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部编版语文小学三至六年级古诗文背诵篇目整理(含课下注释)
三年级上
所见[清]袁枚
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
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山行[唐]杜牧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注释:
①〔寒山〕深秋时节的山。 ②〔生〕产生,生出。 ③〔坐〕因为。
赠景文[宋]苏轼
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
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
注释:
①〔景文〕诗人的好朋友。
②〔擎〕举,向上托。
③〔君〕对对方的尊称,相当于“您”。
夜书所见[宋]叶绍翁
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
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
注释:
①〔萧萧〕风吹梧桐叶发出的声音。 ②〔挑〕用细长的物件逗引。 ③〔促织〕俗称蟋蟀,也叫蛐蛐。 ④〔篱落〕篱笆。
望天门山[唐]白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注释:
①〔天门山〕今省东梁山与西梁山的合称。两山隔江相对,像天然的门户,所以叫天门山。 ②〔楚江〕即长江。长江中下游地带在古代属于楚地,所以叫楚江。
饮湖上初晴后雨[宋]苏轼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注释:
①《饮湖上初晴后雨》是由两首诗歌构成的一组诗,这里选的是其中一首。 ②〔潋滟〕波光闪动的样子。 ③〔方〕正。
④〔空蒙〕迷茫的样子。 ⑤〔亦〕也。
⑥〔西子〕即西施,春秋代越国的美女。
望洞庭[唐]禹锡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翠,盘里一青螺。
注释:
①〔洞庭〕即洞庭湖,位于今省北部。
②〔青螺〕青绿色的螺。这里用来形容洞庭湖中的君山。
早发白帝城[唐]白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采莲曲[唐]王昌龄
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
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
司马光
群儿戏于庭,一儿登瓮,足跌没水中。众皆弃去,光持石击瓮破之,水迸,儿得活。
注释:
①本文选自《宋史·司马光传》 ②〔庭〕庭院。
③〔瓮〕口小肚大的陶器。 ④〔皆〕全,都。 ⑤〔光〕指司马光。 ⑥〔迸〕涌出。
日积月累:
1. 灯不拨不亮,理不辩不明。
2. 有理走遍天下,无理寸步难行。
3. 一时强弱在于力,万古胜负在于理。
4. 人心齐,泰山移。
5. 二人同心,其利断金。
6. 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
7. 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
8. 爱人若爱其身。 ——《墨子》
9. 不迁怒,不贰过。 ——《论语》
10. 仁者爱人,有礼者敬人。 ——《孟子》
11. 与人善言,暖于布帛;伤人以言,深于矛戟。
三年级下
绝 句[唐]杜甫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荀子》
注释:
①〔迟日〕春季太阳落山渐晚,所以说“迟日”。 ②〔泥融〕这里指泥土湿软。
③〔鸳鸯〕一种鸟,常在水边嬉戏,雄鸟与雌鸟常结对生活。
惠崇春江晚景宋苏轼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注释:
①惠崇是北宋名僧,能诗善画。这首诗是苏轼为惠崇的画作《春江晚景》所写的题画诗。 ②〔芦芽〕芦苇的嫩芽。
③〔河豚〕一种肥而味美的鱼,有毒。
三衢道中 [宋]曾几
梅子黄时日日晴,小溪泛尽却山行。
绿阴不减来时路,添得黄鹂四五声。
注释;
①〔三衢〕即,境有三衢山,所以又称“三衢”。 ②〔小溪泛尽〕乘小船到小溪的尽头。
③〔却〕再,又。 ④〔阴〕树荫。
守株待兔
宋人有耕者。田中有株。兔走触株,折颈而死。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
注释:
①本文选自《韩非子·五蠹》。 ②〔株〕树桩。 ④〔因〕于是。 ⑤〔释〕放下。
⑥〔耒〕古代用来耕田的一种农具。 ⑦〔冀〕希望。
忆江南[唐]白居易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能不忆江南?
