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各地中考语文真题汇编9 专题九 诗词鉴赏
1.(2010江苏省南京市,6、7,5分)(6)在“分门别类辑古诗”活动中,有一本诗集收
《次北固山下》……………………………………王 湾 《春望》……………………………………………杜 甫 《渔家傲·秋思》…………………………………范仲淹 《天净沙·秋思》…………………………………马致远 录了下面几首诗。请根据它们所抒发情感的相近点,给诗集命名。(2分) 诗集名称:《 》 【答案】示例:《思亲集》《思乡集》(包含思念亲人、怀念家乡等意即可)
(7)下面是同学们对上述诗歌的品析,请选出不恰当的一项。( )(3分) A.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生”、“入”两字,形象地表现了时序的变迁、新旧的交替。此联既写美景,又含哲理。 B.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搔”,写解愁的动作;白发“更短”,突出愁的程度。诗人在离乱伤痛之时,叹息衰老,更添悲愁。
C.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夕阳西下,崇山峻岭间,狼烟升起,城门早早关闭。此句营造了一种宁静祥和的氛围。
D.小桥流水人家:小桥一座,流水潺潺,几户人家,幽静安适。此句反衬出流落他乡孤独无助的游子内心的凄凉。 【答案】C
2.(2010湖南省长沙市,四,18分)阅读下面的古诗文,完成文后各题。(共18分)
(一) 江城子 密州出猪 苏轼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韶裘,千骑卷平同。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13. “江城子”是这首词的_______,“密州出猎”是这首词的____________。 14.请写出“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的大意及其所蕴含的情感。
【答案】
13.(2分,每空l分)词牌名 题目
14.(3分)定将把弓拉得如圆月一样去参加战斗,去抵抗西北的侵略者。表达了作者要报效祖国,抵御入侵者,建功立业的决心。(意思相近即可)
3.(2010江苏省盐城市,二(1),6分)阅读下面两首古诗词,完成8—9两题。(6分)
秋词 刘禹锡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天净沙·秋思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8、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2分)、 A、《秋词》描绘了一幅鹤飞冲天的画面,在生机勃勃的景象中倾诉诗人的情怀。 B、《天净沙·秋思》精选了多种有代表性的景物,组成一幅暮色苍茫的秋野图画。 C、两首诗词都采用了直抒胸臆的写法,形象地表达出各自对秋天的独特感悟。 D、在表达手法上,前者是议论、描写兼抒情,后者则是动静结合,借景抒情。 9、同是写秋,两位作者表露的心境有什么不同?(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一)8、C 9、《秋词》表达了豪迈乐观之情。《秋思》表达了游子悲秋思乡之情。
4.(2010山东省烟台市,3,2分)欣赏下面书法作品,并指出它是哪种字体( )
A.楷书 B.行书 C.草书 D.隶书
【答案】B
5.(2010山东省东营市,二(1),4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梅 花 陈亮
疏枝横玉瘦,小萼点珠光。一朵忽先变,百花皆后香。 欲传春信息,不怕雪埋藏。玉笛休三弄①,东君②正主张。 注释:①三弄:指笛曲名“梅花三弄”。古有笛曲谢梅花之说。②东君:司春之神。 (1)诗中梅花形象具有怎样的特征?(2分)
(2)这首诗寄寓了作者怎样的情感和愿望?(2分)
【答案】(1)答案:清瘦明丽,敢为花先,传报春信,傲雪凌霜。 评分:答对两点得1分,共2分。意思对即可。
(2)答案:寄寓了对梅花高洁、坚韧品格的由衷赞美之情和让梅花及其品格永留世间的愿望。 评分:情感愿望各1分,共2分。意思对即可。
6.(2010山东省济宁市,二(1),3分)阅读下面的古诗文,回答问题。
绝句两首(其二)
杜甫
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
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来源:Z#xx#k.Com]
这首诗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案】拟人;表达了诗人漂泊在外的孤独和强烈的思乡之情。
评分:共3分。前一问1分,后一问2分,意思对即可。
7.(2010四川省南充市,7,3分)诗词鉴赏
天净沙 秋思
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来源:学.科.网] 断肠人在天涯。
(1)小令中“枯藤”“老树”“昏鸦”“夕阳”等词语描绘了一幅怎样的景象?(1分) 答: (2)这首小令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
答:
【答案】(1)深秋晚景图(1分) (2)游子(天涯沦落人)孤寂愁苦,思念家乡的情感。(2分)(意近 即可)
8.(2010四川省乐山市,10,5分)诗歌鉴赏。
教材上有岑参的一首诗歌《逢入京使》:“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有同学在赏析这首诗歌时将第三句理解为“立刻就会相见了,用不着再写信了”。
①你觉得这种理解正确吗?为什么?(2分)
答:
②从诗歌赏析的角度看,那位同学的理解跟整首诗还有哪些方面不相符?(3分) 答: 【答案】①(2分)
答:不正确。这种理解,把“马上”本来的意思是“骑着马在路上”(或“骑在马上”)错误地理解为表示“立刻”的时间副词“马上”。把表示“没有”的“无”理解为表示“用不着”的“毋”。此诗后两句的意思是骑着马走在路上突然遇见了入京使者,身边没有纸和笔可以写信,于是就托入京使者带话给自己在京城的家人告诉他们诗人是平安的。 (注意区分答案是否能从词和词性、词组等方面进行解说,酌情给分。)
②(3分)
答:①这样的理解改变了诗歌表现的诗人远涉边塞的思乡怀亲之情。 ②这样的理解不符合题意,“逢”的是入京使,而不是与家人相见。
③这样的理解与诗歌前两句描写的伤心情感不合,既然马上就要与家人见面了,还伤心什么呢?
