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华拓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湖湘诗歌一览表

湖湘诗歌一览表

来源:华拓网
熊希龄曾为民国时去世的王闿运撰有一副挽联,上联写的是“楚学离中原而独行:,读湘绮全书,直接三闾大夫,船山遗老。”这句话高度概括了湖南文学与文化的历史渊源,可谓一语中的。

表一 唐代流寓文人与本土文人对比表 唐代岳麓诗歌总数 流寓文人诗歌数 本地文人诗歌数 60首左右 (约占总数1200首的5%) 39首左右 这些诗人包括张九龄、宋之问、骆宾王、刘长卿、杜甫等一共25名。都是当时诗坛享有声名的大家,其中以宋之问(《高山引》等6首)和杜荀鹤(《送友人归岳麓》等五首)数量最多。 21首左右 包括李群玉、僧齐己和谭意歌(祖籍不在湖南,但其后一直生活在长沙,因此列为本土诗人)一共三位诗人,其中以僧齐己《暮游岳麓寺》等19首数量最多,李群玉存《湘西寺霁夜》一首。 表二 唐代岳麓诗歌主题表 写景描物 约22首 包括戴叔伦《由岳麓寺》、韦蟾《岳麓道林寺》崔珏《道林寺》,李建勋《道林寺》等,以写景为主,间或有作品借所写之景,抒胸中之块垒。 包括戴叔伦《麓山寺会送尹秀才》、杜荀鹤《献长沙王侍郎》、谭用之《送僧中孚南归》等。11首诗歌中送别诗占了七首,还有三首是与友人同游所作。 包括张九龄的《初入湘有喜》、《自湘水南行》、韩偓的《小隐》等,大多描写了别具特色的山中情趣,表达了诗人愉快或是希望隐居山林的心情。 均为僧齐己所作,包括《游桔洲》、《道林寓居》、《寄居道林寺作》等,部分作品也有交游或是写景的成分,因诗人特殊的身份加上诗作中浸淫的禅学思想,因此将其全部归为禅林生活的作品。 交游诗歌 约12首 山中生活 约8首 禅林生活 约18首

如刘昭禹有诗

《晚霁望岳麓》,细腻地描绘了雨后初晴的景色。

山西斜日边,峭入几寻天。翠落重成内,展开万户前。 崖嵯危溅瀑,林罅静通仙。谁肯功成后,相携扫石眠。

如朱熹有《春日》,描绘岳麓春景,其中“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更是绘春名句。

如宋张栻就有诗《清风峡》:

扶疏古木矗危梯,开始至今几摄提。还有石桥容客坐,仰看兰若与云齐。 风生阴壑方鸣籁,日烈尘寰正望霓。从此上山君努力,瘦藤今日得同携。

清周锷有岳麓八景诗,现选其中的《竹林冬翠》:

物华都逐岁寒消,修竹檀栾翠不凋。万个晓凌风猎猎,一林青压雪萧萧。 舒将凤尾成高洁,自有龙孙慰寂寥。海月松云同笑傲,好从尘外共招邀。

初唐四大才子之一的骆宾王就有《春晚从李长史游岳麓道林》:

幽寻极幽壑,春望陟春台。云光栖断树,灵影入仙杯。 古藤依格上,野径约山隈。落蕊翻风去,流莺满树来。 兴阑荀御动,归路起尘埃。

唐大中

年间高中进士的崔珏有诗歌《道林寺》: 临湘之滨麓之隅,西有松寺东岸无。松风千里摆不断,竹泉带雨通僧厨……远公池上种何物,碧罗扇底红鳞鱼……

全诗一共36句,对道林寺的位置、外观、内景等等做了详细的描写,为我们展现一幅道林寺全景图。除此之外,很多名家也有关于两寺的佳作传世,如杜甫有《岳麓山道林二寺行》、戴叔伦有《游道林寺》、韦蟾有《岳麓道林二寺》、罗隐的《岳麓寺》等。

如明崇祯年间善化人李先登的《岣嵝碑蹬歌》,就是借歌咏禹王碑抒怀的诗作之一: 攀岣嵝,起长噫,载阳春日是耶非。碑前荒草为谁稀,美人美人宁式微。 岣嵝碑上莓苔积,岣嵝碑下杜蘅碧。美人美人何日归,水远山长犹相忆。

湖南地区的民歌和方言,从楚一直延续了下来,对于岳麓诗歌也有重要的影响,其中比较代表性的是唐代曾为河东节度卢钧巡官的李节《赠释疏言还道林寺诗》:

湘川狺狺兮俗犷且佷,利杀业偷西吏莫之驯。系释氏兮易暴使仁,释何在兮释在斯文。 湘水滔滔兮四望何依,猿{腾挐兮云树飞飞。月沉浦兮烟暝山,樯席卷兮橹床闲。偃仰兮啸咏,鼓长江兮何时还。

这首诗歌写于唐会场年间,恰逢武宗大剪释氏。天下名寺珍宇,毁撤如扫。后道林寺释疏言往太原府求释氏遗文,谒军门范阳公,得经书五千八百四十八卷,以大中九年秋,辇自河东而归于湘焉。诗人为了记录此事,特意作诗赠之。“兮”是屈原离骚中常用的一个语气助词,也是南楚民歌融入正统诗歌的一个重要标志,李节的这首诗歌,说明民歌对于岳麓诗歌是有一定影响的,除此之外,宋王元之的《送罗著作奉使湖湘》里“回日期君直西掖,当街芍药正开花”和宋范杲的《寄轩议大师英公》里“见说近来挥彩笔,字皆飞动有功夫”的用词方式就借鉴了湖南本土俚语,这两位诗人都不是湖南本土的诗人,但在诗作中都融入了楚地的语言特色,这也是文化交流的结果。

表三 宋元时期岳麓诗歌分布情况 时期 宋元时期 作品数 约136首 作家数 共45位 说明 其中宋朝125首,元朝11首。可见宋代的岳麓诗歌比之唐代在数量上有了大幅的增多。 其中赵抃《书院》等六首数量最多、另还有孔武仲《寄刘贡甫》等三首,曾巩《酬王正仲登岳麓寺阁见寄》等。 包括张栻《岳麓寻梅不获和元晦韵》等28首,朱熹《登赫曦台联句》等29首,释惠洪《潇湘夜雨》、《岳麓雪晴图》共13首等。 北宋 约17首 共10位 南宋 约108首 共26位

表四 宋元岳麓诗歌的主要思想内容与创作主体的变化 与宗教有关诗歌(唐) 约35首 占总数的58%左右 包括韦蟾《岳麓道林寺》、崔珏《道林寺》、曹松《题湖南岳麓寺》等。 包括赵抃的《岳麓寺》、曾几 的《岳麓寺》、释惠洪的《偕禅者宿湘西寺》等。 其中朱熹和张栻各有岳麓诗歌29和28首,乐雷发有《寄仙巢先生钟尚书》一首。 与宗教有关诗歌(宋元) 约21首 占总数8%左右 学士诗人(唐) 学士诗人(宋元) 无 3位 朱熹,张栻,乐雷发 表五 明清时期家族诗人及其创作一览表 明 陶汝鼐、陶汝鼒兄弟,吴道升、吴道行、吴愉、吴纆、吴宁讷家族,车大任、车以遵父子等共三家。 陶汝鼐《雨中怀岳麓之游》等五首,陶汝鼒《五日麓江同曹栖之宸青家仲兄登潮音阁观竞渡》一首。吴道行有《烟寺晚钟》、吴愉有《望岳麓》、《读禹碑》等6首,吴纆有《读禹碑》、《书院读断岩残句》等6首,吴宁讷有《望岳》等2首。车大任《游岳麓书院》,车以遵《禹碑》等。 李先登《岣嵝碑蹬歌》、李世枟《同车敏州太守游岳麓》、李逢清《岳麓怀古,应丁中丞教》、李邵衣《岳麓山禹碑歌》等家族共计十首,张九钧《望岳麓》、张九镒《等麓寺寻旧读书处有感》、张九键《入岳麓山》家族共计25首等。 诗歌总数约为1000首,家族诗人的创作为212首,占总数的21%左右。 清 李先登、李世枟、李逢清、李绍衣、李绍易、李绍崧、李谦道一家,罗登选、罗廷彦、罗凤五一家,欧阳厚基、欧阳厚桓、欧阳厚墀一家,张文炳、张九钧、张九镒、张九钺、张九键一家等共计14家。 诗人427位,家族型诗人的总数为明10位,清42位,约占明清诗人总数的12%。 明清时期

王阳明还有另一名作《望赫曦台》:

隔江岳麓悬情久,雷雨潇湘日夜来。安得轻风扫微霭,振衣直上赫曦台。

王夫之与岳麓诗歌

王夫之重“力行”的湖湘学派行知观,对后来的学子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魏源的这些观点,在他的诗歌中也有体

现,如《岳麓介景台作》(二首之一)

独上空台上,回看列岫林。苍然太古色,敛入万山深。湘水明不改,遥城微有音

。龙蛇蛰大泽,此夕气阴沉。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uatuo3.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17654号-3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