元日[宋]王安石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注释:
①(元日]指农历正月初一。
②〔屠苏]这里指一种酒,根据古代风俗,常在元日饮用。 ③〔曈曈〕太阳刚出来时光辉灿烂的样子。
④〔新桃换旧符〕用新桃符换下旧桃符。桃符用桃木制成,上面绘有神像,据说挂在门上可以求福避祸。
清明[唐]杜牧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注释:
①〔清明〕我国传统节日,有扫墓、踏青等习俗。
九月九日忆兄弟[唐]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注释:
①〔九月九日〕指农历九月初九重阳节。
②〔〕此处指华山以东。③〔登高〕重阳节有登高的习俗。
④〔茱萸〕一种香气浓郁的植物,古人在重阳节有插戴茱萸的习俗。
西涧[唐]韦应物
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
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大林寺桃花[唐]白居易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
日积月累:
1. 见善则迁,有过则改。 ——《周易》
2. 过而不改,是谓过矣。 ——《论语》
3. 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
——《左传》
4. 改过不吝,从善如流。 ——苏轼
四年级上
暮江吟[唐]白居易
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
注释:
①〔吟〕古代诗歌体裁的一种。
②〔瑟瑟]这里形容未受到残阳照射的江水所呈现的青绿色。 ③〔可怜〕可爱。 ④〔真珠〕这里指珍珠。
题西林壁宋苏轼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注释:
①〔题〕书写,题写。
②[西林]西林寺,在今西庐山脚下 ③[缘]因为。
雪梅宋卢钺
梅雪争春未肯降,骚人阁笔费评章。
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注释:
①〔降〕服输。 ②〔骚人〕诗人。
③〔阁〕同“搁”,放下。这里读ge ④〔评章〕评议。这里指评议梅与雪的高下。 ⑤[逊]不及,比不上。
出塞[唐]王昌龄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马度阴山。
注释:
①〔但使〕只要。
②〔龙城飞将〕汉朝名将广。这里泛指英勇善战的将领。 ③〔教〕令,使。
④:〔马〕指侵扰中原的北方游牧民族骑兵。 ⑤〔阴山〕位于今中部及北部。
凉州词[唐]王翰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注释:
①〔凉州词〕唐代曲名,起源于凉州(今)一带。
②〔夜光杯〕用美玉制成的杯子,夜间能够发光。这里指极精致的酒杯。
③〔欲饮琵琶马上催〕正要举杯痛饮,却听到马上弹起琵琶的声音,在催人出发了。 ④〔沙场]战场。
夏日绝句[宋]清照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注释:
①〔项羽〕秦朝末年的起义军领袖,后来与邦争夺天下,失败自杀。
②〔不肯过江东〕项羽在与邦的斗争中失败,有人劝他东渡长江,再作打算。但他觉得无颜见江东父老,不肯渡江,自杀身死。江东,长江在、间作西南、东北流向,古人习惯上称自此以下的长江南岸地区为江东。
王戎不取道旁
王戎七岁,尝与诸小儿游。看道边树多子折枝,诸儿竞走取之,唯戎不动。人问之,答曰:“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取之,信然。
注释:
①本文选自《世说新语·雅量》。王戎,晋朝人,“竹林七贤”之一,自幼聪慧。 ②〔尝〕曾经。 ③〔竞走〕争着跑过去 ④〔唯〕只有。 ⑤〔信然]的确如此。
嫦娥[唐]商隐
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沉。
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
别董大[唐]高适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日积月累:
1. 好问则裕,自用则小。 ——《尚书》
2. 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3. 智能之士,不学不成,不问不知。
——王充
4. 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韩愈
5. 立了秋,把扇丢。
6. 二八月,乱穿衣。
7. 夏雨少,秋霜早。
8. 八月里来雁门开,雁儿脚上带霜来。
9. 场秋雨一场寒,十场秋雨要穿棉。
10. 八月暖,九月温,十月还有小阳春。
11.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12. 机不可失,时不再来。
13. 差之毫厘,谬以千里。
——《礼记》
14. 病从口入,祸从口出。
15. 一言既出,驷马难追。
16. 比上不足,比下有余。
四年级下
宿新市徐公店[宋]万里
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花落未成阴。
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注释:
①〔新市〕地名,在今攸县北。 ②〔疏疏〕稀疏。 ③〔阴〕树荫。
四时田园杂兴(其二十五)[宋]成大
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雪白菜花稀。
日长篱落无人过,惟有蜻蜓蛱蝶飞。
注释:
