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华拓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考试题及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考试题及答案

来源:华拓网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考试题及答案

满分:120分 考试时间:120分钟

一、语言的积累与运用。(35分)

1、下列词语中的字形和加点字的注音都有误的一项是( ) A.畸形(jī) 悄然(qiǎo) 深恶痛疾(è) 矢志不渝 ...B.要塞(sài) 绯红(fēi) 锐不可挡(dānɡ) 不可名状 ...C.镌刻(jūan) 解剖(pāo) 藏污纳垢(ɡòu) 震聋发聩 ...D.履行(nǚ) 犀利(xī) 窒息(zhì) 杳无消息(yǎo) ....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成都草堂是四川人民心中的文化圣殿,这是无可置疑的。 ....

B.枣儿的父母三年前走出大山,前往广东,除了节假日偶尔和枣儿打通电话,至今杳无音信。 ....

C.我们的语文老师读起书来声音清脆,声调抑扬顿挫,我们都为之着迷。 ....D.照片中她身穿深色西服套装,或是正襟危坐,或是嘟嘴卖萌,优雅俊美。 ....4、下列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据新华社报道,缅北地区发生军事冲突,已有至少2万余缅甸籍边民涌入中方境内临时避战。

B.我们不能把课堂上的认真听讲,合作交流作为衡量一个学生品德好坏的标准。 C.作为信息时代的公民,对扑面而来的海量信息要进行批判性思考和鉴别能力。 D.华亭县关山莲花台风景区成为我省继崆峒山、麦积山、敦煌鸣沙山风景区后第四个国家级风景名胜区。

5、下列各项解说正确的一项是( )

A.小表妹长得很萌,经常向我们卖萌,我们都被她萌翻了。

解说:这句话中有三个“萌”,第一个是形容词,第二个是名词,第三个是动词。 B.他时而朗读;时而默读;时而抄写笔记。 解说:这句话中的标点符号使用很规范。 C.克隆羊的诞生,在全世界引起了轰动。

1 / 9

解说:这个句子提取主干为——克隆羊引起了轰动。 D.这思绪如同一片白云,飘浮在我心灵的上空。

解说:这个句子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本体是“白云”,喻体是“思绪”。 6、给下列句子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到了秋天,果实成熟,植物的叶子渐渐变黄,在秋风中簌簌地落下来。 ②不久,布谷鸟也来了。

③冰雪融化,草木萌发,各种花次第开放。再过两个月,燕子翩然归来。 ④于是转入炎热的夏季,这是植物孕育果实的时期。 ⑤立春过后,大地渐渐从沉睡中苏醒过来。 A.⑤③②④① C.⑤②③①④ 7、古诗文默写。

(1)__________,志在千里,__________,壮心不已。 (2)树树皆秋色,__________。 (3)__________,谁家新燕啄春泥。 (4)晴川历历汉阳树,__________。 (5)__________,松柏有本性。

(6)《使至塞上》中描写边塞雄浑开阔之景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 (7)《渡荆门送别》中李白用比喻手法描写日夜奇幻美景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

B.③②④①⑤ D.②⑤①④③

二、文言文阅读。(15分)

高凤,字文通,南阳叶人也。少为书生,家以农亩为业,而专精诵读,昼夜不息。妻尝之田,曝麦于庭,令凤护鸡。时天暴雨,而凤持竿诵经,不觉潦水①

..流麦。妻还怪向,凤方悟之。其后遂为名儒,乃教授于西唐山中。 .

邻里有争财者持兵而斗凤往解之不已。乃脱巾叩头,固请日:“仁义逊让,奈何弃之!”于是争者怀感,投兵谢罪。

凤年老,执志不倦,名声著闻。太守连召请,恐不得免,自言本巫家,不应为吏,又作与寡嫂讼田,遜不仕。建初中,将作大匠任隗举凤直言,到公车,托

2 / 9

病逃归。推其财产,悉与孤兄子,隐身渔钓,终于家。 .

