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得税
企业所得税:
企业所得税是指国家对境内企业生产、经营所得和其他所得依法征收的一种税。 企业所得税里面主要学习了:
一、纳税人,分为两种:居民纳税人和非居民纳税人。
居民纳税人承担无限纳税义务,而非居民纳税人承担有限纳税义务。 二、征税对象和范围
包括销售货物所得、提供劳务所得、转让财产所得、股息红利等权益性投资所得、利息所得、租金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和其他所得。
其中转让财产所得按照“收入金额-财产净值”征收,股息红利等权益性投资所得按照全额征收。 三、税率 居民25%
非居民:有机构25% 与该机构有联系 25% 与该机构没联系 20%减半 无机构20%减半
小型微利企业是20%,高新技术企业是15%。 四、企业所得税应纳税额的计算 计税依据是企业的应纳税所得额。
应纳税所得额=收入总额-不征税收入-免税收入-各项扣除-弥补的以前年度亏损 其中:
收入总额包括销售货物收入、提供劳务收入、转让财产收入、股息、红利等权益性投资收益、利息收入、租金收入、特许权使用费收入、接受捐赠收入和其他收入。
不征税收入包括财政拨款、行政事业性收费、性基金和其他不征税收入。 免税收入包括1、国债利息收入
2、符合条件的居民企业之间的股息、红利等权益性投资收益
3、在中国境内设立机构、场所的非居民企业从居民企业取得与该
机构、场所有实际联系的股息、红利等权益性投资收益
4、符合条件的非营利组织的收入
准予扣除项目包括成本、费用、税金、损失和其他支出。
税前扣除的基本标准:1、工资薪金支出 2、职工保障费用 3、三项经费
4、借款费用 5、业务招待费 6、广告费和业务宣传费 7、环境保护、生态恢复等专项资金支出
8、财产保险费 9、固定资产租赁费 10、劳动保护支出
11、管理费 12、公益性捐赠支出 13、转让资产的净值
不得扣除项目:1、向投资者支付的股息、红利等权益性投资收益款项; 2、企业所得税税款; 3、税收滞纳金;
4、罚金、罚款和被没收财物的损失;
5、公益性捐赠支出超过年度利润总额12%以外的部分; 6、赞助支出;
7、未经核定的准备金支出; 8、与取得收入无关的其他支出。
弥补以前年度亏损:企业纳税年度发生的亏损,准予向以后年度结转,用以后年
度的所得弥补,但结转年限最长不得超过5年。(连续5年,起始:亏损次年)
这一章主要的难点是应纳税所得额的计算,但是只要记住公式还有涉及到公式里的内容,理解那些之后,我觉得我对这一章的学习还是比较好的,虽然要理解要记住的内容比较多,不过只要按照规律去记住,就很容易了。
个人所得税:
个人所得税是对个人取得的各项应税所得征收的一种税。
个人所得税的纳税人包括中国公民、个体工商户(包括个人独资企业、合伙企业)以及在中国有所得的外籍人员(包括无国籍人员)和、、同胞。
征税对象:工资、薪金所得;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对企事业单位的承包经营、承租经营所得;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利息、股息、红利所得;财产租赁所得;财产转让所得;偶然所得;经财政部门确定征税的其他所得。
这一章的难点是应纳税所得额的计算,因为征税对象有11个,所以涉及到的公式有很多,其中:适用5%-45%的超额累进税率的是工资、薪金所得;适用5%-35%的超额累进税率的是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20%的基本税率的有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利息、股息、红利所得、财产租赁所得、财产转让所得和偶然所得。
我在学习这一章的时候觉得捐赠所得税的处理比较容易混乱,因为捐赠额为超过纳税义务人申报的应纳税所得额30%的,可以从其应纳税所得额中扣除,个人通过非营利的社会团体和国家机关向农村义务教育捐赠的,准予在缴纳个人所得税前的所得额中扣除。但是只要理解了,计算的时候也是很容易的,其他的只要记住公式,还有征税范围,我认为这一章也是不难的。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uatuo3.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17654号-3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