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华拓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园林植物景观的设计探析

园林植物景观的设计探析

来源:华拓网


园林植物景观的设计探析

摘要:园林作为一门系统的学科,其与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具有一定的联系性,所以在进行园林植物配置上要与生态学和美学进行有效的结合,同时还要于农业和林业进行有效的结合,彼此之间相互依存,共同发展。在进行生态园林设计中,绿色植物在配置上要科学、合理,不能简单的进行堆积,要在审美的基础上进行艺术的配置,从而有效的推动园林艺术的快速发展。

关键词:园林;植物;景观;设计 一、园林植物的应用意义

园林植物是景观设计中必不可少的要素之一,主要起到净化空气、美化城市环境、改善气候、降低噪音、庇荫、防风的作用。

城市居民日常的工作、生活和学习都会释放大量的二氧化碳,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汽车尾气排放量越来越大,给城市环境造成极大的压力。园林植物特有的光合作用能够改善空气环境,释放氧气,吸收大量的二氧化碳。部分园林植物还具有监测城市大气环境质量的特性,例如利用烟草、唐菖蒲、金荞麦等盆栽植物进行定点监测。部分园林植物还能吸收空气中其他有害气体,如氟化氢、氯气和一氧化碳等。对于城市居民日常出行产生的各类交通噪声和尘土,园林植物还能吸收噪音、杀菌吸尘。

二、园林植物景观设计原则

1、以人为本

人是景观设计的参与者,也是景观设计的受益者。只注重空洞的理论和形式,脱离了人的感受和需求的景观设计作品徒有躯壳,却不能给使用者提供便利,让人置身其中无法体会到自然科学的秩序和景观的美感。综合性植物园景观设计要以人的需求为发点。在景观设计前要明确当地的客观环境,明确植物园的定位和主要使用者的情况。然后针对特定客观环境下的特定受众群体进行合理的景观设计。综合性植物园景观设计要以使用者的感受为落脚点。一个综合性植物园区是不是优秀,要让园区的使用的者来评价,而不单单是专家或少数的领导来评价的。人们反映获得了知识的增长并享受了景观的美感并乐于前往,这就是一个优秀综合性的植物园区给人以良好游览体验的体现。

2、变化中求统一

一般来说,植物在配置的时候,需要在变化中求统一,特别是树木的色彩、线条、比例等都需要事先进行预制,及时的进行剪裁,产生一种和谐的韵律感。同时,植物的配置过程讲究的是一气呵成,要有一定的气势,不可以发生太多的变化,否则会杂乱无章,少用一些枝桠,多用一些规律性的植被。此外,在植被的色彩上也要有所控制,各种颜色的搭配要合适,不可以出现色调不和或是简单

单一的颜色,这对于整个园林色彩都会有影响。因此,在植被配置中,可以做好变化中求统一是植被配置的基本原则,而在变化中有个性,是园林设计师的主要工作。

3、艺术性的原则

园林设计中植物造景的最高境界是实现观赏性、艺术性、生态性的和谐统一。而要实现三者的和谐统一,最重要的是要在植物配置的过程中突出艺术性。这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个是要利用不同的植物物种搭配出层次高低错落有致,丰富多彩的植物景观;第二是将观叶植物与观花植物相结合,延长观赏期,同时将不同观赏期的植物合理配置,做到四季有花,四季常绿;第三是把对比色调与色度的植物搭配种植,形成各种色度的对比。

4、突出主题原则

彩叶植物在园林景观设计中要凸显出设计主题,进行重要位置的孤植时要对周围环境进行综合考虑,并对其效果进行分析,某丛花木的集中种植,其数量多少才能对景观氛围进行烘托,都是城市园林景观设计中需要考虑的原则。比如,在园门、桥头等两侧,往往选择规整对称的彩叶植物,如美丽鸡爪械、多花莱木等。

5、生态适应原则

彩叶植物在园林景观设计中要考虑生态适应的原则,对植物的生态习性及与周边环境的关系进行分析,以绿化地点的生态条件、地理纬度、景观类型以及地形地势等作为选择条件,科学合理地进行彩叶植物的配置。比如,在园林景观设计中,将乔木、灌木以及草本植物等彩叶植物配置在一个群落,使其相互协调、因地制宜。