(上述3点,答到1点给2分,答到2点及3点都给3分。)
9.(2010四川省眉山市,11,3分)阅读下面一诗,回答其后问题。
蒹葭(节选)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其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1)简要分析“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表达的思想感情。(2分)
(2)请写出此诗押韵的汉字。(1分)
【答案】(1)通过描写“蒹葭苍苍,白露为霜”展现了一幅萧瑟、冷落的秋景,借景抒情(或情景交融)(1分),表达了一种追求“伊人”求之不得凄清、冷落(或缠绵悱恻)的思想感情(1分)。
(2)苍、霜、方、长、央。(1分,漏一字不得分)
10.(2010四川省自贡市,19,9分)阅读下面两首诗词,然后回答问题。(9分)
滁州西涧
韦应物
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 ..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辛弃疾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 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①对上面两首诗词中加点的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幽草:幽深地方的草丛。 B.野渡:野外的渡口。 C.沙场:平旷的沙丘。
D.天下事:指收复中原统一天下的大业。
②《破阵子》中“五十弦翻塞外声”一句的意思是: 。 ③判断下面对这两首诗词分析的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A.《滁州西涧》是一首一著名的山水诗,写的是安徽滁州西涧的景色。( ) B.《滁州西涧》在看似平常、平静的写景中,不动声色地蕴藉自己的心迹,这是本诗的高妙之处。( )
C.《破阵子》首句“醉里挑灯看剑”形象地显示出作者杀敌的壮志。( ) D.《破阵子》中“可怜白发生”一句既写出了作者对自己的爱恋,也表达出壮志难酬的沉痛。( )
【答案】①C 3分
②琴瑟中弹奏着塞外的曲调。2分 ③A.√B. √C. √D×。4分一项1分.
11.(2010浙江省杭州市,23,5分)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回答(1)(2)两题。(5分) 早 梅
唐 张 谓
一树寒梅白玉条,迥临村路傍溪桥。 不知近水花先发,疑是经冬雪未销。 注:“销”同“消”。
(1)对于“一树寒梅白玉条”中的“白玉条”三字,有人说不恰当,不符合梅花呈朵状的形态特征。试谈谈你的看法。(2分)
(2)“不知近水花先发,疑是经冬雪未销。”两句语言质朴,但包含着不尽的意蕴。请作简要赏析。(3分)
【答案】(1)“白玉条”句是恰当的,因为这样更能体现梅花开得旺盛,压满枝头,同时,
也能说明诗人当时的立足点是在远处,和颔联相呼应。 (2)这两句是写诗人的观察发现。远望寒梅,似雪非雪,迷离恍惚;定睛细看,溪畔桥边,寒梅近水,迎风怒放。诗人的感受和发现既凸现了探索寻觅的惊喜,也烘托出早梅似玉如雪、凌寒独放的风姿。
12.(2010浙江省东阳市,三,4分)
(三)古诗鉴赏(4分)
冰壶洞 明 胡应麟
一线悬崖鸟道通,石床钟乳斗玲珑。 飞流万尺无人到,谁宿庐山此洞中。
(1) “石床钟乳斗玲珑”中的“斗”字用的很有意思,说说你的理解。(2分)
(2)诗歌后两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2分)
【答案】(1) .用拟人的手法生动地写出了钟乳的精巧美丽。
(2).对冰壶洞瀑布磅礴气势的赞美和无人赏识的感慨。
13.(2010浙江省金华市,三(一),4分)阅读下面的古诗文,完成问题。
(一)丰乐亭游春①(其一)(4分)
欧阳修
绿树交加山鸟啼,晴风荡漾落花飞。 鸟歌花舞太守醉,明日酒醒春已归。
【注释】①此诗作于庆历七年,欧阳修被贬为滁州知州的第三年。丰乐亭,在琅琊山幽谷泉上,距醉翁亭不远,为欧阳修所建。
1.诗歌的第一、二句写了哪些景物?体现了丰乐亭景色怎样的特点?(2分)
2.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
【答案】1.绿树、山鸟、晴风、落花(答出3项及以上给1分)、明媚(1分)
2.表达了诗人热爱自然、珍惜春天、追求美好生活的思想感情。(2分)
14.(2010浙江省衢州市,三(一),4分)阅读下面古诗文,完成问题。
舟过谢潭三首(之一)
(宋)杨万里
风头才北忽成南,转眼黄田到谢潭。
①
仿佛一峰船外影,褰帷急看紫巉岩。
【注释】①褰(qiān)帏:掀起帘子。
1.本诗第二句中的“转眼”与诗中 ▲ 一字相呼应,写出了 ▲ 。(2分) 2.诗最后一句中的“急”字体现了诗人怎样的心情?(2分) 【答案】1.忽 船行之快(第一问答“才”也可)
2.急切、好奇、惊喜。(三点中答出两点即可)
15.(2010浙江省湖州市,三(一),4分)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问题。 浣溪沙 欧阳修
堤上游人逐画船,拍堤春水四垂天。绿杨楼外出秋千。
白发戴花君莫笑,六幺催拍盏频传。人生何处似尊前。
注:欧阳修早年被贬颍州,晚年又隐居于此,州城西北,有一天然水泊,人称西湖,风景优美,是当时的名胜之地。欧阳修常来此游览。六幺,为唐代琵琶曲名。
1.词的上片中“逐”和“出”两个字用得极其精妙,请任选一个字进行赏析(2分) 2.词的下片描绘了一幅湖上宴乐图,从中你看到了作者怎样的情态?(2分)
【答案】1.“出”符合荡秋千时在围墙之上时隐时现的情况,暗中写出了秋千女的形象。 2.词人春日泛舟,与民同乐的愉快心情。
16.(2010浙江省温州市,三(一),4分)
(一)(4分)
①
新凉 徐玑
水满田畴稻叶齐,日光穿树晓烟低。 黄莺也爱新凉好,飞过青山影里啼。
【注释】①徐玑:南宋时温州诗人,“永嘉四灵”之一。②田畴:田地,田野。 1.本诗描绘了黄莺在初秋微凉的天气中自由翻飞、 的景象。(2分)
2.“黄莺也爱新凉好,飞过青山影里啼”间接表现了诗人怎样的心情?(2分) 【答案】1.欢快鸣叫
2.诗人借黄莺来表达自己对新凉到来的欣喜和惬意的心情。
17.(2010浙江省义乌市,15,4分) 阅读下面这首古诗,然后按要求答题。(4分)
春兴
(唐)武元衡
杨柳阴阴细雨晴,残花落尽见流莺。 春风一夜吹乡梦,又逐春风到洛城。
(1)
诗中_____一词写出了杨柳的枝繁叶茂,____一词写出了梦境的一再出现
(2) 这首诗的后两句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答案】(1)阴阴 又 (2) 思乡
