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2007年第1期 黑龙江交通科技 NO.1,2007 (总第155期) HEILONGJlANG JlAOTONG KEJ (Sum No.155) 城镇化过程中公路交通安全问题及对策 潘晓东,殷艳红,杨轸 (同济大学道路与交通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摘要:在城镇化过程中,随着城镇规模的迅速扩大和功能的不断完善,原来的公路逐渐成为城镇道路,但是 道路等级、交通设施、交通管理跟不上城镇发展,并带来很多的交通安全问题。需要从多方面来完善道路交 通设施,提高交通参与者的遵守交通法规的意识;构建可持续发展的现代交通体系。 关键词:城镇化;公路交通安全;问题;对策研究 中图分类号:U492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008—3383(2007)01—0126—02 1前言 的安全系数不高、交通安全管理滞后、驾驶员与群众的交通安全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中国经济持续稳定的增长,城镇化 意识不强,等等。以下结合实际对这些问题进行讨论。 水平逐步提高,城镇规模和数量不断增加。1978—2002年, 中国城镇化水平由17.92%提高到39.1%,提高了21.18个 百分点,年均增长0.88个百分点,是世界同期城镇化平均速 度的2倍多,我国城镇化发展进入了全面加速的阶段。十六 大报告明确全国共同建设小康社会,解决三农问题,实现城 乡的发展目标,其中重要的一条是“城镇人口的比 重较大幅度提高”。有关方面参照国际上常用的衡量现代 化的指标体系,认为小康社会的城镇化率必须达到50%。 要实现这一目标,交通是最关键的环节。城镇的发展应以交 通先行,在城镇化这一特殊进程中交通的发展起关键作用。 图2 2O02 ̄2004年上海市交通事故死亡人数区域分布 但我国的原有底子比较薄,广大农村及郊区的交通基础 3.1 公路与城镇的不合理布局,导致公路街道化 设施不完善、道路等级低、交通管理也跟不上城镇化的要求 由于历史原因,我国的许多城镇大部分是沿国道和省道 等等,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其中公路交通安全问题显得尤 沿线发展的,原来的公路逐渐成为城镇道路。有些地区在制 为突出。 定发展规划时缺乏全局观念和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眼光,受 2城镇化过程中交通安全问题严重 “要想富,紧靠公路搞建筑”思想的影响,盲目地沿公路规划 我国是世界上交通事故数量最多的国家之一,也是世界 开发,导致出现平交道路口多和商业门店多,非交通标志多 上交通事故致死率最高的国家之一,公路交通事故最为严 和人流、车流混杂等公路街道化现象。这种过境车辆和当地 重。2005年,全国公路上发生交通事故272 840起,造成 居民通行混杂的情况本身就是交通事故的诱因。 76 689人死亡,分别占总数的60.6%和77.7%。从公路技术 3.2城镇化中的公路等级低,安全隐患多 等级看,二、三级公路上交通死亡事故最多,共造成47 448 城镇化过程中农村及郊区所拥有的公路等级基本上为 人死亡,占总数的48.1%。根据上海市有关部门统计,对上 二级或二级以下。目前,在我国县乡道路128万公里中,四 海市2002—2004年期间交通事故进行分析,在事故数的区 级和等外公路占80%以上。这种公路等级低、险点多、安全 域分布中,郊区事故数占总体事故数的55%,而交通事故死 基础设施匮乏,路面铺层等级低,多为沥青、三合土甚至泥土 亡人数占到82%,见图I,图2所示。分析此期间交通事故 路面,道路狭窄,急弯、陡坡多,路况差,视线不好。交通安全 城乡分布变化趋势(即事故构成比例),可以看出郊区事故 设施的配置不合理甚至根本就没有,具体表现为:在危险路 所占比重逐年上升。从2002年的51.o5%,2003年的 段上仅有一些简易的防护设施,有的甚至连基本的交通标志 52.93%到2004年的63%。