①〔杂兴〕随兴而写的诗,“兴”这里读xìng。
②〔蛱蝶〕蝴蝶的一种。
清平乐·村居[宋]辛弃疾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
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
注释:
①〔清平乐〕词牌名,“乐”这里读yuè。 ②〔村居〕此题。
③〔吴音〕这首词是辛弃疾在饶州闲居时写的。饶州,古代属于吴地,所以称当地的方言为“吴音”。
④〔翁媪〕老翁、老妇。
⑤〔亡赖〕同“无赖”,这里指顽皮、淘气,“亡”这里读wú。
卜算子·咏梅
毛泽东
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
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
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
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1961年12月
日积月累:
1、白马西风塞上,杏花烟雨江南。
2、雾锁山头山锁雾,天连水尾水连天。
3、清风明月本无价,近水远山皆有情。
4、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
蜂[唐]罗隐
不论平地与山尖,无限风光尽被占。 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
独坐敬亭山[唐]白
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芙蓉楼送辛渐[唐]王昌龄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注释:
①〔芙蓉楼〕故址在今北,下临长江。 ②〔吴〕在古代属于吴地。 ③〔平明〕天刚亮。
④〔楚山〕泛指长江中下游北岸的山。长江中下游北岸在古代属于楚地围。 ⑤〔冰心〕像冰一样晶莹、纯洁的心。
塞下曲[唐]卢纶
月黑雁飞高,
单于夜遁逃。
欲将轻骑逐,
大雪满弓刀。
注释:
①〔单于〕匈奴的首领,这里指侵扰唐朝的契丹等贵族首领。 ②〔骑〕骑兵。
墨梅[元]王冕
我家洗砚池头树,朵朵花开淡墨痕。 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
注释:
①〔洗砚池〕传说会稽蕺山下有晋朝大书法家王羲之的洗砚池。由于经常洗笔砚,池塘的水都染黑了。王冕称他家有洗砚池,意思是自己也想王羲之那样勤奋。 ②〔乾坤〕天地间。
囊萤夜读
胤恭勤不倦,博学多通。家贫,不常得油。夏月则练囊盛数十萤火以照书,以夜继日焉。
注释:
①本文选自《晋书·车胤传》。囊,用口袋装。萤,萤火虫。 ②〔恭〕谦逊有礼。 ③〔通〕通晓,明白。
④〔练囊〕白色薄绢做的口袋。
铁杵成针
磨针溪,在象耳山下。世传太白读书山中,未成,弃去。过是溪,逢老媪方磨铁杵。问之,曰:\"欲作针。\"太白感其意,还卒业。
注释:
①本文选自宋代祝穆的《方舆胜览·眉州》。铁杵,用来舂米或捣衣的铁棒。 ②〔是〕这。 ③〔方〕正在。
④〔感其意〕被她的意志感动。 ⑤〔还卒业〕回去完成了学业。
日积月累: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周易》
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老子》
不怨天,不尤人。——《论语》
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孟子》
日积月累:
少年不知勤学苦,老来方知读书迟。
一日读书一日功,一日不读十日空。
学习不怕根底浅,只要迈步总不迟。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五年级上
蝉[唐]虞世南
垂缕饮清露,流响出疏桐。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乞巧[唐]林杰
七夕今宵看碧霄,牵牛织女渡河桥。
家家乞巧望秋月,穿尽红丝几万条。
示儿[宋]陆游
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注释:
①〔示儿〕给儿子看。这首诗是陆游临终前写给儿子的。 ②〔元〕同“原”,本来。
③〔九州〕古代中国曾分为九个州,这里代指全国。 ④〔王师〕指南宋朝廷的军队。 ⑤〔乃翁〕你们的父亲。
dǐ
题临安邸[宋]林升
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
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作汴州。
注释:
①〔临安〕在今,曾为南宋都城。 ②〔邸〕旅店。
③〔汴州〕在今,曾为北宋都城。
己亥杂诗[清]龚自珍
shì
yīn
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
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材。
注释:
①〔已亥杂诗〕《已亥杂诗》是龚自珍在已亥年(1839)写的一组诗,共315首。这里选的是其中一首。
②〔生气〕活力,生命力。这里指朝气蓬勃的局面。 ③〔恃〕依靠。
④〔万马齐喑〕所有的马都沉寂无声。比喻人们沉默不语,不敢发表意见。喑,沉默。
少年中国说(节选)
故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
红日初升,其道大光。河出伏流,一泻汪洋。潜龙腾渊,鳞爪飞扬。乳虎啸谷,百兽震惶。鹰隼试翼,风尘吸。奇花初胎,矞矞皇皇。干将发硎,有作其芒。天戴其苍,地履其黄。纵有千古,横有八荒。前途似海,来日方长。
sǔn
yùyù
xíng
zhǎo
美哉,我少年中国,与天不老!壮哉,我中国少年,与国无疆!
