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城北变电所继电保护设计说明书

来源:华拓网
城北变电所继电保护设计说明书

1 引 言

本次毕业设计的容是城北变电所继电保护设计,其目的是通过在电力系统中装设一些继电保护装置,以保证当电力系统中某电气元件发生故障时,能自动、迅速地将故障元件从电力系统中切除,避免故障元件继续遭到破坏,使非故障元件迅速恢复运行;并且保证当系统中电气元件出现不正常运行状态时,如三相短路、两相短路、单相接地短路、两相接地短路、发电机和电动机以及变压器绕组间的匝间单相断线、两相断线等,能及时反应并根据运行维护的条件发出信号或跳闸。

本设计书编写过程中曾遇到过各种各样的问题和困难,指导老师XXX老师给予了宝贵的意见的精心指导,在此表示深切的意。

由于本人水平有限,设计书中难免会有错误和不足之处,恳请老师批评指正。

2城北新建变电所简要介绍

为适应工农业发展的需要,新建变电所,安装7500KVA 变压器两台,66KV 侧由东岭发电厂用双条线供电。10KV侧6条出线,其中一条配电线并联地方德力电厂。出线长度见附图

3运行方式分析

在选择保护方式及对其进行整定运行时,都必须考虑系统运行方式变化带来的影响.所选用的保护方式,应在各种系统运行方式下都能满足选择性和灵敏性的要求.对过量保护来说,通常都是根据系统最大运行方式来确定保护的整定值,以保证选择性,因为只要在最大运行方式下能保证选择性,在其他运行方式也一定能保证选择性;灵敏度符合要求,在其他运行方式下,灵敏度也一定能满足要求.对某些保护(例如电流电压连锁速断保护和电流速断保护),在整定计算时,还要按正常运行方式来决定动作值或计算灵敏度.

3.1最大运行方式

根据系统最大负荷的需要,电力系统中的发电设备都投入运行(或大部分投入运行)以及选定的接地中性点全部接地的系统运行方式称为最大运行方式.对继电保护来说,是短路时通过保护的短路电流最大的运行方式.

3.2最小运行方式

根据系统最小负荷,投入与之相适应的发电设备且系统中性点只有少部分接地的运行方式称为最小运行方式.对继电保护来说,是短路时通过保护的短路电流最小的运行方式.

3.3正常运行方式

根据系统正常负荷的需要,投入与之相适应数量的发电机、变压器和线路的运行方式称为正常运行方式.这种运行方式在一年之的运行时间最长.对更复杂的系统最大、最小运行方式的判断是比较困难的,有时需要经过多次计算才能确定.对于某些特殊运行方式,运行时间很短,对保证保护的选择性或灵敏性有困难时,且在保护拒动或误动不会引起大面积停电的情况下,可不予考虑.

3.4双电源供电的运行方式

根据任务书的给定的条件,本次设计的最大运行方式是东岭电厂双线同时为城北变电所(容量为2×7.5MW),根据短路点的位置选择短路电流的路径,可得到流过短路器的最大电流.

最小运行方式是东岭电厂单线供电给城北变电所,变电所只有一台变压器投入运行, 根据短路点的位置选择短路电流的路径,可得到流过短路器的最小电流。

4 主接线选择

各种接线方式的优缺点:

4.1单母线接线

优点:接线简单清晰、操作方便、设备少、投资小,隔离开关仅用于检修,不作为操作电器,不容易发生误操作。 缺点:(1)母线和母线隔离开关检修或故障时,将造成全部回路停电;

(2)出线断路器检修时,该回路将停电。 主要用于小容量的发电厂和变电所中。

4.2单母线分段接线

优点:可分段检修母线和母线隔离开关,减小母线故障的影响围, 缺点:出线断路器检修时,该出线停电。

4.3带旁路母线的单母线接线

旁路母线的作用:可以不停电地检修与它相连的任一断路器。 优点:可不停电检修任一出线断路器。

由于旁路系统造价昂贵,同时使配电装置和运行复杂,所以规程规定:电压为35kV而出线在8回以上,110kV、6回以上,220kV、4回以上的屋外配电装置都可加设旁路母线。6~10kV屋配电装置,一般不装设旁路母线。

4.4 单母线分段带旁路的接线

用专门的分段断路器和旁路段路器,则断路器数目较多,造价较高,一般不用。适用于进出线不多,容量不大的中小型发电厂和变电所。

4.5 双母线接线

优点:

⑴ 供电可靠

⑵ 运行调度灵活。 ⑶ 易于扩建

目前我国大容量的重要发电厂和变电所中广泛采用。 缺点

a. 隔离开关作为操作电器容易发生误操作;

b. 检修任一回路的断路器或母线故障时,仍将短时停电; c. 使用设备多,配电装置复杂,投资较多。

4.6 3/2接线

优点

⑴ 一母线故障或检修,均不致停电; ⑵ 任一断路器检修不影响正常供电;

⑶ 隔离开关仅作检修之用,不作为操作电器,误操作的可能性较少。 ⑷ 在进线功率和出线功率大致相等的情况下,就是两组母线同时故障,功

率仍可继续输送。

缺点

使用设备较多、投资大、而且继电保护装置复杂。 所以一般使用在220kV以上的超高压系统中。

4.7桥形接线

当只有两台变压器和两条线路时,可以采用桥形接线。正常运行时,桥连断路器闭合。 1. 桥接线

连接桥设置在变压器侧.