(选自《后汉书逸民传》,有删改)

(注)(1)潦水:雨后地上的积水。

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不相同的一项是( ) A.昼夜不息/望峰息心 ..B.妻尝之田/尝贻余核舟一 ..C.风方悟之/乃悟前狼假寐 ..D.悉与孤兄子/悉如外人 ..

2.请用三条“/”给文中画线句子断句。

邻 里 有 争 财 者 持 兵 而 斗 风 往 解 之 不 已 3.请结合选文内容,说说高凤是一个怎样的人。

三、现代文阅读。(30分)

1、爱之寻 朱成玉

①母亲这一生,似乎已习惯了寻找。

②小时候,母亲总是做好饭后开始寻找,寻找我们回家吃饭,因为她的嗓门不够响亮,不像左邻张大妈声如洪钟响彻云霄,也不像右舍李阿姨京韵十足绕梁三日,在我印象里,母亲很少大声说过话,所以她不喊,只是去寻找。她大致可以知道我们玩耍的地方,所以,每次也都可以很顺利地找到我们。

③可是也有例外,因为我顽劣,有时候故意和母亲“藏猫猫”,让她我不到我,她只好一声高过一声地唤我,直到我的耳膜受不了,才跑出来扑进她的怀里。她嗔怪我,照我的屁股打几下,却一点都不疼,反而有些痒。不过,我还是看到母亲额头的汗水,感受到了她的焦急,所以,从此也就不再故意藏起来了。

④有一次我要出一趟远差,母亲当成天大的事一般,不一会就惊呼一声“对了”,然后就小跑着去了附近的店铺,买了东西回来就往我的包里塞。不一会儿又跑出去了,直到把包塞得满满,可还是觉得缺少什么似的。车子马上要开了,她又惊呼了一声“对了”,我说:“妈,够了,啥都不缺了,包都要爆炸啦。”她还是小跑着去了,很快回来。她竟然为我寻来了一块带指南针的手表,她说我

3 / 9

总是爱迷路,带着这块手表,总会有些用处的。

⑤母亲算好了时间,我那边刚一下车,电话就打过来了。问我旅途是否顺利,问我是否迷路,问我指南针是否派上了用场……让我哭笑不得。

⑥我知道,有母亲在,一颗心,就永远不会迷路。即便真的迷路了,天涯海角,母亲也会把我寻回来!

⑦从小到大,一直都是母亲在寻我们,可是有一天,母亲忽然失踪了,换成了我们去寻找她。母亲患有间歇性的失忆症,某个时间段,就忽然什么都不记得了,这可急坏了我们,我们满大街去找也没找到,没办法,只好去派出所求助。到了派出所,正好看到母亲坐在椅子上,焦急地向外张望。原来是遇到好心人了,没办法问出来母亲的住址,只好送到了派出所。

⑧我们不禁埋怨起母亲来,明知道自己有间歇性失忆症,还自己一个人走。恢复记忆的母亲像个犯了错的孩子,不停地搓着手,喃喃地说:“我只是想去买点儿荞麦,知道你们今天要回來,想给你们做荞麦蒸饺。”

⑨我们一时无语,母亲无时无刻想的不是我们啊。

⑩每次别离,母亲都会在门前送我,一直送到我拐了弯儿看不见为止,每一次,我都不回头,也不和她招手,我知道,那祥母亲的心会更难过,每一次别离都让母亲的心闪了一下。母亲不是闪电,闪电不会弯不会旧,不会枯萎不会生锈,.可是母亲,闪一下就衰老一截。

现在,母亲的眼睛什么都看不见了,可是每次离开,母亲还是坚持在门口看着我走。她就那么扶着门框,寻着我远去的方向,好像能看见我一样。其实,她寻到的只是一个越来越小的影子。

这一次,我却不停地回头。我和她招手,惊讶地发现,母亲竟然也在同时向我挥着手,好像和她的儿子感应到了一样!