从上面的数据可以看出,城镇化 和标线都没有,标志数量不足、设置不完善,公路急弯、陡坡 过程中,广大的农村与郊区向城镇转变的过程中,交通事故 等地方甚至缺乏基本的警告标志、限速、禁止超车等必要的 也在增加,交通安全问题形势严峻。 交通安全管理手段。这部分公路在我国的城镇化过程是交 通安全的一个瓶颈,极大地影响了公路行车安全。 l3% 3.3机动化水平较低,车辆安全性较差 网l在城镇化过程中,农村及郊区的交通方式多为中小型客 l 车、大型货车、农用运输车、摩托车、自行车及步行等,这些交 1圈市区l口高架l 通工具的机器性能、稳定性、安全性等方面都比较差。为了 55% 32% 逃避养路费、保险费、上牌费等,有的地方许多机动车未经登 .......... 记挂牌就上路行驶,即使有的车辆上了牌,也不进行年检,对 机动车的保养、检测重视程度也不够,使得车辆安全系数较 图1 2002—2004年上海市交通事故区域分布 低,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 3城镇化过程中的主要交通安全问题及分析 3.4道路通行条件不适应现代交通的需求,安全问题突出 在我国城镇化过程中,造成这种严峻的交通安全形势的原 除了国道、省道外,小城镇及农村所拥有的公路基本是 因是多方面的。原有的公路与城镇布局不合理、城镇化中原有 机动车、非机动车和行人混合通行的双向两车道公路,这种 的道路等级较低、交通安全设施不完善、机动化水平较低、车辆 公路建设标准低,有些路段甚至只有四五米宽,基本处于 曲线半径小纵坡大且元中间分隔带、危险路段元提示元防 ・126・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第1期 城镇化过程中公路交通安全问题及对策 总第155期 护、机动车、非机动车和行人无分道通行、交叉路口无交通信 号、无安全管理设施的状态。加之,我国机动车辆复杂、行 驶速度差别大,车辆频繁地超车、会车,相互间干扰大,增 加了道路交通的复杂性和危险性。 随着经济的发展,城镇化进程的加快,交通需求量大增, 但原有的交通供给能力严重滞后,导致无客运线路和无专门 客运车辆的现象十分普遍,非客运车辆载客的问题在一些地 方非常突出,给群众的出行造成重大的安全隐患,以致造成 群死群伤重特大交通事故。 3.5缺乏管理,道路资源被侵占现象严重 路安全设施建设计划和公路交通安全设施设计及施工技术 规范等,指导公路交通安全设施建设;制定公路沿线建设规 范,认真宣传和贯彻交通法,规范各种影响道路交通安全的 不良行为。 4.3加强对新、改、扩建低等级公路的监管,试行聘用农村 交通安全员 在小城镇及郊区,市场、商店侵占道路资源严重,沿路兴 城镇化进程中,随着交通量的增长,势必要新、改、扩建 批公路。在此过程中,要严格对施工过程进行监管,完善 监管。当地可充分发挥重大交通安全隐患举报有 奖制度的作用,推进交通管理社会化进程。进一步发动群众 积极举报农用车载客等重大交通安全隐患,正确运用和操作 一办市场、沿路开店。沿路修建的市场、商店因为缺乏规划和 举报有奖制度,并制订与之配套的措施。通过奖励,调动群 管理,紧贴道路,没有自己的车辆和人流疏散场地设施,结果 众参与交通安全的积极性,最大限度地消除引发事故的苗 进出市场、商店的人车均拥挤在道路上,造成交通堵塞。还 头。在乡镇试行农村交通安全员制度,聘用熟知交通安全常 有临时违章搭建建筑、马路摊贩侵占道路等情况也很普遍。 识、责任心强、热爱交通管理工作的同志担任农村交通 导致行人通行的不便,甚至被挤到车行道上去,严重阻碍了 安全员,协助办理车辆挂牌、驾驶证年审、组织交通安全学 交通,并且带来事故;在没有人行道的道路和穿城公路上则 习、宣传交通法规。 沿路摆放,有的搭建摊位的竹竿、木棍之类甚至伸出路面,形 4.4加强车辆的市场管理,强化安全 成路障,给往来车辆带来事故隐患,也危及摊贩本人的安全。 随着城镇化的进程,要对农村客运进行重点培育与引 3.6机动车驾驶员安全素质普遍不高,交通违章严重 导。采取切实措施,禁止农用运输车载客;强化对公路客运 在城镇化进程中,随着汽车保有量的增加与交通需求的 私营或个人承包、租赁、挂靠车辆日常的安全监督管理,并 增长,驾驶员数量也大增。但这些驾驶员中有一部分是先实 从交通运输上引导向公司化、规模化发展。同时,严格 际驾驶几年后再去考驾照,对整个交通安全缺乏系统了解, 执行客运车辆淘汰更新制度和安全生产规范,确保客运车 安全意识不强。