18.(2010,甘肃省兰州市,7—8,3分)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
凉州词
王之涣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1) 诗中的“春风”除了指自然现象之外,还指的是 。(1分) (2)下列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2分) A. 诗歌前两句以远川高山衬托“孤城”,描绘出边地的雄阔苍凉之景。 B. “杨柳”是双关语,既指音乐的曲调,又指现实中的杨柳树。 C. 诗歌用“何须”二字,由边地图景描绘转入情感抒发。 D. 全诗极写戍边者不得还乡的怨情,情绪消极悲切。 【答案】(1)某种温暖关怀或某种人间春意春象。 (2).D 19.(2010,江西省,9—10,4分)阅读下面古诗.完成:
晚次乐乡县① 陈子昂
故乡杳无际,日暮且孤征。
川原迷旧国,道路入边城。 野戍荒烟断,深山古木平。 如何此时恨。噭噭②夜猿呜。
【注释】①本诗是诗人从故乡蜀地东行,途经乐乡县时所作。②噭:同“叫”。 (1)概括引发诗人思乡的事由。(2分) [来源:学科网ZXXK]
(2)下面对诗歌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诗人以时间为线索架构全诗,从“日暮”开始,到夜色渐浓,至“夜”结束全诗。 B.颈联以“烟断”、“木平”逼真地写出了夜色的浓重。
C.尾联自问自答,以景写情,情景交融,更添无尽乡思之愁。 D.此诗与诗人的《登幽州台歌》写法相同,粗犷、直抒胸臆。 【答案】(1).异乡孤征(意思相同酌情给分) (2).D [来源:Z_xx_k.Com] 20.(2010·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9,3分)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钱塘湖春行 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有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⑴诗中最能突出诗人感情的一个词语是: 。(1分) ⑵请选了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首联交代了踏春的去处,简洁明快地勾勒了西湖早春的轮廓。 B.颔联抓住了“争”、“啄”两个动词,描绘了一幅早莺争暖、新燕啄泥的画面。 C.颈联用“没马蹄”写出了西子湖畔春草深密、绿色醉人的景象。 D.尾联直抒胸臆,表达了诗人春行钱塘湖的喜悦心情。
【答案】⑴ 最爱 。(1分) ⑵C(2分)
21.(2010·湖南省株洲市,三, 4分)诗词鉴赏
小 松
唐 杜荀鹤
自小刺头深草里,而今渐觉出蓬蒿。 时人①不识凌云②木,直待凌云始道③高。
[注释] ①时人:指普通的人。 ②凌云:直冲云霄。 ③始道:才说。 (1)“刺头”准确地勾勒出小松的外形特点,也写出了小松 的精神。 (2)联系韩愈的《马说》,诗中“时人不识凌云木”意为时人不识 。 [来源:学+科+网]
【答案】 (1)顽强不屈或自强不息等。(2)人才。
22. (2010·湖南省娄底市,二,4分)诗词鉴赏
破 阵 子 为陈同甫作壮词以寄之
辛弃疾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来
源:Z.xx.k.Com]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1)这词首融 与 于一体,富于浪漫色彩。(2分) (2)这首词抒发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2分)
答:
【答案】(1) 梦幻(梦境、理想)(1分)现实(1分)
(2)抒发了作者抗敌报国、建功立业的爱国情感(1分)和报国无门、壮志未酬的悲愤(1分)。
23.(2010·贵州省毕节市,二(1),8分)诗歌鉴赏: (甲)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乙)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唐】韩愈 【唐】刘禹锡
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阳路八千。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知汝远来应有意,好收吾骨瘴江边。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1)(甲)诗中 “左迁” 的意思是 ;请概括(甲)诗首联的意思: 。(乙)诗中“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两句诗运用了典故,涉及到的两个人物分别是 和 。(4分) (2)请你简要分析(甲)(乙)诗在情感方面的异同。(4分) 【答案】
(1).贬官;朝奏夕贬;向秀;王质。(4分)
(2).相同点:两首诗都表现了被贬官之后凄楚难言的激愤之情。
不同点:(甲)诗语虽悲酸,却悲中有壮,表现了“为除弊事”而“不惜残年”的坚强意志;(乙)诗表现诗人对世事变迁和仕宦升沉的豁达乐观的胸襟。(4分)
24. (2010·江苏省连云港市,二(1),5分)阅读下面诗(词)句,完成问题。(5分)
①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②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李煜《相见欢》)
③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王建《十五夜望月》)
1.在中国古典诗词中,月亮是极具文化内涵的典型意象。请分别说出以上诗(词)句中,
作者借“月亮”表达的思想感情。(3分) 2.请任选一句分析其表达技巧。(2分) 【答案】
1.李白诗借月亮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与关切之情。(1分) 李煜词借月亮表达了离愁。(1分)
王建诗借月亮表达了对故乡亲人的怀念之情。(1分)
2.李白诗用拟人手法,把本来无知无情的明月,变成了一个了解自己的知心人。 李煜词用比喻手法,以“钩”喻月之形,营造了凄清冷寂的氛围。 王建诗用夸张手法,推己及人,扩大了望月者的范围。 (任选一句作答,手法1分,分析1分,意思对即可。)
25. (2010·四川省泸州市B卷,二,6分)诗词品读
阅读下面一首词,按要求答题。
春光好 欧阳炯
天初暖,日初长,好春光。万汇此时皆得意,竞芬芳。 笋迸苔钱嫩绿,花偎雪坞浓香。谁把金丝裁剪却,挂斜阳?