线路的投入和切除比较方便,变压器的投入和切除比较复杂. 适用于较长的线路和变压器不需要经常切换的场合。 2. 外桥接线

连接桥设置在线路侧。

适用于线路较短和变压器需经常切换

两条线路间有穿越功率时,也应采用外桥接线。 3.特点

桥形接线有工作可靠、灵活、使用的电器少、装置简单清晰和建设费用低等优点,并且它特别容易发展为单母线分段或双母线接线。因此广泛使用在220kV及以下的变电所中,具有二路电源的工厂企业变电所也普遍采用,还可以作为建设初期的过渡接线。

4.8变电所主接线方案确定

通过本次设计可以初步了解城北变电所有两台变压器,变压器的高压侧连接66KV高压母线,低压侧连接10.5KV低压母线。本次设计的城北变电所的主接线形式为高压(66kV)侧采用桥接线,低压(10.5kV)侧采用单母线分段接线。

图1-1 城北变电所主接线图(简图)

5选定继电保护方案

电气主接线是构成电力系统的重要环节,设计的合理与否直接关系到供电的可靠性以及电网运行方式的灵活性,并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主接线应满足可靠性、灵活性和经济性3项基本要素,主接线可靠性的定量分析由于基础数据的缺乏和计算方法的限制尚无法准确计算,故其衡量标准主要还是靠运行实践。本次设计中考虑的变电所主接线可靠性的具体要求如下 (1)开关检修时,尽可能不影响或少影响对系统的正常供电。

(2)任何单一元件故障或无故障跳闸时,应尽可能保证正常设备的继续运行及主要负荷的安全供电。

(3)尽量减小变电所全所停电的可能性。

(4)满足故障后可靠切除故障设备的要求。

主接线同时应满足调度运行、检修及扩建时的灵活性。只能满足正常情况安全运行的主接线不能称为合理的主接线。理想的主接线方案应既能满足调度运行中对各个设备的灵活投运与检修,又能兼顾扩建时过渡到最终接线的方便性。 主接线在满足可靠性、灵活性的前提下,还应尽可能做到经济合理,力求投资省,占地面积小,并降低电能损耗。

6变压器保护

6.1变压器的保护配置方案

电力变压器在电力系统中的地位非常重要,它的故障对供电可靠性和系统的正常运行带来严重后果。由于绝大部分安装在户外,受自然条件的影响较大,同时受到连接负荷的影响和电力系统短路故障的威胁,变压器在运行中有可能出现各种类型的故障和不正常运行状态。因此,必须根据变压器容量和重要程度装设性能良好、动作可靠的保护。

变压器的故障分为部故障和外部故障。故障指的是变压器油箱绕组之 间发生相间短路、一相绕组中发生的匝间短路、绕组与铁芯或引出线与外壳发生的单项接地短路。外部故障指的是油箱外部引出线之间发生的各种相间短路、引出线因绝缘套管闪落或破碎通过油箱外壳发生的单项接地短路。变压器发生故障,必将对电网或变压器带来危险,特别是发生部故障,短路电流产生发高温电弧不仅烧坏绕组绝缘和铁芯,而且使绝缘材料和变压器油受热分解产生大量气体,导致变压器外壳局部变形、破坏甚至引起爆炸。因此,变压器发生故障时,必须将其从电力系统中切除。

变压器不正常运行状态主要指过负荷、油箱漏油造成的油面降低以及外部短路引起的过电流。对于大容量变压器,因其铁芯额定工作磁通密度与饱和磁通密度比较接近,所以系统电压过高或系统频率降低时,容易过励磁。过励磁也是变压器的一种不正常运行状态,变压器处于不正常运行状态时,应发出信号。 为了保证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并将故障或不正常运行状态的影响限制到最小围,按照GB 14258—1993《继电保护和安装自动装置技术规程》的规定,变压器应装设以下保护装置。

6.2变压器保护装设原则

1.变压器的主保护回路

当变压器线圈和引出线发生相间短路以及变压器发生匝间短路时,其保护应瞬时动作。这种保护由差动保护来完成,因此,差动保护为变压器的主保护。 在66KV和10.5KV侧因为断路器检修切换至旁路断路器时,差动保护经屏正面的电流试验端子切换至变压器套管电流互感器。切换期间保护围缩小,但由于变压器故障少,断路器检修期不长,这样做是允许的。

当变压器油箱部短路时,短路点电弧使变压器油分解,形成瓦斯气体。重瓦斯保护作用于断路器跳闸,为变压器的主保护;轻瓦斯作用于信号。在保护线路常设有切换片QP,也可将重瓦斯保护投入信号。瓦斯继电器与变压器成套供应。 2.双卷和三卷变压器的后备保护 对双卷变压器,无论是间侧式双侧电源,均只在变压侧闭式复合电压启动的三相式过电流保护,电压元件由低压侧电压互感器取得电压。单侧电源时,保护的第一段时限跳开低压侧母线分段(或母联)断路器,第二段时限跳开高压侧断路器。双侧电源时保护的第一段时限跳开变压器低压侧断路器。第二段时限动作于总出口中间继电器。该保护作为外部相间短路和部相间短路后备,帮称为后备保护。

6.3变压器的纵联差动保护

1.变压器的纵联差动保护基本原理:

变压器的纵差动保护通常采用环流法接线如图示出了双绕组变压器纵差动保护的单原理接线是将被保护元件两侧(高、低压)的电流互感器二次侧,靠近被保护元件的两端连在一起。然后,将差动继电器并联到两电流互感器上。变压器纵差动保护在原理上是比较简单的,但在实现时应考虑变压器高、低压两侧电流的大小和相位不同。首先考虑对两侧电流进行相位补偿,然后进行数值补偿,才能保证正常运行和外部短路时流入继电器的电流在理想状态时等于零。此外,还应考虑变压器励磁涌流的影响和其他一些使不平衡电流增大的因素。

变压器纵差保护单相原理接线图1-2所示.在变压器纵动保护外部保护时一次侧流入的电流等于流出变压器的电流所以不平衡电流很小.差动继电器不动作.当D2点短路时此时流过差动回路的电流为I1+I2.此时电流大于差动继电器动作电流,继电器动作跳闸.在实现变压器差动保护时,应考虑变压器高、低压两侧电流的大小和相位,一般讲它们都不同.故在实现变压器差动保护时,应首先 考虑对两侧电流进行相位补偿,在进行数值补偿,都能保证正常运行和外部短路时继电器中的电流等于零(理想).此外,在实现差动保护时,还应考虑两个特点,一个是变压器励磁涌流,另一个是变压器差动保护的不平衡保护.

