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部编版15.自相矛盾 课时同步练习作业 五年级下册语文(电子备课目录)

来源:华拓网
15.自相矛盾 同步作业设计

一、读拼音,写词语。

máo dùn zàn yù wú bèi 二、把下列词语和相应的意思用线连起来。 楚人 卖。

鬻 称赞,这里有夸耀,吹嘘的意思。 誉 楚国人。 陷 锋利。

利 刺破,这里有“穿透”“刺穿”的意思。 以 回答。 弗 用。

三、根据句意,给加下划线的字选择正确的解释。(填序号) 利:①好处,跟“害”“弊”相对。

②工具、武器等锋利,尖锐,跟“钝”相对。 ③顺利,与主观的愿望相合。 A.吾矛之利 ________ B.坐收渔翁之利 ________ C.出师不利 ________

四、给句中的加下划线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fū fú

①夫 ________不可陷之盾与无不陷之矛,不可同世而立。 ②这个渔夫 ________常年居住在渔船上。

五、《自相矛盾 》这则寓言告诉了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多选)

A. 我们说话做事要实事求是,不能盲目夸大,否则会出现无法自圆其说的局面。 B. 不要自己夸要自己。 C. 同伙间不要相互争吵或冲突。

D. 同学之间要互相团结,不要发生矛盾。 六、给加下划线的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1)又誉其矛曰( )

A.夸耀。 B.荣誉。 C.指着。 (2)或曰( )

A.或者。 B.有的人。 C.有时。 (3)以子之矛陷子之盾( )

A.用,拿。 B.把。 C.扛。 (4)于物无不陷也( )

A.刺破。 B.陷进。 C.掉进。 七、读下面短文,回答问题。

楚人有鬻盾与矛者,誉之曰:“吾盾之坚,物莫能陷也。”又誉其矛曰:“吾矛之利,于物无不陷也,”或曰:“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其人弗能应也。

(1)这则寓言名叫《________》,选自《________》作者是________时期________家________。 (2)解释下列加下划线的字的意思。 ①楚人有鬻盾与矛者 ________ ②物莫能陷也 ________ ③以子之矛,陷子之盾 ________ ④其人弗能应也 ________ 八、阅读理解

疑邻窃斧

人有亡斧者,意其邻之子。视其行步,窃斧也;颜色,窃斧也; 言语,窃斧也;动作态度,无为而不窃斧也。俄而,掘于谷而得其斧。他日,复见其邻人之子,动作态度,无似窃斧者。其邻之子非变也, 已则变矣;变也者无他,有所尤也。

—— 战国·郑·列御寇《列子·说符》

1. 解释下列画线的词语。 (1) 视其行步 (2) 掘于谷而得其斧 2. 翻译下面的句子。

他日,复见其邻人之子,动作态度,无似窃斧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读了这个故事,你得到了什么启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