注释:雪坞—背阳处尚未消融的雪坡。
1.词人笔下的初春有什么特点?作者借此抒发了怎样的感情?(3分)
答:
2. “笋迸苔钱嫩绿,花偎雪坞浓香”中“迸”“偎”两字极妙,请任选其一简要分析。(3分)
答: 【答案】
1.阳光(或天气)温暖,花儿芬芳,万物充满勃勃生机。(“勃勃生机”必答,1分,其他任意答出1点得1分)表达了诗人对春天自然万物的热爱和欣喜之情。(1分)(共3分) 2.“迸”字突出了笋急于破土而出的冲劲(2分)和强劲的生命力。(1分)。“偎”字用拟人手法,(1分)写出了花的娇美。(2分)(共3分)
26. (2010·上海市,二,4分)阅读下面的诗,完成问题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孟浩然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 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1、诗中“太清”的意思是 。(2分) 2、下列理解正确的一项是(2分)
A、“八月湖水平”写出了洞庭湖的水面平静。 B、“波撼岳阳城”描写了岳阳城摇摇欲坠的景象。 C、后两联表达了作者寄情山水、归隐田园的愿望。
D、全诗委婉表达了作者希望一展才华的政治抱负。 【答案】1.天空 2.D
27. (2010·河北省,一,5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 问题。(5 分)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1.这首诗的作者是
;标题中的“乐天”是指诗人
(2 分) 。
2.用“/”划分下面诗句的朗读节奏。(每句只划一处)(1 分)
巴 山 楚 水 凄 凉 地,二 十 三 年 弃 置 身。 3.这首诗的颈联蕴涵了什么哲理?(2 分)
答:
【答案】
1.刘禹锡 白居易
2.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3.蕴涵了新事物必将代替旧事物的哲理。
28. (2010·云南省曲靖市,10,3分)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渡荆门送别 李白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1 )请写出表达作者思想感情的句子。(1分)
(2)“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一联,历来被人们称道。请任选一个角度进行赏析。(2分) 【答案】
(1 )(1分)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2)(2分) 答题示例:①绘意境:苍莽起伏的山峦随着平原旷野的延伸。渐渐消失得无影无踪, 一泻千里的长江水奔赴茫茫无际的辽阔平原。作者为我们展示了一幅气势磅礴的万里长江图。②赏字词:“随”表现出群山与平野的位置逐渐变换、推移,写出空间感和流动感:“入”渲染出江水奔流的磅礴气势,展示了诗人的广阔胸襟。④品技巧:运用了借景抒情的方法,抒发了作者初出荆门时的喜悦、激动的心情。更是诗人开阔的胸怀,开朗的心境和蓬勃朝气的形象写照。
29. (2010·陕西省,三(4),4分)阅读下边的文字完成下题
农家望晴
雍裕之
尝闻秦地西风雨,为问西风早晚回? 白发老农如鹤立,麦场高处望云开。
1.第三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有什么表达效果?
答案:
2.在《农家望晴》和《观 麦》中两位诗人抒发思想感情有什么相同点?