山居秋暝[唐]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自可留。
注释:
①〔暝〕日落时分,天色将晚。 ②〔浣女]洗衣物的女子。 ③〔歇〕尽。
④〔王〕原指贵族子弟,此处指诗人自己。
枫桥夜泊[唐]继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注释:
①〔枫桥〕在今。
②〔姑苏〕的别称,因有姑苏山而得名。
③〔寒山寺〕枫桥附近的一座寺庙,相传唐代僧人寒山曾住于此。
长相思[清]纳兰性德
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
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注释:
①〔长相思〕词牌名。 ②〔榆关〕山海关。
③〔那畔〕那边,这里指关外。 ④〔聒〕声音嘈杂,这里指风雪声。
渔歌子[唐]志和
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故人谈读书
一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论语》
注释:
①〔敏〕聪敏。 ②〔好〕喜好。 ③〔耻]以…为耻。
④〔下问〕向地位、学问不如自己的人请教。 ⑤〔知〕同“智”,智慧。 ⑥〔识〕记住。 ⑦〔厌]满足。 ⑧〔诲〕教诲。
二
余尝谓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
口到。心不在此,则眼不看仔细,心眼既
不专一,却只漫浪诵读,决不能记,记亦
不能久也。三到之中,心到最急。心既到矣,眼口岂不到乎?
——[宋]朱熹
注释: ①〔谓〕说。 ②〔漫浪〕随意。 ③〔急〕要紧,重要。
三
盖士人读书,第一要有志,第二要有
识,第三要有恒。有志则断不甘为下流;
有识则知学问无尽,不敢以一得自足,如河
伯之观海,如井蛙之窥天,皆无识者也;有恒者则断无不成之事。此三者缺一不可。
——[清]曾国藩
注释:
①〔士人〕泛指知识阶层。 ②〔恒〕恒心。
③〔下流〕下等,劣等。
观书有感[宋]朱熹
其一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其二
昨夜江边春水生,蒙冲巨舰一毛轻。
向来枉费推移力,此日中流自在行。
日积月累:
1、 不饱食以终日,不弃功于寸阴。
——葛洪
2、 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 ——陶渊明
3、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岳飞
4、 多少事,从来急;天地转,光阴迫。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
——毛泽东
5、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诸葛亮
6、 居安思危,戒奢以俭。 ——魏征
7、 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
——司马光
8、 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 ——朱用纯
五年级下
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宋]成大
昼出耘田夜绩麻,
村庄儿女各当家。
童未解供耕织,
也傍桑阴学种瓜。
注释:
①〔耘田〕在田间除草。 ②〔绩麻〕把麻搓成线。 ③〔解〕理解,懂得。 ④〔供〕从事。 ⑤〔傍〕靠近。 ⑥〔阴〕树荫。
稚子弄冰[宋]万里
稚子金盆脱晓冰,彩丝穿取当银铮。 敲成玉磬穿林响,忽作玻璃碎地声。
注释:
①〔稚子〕幼小的孩子。
②〔金盆脱晓冰〕早晨从金属盆里把冰取出来。 ③〔钲〕一种金属打击乐器。
④〔磬〕一种用玉或石制成的打击乐器。
⑤〔玻璃〕一种天然玉石,也叫水玉,并不是现在的玻璃。
村晚[宋]雷震
草满池塘水满陂,山衔落日浸寒漪。
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
注释:
①〔陂〕池岸。 ②〔漪〕水中的波纹。 ③〔腔〕曲调。 ④〔信口〕随口。
游子吟[唐]孟郊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鸟鸣涧[唐]王维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从军行[唐]王昌龄
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注释:
①〔从军行〕乐府曲名,容多写边塞情况和战士的生活。 ②〔玉门关〕古关名,故址在今敦煌西北。
③〔楼兰〕西域古国名,这里泛指西域地区少数民族政权。
送元二使安西[唐]王维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①〔安西〕唐代安西都护府的简称,在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库车县附近。 ②〔渭城〕秦时城,汉代改成渭城,在今西北,位于渭水北岸。 ③〔浥〕湿润,沾湿。
④〔阳关〕古关名,故址在今敦煌西南。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宋]陆游
三万里河东入海,万千仞岳上摩天。
遗民泪尽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注释:
①〔将晓〕快要天亮。
②〔三万里河〕指黄河。“三万里”形容它很长。 ③〔五千仞岳〕指华山。“五千仞”形容它很高。 ④〔摩天〕碰到天。