图1-2 变压器纵差保护单相原理接线图

按环流法接线变压器纵差是利用比较变压器的高压侧和低压侧的电流和幅值和相位的原理构成的.它主要是由接于差动回路的三个差动继电器组成.为了扩大纵差保护围,电流互感器应尽量靠近断路器.本设计的变压器容量为7.5MVA,因此采用的是BCH-2型差动继电器.它主要是用于两绕组或是三绕组电力变压器以及交流发电机的单向差动保护线路中的主保护,继电器能预防在非故障状态时出现的暂态电流作用.BCH-2型差动继电器由两部分组成:DL-11/0.2型电流继电器和一个带短路线圈的三柱式速饱和交流器。

当变压器正常运行或是外部短路时,注入差动继电器的电流为不平衡电流.由于预先选择好两侧电流互感器的变比和接线方式,故该不平衡电流值很小,注入电流继电器的电流(为两侧电流互感器二次侧电流之差),保护不动作.当保护区发生故障时,只要不平衡电流大于继电器的起动电流,则继电器动作,瞬时使变压器的两侧断路器7DL和9DL跳闸.

注意:由于本设计变压器为两绕组变压器,接法为Y/D—11.所以变压器角行侧电流互感器为星形接法,变压器星形侧电流互感器为角形接法.这样做可以补偿幅值和相位.

1.BCH—2型差动继电器工作原理

如图1-3,BCH-2型差动继电器工作原理是由一个DL-11/0.2型电流继电器和一个带短路线圈的三柱式速饱和变流器组成。中间B柱上绕有差动线圈Nd、平衡线圈Nb1、Nb2和短路线圈Nk';左边A柱上绕有一个短路线圈Nk'',其中Nk'和Nk''间的连接是同向串联的,右边C柱上绕有一个二次线圈N2,N2接有作为执

行元件的电流继电器。

图1-3 BCH-2型差动继电器结构原理图

图1-4正常运行和外部故障的情况图

2.一切电流差动保护所根据的基本原理是基尔霍夫第一定律。 由图1-4可知,变压器纵联差动保护装置的保护围,就是两侧电流互感器之间的围。而在保护围之外发生故障时,保护不动作。因此,不需要与相邻元件的保护在整定值和动作时间上配合,可以构成无时限的速断保护。 3.变压器差动保护整定计算原则

差动继电器动作电流的整定计算应考虑以下几种情况

(1)在正常运行时,防止电流互感器二次回路断线时引起的差动保护误动作。所以保护装置的启动电流应大于变压器的最大负荷电流ILmax(当ILmax不能确定时,用变压器的额定电流代替)即

IactKrelILmax (1-1)

Krel——可靠系数取1.3

(2)躲过外部短路时的最大不平衡电流此时有

IrelKrelIubmax (1-2)

Krel——可靠系数取1.3

Iubmax——区外故障时的最大不平衡电流

(3)躲过励磁涌流的影响

Iact1.3IN

IN——变压器的额定电流

运行经验证明,当Iact1.3IN时,可以躲过励磁涌流的影响,但最后还必须经过空载合闸实验差动保护的灵敏度实验

此时有

IKmaxKsen2 (1-3)

IKact

IKmin——在单侧电源供电,且系统为最小运行方式下,保护围部故障时,

流过继电器的最小短路电流

6.4变压器瓦斯保护

瓦斯保护主要是有瓦斯继电器组成,它安装在油箱与油枕之间的管道上,如下图所示.FJ3-80型复合式瓦斯继电器结构如左图所示.这类继电器有较好的防震性能.它是由挡板和开口杯复合而成的,上下方各有一个带干簧触点的开口杯,正常时,上下开口杯都浸在油.由于开口杯及附件在油的策略所产生的力矩比平衡锤4产生的力矩小,因此,开口杯处于上升位置,干簧触点3断开。

当发生轻微故障时,分解出少量气体,此气体上升并聚集在瓦斯继电器上部,使瓦斯继电器中油面下降,上开口杯露出油面.此时,开口杯及附件在空气中的重力加上杯中油的重量,所产生的力矩大于在油中平衡锤所产生的力矩,因此,开口杯顺时针方向转动,带动磁铁靠近,使上方的干簧触点闭合,发出轻瓦斯动作信号.当发生严重故障时,产生大量气体,在气流和油流的冲击下,挡板带动下开口杯转动,使下干簧触点闭合,发生挑闸脉冲.当严重漏油时,油面极度下 降,与上开口杯动作原理相同,也可是下开口杯动作于跳闸.

图1-5瓦斯保原理电路

工作原理:1是瓦斯继电器;2是信号继电器;3是出口继电器;4是连片.当变压器部发生轻微故障时,有轻瓦斯产生,瓦斯继电器的上触点闭合,作用于延时信号;发生严重故障时,重瓦斯冲出,瓦斯继电器的下触点闭合,经信号继电器,发出报警信号,同时通过连片使出口继电器动作使短路器跳闸.瓦斯继电器的下触点闭合,也可以利用切换片XB切换位置,只给出报警信号.

为了消除复合式瓦斯继电器的下触点在发生重瓦斯时可能有跳动(接触不稳定)现象,出口继电器有自保持触点.只要瓦斯继电器的下触点一闭和,CKJ就动作并自保持.当短路器跳闸后,短路器的辅助触点断开自保持回路,使CKJ恢复起始位置.

1至延时信号信号+2LP4R-由变压器其他保护来Rf++3CKJ6.5变压器的过电流保护

信号1DL+I+t-+++-跳1DL跳2DL2DL图6-3变压器过电流保护单相原理接线图 图1-6 变压器过电流保护单项原理接线图

变压器的过电流保护主要是装设在降压变压器的高压侧.过电流保护的测量元件为电流继电器,延时元件时间继电器,其保护单相原理如图1-6所示.当短路电流达到或超过电流继电器的动作定值时,电流继电器动作并起动时间继电器,经给定的延时后时间继电器的动合触点闭合,出口继电器将变压器从运行的设备中切除保证电网的正常运行.

