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道德与法治8--15课教案
教学目标:
1.体会家长挣钱的辛苦,体会家庭责任感。
2.能够综合考虑各购物场所的特点,选择方便、合理的购物场所,并根据需要购买商品。
3.知道花钱应该有计划,深入了解不同购物场所的特点使命感。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家庭理财能力,做父母的小帮手。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根据自己的需要学会购物
教学方法:制定表格法、讲授法等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回顾铺垫 1.复习上节课内容。
2.请学生谈谈:你是怎样购物的? 二、激趣导入,引入新课 引入新课交流家庭购物计划。
启发谈话:每个人,每个家庭都有购物的需求,你会制定购物计划吗?你知道怎样选择合理的购物场所吗?
三、自主探究,学习新知 (一)活动一
学习制定购物计划访问家长,近期家庭需要购买什么东西?了解每个人都有购物的需求。根据实际需要,制定一份购物计划。教材留空让学生把自己家近期的购物计划写下来,
(二)活动二
1.你会选择购物场所吗?
2.你怎样选择购物场所?说出你选择购物场所的金点子。 3.小组讨论交流金点子。
4.各小组选出一名代表发言。要求发言的同学围绕自己设计的点子,做两三分钟的发言,切合实际,有说服力和可行性其余同学认真倾听别人的发言。并做好评价准备。
25
教学准备:学生准备彩笔和纸张
5.评价各小组的点子,从中选出金点子、银点子、铜点子各若干条。 (三)活动三
1.全班讨论:根据购物计划上要买的商品说一说要到哪里购买商品,教师可组织全班学生讨论。
2.教师与学生综合考虑购物需求和购物场所的基本情况,一起总结买什么样的商品选择哪个购物场所最合理。教师要从大家的讨论中引导学生总结出带有规律性的经验道理。从而完成教材第59页表格的填写。
3.学生在小组内共同填写书上提供的表格,这个表格可以活学活用。这一内容教师可以灵活掌握,补充一些内容。教师可根据教材已有的表格再制作一个空白的表格,商品名称留空,以便学生把需要买的商品写在纸板上,随意粘贴在空格上
四、巩固练习,内化知识 完成练习一
全班同学一起填写57页的图表。 五、课堂总结,自主评价
1.学生说说本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2.老师总结:同一种商品可以在许多购物场所买到,同一个购物场所也可以买到多种商品。所以,怎样选择购物场所,真的很有学问。\"
9.购物的学问
教学目标:
1.懂得同样的物品在不同的购物场所会有不同的价格。 2.思考可能导致商品不同价格的原因。 品。
教学难点:学会比较(价格、质量),做聪明的消费者。 教学方法:谈话法、讨论法等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回顾铺垫
25
教学重点:了解商品价格规律学会从不同的角度考虑,购买到实用商
教学准备:布置学生课前进行购物体验活动。
复习与本节课新授内容相关的以前所学的知识。 二、激趣导入,引入新课 (一)谈话导入 每个人都买过东西,做聪明的购物者,可以买到货真价实物买价廉的
商品,而有些人时常会花冤枉钱。怎样才能成为一个聪明的购物者呢?
(二)交流汇报 (学生出示自己调查了解的商场物品价格表) (1)为什么同一样的商品价格会不同?
(2)为什么同一样的商品在不同时段价格会不同? (3)引起价格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2.小组汇报 3.老师小结
价格变化的原因很多。如果你了解了其中的秘密,就能买到比较实惠的商品,体会到购物的快乐。
三、自主探究,学习新知
1.购物的学问很多。我们买东西要从不同的角度考虑,才能买到又实用又便宜的商品
(1)生活用品看什么?不能看什么? (2)学习用品看什么?不能看什么? (3)购买食品看什么?不能看什么?
(4)购买其他物品,你知道该怎样选购? 2.在购物时,怎样做才是一个文明点购物者呢? 3.你在购物时遇到 过哪些不文明的行为? (1)你知道有哪些广告?你是通过什么渠道知道的?
(2)通过广告你了解了哪些商品?你家的哪些东西是受广告影响购买的?
(3)生活中我们也会遇到一些令人烦恼的广告,对于这些现象你是怎么看待的?
四、巩固练习,内化知识
25
1.老师提出问题,分组讨论:
4.怎样看待商品广告
我们已经学会了很多购物的常识,你是不是真的会购物了?让我们举办一个“商品交易会”,来进行一次有意义的“购物”吧!
五、课堂总结,自主评价 1.学生说说本节课学到了什么?