有爱,天涯不远;有爱,寒冬尚暖。寻找,只是母爱的一个小小注解,是母亲浩瀚的爱里的一朵浪花,是母亲盘根错节的爱里的一绺根须。但就是这一个小小注解,解开了爱的千古之谜;就是这一朵浪花,泄露了大海的古道热肠;就是这一绺根须,缠绕着我们一生,让我们的心,一寸一寸,生出古朴的根。

(节选自《思维与智慧》)

1.概括本文困绕“爱之寻”记叙了关于母亲的哪几件事。

4 / 9

2.品味语言,回答问题。

(1)结合语境,赏析第⑩段中加点的词语。 每一次别离都让母亲的心闪了一下。 .

(2)从修辞方法的角度赏析文中第⑤段画线句。

问我旅途是否顺利,问我是否迷路,问我指南针是否派上了用场……让我哭笑不得。

3.联系全文说说第13段在全文中的作用。

4.本文在写作手法方面富有特色,结合文章内容,就其中一点写出你的发现和见解。

2、《低头见花》

①有些东西,只有低下头来,才会发现它的存在,或者它的美丽。就如尘埃之中,那些被忽略的闪光之球,又似回首时,眷恋着的,总是那些不经意间走过的寻常点滴。

②在夏日的山岭间攀爬,至顶,四望都是起伏峰峦,长风浩荡,单调的苍凉与沧桑漫卷心头。只是一低头的刹那,见谷间丛丛簇簇的灿烂,那些幽幽的花儿,就在这样不期然的时刻,与我的目光猝然相连。于是,高处的寂寞与孤独消于无形,那些年年开且落的幽谷之花,把一种心绪点亮,把一种感动暗放。

③有的人,在境界上,或者在道路上,远超众人,于是有了高处不胜寒的喟叹。其实那只是一种性情上的缺失,他们过多地注目于自身的高度,从而错过了许多开在尘埃里的花。可那些在低处默默的东西,却是无比的宽容,它们就在那里,我们只要低下头,就会与美好相遇,它们就会给我们一种全新的心境。

④有一年去一个大草原的深处,碧草连天,极远极淡处,天之蓝与草之缘交融于一处。驰心骋怀间,为无边的绿而震撼,也为其无涯而感到怅然。此情此境之中,极想看到一点别的色彩,来缓冲那种万里的单一。同行的旅伴却惊喜地叫:“看,脚下的草里有花!”于是都低下头,那些狭长的草叶间,生长着一种不知名的小花,没有指甲大,黄白两色,此时却是如此地装点着我们的眼睛和心灵。

⑤而更多的人,更像那些深谷之中或草叶之下的小小花朵,终其一生的平凡,就连那花儿也是毫不张扬,湮没于芸芸众生之中。可是,我们却很少有人抱怨,其实也并没有什么好抱怨的,只要能努力开出自己的花,即使再小再索淡,也是

5 / 9

芬芳美丽的一朵。也会在某个时间,落入别人惊喜的眼中。如此,就足够了。就算无人用温柔的目光把那些花儿轻抚,只要绽放过,就是无悔。

⑥每一个生命都是一朵花儿,每一个生命也都是一个赏花者。我们在行走的匆匆里,不忘时常低下头去看那些花朵的美丽,同时也努力让自己的生命芬芳四溢,期待在某天,映亮一双落寞的眼睛。

⑦相互洇染,相互温暖。我们与那些花儿的距离,我们与那些美好的距离,其实只隔着一低头的空间,只隔着一低头的瞬间。 1.阅读全文,谈谈文题“低头见花”的含义。 2.结合语境,品析第④段“装点”一词的表达效果。 3.结合全文,谈谈你对第⑥段画线句子的理解。

4.结合文中的语句,从下面的链接材料中任选一人,写出此人低头所见之“花”的深刻内涵。 (链接材料)

A杨绎:我回家看着还没动用的那瓶香油和没吃完的鸡蛋,一再追忆老王和我对答的话,捉摸他是否知道我领受他的谢意。我想他是知道的。但不知为什幺,每想起老王,总觉得心上不安。

