,认识生命的价值。
此外,还要明确句中的关键词 “赛跑”“时间”“路程”的比喻义:人生是一场竞争,生命是短暂的,但要在“有限”的时间内创造“无限”的价值。 二要选取最佳角度,确定作文的最佳立意。
在人生的赛场上,时间指的是速度,路程指的是长度或宽度。速度、长度、宽度涵盖了人生各个方面,要牢牢抓住关键词“时间”和“路程”,挖掘出“在有限的时间内看你走了多少路程”的深层含义。其实,文题要考查的是学生“为人处世的态度、关注及观察社会的广度、思考和追求人生的深度”。可选取其中之一作文,比如“有限的人生要活出无限的精彩”“在有限的时间里如何拓展生命的长度”。当然,如果能上升到整个社会、整个民族或整个国家的高度,文章思想会更深刻。
因为材料思辨色彩浓厚,所以最好写议论文。 课堂训练:
1、用思维导图法进行构思,审题立意,谋篇布局。
2、认真阅读下面的优秀范文,用横线画出文中应用的写作素材。 3、把本文运用到的写作素材进行归类。
二、优秀范文
延展生命的尺,一路奔跑
望不尽的天涯之路,漫长寂寞。听得见的声声跫音,坚定有力。生命是一次刻苦铭心的旅行,需要一路播种,一路开花。待回首,会发现,生命就如一把尺,每个人的生命之尺长度有限,关键看这把尺的价值。提高价值就要延展生命的尺,一路奔跑!
红尘滚滚,历史的车轮辗过多少人的精彩人生之路!回首往昔,我们可以看见: “运筹于帷幄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茅庐未出,便知天下三分,卧居南阳,三试刘备爱才之心;面对东吴群儒,他尽显风流,极尽潇洒;他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六出祁山,留下千古美名……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诸葛亮为蜀国竭尽智慧,他在乱世中延展着生命的尺,一路奔跑,留下了一尊传奇的千古雕像。
“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昭君远走大漠,丝绸之路上又多了一串驼铃的叮当声。她携着橄榄枝,走入匈奴的营帐。从此,征夫欢呼雀跃,怨妇破涕为笑。她以其温柔和美丽,点染了那一方空灵。远在千里之外的长安,汉元帝至今仍在失落。汉朝唯一的一缕馨香,怎么就落到了一群蛮夷手里?塞北的飞雪,飘了一季又一季;塞北的雁群,飞过了一批又一批。只有皓月明白,她用她的一生荣华中,蕴涵着多少乡思,最终又怎样化成一座青冢,三寸春晖。
忍辱负重,为国牺牲。王昭君为汉王朝耗尽青春,于孤独中延展着生命的尺,一路奔跑,演奏了一曲深沉的千古绝唱。
“名编壮士籍,不得中顾私。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中原大地上的又一个女英雄任长霞,尽职尽责,任劳任怨。她公正廉洁,时刻把人民大众利益放在心中;她除恶扫黑,铁面无私,将一颗真心奉献给人民大众。她总是严以律己,宽以待人,从不为自己着想。她走了,十里长街,白花胜雪,挽幛如云,流动着的是人民的衷心礼赞。
亲政爱民,朝霞长存。任长霞为人民谋幸福,她在忘我中延展着生命的尺,一路奔跑,立下了一座不朽的丰碑。
冯骥才曾经说过: “运动中的赛跑,是在有限的路程内看你使用了多少时间;人生中的赛跑,是在有限的时间内看你跑了多少路程。”让我们延展生命的尺,一路奔跑!