过电流保护的电流互感器采用三相完全星形接线方式,,这样可以提高灵敏度。

动作电流应按躲过变压器可能出现的最大负荷电流来整定,即:

IactIlmaxKrelKve

(1-4)

式中 Krel ——可靠系数,一般取1.2—1.3;

Kve——返回系数,一般取0.85;

Ilmax——变压器的最大负荷电流,其值可以按以下情况考虑。

⑴.对并列运行的变压器,应考虑切除一台时所产生的过负荷,如各台变压器容量相等,可按下式计算:

IlmaxINm (1-5)

m1式中 m ——并列运行变压器的最少台数;

IN ——每台变压器的额定电流。

⑵.对降压变压器应考虑由电动机启动时的最大电流,即:

Ilmax

式中 KAS ——自启动系数,其数值与负荷性质及用户与电流的电气距离有关;

'ILmax——正常的最大负荷电流。

'KASILmax (1-6)

保护装置的灵敏度,按下式检验:

Ksen

被保护变压器低压母线发生短路时,要求Ksen=1.5—2而在后备保护围末端短路时,要求Ksen>1.2。

IKmin (1-7) IKact6.6变压器的过负荷保护

由于本次设计的变压器容量7.5MVA属于中、小型变压器。所以采用的是定时限过负荷保护,反应变压器三相对称过负荷,变压器的过负荷原理与发电机相似也是由电流继电器和SJ组成。因为是反应三相对称过负荷,所以只需在一相中接入电流继电器动作后延时发出信号。正常运行时电流继电器不动作,当出现过负荷电流时,故障电流大于电流继电器动作值或定值,电流继电器动作时间继电器开始计时,到达设定时间后故障仍未消失,发出信号报警。

图1-7 过负荷保护原理图

过负荷的保护的动作电流,按躲过额定电流来整定。即:

IactINKvel (1-8) Kve

式中 IN——保护安装侧的额定电流;

Kvel——可靠系数取1.05; Kve ——返回系数取0.85。

过负荷保护的动作时限,应大于过电流保护动作时限1—2个时限级差。 过负荷保护动作只发生信号,过负荷保护与过电流保护合用一组电流互感器。

7线路的保护配置方案

电力系统是由发电机、变压器、输电线路以及负荷所组成的总体.因此,输电线路的保护也至关重要的.

7.1中性点不接地电网故障的现象.

(1)发生接地后,全系统出现零序电压和零序电流. (2)非故障线路保护安装处,流过本线路的零序电容电流.容性无功功率是由母线

指向非故障线路.

(3)故障线路保护安装处,流过的是所有非故障元件的零序电容电流之和.而容性无功功率是由故障线路指向母线,即其功率方向与非故障线路方向相反.

根据以上线路故障是出现的现象,DL400-91规程对线路的保护配置提出了以下要求.

(1)100KV-200KV直接接地电力网的线路,应装设反应相间短路和接地短路的保护.

(2)110KV线路宜采用远后备方式.

(3)对接地短路,应按下列之一装设保护:

(4)可采用接地距离保护,并辅之以阶段式或反时限零序电流保护. (5)对相间短路,应按下列规定装设保护装置:

1)单侧电流单回路

可装设三相电流电压保护,如不能满足要求,则装设距离保护; 根据以上规程的要求,我为大新线路配置了距离保护、中性点不接地系统的接地保护(零序电流保护)以及绝缘监视装置. 线路配置方案: 1. 距离保护;

2. 绝缘监视装置.

7.2单回线路的电流速断保护

1电流速断保护

电流速断保护的保护围限制在本段线路,保护的启动电流整定,这样就不需要考虑与下一段线路在动作时间上相配合,瞬时动作。 (1)限时电流速此类保护的工作原理与整定 1)原理:

由于要求限时电流速断保护必须保护线路全长,这样它的保护围必然延伸到 下一条线路。当下一条线路出口处发生短路故障时,它就会起动,若不采取措施,就会失去选择性。为此,必须使保护带有一定时限,此时限的大小与其延伸的保护区,其动作时限则比相邻线路无时限电流速断保护高出一个时间级差。 2)保护整定的计算:

IKactKrelIKmax (1-9)

Krel——可靠系数,考虑继电器整定的误差,以及短路电流中非周期分量的影响,一般取1.2—1.3。

3)灵敏度校验

整定了限时电流整断保护的动作电流和动作时限,使之满足选择性要求。但其是否能在任何情况下都能保护线路的全长,还需进行校验。为了保护线路全长,限时电流速断保护必须在最小运行方式下,被保护线路末端发生两相短路时,具

有足够的灵敏度。

作为主保护时灵敏系数应按下式校验

Kren

(2)IKmin(32 (1-10) )IKact(2)IKmin——保护安装处两相短路电流;

(3)IKact——继电器的一次动作电流。

如果灵敏度不符合要求,可以采用纵联差动保护,用以实现瞬时切除故障。

7.3线路保护原理

1 无限时电流速断保护

电流速断保护根据对继电保护速动性的要求,在简单、可靠和保证选择性的前提下,原则上力求装设快速动作的保护。无限时电流速断保护(又称I段电流保护)就是这样的保护,它是反应电流升高而不带时限的一种电流保护。无限时电流速断保护的选择性是靠动作电流来保证的,灵敏性是用其最小保护围来衡量的,最小保护围不应小于线路全厂的15%—20%。无限时电流速断保护是有电流继电器KA,中间继电器KM和信号继电器KS组成。

正常运行时,负荷电流流过线路,反应到电流继电器中的电流小于KA的动作电流,KA不动作,起动合触点是断开的,KM动合触点也是断开的,信号继电器线圈和跳闸线圈TQ中无电流,断路器主触头闭合处正常送电状态。当线路短路时,短路电流超过保护动作电流,KA动合触点闭合起动中间继电器,中间继电器动合触点闭合将正电源接入KS线圈,并通过断路器的动合辅助触点QF1,接到跳闸线圈TQ构成通路,断路起跳闸后切除故障线路。(如图1-8所示)