⑤〔遗民〕指在金统治地区的原宋朝老百姓。 ⑥〔尘〕指金统治地区的风沙,这里借指暴政。 ⑦〔王师〕指南宋朝廷的军队。
凉州词[唐]王之涣
黄河远上白云间,
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柳,
春风不度玉门关。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唐]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日积月累:
1、莫道君行早,更有早行人。
2、近水知鱼性,近山识鸟音。
3、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
4、读书须用意,一字值千金。
5、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
乡村四月[宋]翁卷
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
乡村四月闲人少,材料蚕桑又插田。
氏之子
梁国氏子九岁,甚聪惠。孔君平诣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为设果,果有梅。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注释:
①本文选自《世说新语·言语》。 ②〔惠〕同“慧”,智慧。 ③〔诣〕拜访。 ④〔乃〕就,于是。 ⑤〔示〕给……看。
⑥〔夫子〕古时对年长而且有学问的男子的尊称,这里指孔君平。
日积月累:
1、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论语》
2、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论语》
3、恻隐之心,仁之端也。——《孟子》
4、多行不义,必自毙。——《左传》
5、人有耻,则能有所不为。——《朱子语类》
六年级上
宿建德江[唐]孟浩然
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注释:
①〔建德江〕指新安江流经建德(今属)的一段。 ②〔渚〕水中间的小块陆地。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宋]苏轼
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
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宋]辛弃疾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注释:
①〔西江月]词牌名。
②〔夜行黄沙道中〕词题。黄沙即黄沙岭,在今的西面。 ③〔别枝]横斜的树枝。 ④〔茅店〕用茅草盖的旅舍。
⑤〔社林]社庙丛林。社,社庙,土地庙。 ⑥〔见〕同“现”。
过故人庄[唐]孟浩然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七律毛泽东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春日(宋)朱熹
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回乡偶书(唐)贺知章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浪淘沙(唐)禹锡
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
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
注释:
① [浪淘沙]唐代曲名。
② [簸]颠簸。
江南春(唐)杜牧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注释:
① [莺啼]即莺啼燕语。 ② [郭]外城。此处指城镇。
③ [酒旗]一种挂在门前以作为酒店标记的小旗。 ④ [南朝]指先后与北朝对峙的宋、齐、梁、政权。
⑤ [四百八十寺]南朝皇帝和大官僚好佛,在京城(今市)大建佛寺。这里说四百八十寺,是
虚数。
书湖阴先生壁(宋)王安石
茅檐长扫净无苔,花木成畦手自栽。
tà
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
注释:
① [湖阴先生]本名德逢,隐居之士,是王安石晚年居住金陵(今)紫金山时的邻居。 ② [苔]青苔。
③ [畦]经过修整的一块块田地。 ④ [排闼]开门。闼.小门。
伯牙鼓琴
伯牙鼓琴,锺子期听之。方鼓琴而志在太山, 锺子期曰:“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太山。”少选之间而志在流水,锺子期又曰:“善哉乎鼓琴,汤汤乎若流水。”锺子期死,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
注释:
① 本文选自《吕氏春秋·本味》。鼓,弹。 ② 〔志〕心志,情志。
③ 〔太山〕泛指大山、高山。一说指东岳泰山。 ④ 〔善哉〕好啊。
⑤ 〔巍巍乎若太山像大山一样高峻。巍巍,高大的样子。若,像。 ⑥ 〔少选〕一会儿,不久
⑦ 〔汤汤乎若流水〕像流水一样浩荡。汤汤,水流大而急的样子。 ⑧ 〔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认为世上再没有值得他为之弹琴的人了。
日积月累:
1.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诸葛亮
2. 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