答案:
【答案】
1.“如鹤立”比喻白发老农持久,执着的站立姿态,形象的表现了他希望天晴的迫切心情
2. 对劳动人们的深切同情
30. (2010·河南省,三,4分)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下题。
饮酒 (其五)
陶渊明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1.请从炼字角度说说“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妙在何处。(2分) 2.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中的“真意”指的是仆么?(2分)
【答案】 1.示例一:“悠然”形象地写出了诗人远离世俗后心灵的自得、闲适、恬淡。
示例二:“见”写出了诗人看到南山美景时的随意与自然,体现了作者心灵的自由和惬意。(任选一词,言之成理即可。2分)
2.自然之趣和人生真谛。 (意思对即可。2分)
31. (2010·湖北省襄樊市,三(1),4分)阅读古诗《己亥杂诗》,完成下题。
己亥杂诗 龚自珍
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1..这首诗写诗人离京的感受,将 和 融为一体,将抒情和议论有机结合,抒发了诗人复杂的感情。(2分)
2..请你谈谈名句“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用形象的比喻表明了作者怎样的心志?(2分)
【答案】[来源:学#科#网]
1.政治抱负 个人志向 (2分,每空1分)
2.表明作者要为国为民尽自己最后一份心力。或:表明作者虽然辞官,但仍会关心国家的前途和命运。或:表现了他一贯的关心国家前途命运的一片痴情。(2分)
32. (2010·四川省成都市, B(一),4分)诗歌鉴赏 阅读下面诗歌,完成1~2题。
春 雪
韩 愈 新年都未有芳华,二月初惊见草芽。 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
1.诗中“惊”字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心情?(1分)
答: 2.简要赏析三、四句运用修辞手法的妙处。(3分)
答:
【答案】1、(1分)表现了作者突见春色萌芽时惊喜的心情(语意相近即可) 2、(3分)三、四句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把白雪描绘得美好而富有情趣,表现了它带给人的欣喜之感。白雪等不及春色的姗姗来迟,特意穿树飞花,装点出一派春色,突出了雪通人心的灵性。(明确修辞手法及其作用各计1分,简要赏析计1分;语意相近即可)
33. (2010·湖北省荆门市,14,5分)阅读下面一首诗歌,回答问题。
《过零丁洋》
文天祥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1)诗中颔联句运用了怎样的艺术手法。试具体分析。(3分) (2)诗中尾联句直抒胸臆,请你从内容上作简要分析。(2分)
【答案】(1)比喻;宋王朝的支离破碎就像那被风吹散的柳絮,自己的一生时起时沉,如同水中被水打的浮萍,生动形象的表现了国家和个人的命运和遭遇。
(2)人难免一死,为拯救国家而死,一片丹心永垂于史册,表明了诗人以死明志的决心,充分体现了诗人的民族气节
34.(2010·天津市,5, 3分)下面对诗句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毛泽东《沁园春·雪》) 这三句总写北国雪景,把读者引入一个冰天雪地、广袤无垠的银色世界。
B.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李白《渡荆门送别》) 这两句诗描绘了长江进入中游以后,江峡渐尽、平野旷出、江水开阔的景象。
C.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
中央。 (《诗经·蒹葭》) 这一章中前四句是写景,金秋露浓霜重;后四句是抒情,伊人情深意长。
D.远远的街灯明了,好像闪着无数的星星。天上的明星现了,好像点着无数的街灯。
(郭沫若《天上的街市》)
诗中由“街灯”到“明星”的联想,吸引着读者的视线从人间转到天上。 【答案】 C
35.(2010·广西省桂林市,二(1), 6分)诗歌鉴赏。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问题。
江 南 春 山 行
杜牧 杜牧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1)对两首诗歌的内容理解不当的一项是( ) (3分) ....A.“千里莺啼绿映红”一句,形象地描绘出春天的江南花红柳绿,鸟语花香的特点。 B.“多少楼台烟雨中”一句,概括地写出了千里江南楼台掩映,春雨朦胧的特点。 C.在《山行》中,诗人以“枫叶”自比,表达了珍惜生命,老而弥坚的人生态度。 D.杜牧笔下,无论春秋,大自然都充满了无限生机。所以即便是凌霜的枫叶也比早春二月的鲜花更加美丽,更加鲜艳。 (2)对两首诗赏析不当的一项是( )(3分) ....A.有诗人认为《江南春》中“千里”的“千”字实为 “十”字之误用,因为“千里莺
啼,谁人听得?千里绿映红,谁人见得?”这是很有见地的。 B.《山行》用一“生”字,形象地写出了白云初现,萦绕山梁的情景,化静为动,增加了画面的层次感。 C.《江南春》以虚实结合的手法,突出了江南细雨朦胧,春意盎然的特征,写得十分
传神。
D.两首诗都是写景抒怀之作,所写之景虽然不同,却都显得格调清新,充满诗情画意。
【答案】 (1)C (2)A
36. (2010·贵州省遵义市,(四),6分)次北固山下
王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1)颈联中的哪两个字形象生动地体现了自然时序交替的哲理?(3分) (2)这首诗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3分) 【答案】 (1)生、入
(2)这首诗描写了诗人客游他乡的羁旅之情,表达出作者放眼山川的宽阔博大的胸襟。(意思相近即可)
37. (2010·湖北省随州市,(一),7分)【诗歌天地】请你阅读下面的现代诗,完成后面14—16题。
天上的街市 郭沫若
远远的街灯明了, 好像闪着无数的明星。 天上的明星现了, 好像点着无数的街灯。
我想那缥缈的空中, 定然有美丽的街市。 ..
街市上陈列的一些物品, 定然是世上没有的珍奇。 ..
你看,那浅浅的天河,
定然是不甚宽广。 ..
那隔着河的牛郎织女, 定能够骑着牛儿来往。 .
我想他们此刻, 定然在天街闲游。 ..
不信,请看那朵流星, 是他们提着灯笼在走。
14、这首诗节奏舒缓,适合朗读。下面四项中朗读节奏(用“ / ”标示)和重音处理(文字下面用“·”标示)都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远远的 / 街灯 / 明了,好像 / 闪着 / 无数的 / 明星。[来源:学+科+网....Z+X+X+K] B、我想 / 那缥缈的 / 空中,定然有 / 美丽的 / 街市。 .....
C、那 / 隔着河的 / 牛郎 / 织女,定能够 / 骑着牛儿 / 来往。 ......D、不信, / 请看 / 那朵流星,是他们 / 提着灯笼 / 在走。 ....