三、园林中植物景观设计的要点分析

1、彩叶植物的搭配规律

园林植物色彩表现的形式一般以对比色、邻补色、协调色体现较多。对比色相配的景物能产生对比的艺术效果,给人强烈醒目的美感;而邻补色就较为缓和,给人以淡雅和谐的感觉。如泰安市天平湖公园一角的荷叶塘,当夏季幽后天晴绿色荷叶上幽水欲滴时,正值粉红色荷花相继怒放,犹如一幅天然水墨画,给人一种清新脱俗的含蓄色彩美;秋季银杏叶色变黄,秋风阵阵,黄叶调落在绿色的草坪上,黄绿色彩的交相浑映既壮观又协调,给人一种深刻的赏心悦目的感受。协调色一般以红、黄、蓝、绿、紫二次色配合,均可取得良好的协调效果,这在园林中应用已经十分广泛。

2、障景

植物景观的功能是控制人们的视线,将俗物障于视线之外,将美景呈现在人们眼中。如:需要完全遮挡时,采用枝叶茂密的植物,在不需要完全遮挡时,采用稀疏的植物。园林植物景观的营造,是在满足植物对各种生态因子需要的基础上,充分发挥乔木、灌木、草本植物以及藤本植物等素材本身的形态特征,通过艺术手法,进行合理的空问秩序安排,从而创造出与周围环境相适应、相协调并表达一定意境,具有一定功能的艺术空间。

3、寻找与区域环境相适应的植物

首先,对本区域目前的植物群落进行摸底调查,包括城市景观和农村田间地头,同时区分本地和外来品种。并对这些已种植的木本、草本植物的群落特点、植物生长适应情况做出基本评价。其次,掌握植物园所在地区土坡条件、年降水量及降水分布、年温度变化情况、光照情况等气候因素的数据,在大量的植物资源中寻找和选择能适应当地气候环境的植物品种,研究这些植物在自然群落中的地位和作用,并引进种植观察其生长情况,进而对引进植物的适应性做出评价。

4、按人们的需要来创造景观

在植物造景的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到人们的需求,不同的园林其主要功能和作用是不一样的,公园和街头绿地等的主要功能是为人们提供休息、娱乐的场所,在植物配置时应该要努力缔造出阴凉、舒适的环境。古典园林和其他特色园林,应该注意其自身的主要功能和特色,体现其美学价值或者艺术价值。总之,园林景观设计的目的是为了满足人们各类需求,从而达到人与周围景观和谐共处的效果,因此在植物造景的时候要以人们的需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

5、水缘区域的植物配置

水缘是水面与堤岸的中间地带,水缘植物对水面起到美化作用,同时也软化了硬质驳岸生硬的感觉。水缘区域可同种类成片种植,也可用不同种类的水生植物混合成片种植。可三五成群间隔种植或丛植,也可自然种植。同种水生植物成片种植,可形成壮观的景色。常用品种有黄菖蒲、千屈菜、花叶芦竹等。混种。不同种类的水生植物要高低错落,忌布置在同一水平线上,种类不宜过多,一般不超过3-5个品种为宜。植物的配置应注意与岸上植物色彩、形态适宜,形成层次丰富的植物景观。

6、创造出动感和意境

现代园林设计过程中,植物是唯一具有生命和动态的构成元素,如何在不同的环境中创造出植物特有的动感和意境也是评价园林设计质量好坏的标志之一。在植物造景过程中,尽可能地利用模仿、抽象、引喻、象征的手法,将植物造景与意境相结合,烘托出周围的景致,从而达到与周围的环境相互交融,交相辉映的程度。

结束语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人民对居住的环境要求的提高,使得景观设计中园林植物配置的艺术性和欣赏性越来越重要,重视论园林景观设计中园林植物配置与应用具有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李冠衡.从园林植物景观评价的角度探讨植物造景艺术[D].北京林业大学,2013.

[2]张毅.植物造景在景观设计中的应用[J].山西建筑,2011(2).

[3]尹吉光等编著.图解园林植物造景[J].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1.6.

[4]赵世伟,张佐双.园林埴物景观设计与营造[J].北京:中国城市出版社,2013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uatuo3.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