——曹植
3. 祖宗疆土,当以死守,不可以尺寸与人。
——纲
4. 位卑未敢忘忧国。 ——陆游
5. 无情未必真豪杰,怜子如何不丈夫。
——鲁迅《答客诮》
6. 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鲁迅《故乡》
7. 惟有民魂是值得宝贵的,惟有他发扬起来,中国才有真进步。
——鲁迅《学界的三魂》
8. 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
人…这就是中国的脊梁。
——鲁迅《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
六年级下册
寒食[唐]韩翃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注释:
①〔寒食〕寒食节,在冬至后的第105天,清明节前1-2天,节日期间不能生活做饭。 ②〔春城〕指春天的京城。 ③〔御柳〕皇帝御花园里的柳树。
④〔汉宫〕这里用汉朝皇宫来指唐朝皇宫。
⑤〔传蜡烛〕寒食节禁火,但朝廷传赐蜡烛给公候之家,受赐的可以点火。 ⑥〔五侯〕这里指天子宠幸之臣。
迢迢牵牛星
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 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 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 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注释:
①选自《古诗十九首》。作者不详,写作时代大约在东汉末年。迢迢,遥远。 ②〔河汉女〕指织女星。河汉,银行。 ③〔擢〕伸出,抽出。 ④〔素〕白皙的。
⑤〔札札〕织机发出的响声。 ⑥〔机杼〕织机的梭子。
⑦〔章〕有花纹的纺织品,这里指整幅的布帛。 ⑧〔零〕落下。 ⑨〔盈盈〕形容清澈。
⑩〔脉脉〕用眼睛表达情意的样子。
十五夜望月[唐]王建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注释:
①〔十五夜〕农历八月十五中秋节的夜晚。 ②〔中庭〕即庭中,庭院中。
③〔地白〕月光照在庭院的地上,像铺了一层白霜。
长歌行
汉乐府
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
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
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
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日积月累
1、有意栽花花不发,无心插柳柳成荫。
2、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
3、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
4、常将有日思无日,莫把无时当有时。
5、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
学弈
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
注释:
①本文选自《孟子·告子上》,题目为后人所加。弈,下棋。 ②〔弈秋〕“秋”是人名,因善于下棋,所以称为弈秋。
③〔通国〕全国。
④〔惟弈秋之为听〕只听弈秋的教诲。 ⑤〔鸿鹄〕指天鹅大雁一类的鸟。
⑥〔缴〕古时指带有丝绳的箭,射出后可以将箭收回。这里读zhuó。 ⑦〔之〕他,指专心致志的那个人。 ⑧〔弗若〕不如。 ⑨〔为〕因为。
⑩〔与〕同“欤”,句末语气词,表示疑问。这里读yú。 ⑪〔然〕这样。
两小儿辩日
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问其故。
一儿曰:“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
一儿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
一儿曰:“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
一儿曰:“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
孔子不能决也。
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
注释:
①本文选自《列子·汤问》,题目为后人所加。 ②〔辩斗〕辩论,争论。 ③〔以〕认为。 ④〔日中〕正午。
⑤〔车盖〕古时车上的圆形篷盖,像雨伞一样。 ⑥〔及〕到,到了。
⑦〔盘盂〕盛物的器皿。圆的为盘,方的为盂。 ⑧〔沧沧凉凉〕寒凉。
⑨〔探汤〕把手伸到热水里去。这里指天气很热。 ⑩〔熟〕谁。
⑪〔为〕同“谓”,说。 ⑫〔汝〕你。
日积月累:
1、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周易》
2、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礼记》
3、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荀子》
4、苟利于民,不必法古;苟周于事,不必循旧。——《子》
采薇(节选)
昔我往矣,柳依依。
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行道迟迟,载饥载渴。
我心伤悲,莫知我哀!