15、诗的后三节中连用了四个“定然”和一个“定”说明了什么?(2分)
16、在诗中,作者对我国古代神话传说中牛郎织女的悲惨命运进行了大胆创新,赋予他们自由、幸福的生活。这样改写有什么作用?请用简洁的语言回答。(3分)
【答案】
38. (2010·山东省滨州市,(一),3分)古诗词鉴赏。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唐·刘禹锡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1)诗中借用典故表达诗人思想感情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1分)
(2)“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历来受到人们的赞赏,你怎样理解这两句诗?(2
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评分:共1分。
(2)诗人以“沉舟”“病树”自喻。表达了对自己不幸遭遇的愤懑和惆怅,同时也表达
出豁达的情怀。现在人们赋予它新意,常用来说明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
评分:共2分。只答出诗作的本意或新意,即可得满分。
39. (2010·山东省莱芜市,6,2分)阅读下面古诗,回答问题。
新晴 宋.刘攽(bān)
青苔满地初晴后,绿树无人昼梦余。 唯有南风旧相识,偷开门户又翻书。
“偷开门户又翻书”一句中,“偷”字有什么表达效果?
【答案】“偷”字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南风的顽皮可爱,表达了诗人的欣喜、欢悦之情。
评分:共2分。意思对即可。
40. (2010·浙江省杭州市,23,5分)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完成(1)(2)两小题。
同儿辈赋未开海棠
元好问
枝间新绿一重重, 小蕾深藏数点红。 爱惜芳心莫轻吐, 且教桃李闹春风。 (1)一、二两句写出了“海棠树”怎样的特点?
(2)“借花说理”是这首诗的一大特色,请就此做赏析。
【答案】(1)枝叶繁茂,新叶脆嫩;含苞未放(2)将春风中不轻易开放的海棠与争相绽放的桃李做对比,说明了做人不要轻浮,不要炫耀,而要注重蕴积,保持沉稳。
41. (2010·湖北省恩施自治州,23-26,8分)审美体验(8分,每小题2分)
(一)古诗欣赏
送友人 李白
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选自《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八年级上)
23.请将首联所展现的画面用形象生动的语言描绘出来。
24. 请简要分析尾联中细节描写的作用。
(二)新诗欣赏
春 芽 李 岭
一觉醒来 伸出 稚嫩的手 抓住天边 那一弯
飘动的彩虹 穿进
用美梦磨成的针 将大地
(选自《人民日报》2009年2月2日)织成锦
25.请简要概括这首诗描绘的情景和蕴含的情感。
26.诗人发挥新奇美妙的想象、运用多种修辞手法咏物抒情。请结合诗句简要赏析。
【答案】 (一)古诗欣赏
23.(2分)远远望去,青翠的山峦静静地横亘在外城的北面,波光粼粼的流水绕城东潺潺而过,好一幅动静相生、寥廓秀丽的图景!说明:意近即可。
24.(2分)离别时挥手告别的动作表现了依依惜别的心情;马鸣犹作别离之声,衬托了离情别绪。说明:意近即可。
(二)新诗欣赏 25.(2分)这首诗描绘了春芽在阳光雨露滋润下蓬勃生长、装点大地的情景,蕴含着诗人的欣喜赞美之情。说明:每个要点1分,意近即可。
26.(2分)示例:“一觉醒来/伸出/稚嫩的手”运用拟人手法,生动形象地描绘出早春植物发出嫩芽的情景,就像刚睡醒的孩子伸手那样稚嫩可爱、充满希望。说明:找出例句
0.5分,赏析1.5分。
42. (2010·云南省玉溪市,10,4分)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①~②小题。
下第①后上永崇②高侍郎
唐·高蟾
天上碧桃和露种,日边红杏倚云栽。 芙蓉生在秋江上,不向东风怨未开。
【注释】①下第:指科举落榜。②永崇:唐时长安的坊名。 ①诗中“碧桃”、“红杏”比喻 ,“芙蓉”比喻
。(2分) ②请分析末两句诗的含义。(2分)
【答案】 ①(2分)答案:及第者(中榜者)(1分), 落第者(作者自己)。(1分)
②(2分) 答案:末两句表面写的是芙蓉埋怨生长的环境和生的不是时候,实际上是暗寓自己生不逢时。(意思对即可)
43.(2010·福建省厦门市,3, 5分)阅读晏殊的《破阵子》一词,完成(1)-(2)小题。
燕子来时新社,梨花落后清明。池上碧苔三四点,叶底黄鹂一两声,日长飞絮轻。 巧笑东邻女伴,采桑径里逢迎。疑怪昨宵春梦好,元是今朝斗草赢,笑从双脸生。 (1)这首词勾画了美妙的春景,上阙(划波浪线处)描绘了哪些自然景物,请找出。(2分) (2)词中“笑从双脸生”的少女是如此清新活泼,请你结合这首词想象她的外貌和语言,并描写出来。(3分) 【答案】
44. (2010·广东省梅州市,(二),4分)赏析诗歌,回答相关问题。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韩愈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1)全诗表达了诗人对早春景色的 之情。(2分)
(2)对“烟柳满皇都”所表明的时令,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早春 B.仲春 C.暮春 D.初夏
【答案】(1)喜爱或热爱
(2)C
45. (2010·湖北省十堰市,(一),3分)古诗文阅读
(一)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宋·辛弃疾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头忽见。
(1)这是一篇以农村生活为题材的佳作,恰如一幅山村夜行图,读来有身临其境之感。词的上片 ,
两句从嗅觉和听觉上表现了乡村的景物特征,渲染了清幽、恬静的气氛,表达了诗人丰收喜悦的心情。(1分)
(2)词的下片笔锋一转,波澜变幻,骤雨将至时“路转”“忽见”的描写,既衬托出词人 ,又表现了 。(2分) 【答案】(1)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2)看到临近旧屋时的欢心,沉浸在夏夜美景中忘记路途远近的入迷状态。[来源:Zxxk.Com]