有些驾驶员根本就无证驾驶,尤其是一些在 辆安全运营,尽快解决运价不合理,税费过多,运输成本高 乡下进行运输的农用运输机、拖拉机驾驶员,这种现象就更 的问题,从源头理顺运价关系,有效防止客货车辆严重超 普遍,是因驾驶员过失原因造成交通事故的重发区。 载超员的现象。执行产业和安全技术法规,强化市场 3.7社会公众的交通安全意识较为薄弱 准人,禁止不符合安全要求的机动车上路行驶。采取切实 城镇化过程中的交通参与者多数为农村居民,他们接受 措施,加强机动车生产、销售环节的监管,取缔各种拼装车 交通法规教育培训相对有限,交通安全意识普遍不强,还处 辆。 于对新环境、新变化的城镇交通环境与交通法规的适应阶 4,5广泛进行交通安全宣传,普遍增强自我防护意识,减 段。交通违法行为随处可见:行人不走人行道,无视交通信 少交通事故的危害 号,横穿马路以及与机动车争道、抢道的违章现象屡禁不 城镇化过程中的农村及郊区,原有居民的交通安全意识 绝。 不强,应重点加强交通安全宣传与教育。对驾驶员进行定期 4城镇化交通安全问题解决对策 的安全学习与培训,形式应不拘一格,因地制宜、因材施教, 在城镇化过程中,一般公路逐渐转变为城市道路,在这 力求取得最好的效果。在这部分地区,电视与标语是最普遍 一过程中,如何最大限度地减少交通事故,保障交通安全,更 的宣传手段,精心策划出台一批品位高,效果好的电影电视 好地促进城镇化进程,是摆在面前的一个现实、严峻的问题。 宣传精品,要求针对群众特点,做到内容通俗易懂,贴近百姓 通过对上面问题的分析,综合现实情况,以下本文拟从城镇 生活,形式上警示作用明显,震撼性较大。同时通过学校、村 结构、道路工程、交通设施、管理制度、交通环境等方面进行 委会等机构加强对学生、村民的交通安全教育。动员社会各 探讨,寻求解决对策。 有关部门、社会团体积极参与交通安全宣传,进行持久的交 4,1调整城市结构,外迁改造过境公路 通安全宣传,并扩大宣传的广度。交通安全宣传的核心应 外迁过境公路或改造过境公路,使过境交通与城镇内部 当是强调人文精神,培养驾驶员逐步形成“礼让”习惯,倡 交通分离。可借鉴一些发达国家城镇规划经验,用“葡萄 导文明行车;培养交通参与者注意保护自己,避免交通事 串”式方法,即公路靠城不进城,公路沿线的各城镇与公路 故。 保持一定的距离,城镇与公路网用专用线连接,这样既沟通 5结语 了各城镇,又有效地防止了公路街道化,保证了公路的安全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稳定的发展,据测算,到2010年, 与畅通。对于资金相对短缺,同时用地较为紧张的城镇,可 我国需要将1.1亿农村人口转移为城镇人口,而到2050年 采用在过境道路两侧设置辅道的方法,在道路交叉口处尽量 时,这一数字将达到5.5亿,届时我国的城镇化率将达到 主道下穿,保证镇内交通与过境交通互不干扰。 70%。要达到这个目标,那么在这关键的几十年里,首先要 4.2提高道路等级,改善行车环境 确保公路交通对城镇化的拉动与促进作用,至少要能满足日 对事故多发路段的安全整治,采用交通工程措施,对已 益增长的交通需求,努力实现让群众出门安全、出门便捷,其 有二级以下(含二级)技术等级的公路及其沿线设施中存在 中出门安全摆在首要位置。随着人流、物流在城镇化过程中 的影响行车安全的明显隐患进行整治,以提高公路行车安全 的快速、大量的流动,原来的农村居民向城镇居民过渡,这一 性。急弯、陡坡、傍涧(河、湖、沟)路段,增设安全防护设施, 过程中带来了一系列急需解决的交通安全问题。针对于目 完善交通标志、交通标线,提高交通环境的安全性。鉴于当 前城镇化过程中存在的一些公路交通安全问题。应采取积极 前预防道路交通事故的需要,更好地促进城镇化进程,建议 措施,改善与改进交通环境,为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提高城 国家有关部门从财政计划上每年划拨一定数额的专项资金, 市的形象奠定良好的基本建设基础,来更好地促进经济的发 用于改善以低等级公路(尤其是处于经济较发达、交通量大 展,促进城镇化进程。 的农村及郊区)为重点的公路安全状况及通行条件;制定公 收稿日期:2006—12—18 ・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