注释:
①选自《诗经·小雅》。薇,薇菜,植物名。 ②〔昔〕从前,指出征时。 ③〔往〕指当初去从军
④〔依依〕形容柳丝轻柔、随风摇曳的样子。 ⑤〔思〕句末语气词,没有实在意义。 ⑥〔雨雪〕指下雪。“雨”,这里读yù。 ⑦〔迟迟〕迟缓的样子。 ⑧〔载〕又。 ⑨〔莫〕没有人。
春夜喜雨[唐]杜甫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注释:
①〔发生〕使植物萌发、生长。 ②〔野径〕田野间的小路。 ③〔红湿处〕被雨水打湿的花丛。 ④〔花重〕花因为饱含雨水而显得沉重。
⑤〔锦官城〕的别称。曾经住过主持织锦的官员,所以叫“锦官城”。
闻官军收
[唐]杜甫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
注释:
①〔剑外〕指剑阁以南地区,当时作者正在此地。
②〔蓟北〕泛指唐代蓟州北部地区,在今省东北部一带,当时是安史叛军的根据地。 ③〔青春〕指春天。
早春呈水部十八员外[唐]韩愈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注释:
①《早春呈水部十八员外》是由两首诗歌构成的一组诗歌,这里选的是其中一首。呈,恭敬地送上。水部十八员外,指唐代诗人籍,他在同族兄弟中排行第十八,曾任水部员外郎。 ②〔天街〕京城街道。
③〔润如酥〕形容春雨滋润细腻。酥,酥油。 ④〔处〕时。
⑤〔绝胜〕远远胜出。
江上渔者[宋]仲淹
江上往来人,但爱鲈鱼美。 君看一叶舟,出没风波里。
泊船瓜洲[宋]王安石
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注释:
①〔瓜洲〕在长江北岸,南面。 ②〔京口〕今。
③〔钟山〕今市紫金山。
游园不值[宋]叶绍翁
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注释:
①〔不值〕没有遇到人。值,遇见。 ②〔应〕大概,表示猜测。 ③〔怜〕怜惜。
④〔屐齿〕之木屐底下突出的部分。屐,木鞋。 ⑤〔印苍苔〕在青苔上留下印迹。 ⑥〔小扣〕轻轻地敲。
⑦〔柴扉〕用木柴、树枝编成的门。
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宋]王观
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欲问行人去那边?
眉眼盈盈处。才始送春归,又送君归去。若到江南赶上春,千万和春住。
注释:
①〔卜算子〕词牌名。
②〔送鲍浩然之浙东〕词题。之,往,去。
③〔水是眼波横〕水像美人流动的眼波。 ④〔山是眉峰聚〕山如美人蹙起的眉毛。
⑤〔眉眼盈盈处〕山水交汇的地方。盈盈,形容仪态美好。 ⑥〔才始〕方才。
浣溪沙[宋]苏轼
游蕲水清泉寺,寺临兰溪,溪水西流。
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潇潇暮雨子规啼。
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
注释:
①〔浣溪沙〕词牌名。
②〔蕲水〕县名,即今省浠水县。
③〔短浸溪〕指初生的兰芽浸润在溪水中。 ④〔潇潇〕形容雨声。 ⑤〔子规〕杜鹃鸟。
⑥〔无再少〕不能再回到少年时代。 ⑦〔休〕不要。
⑧〔唱黄鸡〕感慨时光的流逝。因黄鸡可以报晓,借以表示时光流逝。
清平乐[宋]黄庭坚
春归何处?寂寞无行路。
若有人知春去处,唤取归来同住。
春无踪迹谁知?除非问取黄鹂。
百啭无人能解,因风飞过蔷薇。
注释;
①〔无行路〕没有留下春去的行踪。 ②〔啭〕鸟婉转地鸣叫。
③〔因风〕借着风势。因,凭借。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