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APF&SVG调试安全操作规程

来源:华拓网
APF&SVG调试安全操作规程

一、 主要危险源

触电伤害。

二、 主要危险源引发因素

触电伤害主要由以下几方面造成:违反安全操作规程操作、接线错误及接线不良、非专业人士操作、未按规定穿戴劳保用品等。

三、 主要危险源预防措施

利用相关仪器仪表,仔细检查线路,做到接线无错误,并检查线头接线良好不外露。非专业人员不得进行任何操作,当出现断电等情况时要找专业人员进行检修,专业人员进行检修时要按规定穿戴劳保用品。

四、 安全操作规程

1. 遵守电气安全技术操作规程《通则》有关规定。

2.供电运作和维修的人员必须持证上岗,配电室的值班员必须认识电气设备环境和有关安全措施、操作步伐与规章轨制。

3.上岗前必须穿戴好劳动保护用品。

4.开始结束前后必须对低压出线柜和各设备控制柜日常运行巡检规定。 5.根据低压出线柜的安全操作流程表进行操作。 6.在安全的区域内进行作业。

7.操作前必须穿戴好防护用品,人员必须熟悉各部开关的连接方式及所属控制的设备,标识要清晰。 8.检查低压开关箱(柜)线路,接地线及开关,它们必须安全、可靠、漏电试验灵敏。 9. 严禁湿手操作,防止触电事故发生。

10.所用工具及绝缘垫的性能必须保证良好,如不符合安全要求,严禁使用。

11.压接电缆必须要牢固,不允许插接或者拧在接线螺丝及其他电源线上,确认无误后方可送电。

12.使用完电器或设备,要先停电,再用工具解线,不允许往下拽。 13.定期保持开关箱(柜)的卫生清洁。

14.装设遮栏悬挂“止步、高压危险”在停电范围内加装监时遮栏用以断绝带电设备,并悬挂“止步、高压危险”等标示牌

15.不准在设备运行过程中拆卸修理,必须停运并切断设备电源,按安全操作程序进行拆卸修理。临时工作中断或每班开始工作前,都必须重新检查电源是否已经断开,并验明是否无电。 16.动力配电箱的刀开关,禁止带负荷拉闸。

17.电机检修后必须遥测相间及每相对地绝缘电阻,绝缘电阻需合格。空载电流应不超过规定范围。 18.定期巡检、维修电气设备,应确保其正常运行,安全防护装置齐备完好。

19.凡是暂时拆除的电气设备的导线电源端必须用绝缘胶布包好,不得有裸露部分。对不再使用的电源管线应拆除。

20.熔断器熔丝的额定电流要与设备或线路的安装容量相匹配,不能任意加大。带电装卸熔体时,要戴防护眼镜和绝缘手套,必要时应使用绝缘夹钳,操作人站在绝缘垫上。

21.电气设备的保护接地或接零必须完好、合格。即:电气设备裸露的不带电导体(金属外壳)经接地线、接地体与大地紧密连接起来,称保护接地,其电阻一般不超过4欧姆。将电气设备在正常情况下不带电的金属部分与电网的零线相连接,称保护接零。在同一低压配电系统中,保护接零与保护接地不许混用。

22.监督执行在动力配电盘、配电箱、开关、变压器等各种电气设备的附近,不准堆放易燃易爆、潮湿或其它危及安全,影响维护检修的物品。

23.临时装设的电气设备,必须符合临时接线安全技术规程。

24.每次调试完工后,必须清点所用工具、材料及零配件,以防遗失和留在设备内造成事故。将调试情况向操作工人交代清楚,并送电与操作工人一起试机,不能由操作工人单独试机。

25.漏电保护器应定期清扫、维修,检查脱扣机构是否灵敏,定期测试绝缘电阻,阻值应不低于1.5兆欧,电子式漏电保护器不准用兆欧表测量相邻端子间的绝缘电阻。

26.低压停电时,按规定办理停电手续,并会同申请停电人去现场检查、验电、挂地线或设遮拦,在开关的操作把上挂“禁止合闸,有人作业”的警示牌。在同一线路上有两组或以上人员同时工作时,必须分别办理停电手续,并在此路刀闸把上挂以数量相等的警示牌。

27.工作完毕,作业人员检查、清理现场,待全部人员撤离现场,工作负责人填写工作终结并签字后交停电执行电工复查无误方可摘警示牌送电。遇有两组及以上人员作业时,必须在各组完全完工后,方可摘警示牌送电。

五、 应急措施

当发现有人触电时应立即找到干木棍或其他绝缘物体将人体与电源隔开,不得湿手救人,将人救出后应立即报相关部门并立即拨打120进行急救。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