2.老师总结: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懂了商品价格的秘密,买东西不仅要看价格,而且要看质量;怎样识别假冒伪劣产品;希望同学们在生活中积极参加家庭的购物活动,在实践中增长知识。\"
10.维护我们的合法权益
教学目标
1.当消费遇到问题时,具有一定的消费者权益保护意识。
2.会向消费者协会投诉,能够用《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3.了解消费中会遇到的问题,知道与保护消费者权益有关的法律、法
规和组织机构。
教学重点
当消费遇到问题时,具有一定的消费者权益保护意识。 教学方法:讲授法、场景模拟法等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回顾铺垫
复习与本节课新授内容相关的以前所学的知识。 二、激趣导入,引入新课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在我们购买过的用品中,时常会发现一些假冒伪劣或有质量问题的产品。当我们遇到了这些问题时应该怎么办?你知道怎样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吗?(板书课题。)
三、自主探究,学习新知
25
教学难点 能够用《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教学准备:实物投影仪、购物常识资料
(二)交流汇报:先小组讨论然后再全班交流汇报。
(一)讨论:你受过欺诈吗? 1.学生谈自己的经历、体会。 (二)提问:遇到问题怎么办? 2.引导学生把得来的信息变成情景剧表演,揣摩各种角色和形象的心理。讨论谁对谁错,交流体会。
4.了解当地消协的地点,消费者投诉电话。 1.教师和学生共同搜集有关《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并逐条联系实际理解和掌握。
2.以案例分析的形式,思考、讨论不同的消费问题通过怎样的途径解决。 \"
\" 3.引导学生了解当地消费者协会
的地点,可以组织学生到消费者协会了解消费案例、消费知识。
五、课堂总结,自主评价
遇到消费问题时,应该讨个说法。只有人人都用法律来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社会才能形成良好的消费秩序。\"
11. 我家的收入和支出
教学目标
1.知道家庭经济来源的形式,了解家庭生活的必要开支。 教学重点
懂得合理开支,树立勤俭意识。
教学难点 培养参与家庭生活、分担家庭责任的能力。 教学方法 谈话、交流法、讲授法等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2.把搜集到的关于欺诈的信息整理出来,贴在墙报上。
1.学生列举人们遇到欺诈问题或质量问题时的种种态度。
3.学生在小组内达成共识,把遇到的问题写下来。
四、巩固练习,内化知识
4.模拟拨打消费者投诉电话。
2.懂得合理开支,树立勤俭意识。
教学准备 布置学生课前进行购物体验活动
25
一、复习旧知,回顾铺垫
复习与本节课新授内容相关的以前所学的知识。 二、激趣导入,引入新课
不同的家庭,收入方式各不相同。大多数家庭的收入主要是父母的劳
动收入,有的家庭还有一些非劳动收入。
1.我家的收入
全班简单交流家庭收入的来源,教师引导学生尝试分成两类,即劳动收入和非劳动收入。
2.小组汇报 3.老师小结
三、自主探究,学习新知 1.我家的支出
(1)教师通过自己家或者某个虚构人物家中一个月的支出表,列举居家过日子需要的支出项目和金额。
(2)结合教材中的提示,引导学生区分哪些是固定支出,哪些是非固定支出。
(3)小组内轮流说说自己家都有哪些固定的支出和非固定的支出? 2.交流与汇报
(1)小组内轮流说说自己家某个月和一年中的固定支出和非固定支出有哪些,你们有什么发现?
(2)互相交流哪些支出是可以节约的? (3)小组内选出代表,全班汇报交流。 3.我花家里多少钱
和父母一起算算自己一年花家里多少钱? 四、巩固练习,内化知识
我们已经学会了很多购物的常识,你是不是真的会购物了?让我们举办一个“商品交易会”,来进行一次有意义的“购物”吧!
五、课堂总结,自主评价 1.学生说说本节课学到了什么?