2
【点评】
内容:作者很好地把握了材料的主旨,围绕“在有限的生命中如何提高生命的价值”进行演绎。开头,直接切题——“提高价值就要延展生命的尺,一路奔跑”,告诉我们,要想实现人生的价值,关键要付之于行动,只有“一路奔跑”,永不停息,才能把有限放大以至无限。
表达:文章结构严谨,气势磅礴。在提出观点之后,从三方面进行论证:诸葛亮的“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王昭君的“忍辱负重,为国牺牲”,任长霞的“亲政爱民,朝霞长存”。在论证过程中,形式整齐,叙得概括,议得精辟,首尾圆合,一气呵成。
发展:文章语言流畅,很有韵味。大量的引用信手拈来,犹如春雨滋润心田,很有感染力。
2013年福建高考作文题及优秀范文 一、文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我仰望着夜空,感到一阵惊恐;如果地球失去引力,我就会变成流星,无依
无附在天宇飘行。哦,不能!为了拒绝这种“自由”,我愿变成一段树根,深深
地扎进地层。
上面的材料,引发你怎样的感悟或联想?请就此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或记叙文。
要求:(1)必须符合文体要求;(2)角度自选;(3)立意自定;(4)标题自拟;(5)不得抄袭,不得套作。 课堂训练:
1、用思维导图法进行构思,审题立意,谋篇布局。
2、认真阅读下面的优秀范文,用横线画出文中应用的写作素材。 3、把本文运用到的写作素材进行归类。 二、优秀范文
选择自己需要的
顾城在《忧天》中表达了自己的意思:拒绝做无衣无附在天宇飘行的流星,
愿变成扎根地层深处的树根。顾城清楚地知道自己需要选择的是什么,他选择后者,是生活的智者。
如果选择自己不需要的,那样只能让人感到惊恐。
为什么现在很多人活得特别累?因为他们背上房贷车贷等包袱。其实这些都不一定是他们现在所需要的,他们选择了,就让他们的生命负载了沉重。为什么?因为有了这些东西,他们就感到特别的惊恐,每天变得特别的小心了,生怕丢了工作就无依无附了。所以一个人,不要老想着一些自己还不需要的东西,要知道,那些东西得到了也只会成为你的包袱。我们不要被飘行在天宇的流星迷了眼,而失去自己真正想要的。
选择自己需要的,才能时刻充满动力。
当你清楚自己需要什么,你就去追求它,全世界都会为你让路,因为有一个目标的人比任何人都强大。像邓亚萍,她知道自己只当一个教练,以后肯定会后悔,所以她坚持退出体育界。她从一个连二十六个字母都写不全的人转变为一个以英语为专业的清华学士、剑桥博士、搜索引擎总裁。她的成功让所有人都为之喝彩。但是,她是怎样做到的?因为她选择的都是自己需要的、想要的。这些让她时刻充满活力,为之奋斗,不知疲倦。
弄清什么事自己所需,才是智者。 一个人只有弄清楚自己需要的是什么,他才会走向成功。因为当他知道自己的目标是什么,自然不会被夜空的流星迷了眼。就像保罗罗曼,他在通用电气公司深受重用,老总杰克韦尔奇几次暗示他离副总裁的位置和与之相匹配的百万年薪仅差一步之遥。然而他懂得自己所需要的,没有因为名利的诱惑而留在公司,他毅然决定辞职,放弃了一步之遥的副总裁的位置和百万年薪,专攻木工制作,一年后,他出版了世界第一部木工类杂志——《优质木工》,最终成为了木工方面的杰出人物。如果他没有离开通用电气公司,或许现在能否升职加薪还只是个谜;如果他不懂得自己需要的是什么,或许还将一生默默无闻。还有俞敏洪,他在人生奋斗的过程中,清楚自己需要的是什么,因此,他放弃自己在北大当老师的机会而出来创办新东方。如今,新东方已成为美国上市公司。他成为当下中国青年大学生和创业者的心灵导师精通领袖。
生命对于我们来说是宝贵的,要让生命焕发出光彩,我们就要选择自己所需要的,并为之不遗余力地奋斗直至成,这才是智者。
3
三、零分作文
三十而立的恐惧感
人生注定是要结束的,而每一个生命所留下的痕迹也是不一样的,除开他物,今天我说人,说我自己对生命进程的恐惧。
小时候,常常读些名人哲言,其中不乏有诸多关于时间和生命的经典语句,但是我在上中学之前对于时间是没有恐惧感的,我最初对于时间的恐惧感源于应付那完全丧失人性的应试教育任务,那永远做不完的作业和背不完的文言文、政治,或许知识对于人来说是无穷无尽的,但是那种只为分数的求知并非是亚里斯多德所说的本能行为,中国式的求知在心海时空看来是对学海无涯苦作舟的亵渎,中国学生不厌学就不是人。
随着时间的推移,我逐渐发现把生命耗费在那种干永无天日的愚昧中实在不值,因此我喜欢做些非考试需要的数学思考,但是,我并不能完全按照自我的意愿去做自己喜欢的事情,面对初升高,我和无数同学一样每天只知道拼分数,事实上在今天看来,我不知道那时候所学的东西对我今天有什么用,尤其是那所谓的思想政治更是让我无比困惑于一个精通中国政治法律的国家律师是一个高危职业!