46. (2010·湖北省咸宁市,6,3分)阅读陆游的《游山西村》,按要求完成题目。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这首诗三、四两句是脍炙人口的名句,其中蕴含的哲理历来为人传诵,而它所描绘的意境也值得细细品味。请说说这两句诗描绘了怎样的意境。
【答案】示例:这两句诗描写了诗人行走于山间,只见重峦叠嶂,山环水绕,蜿蜒的山路越来越难以辨认。诗人正迷惘而找不到路时,突然看见在浓密的绿柳、明艳的花朵的掩映下几间农家茅舍若隐若现。诗人的心情顿时由疑虑到豁然开朗、欣喜不已。(3分。描绘意境1分,抒发心情1分,语言流畅1分)
47. (2010·湖南省岳阳市,9,4分)观沧海 曹操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1)这首诗以“ ”字总领,全诗借景抒情,表达了诗人 (2分) (2)请你展开合理的想象,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把“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所表现的画面描述出来。(2分) 【答案】(1)观;“一统天下的雄心壮志”或“博大胸怀”(答出“观”1分,答出“一统天下的雄心壮志”或“博大胸怀”1分) (2)示例:(树木凋零)秋风阵阵,呼呼作响,诗人站在辽阔的在海边,面对波涛汹涌的大海,心潮与大海一起涌动,感慨万千。(只作翻译1分,有想象内容1分)
48. (2010·辽宁省沈阳市,7,3分)赏析《饮酒》回答问题。
饮酒 陶渊明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答案】(1)表现诗人隐居时的安逸闲适的心境。 (2)C
49.(2010·浙江省台州市,三,4分)阅读下面古诗文,完成(1)——(2)
夏昼偶作
(唐)柳宗元
①②
南州溽暑醉如酒,隐几熟眠开北牖。
③④
日午独觉无余声,山童隔竹敲茶臼。
【注】①南州:指永州。溽(rù)暑:又湿又热,指盛夏的气候。醉如酒:像喝醉了酒那样要打盹。②隐几:凭倚着几案。北牖(yǒu):北窗。③日午:中午。④茶臼(jiù):指捣茶用的石臼。
(1)这首诗中体现睡得很深的一个字是 ;以有声衬无声的一个字是 。(2分) (2)诗的字里行间流露出诗人怎样的心情?(2分)
答: 【答案】(1)熟 敲 (2)流露出诗人悠闲(闲适、舒适、惬意、慵懒)的心情。
50.(2010·新疆生产建设兵团,13-14,4分)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完成13-14题。(4分)
行路难(其一)
李白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13.以下对诗歌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2分)
A.诗的开头两句以夸张的笔法,营造了欢乐的宴饮气氛,体现了诗人愉悦的心情。 B.诗中以“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来比喻人生道路中的艰难险阻。 C.诗中运用典故,含蓄地表达了诗人盼望得到朝廷重用的心理。 D.诗的最后两句写出了诗人坚信远大的抱负必能实现的豪迈气概。 14.这首诗反映出诗人当时怎样的矛盾心理?(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3、A(2分)
14、反映出诗人既苦闷、迷惘、愤慨又积极、乐观、执着的复杂心理。(2分)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1)“悠然”一词表现了诗人怎样的心境?(1分) (2)对《饮酒》的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2分) A.本诗首句交代诗人隐居之地乃是众人聚居之地。 B.“心远地自偏”写出诗人不染世俗之事的原因。 C.“欲辨已忘言”表明诗人隐居生活的迷惘状态。 D.本诗语言清新自然,情、境、理浑然融合。
51.(2010·广西省百色市,四(一), 6分)阅读王维的《使至塞上》,完成下题。
使至塞上 王维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1)颔联用“征蓬、归雁”比喻 ,表达了 的感情。(3分) (2)苏轼评价王维诗云“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颈联“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就是一幅美妙的图画。请说说这幅画的美是如何表现出来的。
①这幅图画具有 美。(1分)
②美的具体表现: (2分)
【答案】(1)诗人自己(或“负有朝廷使命的人”)(1分) 诗人孤独、思乡(2分) (2)(考生能选一个角度答题,赏析合理,即给3分,否则酌情扣分) 示例一:①图画的构图美。(1分)
②画面空间阔大,层次非常丰富:从上到下有天边的“落日”、空中的烽烟、地上的“长河”;从近到远有烽烟、夕阳、无边的“大漠”。(2分)
示例二:①图画的线条美。(1分)
②线条简约,寥寥几笔就勾勒出景物的基本形态:广阔的大漠上,纵的是烽烟,横的是黄河,圆的是落日。(2分)
示例三:①图画的色彩美。(1分)
②色彩艳丽、丰富:黄色的“大漠”、浑黄的“长河”、白色的烽烟、红色的“落日”,雄浑寥廓的边塞风光如在眼前。(2分)
示例四:①图画的意境美。(1分)
②诗句形象生动描绘出壮丽、奇特、别致的塞外风光,动静结合,意境雄浑。“大漠”背景下,有缓缓升起的烽烟,有波澜不惊的“长河”,有即将西下的“落日”。(2分)
52. (2010·江西省南昌市,(一),4分)阅读下面古诗.完成第(1)~(2)题。(4分)
次北固山下 王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1).诗的前二联中,描写远景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2).诗的颈联和尾联所表达的情感有什么不同?(2分) 【答案】(1)潮平两岸阔(2分)(答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不给分)。
(2)颈联:喜悦、高兴(或积极、乐观、向上)(1分)尾联:淡淡的乡思愁绪(1分)