25
每家的收入都是来之不易的,我们要懂得珍惜,尊重父母的劳动成果。
(4)填写81页的调查表格。
2.老师总结
孩子们,每一个家庭的花消,培育孩子则占很大的比例,所以平常的生活中我们应该注意节俭,尽量少花钱。\"
12. 学会合理消费
教学目标
1.了解消费方式及消费观念的变化,懂得合理消费。
2.帮助学生走出消费的误区,增强学生理财、合理消费的意识和能力。 3.帮助学生理智对待消费,学会理性消费、绿色消费、合理消费。
教学重点 帮助学生学会合理消费。 教学方法 演示法、讲授法等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回顾铺垫
复习与本节课新授内容相关的以前所学的知识。 二、激趣导入,引入新课
多媒体显示图片Flash我赚钱了,这个人的消费你赞成吗?(太奢侈了!过度消费)
提问:这些问题都跟什么有关呢?问题的答案呢,就在今天的课堂上。 引出课题:学会合理消费
三、自主探究,学习新知
(一)活动1:播放视频、感悟生活 1.视频“校园超市购物”“电器消费” “假日旅游”
2.提问:看了这三组视频有何感想? 3.教师小结:从人们的消费行为可以看出,随着经济的发展,市场上
的商品日益丰富,人们的消费选择越来越多样化,消费水平不断提高。
(二)活动2:比比说说 1.视频“两代中学生的消费行为对照”, 讨论:他们的消费观念有何
25
教学难点 帮助学生学会合理消费,树立绿色消费观。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4.板书:消费选择多样化,消费水平提高。
不同?为什么?
2.教师小结: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们在满足基本的物质消费需求
后,更加注重通过消费提升生活品质,追求更加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
(三)活动3:消费在线 1.课件展示图表,学生填写。 \"
你每个月的零花钱约是 元; 你的零花钱一般是这样安排的: 零食约 元; 学习用品约 元; 电脑游戏约 元; 礼节应酬约 元;
2.讨论:他们的零花钱安排是否合理?如果有不合理的地方,请你帮忙改正?
3.板书:消费观念发生变化。
文体娱乐约 元;节余 元或超支 元。
3.学生发表看法教师小结:要学会理财,学会合理消费。
4.各抒己见,说说你的理财小窍门? (一)情景一:上学路上小刚从李宁牌专卖店经过,不禁放慢脚步。小刚想:班上有80%男生有李宁牌运动服,今天生日也风光风光。于是选
议一议:小刚的消费行为合理吗?把你的看法告诉他? 学生讨论、
上台展示。
板书:多些理性,少些盲目。 (二)情景二:小刚想,好友送了我礼物,来而不往非礼也,得请他们大吃一顿。于是,晚上带着好友去了大排档,点了一大桌菜,很多没吃完。离开时,桌上杯盘狼藉,地上一次性碗筷、纸杯、餐巾纸如天女散花。
一结账,380元,爷爷给的钱不够,把这个月的零花钱垫上了。
议一议:小刚的消费行为合理吗?把你的看法告诉他? 五、课堂总结,自主评价
教师小结:作为学生社会阅历不够丰富,购买能力弱,在消费时要多
25
四、巩固练习,内化知识
了一款,打了3折还要三百多。
一些理性,少一些盲目。要适度消费,提倡节俭,还要注重环保,绿色消费。
13.勤俭节约是美德
教学目标
1.帮助学生懂得合理开支,树立节俭意识。 教学重点
让学生懂得合理开支,树立节俭意识。 教学难点
知道哪些做法是勤俭节约,培养分担家庭责任的能力。 教学方法 讨论法、讲授法等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回顾旧知,复习铺垫 你知道哪些消费行为是合理的? 二、激趣导入,引入新课
过去我们常说:“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如今我们已经进入社会主义新时代,还需要勤俭节约吗?
三、自主探究,学习新知 (一)勤俭节约
1.教师出示几个勤俭节约的例子,让学生说说在日常生活中,身边的人有哪些勤俭节约的好做法,引出勤俭节约的话题讨论。
2.关于勤俭节约,你的观点是什么? 3.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 生活富裕了,没不要节约。 生活中太节俭,会显得很小气。
节约的不仅仅是钱,节约的越来越少的资源。 我觉得既不用节俭,也不要浪费。 (二)算一算
1.完成课本第92页的“我们一起算一算” 每个家庭每天浪费1千克
25
2.初步培养学生参与家庭生活,分担家庭责任的能力。
教学准备 收集相关勤俭节约做法的资料、计算器。
水,全国1年会浪费多少吨水?
2.如果每个家庭每个月浪费1度电,全国1年浪费多少度电? 3.全班同学谈一谈计算之后有什么感受? (三)养成勤俭好习惯。
说一说你家在勤俭节约这方面好的做法。 四、巩固练习,内化知识
1.教师指导学生填写教材第94页“我家的勤俭节约”一栏中好的方面和需要改进的方面。
2.帮助学生为课后回家组织一次“家庭勤俭节约商会”订一个简单的计划。
五、课堂总结,自主评价 1.说一说你在本节课的收获。
2.老师总结: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应该明确在今后的生活中应该勤俭节约,督促家人或周围的人也要厉行节约反对浪费,践行法律规定。\"
25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