因为上述现象的背景,因此普通公民、、专家学者纷纷投入商业利益中捞钱,之后自然就出现富豪移民、留学不归、裸官行政的特色,很不幸的是一直坚持走学术人生的心海时空不知不觉已经陷入商业之中,当初之所以进入商业是因为生机,但是后来一不留神后发现今天的我越来越商人化。
从个人的角度讲,我不排斥商业化,因为在今天的中国只有商业才能够让我生存,只有活着我才能做我想做的事,从08年高考0分到12年建立网站,到2013年的今天,我在思考自己接下来的人生。
今年26岁,离三十而立之年已经不远,我对三十而立的恐惧感越发的加深,我的人生选择了与众不同的路线,我的30就不能无为依旧。
我30岁的的理想状态既可学术又可以赚钱养活自己,同时身边还有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一起为我们共同漫谈着、追逐着,让这个国度少些不公多些正义和友爱!
2014年福建高考作文题及优秀范文 一、文题:
表演艺术家白淑贤在谈人生时曾讲到:“有人看到大峡谷就想到深渊,而我看到峡谷就想到架一座桥跨过去。”根据这句话,写一篇话题作文,不少于800字。
【题意解析】
1、如何理解“空谷”、“悬崖”和“栈道桥梁”?
很多人把“空谷”理解成人生的困境与挫折,而“想到的是悬崖”则意味着以悲观绝望的心态来对待人生的困境,而“想到的是栈道桥梁”则代表以积极乐观的心态去克服和战胜这些人生困境。
这样的理解当然是可以的,只不过有一点要注意,“悬崖”和“栈道桥梁”不是同一个范畴的意象,“空谷”可以等于“悬崖”,但是“空谷”绝不等于“栈道桥梁”,“栈道桥梁”是应对和越过“空谷”的途径、渠道和方法。所以,如果把“空谷”界定为人生困境,那么最佳理解的角度是,面对人生困境,有人悲观绝望地认为无路可走,有人积极乐观地认为有途径可以克服和战胜它,而不是悲观绝望和积极乐观的选择。
2、“空谷”一定指的是人生困境吗?
如果先入为主地把“空谷”理解成人生困境与挫折,后文“想到的是悬崖”岂不是多此一举?我们不妨来假想这样一个情境,我们正在沿着某山路前行,根据地图所示,前方有一空谷,有人认为这空谷是悬崖,肯定过不去,有人认为有栈道桥梁可以通过。这个时候,空谷可以只是一个客观存在,可以理解为我们生命中一些尚未经历的事物,它可能不易克服甚至根本不可能克服,也可能很容易就克服。那么,在这种情况下,我们该如何抉择?
3、“想到的是悬崖”与“想到的是栈道桥梁”仅仅意味着消极悲观与积极乐观? 如果这则材料简单粗暴地理解成消极悲观与积极乐观的选择,也太低估出题人水平了吧。福建高考提倡议论文写作,文章的思辨性强调了不是一年两年了,这个时候来出个作文题来让你简单地选择是乐观还是悲观,命题者老糊涂了吗?
正如上文所说,如果空谷是一个客观事物,而且是未曾经历或者是我们有限的经验和认知尚且无法全面了解的事物,那么对待这样的事物,我们该以怎样的态度来对待,想成“悬崖”的,就不能是一种谨慎吗?而谨慎过度了,就变成悲观消极。反过来,认为有“栈道桥梁”则不失为一种积极乐观的态度,而一味地认为肯定有
4
“栈道桥梁”,是不是也是一种疏忽大意、过度乐观呢?