MIIkNIkI123IoperLminmaxIkmaxIk0 图1-8无限时电流保护作用原理图

2限时电流速断保护

由于无时限电流速断保护一般不能保护线路全长,无法切除本线路无实现电流速断保护围以外的短路故障,为此增设了第二套电流速断保护必须带时限,一边和线路I段电流速断保护相配合,通常所带的时限只比瞬时电流速断保护大一个或两个时限级差,所以称它为限时电流速断保护。此情况下,它的保护围不超越相邻I段或Ⅱ段电流保护的围。

由于要求限时电流速断保护必须保护线路全场,这样它保护围必然延伸到下一条线路。当下一条线路出口处发生短路故障时,它就会起动,若不采取措施,就会失去选择性。为此必须使保护带有一定时限,此时限的大小与其延伸的围有关。为尽量缩短这一时限,通常使保护围不超出相邻线路无时限电流速断保护的保护区,其动作时限则比相邻线路无时限电流速断保护高出一个时间级差。(如图1-9所示)

MIkI1NI2mnPⅠIoper1IⅡoper10IⅢoper2 图1-9 限时电流速断保护工作原理图

3定时限过电流保护

限时电流速断保护虽能保护线路全长,但不能作为下一线路保护的后备。而定时限过电流保护不仅能保护线路全长,还能保护相邻线路的全长,可以起到后备保护的作用。这是因为过电流保护不是按躲过某一短路电流,而是按躲过最大负荷电流来整定的,故它的动作电流值较低,灵敏度较高,保护围大。同限时电流速断保护一样,定时限过电流保护也是适当选取动作电流和动作时限来获得选择性的。

定时限过电流保护动作电流的整定原则,定时限过电流保护动作电流的整定要考虑以下两个条件:

(1)为确保过电流保护在正常运行情况下不动作,保护装置的动作电流应整定得大于该线路上可能出现的最大负荷电流,即Ioper>I1max (2)在外部短路故障切除后,已动作的电流继电器能可靠返回。

4 阶段式电流保护

图1-10三段式电流保护接线图

无限时电流速断保护、限时电流速断保护、定时限过电流保护,它们各有优缺点,为了保证迅速可靠地切除故障,常常将无限时、限时电流速断及定时限过电流保护组合在一起,构成一整套保护,使之相互补充和配合,成为三段式电流保护。在线路首端附近发生故障,由第Ⅰ段切除,线路末端附近发生短路故障,由第Ⅱ段切除,第Ⅲ段只起后备作用。因此输电线路任何处发生的短路故障,一般可在0.5s时限优选则性的被切除。

三段式电流保护不一定三段都全部投入,处在电网末端的输电线路,可能出现限时电流速断与过电流保护的动作时限相等的情况,此时,Ⅱ段可不必投入。(如图1-10所示)

单回线的定时限过电流保护,作为限时电流速断保护或纵联差动保护的后备保护。

定时限过电流保护动作电流的整定原则:

定时限过电流保护动作电流的整定要考虑以下两个

(1)为确保过电流保护在正常运行情况下不动作,保护装置的动作电流应整定得大于该线路上可能出现的最大负荷电流I1max,即

IIIIoperI1max (1-11)

(2)在外部短路故障切除后,已动作的电流继电器能可靠返回。 综合考虑以上两个条件,引入返回系数Kres,则保护装置的动作电流用下式来确定

Ioper

KrelKssI1max (1-12)

Kres式中 Krel——可靠系数,一般取1.15—1.25;

Kres——电流继电器的返回系数,一般取0.85。

过电流保护灵敏度校验:

整定了定时限过电流保护的动作电流后,尚需对其进行灵敏度校验,看其是否能在保护区短路故障时可靠动作。灵敏度校验应按如下两种情况分别考虑:

(1)当过电流保护作为本线路的近后备保护时,其校验点应选在本线路末端,Kren1.3~1.5。

(2)当过电流保护作为相邻元件的远后备保护时,其校验点应选在相邻线路(元件)末端,要求Kren1.2。

当过电流保护的灵敏度不能满足要求时,应采取性能更好的保护方式。

7.4单回线纵联差动保护

1.纵联差动保护的基本原理

所谓带辅助导线的纵联差动保护,就是被保护线路一端的电流状况与经过辅助导线传送过来的另一端的电流状况进行比较,以辨别短路时是发生在被保护线路的部还是外部,从而判断保护是否应该动作的一种保护方式。

辅助导线所传送的电流状况大致上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传送电流的大小(瞬时值),另一类是传送电流的方向。根据传送电流的大小(瞬时值)以辨别部抑或外部的短路的保护方式,按照在辅助导线中电流的流动方式分为环流式和均压式。在下图可知,在被保护线路两侧装有相间变化的电流互感器,把线路两侧电流互感器二次侧带*号的极性端子且辅助导线联接起来,把线路两侧电流互感器二次侧非*号的极性端子也用辅助导线联接起来,电流继电器接在差流回路上。 在正常运行和外部(指两电流互感器所包围的围以外)D1点短路时,流入继电器线圈的电抗为IjII2III2

在理想情况下,经线路两侧的一次电流相等,于是两侧电流互感器的二次电流

••II2和III2也相等,并在辅助导线构成的回路中形成环流,这时L侧的一次电流II1•方向不变。II侧的一次电流III方向与外部短路时的正好相反(上图虚线所示)所以流入继电器的电流为:

••••1••1•IJ(II1III1)ID (1-13)

kiki•ki——电流互感器的变化;

ID——故障点的短路电流。

当流入继电器的电流IJ大于继电器的动作电流时,继电器动作,当故障线

路自两侧同时切除。

由此分析可看出,纵联差差保护围,就是两侧电流互感器所包括的围。在保护围短路时,保护能瞬时动作,在保护围外短路时,保护不能动作,因此不需要与相邻元件的保护在整定值和动作时间上进行配合。

