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上册:17《猫》第三课时教学案
《猫》第三课时教学案
班级 姓名 小组________第____号
【学习目标】
1.了解三只猫的不同外形、性情及在家中的地位。
2. 揣摩生动的细节描写,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及蕴涵的人生哲理。 3. 通过品读探究,懂得宽容仁爱、关爱弱小的道理并努力实践。 【重点难点】
重点:了解三只猫的不同外形、性情及在家中的地位。
难点:揣摩生动的细节描写,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及蕴涵的人生哲理。 【学情分析】
现在,许多学生都是独生子女,心理和生理的孤独往往让他们对小动物情有独钟,所以他们对《猫》这类记叙小动物的文章应该比较容易接受。另外,经过几年的语文积累,对这类记叙类散文,七年级的学生们已经有了一定的阅读素养和欣赏能力,学习起来也不很困难。
【教学流程】 新课导入
作者的家里曾经养过三次猫,三次养猫的经历给他带来了不尽相同的感受,有快乐,有辛酸,有愤恨,甚至还有无尽的懊悔。作者是如何来表达自己的这种人生感悟的呢?这节课我们重点赏析文章的语言和写作技巧。
自主学习 一、回顾旧知
1.解释文中重点词语的意思。 妄下断语: 一尘不染: 眼花缭乱: 秩序井然:
第1页 共5页
二、深度阅读
1.第二只猫丢失后,作者写到:“自此,我家好久不养猫。”第三只猫死后,作者又写到:“自此,我家永不养猫。”体会这两句话中包含的思想感情有什么不同。
【交流点拨】第二只猫丢失后,失落感久久萦绕于心。养猫固然快乐,可是亡失的痛苦更叫人难受,于是才有不想马上养猫的想法。第三只猫的死,责任在“我”。“我”没有判断明白,便妄下断语,而且在暴怒之下打它致死,这个过失是无法补救的。由于负罪感永远不能消除,见了猫反而触发自己灵魂的伤痛,永远愧对这类生命,于是才有永不养猫的想法。
2.找出文中表现“我”对第三只猫的感情态度的句子,并说说这些句子饱含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
【交流点拨】“我心里十分难过,真的,我的良心受伤了,我没有判断明白,便妄下断语,冤枉了一只不能说话辩诉的动物”,表现了作者对亡失了第三只小猫的愧疚、难过之情;“我永无改正我的过失的机会了”“自此,我家永不养猫”表现了作者强烈的痛苦、深深的自责和遗憾之情。
三、基本知识拓展与迁移 记叙类散文的特征
请及时记录自主学习过程中的疑难:
小组讨论问题预设 (一)语言品析
请同学们浏览课文,画出你最欣赏的描写猫的语句,并说说哪些词语用得好,用得妙,最有表现力。
【交流点拨】(1)花白的毛,很活泼,常如带着泥土的白雪球似的。 (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形象地描写出了小猫外貌的可爱。) (2)在廊前太阳光里滚来滚去。
(“滚来滚去”这一动词很有表现力,形象地写出了小猫的活泼可爱。) (3)扑过来抢,又扑过去抢。
(作者运用动作描写来突出小猫的活泼可爱。)
(4)它似乎太活泼了,一点儿也不怕生人,有时由树上跃到墙上,又跑到街上,在那里晒太阳。 (动词传神,形象地写出了小猫的轻捷、活泼。) 提问展示问题预设
第2页 共5页
(二)写法探究
跳读课文,想一想,本文写作技巧方面有哪些特点? 1.情节曲折,结构严谨。
【交流点拨】文章围绕中心叙写了三个养猫故事,每个故事都以猫的亡失为结局,都具有相对的完整性。三个故事又是按照时间顺序排列组成一串,构成一段家庭养猫的悲剧史:得猫——养猫——亡失——再得猫——再养猫——再亡失——复得猫——复养猫——复亡失,永不养猫。情节三起三落,层层推进。
2.首尾呼应和伏笔的设置。
【交流点拨】首尾呼应表现为:开头交代几次养猫的结局,抛出线索,总领全文,末尾以“我家永不养猫”收尾,开拓深意,呼应开头。
伏笔的设置表现为:写第一只猫忽然消瘦预示其病死;写第二只猫在街上乱跑,预示其被人捉走;写第三只猫凝望鸟笼,预示其被冤打致死。所以这些都起到了穿针引线、连珠缀玉的作用,把各个故事之间的情节缀连成有机的整体,浑然天成。
3.鲜明的对比。
【交流点拨】前面写第一、二只猫,这样写使第三只猫与前两只猫形成鲜明的对比,由于有前两只猫作对比,后者的命运被衬托得更加悲惨,这就必然会引起人们更加深切的同情,就更加突出了“我”的过失之大,悔恨之深,因而更有力地突出了文章的中心。
4.第一人称的叙述方式。
【交流点拨】作品中虚构的“我”,是三只猫的主人,他喜欢前两只猫,厌恶第三只猫;他是前两只猫的悲剧的目击者,也是第三只猫的悲剧的制造者。这样,作者可以极自然地利用“我”在文章的地位,借“我”之口,抒发作者的真情实感,揭示作品的主题思想,引起读者共鸣,收到强烈的艺术效果。
板书设计
猫
猫:生命之美 命运之悲 情:养猫之乐 失猫之悲 悟:猫之命运 人之得失
情节曲折 文:语言之妙 结构之巧 首尾照应 鲜明对比
第3页 共5页
第一人称
课堂训练问题预设 一、根据拼音写出汉字:
nüè( )待 yuān( )枉 懒duò( ) 鸟1óng( ) biàn( )诉 sǒng( )恿 安xiáng( ) 乞gài( ) zhòu( )骂 chàng( )然 叮zhǔ( ) suān( )辛 quán( )伏 chéng( )戒 消hào( ) 屋jǐ( )
拓展延伸
1.假如你是第三只猫,当时你会怎样为自己辩护呢?(请用第一人称写一段话,语言要符合其身份和地位。)
【交流】示例:主人,您没有判断明白,便妄下断语。我真的没有偷吃鸟,我久久凝望着它们,只是出于好奇心,没有一点不轨的图谋。您不分青红皂白打了我一通,深深地伤了我的自尊。我真的是被冤枉的,请您相信我,好吗?
2.请你根据文章内容填写芙蓉鸟被害案的有关材料。 案发现场情况: 犯罪嫌疑人: 犯罪嫌疑人作案的可能性: (1) 案发前的表现: (2)案发后的表现: (3)对犯罪嫌疑人的惩罚方式:
【交流】鸟死了一只,一条腿被咬去了,笼板上都是血第三只猫那只花白猫对于这一对黄鸟,似乎也特别注意,常常跳在桌上,对鸟笼凝望着它躺在露台板上晒太阳,态度很安详,嘴里好像还在吃着什么用木棒打 整理内化 1.课堂小结
第4页 共5页
2.本节课学习过程中的问题和疑难
第5页 共5页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