为了方便理解,举几个简单的例子。比如,一提到转基因食物,有人认为这是断子绝孙的东西,恨不得国家动用暴力机器来消灭它;有人则认为应当谨慎地对待,最起码要在转基因食品上标注出来,让消费者自行选择;也有人认为人类的进化正是伴随着新食物探索前进的,应当乐观看待转基因,积极消除和减少转基因食物对人类可能造成的危害;也有人认为眼不见为净,不论好歹,吃了再说,生死有命。再比如,对待股票的态度,对待创业的态度等,人们总是分成这样的几派。
【立意角度】 [角度一]
人生不可避免地会有时走入如空谷般的困境,这时面对人生空谷的态度决定最终的结局,积极乐观地面对,相信“栈道桥梁”的存在,是走出困境的唯一出路;反之,一味认为空谷即为不可跨越的悬崖,选择放弃任命,最终只会一事无成。
[角度二]
空谷作为一种未知事物,我们无法知道它是不可跨越的悬崖,还是仅仅为有栈道与桥梁可以通过的空谷。同样,面对生命中未曾经历或者不能全知的事物,很多人用谨慎的态度予以怀疑,但是过度谨慎则易沦入悲观消极,拒绝一切,进而无所作为。因此,持有谨慎的态度固然重要,但需以乐观积极的态度探索,同时又不能过于乐观疏忽大意。
[角度三]
空谷作为一种未知事物,我们无法知道它是不可跨越的悬崖,还是仅仅为有栈道与桥梁可以通过的空谷。同样,面对生命中未曾经历或者不能全知的事物,很多人用积极乐观的态度来迎接和对待,但是过于乐观则易陷入疏忽大意,后果难以预料。因此,用乐观积极的态度探索固然重要,但过程中需要谨慎小心,同时又不能过于谨慎而畏首畏尾、停滞不前。
[其他角度]
用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思路行文,在分析中立论。针对人们面对空谷想到的不一样发问,界定空谷意味着什么,并各自分析为什么会采取这样的态度,这样的态度好不好,意义何在,危害如何,我们应该采取怎样的
态度,人们只能想到“悬崖”而不能想到“栈道桥梁”的问题出在哪,如何解决。该法行文的立论角度因人、因过程而异,能自圆其说即可。 课堂训练:
1、用思维导图法进行构思,审题立意,谋篇布局。
2、认真阅读下面的优秀范文,用横线画出文中应用的写作素材。 3、把本文运用到的写作素材进行归类。 二、优秀范文
空谷是悬崖还是桥梁
任何一件事情从来都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当你听到别人一说\"空谷\"的时候,你联想到的是悬崖,还是联想到栈道桥梁呢?还有如果有半杯水放在了你的面前,你会说只剩半杯水还是说还有半杯水呢?这两个问题,最后都只体现一个事情,那就是你的心态.有好的心态的人总会觉得事情永远不会太糟,而没有良好心态的人,及时情况不是最糟的,也已经自己先放弃了.
曾经读过这样的一篇文章,一个记者到一个贫穷的山村做民风拍摄,走在崎岖的小路上,一群小孩看见扛着摄像机的记者,便凑上去看热闹。其中一个小男孩子脸上沾了些泥巴,眼睛闪亮亮的对记者说:“叔叔,到我们家去拍吧。”说着便领着记者进了他们家的小院。一进门,就看见一个衣着朴素的农妇,记者想给孩子拍照,小男孩很认真做出各种姿势,而农妇却把孩子一把拉过去,说“照什么照,脸也没有洗,衣服这么脏。”小男孩笑着说:“那我们的笑还是新的。”
我的笑还是新的。多么富有哲理的话呀。小孩子不是智者,但他能理解我们这些称之为“大人”所不能理解的东西。人生中难免会出现低谷和失败,如果一个人的心态是正确的,那么他的天空永远是晴朗的,他眼里的世界也是多彩的,因为他用笑和希望填充了自己的生命。
驼铃叮当,卷起漫天的黄沙:伊人款款,带来了美丽的童话。远处响起了悠扬的马头琴,天边的暮日沉沉欲坠。美丽的昭君姑娘,坚定着明天的信念,摆脱了贪婪的毛延寿,为解除边疆人们的战乱之苦,她带着历史的幽怨,消失在黄昏夕阳的古道上。她知道汉朝的宫阙离自己越来越远,匈奴那牧民的浪迹生活离自己越来越近;但她不再怨恨,她调整好自己的心态,以灿烂的笑去迎接那陌生的面孔,用崭新的笑去聆听那粗犷动听的牧歌。于是,千年以后,“昭君出塞”成为后人颂扬的佳话。
5
让心灵在自己的笑容中飞翔,调整好自己的心态,笑对人生。就像海轮·凯勒说的那样,“即使翅膀断了,心也要飞翔。”陶渊明在经历了官场的黑暗后,摆正了心态,保持了自己新的笑容,“守拙归园田”。苏轼在经历了“乌台诗案”后,摆正了心态,保持自己新的笑容,获得重生,成为一代文豪。李白不畏权贵,摆正了心态,保持自己新的笑容,“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寄情山水,抒写着自己千古飘逸的浪漫情怀。
让我们的笑永远是新的,因为鲜花和美酒永远属于强者,胜利不会献给一帆风顺的人。只有保持永久的微笑,才能享受到战胜困难的甜蜜。
让我们的笑永远是新的,让深邃的天空升起一轮明月,让峻峭的山崖上拂过一缕清风,让炙热的沙漠上出现一片绿洲。
好的心态能决定了我们在面对问题的是的观点和看法,而这往往也能导致我们最终收获的不同.空谷是悬崖还是桥梁最后还是取决于你的心,只要坚信你所坚信的,那么你良好的心态自然会带你度过一切.