(选自《老王》)

B.梁启超:我老实告诉你一句话:“凡职业都是有趣味的,只要你肯继续做下去,趣味自然会发生。”

(选自《敬业与乐业》)

四、写作题(40分)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没有人喜欢谎言,人们欣赏真实;没有人喜欢虚伪,人们欣赏坦诚;没有人喜欢卑劣,人们欣赏高尚;没有人喜欢怯懦,人们欣赏勇敢;没有人喜欢逃避,人们欣赏担当……人人都希望得到别人的欣赏,甚至当这一切美德都不复存在的时候,人们依然在内心深处小声地表示对自己的欣赏。

请以“欣赏_______的我”或“欣赏________的我们”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求:①感情真挚,文体不限(诗歌除外),不少于600字;

6 / 9

②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等; ③书写正确、工整,卷面整洁。

7 / 9

参考答案:

一 C B D A A

(1)老骥伏枥 烈士暮年 (2)山山唯落晖 (3)几处早莺争暖树 (4)芳草萋萋鹦鹉洲 (5)岂不罹凝寒 (6)大漠孤烟直 长河落日圆 (7)月下飞天镜 云生结海楼 二 1.A

2.邻里有争财者/持兵而斗/凤往解之/不已

3.(1)从高凤专心读书以至于雨水把麦子冲走,可见他是一个勤奋专注的人;(2)从高凤脱巾叩头劝说持兵而斗的邻居,可见他是一个崇尚仁义、与人为善的人;(3)从高凤百般推脱不去做官,可见他是一个淡泊名利的人。 三

1.①小时候,母亲寻我们回家吃饭;②“我”出差,母亲寻带指南针的手表;③母亲失踪了,我们寻找她;④每次别离,母亲寻着“我”远去的方向。 2.(1)一个“闪”字,表现了母亲对“我”外出的牵挂,突出了母爱的伟大;同时,也表现了“我”对母亲日渐衰老的心疼和怜惜。2)运用排比的修辞方法,表现了母亲对“我”细致入微的关心,突出了“母爱”的主题,并以“我”的“哭笑不得”反衬母亲的爱。

3.结构上:用抒情收束全文,照应标题和开头。内容上:点明“寻找”只是母亲对子女无限关爱的一种表现形式。因为母亲的爱,我们永远不会感到孤独寒冷,而这种爱也滋养了我们,让我们懂得了珍惜爱,传递爱。

4.夹叙夹议。用议论段将几个小故事串联起来,使全文结构浑然一体,过渡自然,有利于作者情感的抒发,直接揭示了所叙事件的意义,使主题更加鲜明。

8 / 9

1.表层含义是指作者在草原上低头看见小花,深层含义是指我们要关注生活中那些毫不张扬、易被忽略的平凡的人或生命,欣赏他们身上的美好的品质,体会其中的幸福与暖意。

2.“装点”本义是装饰点缀。在句中的意思是指在无边的单一的绿色映衬下,突然看见无名花的美丽,给我们所带来的惊喜和心灵上的触动。表达了对小花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3.每个人都要做最好的自己,让自己的生命芬芳四溢,同时也要学会欣赏别人所绽放的美丽。

4.示例1:从文中的“相互洇染,相互温暖。”一句可以看出杨绛曾经给予过老王帮助,老王不忘情谊,临终前还送她香油鸡蛋,这种行为体现生活在社会底层、穷苦卑微的老王那份朴实的真情。可见杨绎低头所见之“花”是指人与人之间的平等、尊重、理解、关爱。示例2:从文中的“只要能努力开出自己的花,即使再小再素淡,也是芬芳美丽的一朵。”可以看出有的人虽然职业很普通很平凡,但是只要脚踏实地勤恳敬业,就能把事情做好,体会其中的乐趣。可见梁启超低头所见之“花”是指在敬业中发现乐趣,体现人生的价值。 四

9 / 9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uatuo3.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