53. (2010·山东省菏泽市,(二),4分)阅读下面的诗,完成第(1)——(2)题。
书湖阴先生壁 ( 宋)王安石
茅檐长扫净无苔,花木成畦手自栽。 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
【注释】①湖阴先生,作者的邻里好友。②排闼(tà):推门闯入。闼:宫中小门。
(1)“一水护田将绿绕” 一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这样写有什么表达效果?(2分)
(2)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2分)
【答案】(1)答案:运用拟人手法。化无情为有情,赋予水以灵性,生动写出田园风光的盎然生机。
评分:修辞手法1分,表达效果1分,共2分。 (2)答案:表现了诗人田园生活的喜爱之情。 评分:共2分。意思对即可。
54. (2010·山东省潍坊市,8,4分)夜发分宁寄杜涧叟
黄庭坚
阳关一曲水东流,灯火旌阳一钓舟。 我自只如常日醉,满川风月替人愁。 注:写于诗人早年离开家乡去外地做官之时。
这首诗最后两句运用了什么手法?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分析。(4 分)
【答案】作者不说自己愁,而说“满川风月替人愁”,移情于(景)物,以(景)物写人(2分)含蓄生动地表现了作者的离愁别绪。(2分)(4分。意思对即可)
55. (2010·陕西省华阴市,四,4分)新 秋
杜甫
火云犹未敛奇峰,欹枕初惊一叶风。 几处园林萧瑟里,谁家砧杵寂寥中。 蝉声断续悲残月,萤焰高低照暮空。 赋就金门期再献,夜深搔首叹飞蓬。
(1)颔联中的“几处”“谁家”能否替换为“处处”“家家”?为什么?(2分)
答: (2)“欹枕初惊一叶风”这一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2分)
答:
【答案】(1)不能。诗歌描写的是新秋的景象,“几处”的意思是园林中有几处可以看到秋天景象,“谁家”,有几家;意思是到了秋天有几家人已经开始做秋天的衣服了。如果是“处处”“家家”就不是新秋了。(2分) (2)“这一惊一叹,正是诗人在夏秋交替时的独特感受:眼看夏去秋来,难免有时不我待之感,也表露了诗人感叹时光易逝,功名难就的苦闷心情。(2分)
56. (2010·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二,4分)行路难
李白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1)以下对诗歌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2分)
A.诗的开头两句以夸张的笔法,营造了欢乐的宴饮气氛,体现了诗人愉悦的心情。 B.诗中以“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来比喻人生道路中的艰难险阻。 C.诗中运用典故,含蓄地表达了诗人盼望得到朝廷重用的心理。 D.诗的最后两句写出了诗人坚信远大的抱负必能实现的豪迈气概。 (2)这首诗反映出诗人当时怎样的矛盾心理?(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A(2分)
(2)反映出诗人既苦闷、迷惘、愤慨又积极、乐观、执着的复杂心理。(2分)
57. (2010·新疆省乌鲁木齐市,9,4分)对下面这首词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江城子 密州出猎
苏轼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A.这首词上阙浓墨重彩地描绘出猎时的场面,下阕生动形象地刻画了一位挽弓劲射的志士形象,反映出诗人的豪情狂态和关心国家命运的爱国精神。
B.词中“卷”字极具表现力,既写出了出猎时千骑奔腾的壮阔场景,又表现了出猎者情绪高昂的豪迈气概,为凸显“老夫”的狂放形象营造氛围。
C.诗人在词中多次用典,以孙权、魏尚自比,以“天狼”借指敌人,直接表达自己期盼重被朝廷重用、驰骋沙场、杀敌报国的强烈愿望。
D.诗人用语刚劲,挥洒自如,融叙事、言志、用典为一体,完成了艺术形象的塑造,体现出诗人粗犷、豪放的风格。 【答案】C
[来源:学|科|网Z|X|X|K]
58. (2010·云南省昆明市,7,2分)品读下面这首词,按要求回答问题。
渔家傲 [北宋]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请简要分析画线句在这首词中的作用。
【答案】1、时间上是上阙“长烟落日”的延续。2、借景抒情 写出戍边将士们寒夜戍守的艰辛,抒发了他们因功业未立,归期无计又思念家乡的复杂感情
59. (2010·云南省普洱、西双版纳市,9,3分)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送友人 李 白
青山横北郭, 白水绕东城。 此地一为别, 孤蓬万里征。 浮云游子意, 落日故人情。 挥手自兹去, 萧萧班马鸣。
(1)从内容上来看,这是一首 诗。(1分) (2)自选角度,对这首诗进行赏析。(2分) 【答案】(1)送别(2)答案提示:从修辞,词语,思想感情,表达方式等方面分析。(言之有理即可)
60. (2010·云南省昭通市,9,3分)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问题。
春望 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1)诗的首联,写诗人“望”到的景象是: 。(1分)
(2)后三联写诗人内心感受,突出了诗人怎样的渴望?(2分) 【答案】(1)国家(山河)破碎,城中春草凄凄,一片破败。(1分)
(2)反对战争,渴望和平。渴望战争尽快结束,期盼亲人团聚,国泰民安。(2分)
61. (2010·浙江省丽水市,三(一),4分)舟过谢潭三首(之一)
(宋)杨万里
风头才北忽成南,转眼黄田到谢潭。 仿佛一峰船外影,褰帷急看紫巉岩。
【注释】①褰(qiān)帏:掀起帘子。
(1)本诗第二句中的“转眼”与诗中 ▲ 一字相呼应,写出了 ▲ 。(2分)
①
(2)本诗最后一句中的“急”字体现了诗人怎样的心情?(2分) 【答案】(1)忽 船行之快(第一问答“才”也可) (2)急切、好奇、惊喜。(三点中答出两点即可)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