2015年福建高考作文题及优秀范文
一、文题:
围绕关于路的三句话:
1、世界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2、即使你走的路是错的,但是也很有意义。 3、世上没有走不通的路,只有不敢走的路。
上面的三句话,引发你怎样的感悟或联想?请就此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或记叙文。 课堂训练:
1、用思维导图法进行构思,审题立意,谋篇布局。
2、认真阅读下面的优秀范文,用横线画出文中应用的写作素材。 3、把本文运用到的写作素材进行归类。 二、优秀范文
走的人多了,也就没了路
鲁迅先生说:“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可是我要说,世上本有路,走的人多了,也就没了路。趋利避害,是人之常情。大道、捷径、坦途,自然为人们喜欢;小道、险路、绝地,往往被人们排斥。习惯于行通衢大道,贪图于走终南捷径,久而久之,滋长了惰性,消磨了锐气,就可能丧失了开辟新路的热情,断路与失路的危机将随之产生。因此,要敢于走自己的路,才能寻找到别样的风景。
不趋时,不媚俗,才能走出自己的路。若是随波逐流,亦步亦趋地行路,必将窒息灵动的个性,扼杀高尚的志趣,而使自己陷入邯郸学步、削足适履的困境。人各有路,他人的未必就合适你,大家都行的未必你也一定合适。“条条大路通罗马”,哪一条是与你对路的?这需要你的理智决断。而能不为时潮所羁绊,不为流俗所动摇,坚定地抉择自己认定的一条路径去走,这需要的更是勇气。比尔·盖茨、马云们青年时期的创业之路,不正是他们秉守着“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吧”的昂扬的斗志去奋勇拼搏才成就的吗?
不知足,不自满,才能走好自己的路。“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创新之路无止境。《礼记》中说:“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奔跑于创新之路,最需要的莫过于永不知足的精神。乔布斯曾说:“保持初学者心态,放下成功,当个新手。”百度公司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李彦宏常说:“百度离破产只有30天。别看我们现在是第一,如果你30天停止工作,这个公司就完了。”马云也常说:“我们要么是在危机中,要么在走向危机中。”正因为他们不自满,不知足,常怀危机意识,锐意创新,积极创生新机制,研发新产品,以满足大众水涨船高,日新月异的消费需求,他们的创业经营之路才掀开了一重又一重的新境界。
英国历史学家托·富勒说:“走众人所走的路,你就安全了。”诚哉斯言,但是一味耽溺于众人所走之常路,陶然自足于安逸平和之境,则可能吞噬了创新的潜能,熄灭了进取的动力。而只有不断自我挑战,自我超越,敢于涉险境,闯新路,才能走得更远!
“深山必有路,绝处总逢生。”生逢一个“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黄金时代,创客们更需有一种敢入深山的闯劲,一种勇履绝处的干劲,从而筚路蓝缕,以启山林,去激励和感召一批又一批的追随者,才能催生一个革故鼎新的“创造”中国!
6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uatuo3.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17654号-3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