•7.5纵联差动保护的整定与灵敏度校验

1整定计算

纵联差保护的动作电流按以下二式整定,并取其中较大者作为差动继电器的整定值。

(1)躲过外部短路的最大不平衡电流

IKDactKrelIubmax0.1KrelKupKssIKmaxKi (1-14)

Krel——可靠系数,一般取1.2—1.3;

0.1——电流互感器可能产生的最大误差(按10%误差曲线校验);

Kup—— 非周期分量系数,当采用附有速饱合变流器的差动继电器时取1;

Kss——电流互感器同型系数,两端电流互感器型号相同时取0.5,不同时取1;

IKmax——外部短路时,渡过保护装置的最大短路电流。

(2)为防止电流互感器二次回路一相断线而导致保护动作,IKDact应躲过被保护线路可能流过的最大负荷电流,即:

IKDKrel

ILmax (1-15) KiKrel ——可靠系数,取1.2—1.3。

根据式选其者确定继电器整定值,当电流互感器发生二次回路断线时,差动保

护不会动作。还可装设断线监视装置,它动作后自动地将差动保护退出工作,这样为二次回线时同时又发生外部短路时,可防止差动保护无选择性地动作。 纵联差动保护灵敏度应满足:

KsenIKminIKDactki (1-16)

IKmin——系统最小运行方式下,单侧电源供电时,被保护线路末端短路,

流过保护装置的最小短路电流。

第二章计算书

1参数计算

1.1等值等值电路图(标么值)及短路故障点的选择

图2-1 各点短路等值电路图

1.2电气主要设备参数

1. 1、2号变压器:

型号:SJL-7500/66 冷却方式:强油冷却 额定频率:50HZ 额定容量:7500KVA 额定电压:66/10.5KV

空载损耗:9.6KW 短路损耗:57KW

短路电压:7.5% 空载电流:0.9% 接线:Y/△-11

生产厂家:变压器厂 出厂日期:1999年11月 2、系统运行情况:

66KV系统在 SB=100MVA UB =66KV情况下, X*= 0.0482 10KV地方电厂在:SB =100MVA UB =66KV情况下, X*= 1.52

1.3标么值归算

东岭电厂的电抗标么值

X1*0.0482 X2*0.0482

线路1的电抗标么值

Xwl1*Xwl1Sb0.220 Ub2线路2的电抗标么值

Xwl2*Xwl2Sb0.220 2Ub变压器的电抗标么值

XT1*XT2*Uk(%)SB•1 100SN线路3、4的电抗标么值

Xwl3*Xwl4*Xwl3Sb2.438 Ub2线路5的电抗标么值

Xwl5*Xwl5Sb2.888 2Ub线路6的电抗标么值

Xwl6*Xwl6Sb3.258 2Ub线路7、8的电抗标么值

Xwl7*Xwl8*Xwl7Sb2.104 Ub2线路9的电抗标么值

Xwl9*Xwl9Sb3.258 Ub2德力电厂的电抗标么值

X3*1.52

2正常方式运行下短路电流计算

正常运行情况为东岭电厂双线送电,变压器T1、T2工作

2.1 DQFI断开,DQF2闭合

K 7点短路:

X7*X1*Xwl1*0.2682

1X7*3.7286

Ik7*Ik7Ik7*SB3.263 3UbK 1点短路:

X1*(X7*XT1*)∥(X7*XT2*)∥(Xwl9*X3*)0.559

Ik1*1X1*1.7876

Ik1Ik1*SB9.83 3UbK 2点短路:

X2*X1X1*Xwl3*2.9974

Ik2*0.3336

2*Ik2Ik2*SB1.835 3UbK 3点短路:

X3*X1X1*Xwl5*3.447

Ik3*0.290 SB1.5956 3Ub3*Ik3Ik3*K 4点短路:

X4*X1X3*Xwl6*6.705

Ik4*0.383 SB2.1065 3Ub4*Ik4Ik4*K 5点短路:

X5*X1X1*Xwl7*2.6634

Ik5*0.3755

5*Ik5Ik5*SB2.065 3UbK 6点短路:

X6*(X1X7*XT1*)∥(X7*XT2*)Xwl9*3.863

Ik6*0.2589 SB1.4238 3Ub6*Ik6Ik6*

2.2 DQF1,DQF2都断开

K 7点短路:

X7*X1*Xwl1*0.2682

1X7*3.7286

Ik7*Ik7Ik7*SB3.263 3UbK 1点短路:

X1*X1X7*XT1*1.2682

Ik1*0.789

1*Ik1Ik1*SB4.340 3UbK 2点短路:

X2*X1X1*Xwl3*3.706

Ik2*0.2689

2*Ik2Ik2*SB1.484 3UbK 3点短路:

X3*X1X1*Xwl5*4.156

Ik3*0.2406 SB1.3234 3Ub3*Ik3Ik3*K 4点短路:

X4*X1X3*Xwl6*7.414

Ik4*0.1349

4*Ik4Ik4*SB0.742 3UbK 5点短路:

X5*X1X1*∥(X3*Xwl9*)Xwl7*1

Ik5*1

5*Ik5Ik5*SB5.5 3UbK 6点短路:

X6*X1X1*Xwl9*4.497

Ik6*0.2224

6*Ik6Ik6*SB1.223 3Ub

2.3 DQF1,DQF2都闭合

K 7点短路:

X7*(X1*Xwl1*)∥(X2*Xwl2*)0.1341

1X7*7.457

Ik7*Ik7Ik7*SB6.525 3UbK 1点短路:

X1*[X7*(XT1*∥XT2*)]∥(Xwl9*X3*)0.5594

Ik1*1X1*1.788

Ik1Ik1*SB9.832 3UbK 2点短路:

X2*X1X1*Xwl3*2.9974

Ik2*0.334

2*Ik2Ik2*SB1.835 3UbK 3点短路:

X3*X1X1*Xwl5*3.447

Ik3*0.290

3*Ik3Ik3*SB1.595 3UbK 4点短路:

X4*X1X3*Xwl6*6.705

Ik4*0.149

4*Ik4Ik4*SB0.820 3UbK 5点短路:

X5*X1X1*Xwl7*2.6634

Ik5*0.375

5*Ik5Ik5*SB2.060 3UbK 6点短路:

X6*(X1X7*XT1*)∥(X7*XT2*)Xwl9*3.796

Ik6*0.2634 SB1.4487 3Ub6*Ik6Ik6*

2.4 DQFI闭合,DQF2断开

K 7点短路:

X7*(X1*Xwl1*)∥(X2*Xwl2*)0.1341

1X7*7.457

Ik7*Ik7Ik7*SB6.525 3UbK 1点短路:

X1*X1X7*XT1*1.1341

Ik1*0.882

1*Ik1Ik1*SB4.851 3UbK 2点短路:

X2*X1X1*Xwl3*2.572

Ik2*0.3889 SB2.1384 3Ub2*Ik2Ik2*K 3点短路:

X3*X1X1*Xwl5*3.022

Ik3*0.331

3*Ik3Ik3*SB1.820 3UbK 4点短路:

X4*X1X3*Xwl6*6.280

Ik4*0.159

4*Ik4Ik4*SB0.876 3UbK 8点短路:

X8*[(X1*Xwl1*)∥(X2*Xwl2*)]∥(X3*Xwl9*)0.1304

1X8*7.668

Ik8*Ik8Ik8*SB42.17 3UbK 5点短路:

X5*X1X8*Xwl7*2.2344

Ik5*0.4475

5*Ik5Ik5*SB2.462 3UbK 6点短路:

X6*X1X1*Xwl9*6.853

Ik6*0.1459

6*Ik6Ik6*SB0.8025 3Ub

3 不正常运行方式下短路电流计算

不正常运行方式为东岭电厂单线送电和1台变压器检修情况

3. 1 东岭电厂单线送电,两台变压器正常运行

1.DQF 1 闭合 DQF 2 断开

K 7点短路:

X7*X1*Xwl1*0.2682

1X7*3.7286

Ik7*Ik7Ik7*SB3.263 3UbK 1点短路:

X1*X1X7*XT1*1.2682

Ik1*0.788

1*Ik1Ik1*SB4.334 3UbK 2点短路:

X2*X1X1*Xwl3*3.7062

Ik2*0.2698

2*Ik2Ik2*SB1.484 3UbK 3点短路:

X3*X1X1*Xwl5*4.1562

Ik3*0.2406

3*Ik3Ik3*SB1.323 3UbK 4点短路:

X4*X1X3*Xwl6*7.414

Ik4*0.1349

4*Ik4Ik4*SB0.742 3UbK 8点短路:

X8*(X1*Xwl1*XT2*)∥(X3*Xwl9*)1

1X8*1

Ik8*Ik8Ik8*SB5.5 3UbK 5点短路:

X5*X1X8*Xwl7*3.104

Ik5*0.322

5*Ik5Ik5*SB1.772 3UbK 6点短路:

X6*X1X1*Xwl9*4.497

Ik6*0.222

6*Ik6Ik6*SB1.223 3Ub

2.DQF1,DQF2 都闭合

K 7点短路:

X7*X1*Xwl1*0.2682

1X7*3.729

Ik7*Ik7Ik7*SB3.263 3UbK 1点短路:

X1*[X1X7*(XT1*∥XT2*)]∥(Xwl9*X3*)0.661

Ik1*1.513

1*Ik1Ik1*SB8.321 3UbK 2点短路:

X2*X1X1*Xwl3*3.1

Ik2*0.323

2*Ik2Ik2*SB1.774 3UbK 3点短路:

X3*X1X1*Xwl5*3.549

Ik3*0.282

3*Ik3Ik3*SB1.55 3UbK 4点短路:

X4*X1X3*Xwl6*6.807

Ik4*0.147

4*Ik4Ik4*SB0.808 3UbK 5点短路:

X5*X1X1*Xwl7*2.765

Ik5*0.362

5*Ik5Ik5*SB1.99 3UbK 6点短路:

X6*(X1X7*XT1*)∥(X7*XT2*)Xwl9*3.997

Ik6*0.25

6*Ik6Ik6*SB1.376 3Ub

3.2 变压器T2检修,T1正常运行,东岭电厂单线送电

DQFI断开,DQF2闭合

K 7点短路:

X7*X1*Xwl1*0.2682

1X7*3.7286

Ik7*Ik7Ik7*SB3.263 3UbK 1点短路:

X1*(X1X7*XT1*)∥(Xwl9*X3*)1

Ik1*1

1*Ik1Ik1*SB5.5 3UbK 2点短路:

X2*X1X1*Xwl3*3.438

Ik2*0.291

2*Ik2Ik2*SB1.600 3UbK 3点短路:

X3*X1X1*Xwl5*3.888

Ik3*0.257

3*Ik3Ik3*SB1.415 3UbK 4点短路:

X4*X1X3*Xwl6*7.146

Ik4*0.1399 SB0.7697 3Ub4*Ik4Ik4*K 5点短路:

X5*X1X1*Xwl7*3.104

Ik5*0.322

5*Ik5Ik5*SB1.772 3UbK 6点短路:

X6*X1X7*XT1*Xwl9*4.497

Ik6*0.222

6*Ik6Ik6*SB1.223 3Ub

3.3 变压器T2检修,T1正常运行,东岭电厂双线送电

DQF 1 、DQF 2 闭合

K 7点短路:

X7*(X1*Xwl1*)∥(X2*Xwl2*)0.1341

1X7*7.457

Ik7*Ik7Ik7*SB6.525 3UbK 1点短路:

X1*(X1X7*XT1*)∥(Xwl9*X3*)0.915

Ik1*1.093

1*Ik1Ik1*SB6.011 3UbK 2点短路:

X2*X1X1*Xwl3*3.353

Ik2*0.2982

2*Ik2Ik2*SB1.640 3UbK 3点短路:

X3*X1X1*Xwl5*3.803

Ik3*0.263

3*Ik3Ik3*SB1.446 3UbK 4点短路:

X4*X1X3*Xwl6*7.061

Ik4*0.1416 SB0.7789 3Ub4*Ik4Ik4*K 5点短路:

X5*X1X1*Xwl7*3.019

Ik5*0.33

5*Ik5Ik5*SB1.822 3UbK 6点短路:

X6*X1X7*XT1*Xwl9*4.363

Ik6*0.2292

6*Ik6Ik6*SB1.261 3Ub

短路电流列表如下:

短路故障点(KV) K1 K2 K3 K4 K5 K6 K7 DQF1短开,DQF2闭合 9.820 1.835 1.596 0.819 2.060 1.424 3.263 正 4.497 3.262 常 DQF1,DQF2都断开 4.34 1.484 1.323 0.742 5.5 运 行 DQF1,DQF2都闭合 9.832 1.836 1.600 0.820 2.065 1.449 6.525 DQF1闭合,DQF2 断开 4.851 2.138 1.820 0.876 2.462 0.803 6.525 东岭 DQF1,DQF2 4.334 1.484 1.323 0.742 1.772 1.223 3.262 都断开 DQF1,DQF2 8.321 1.774 1.55 都闭合 单线送电 DQF1断开 DQF2闭合 5.5 0.808 1.989 1.376 3.263 电厂 不 单线 正 送电 常 运 行 变压器 检修 1.606 1.415 0.770 1.772 1.223 3.262 双线送电 6.011 1.640 1.446 0.779 1.822 1.261 6.525 DQF1,DQF2 都闭合 (表2-1)

正常运行方式下,当DQF1,DQF2都闭合是最大运行方式三相短路;不正常运行方式下,单线送电、变压器检修情况是最小运行方式三相短路

4整定计算

4.1 变压器保护整定计算

1 计算各侧一次电流,选出电流互感器变比,确定二次回路额定电流I2N和I2N (1) 计算最大短路电流

通过短路电流计算可知:

66KV:最大三相短路电流为6525A 最小三相短路电流为3262A 10KV:最大三相短路电流为9832A 最小三相短路电流为770A

计算结果列表如下: 序号 1 名称 变压器一次电流IN(A) 电流互感器接线方式 电流互感器计算变比 66KV(Y) 10KV() 750068.7 363 7500412 310.5Y 41282.4 52 3 369119 54 5 电流互感器标准变比 二次回路额定电流I2N(A) 150 53693.97 30500 54124.12 100(表2-2)

从表中可看出10KV侧二次回路额定电流大于66KV侧,因此选10KV侧为基本侧。 (2) 确定保护装置的一次动作电流

计算10KV侧的一次动作电流,躲过变压器的励磁电流

IoperkrelIN1.3412535.6(A)

式中Krel——可靠系数,取1.3; IN——变压器基本侧的额定电流 1)

躲过外部短路时最大不平衡电流

Ioperkrel•Inubmaxkrel(ktsferfer)IKmax1.3(10.10.050.05)式中 Krel——可靠系数,取1.3;

98321278.16(A)2 fer——电流互感器相对误差,取0.1; Kts——电流互感器同型系数,取1;

IK.max——外部短路时,流过基本侧的最大短路电流;

U——变压器分接头改变而引起的误差; V Vfer——继电器整定咋数与计算咋数不等而产生的相对误差,计算动 电流时,用0.05进行计算。 2)

躲过电流互感器二次回路断线时变压器的最大负荷电流

IoperkrelIl.max1.3412535.6

式中 Il.max——变压器正常运行时归算到基本侧的最大负荷电流,可用额定电流代替取上述三种条件中最大值作为保护动作电流计算值。即躲过外部短路时最大不 平衡电流Ioper972.4(A)

(3) 确定基本侧(10KV侧)工作线圈的咋数

继电器动作电流计算值为

Ioper.ckconIopernTA11278.1613(A)

5005

Nd.cal

选用实用工作匝数Nw15匝,其中差动绕组实用匝数Nd.set4匝,平衡绕组匝数Nb1.set1匝。

公式中 Nd.cal——基本侧工作线圈计算匝数 ANO——继电器动作安匝,取60A

(4) 确定基本侧实际动作电流及平衡线圈匝数

根据选取的基本侧工作线圈整定匝数,算出继电器的实际动作电流和保护的一次动作电流分别为

ANo604.96匝 Ioper.c11Ioper.bANo6012(A) Nd.set5

nTAkcon5005121200 1Ioper其中,Nd.set取相近于Nd.cal的匝数作为整定匝数Nd.set=5匝,基本侧工作线圈匝数

NW1等于差动线圈Nd.set和平衡线圈Nb1.set之和,即

Nw1Nd.setNb1.set415匝

非基本侧平衡线圈的计算匝数为

Nb2.calNw1I1N4.12Nd.set51.189匝 I2N3.97

公式中 I1N I2N——基本侧,非基本侧二次回路的额定电流

选用与Nb2.cal相近的整数匝数作为非基本侧平衡线圈的整定匝数Nb2.cal,即

Nb2.cal=1匝。 (5) 校验相对误差

fer

因为Vfwe0.05,且相差很小,则以上计算结果有效。

(6) 灵敏度校验

按变压器部短路故障时,最小短路电流校验,归算至66KV侧的 10KV母线两相短路电流:

Id.min332622825(A) 2Nb2.calNb2.set1.18910.03640.05

Nb2.calNb.set1.1894

Ik.min3Id.min32825163(A) 150305

计算最小灵敏系数

ksenIk.min16312.5>2 Ioper13 满足要求

2 过电流保护整定 (1)动作电流 按 IoperKrelIL.max,IL.maxKSSIN式计算固定降压变考虑Kres电动机自启动,取自启动系数KSS

1.5

IL.maxKssIN1568.7103.5(A)

Ioper

krel1.2IL.max103.5146.1(A) kres0.85式中 IL.max——正常运行最大负荷电流

KSS——自启动系数,取1.5

Krel——可靠系数,取1.2

Kres——返回系数,取0.85

流过继电器电流为

Ioper.ckconIopernTA1103.53.45(A)1505

应选用DL—11/6型继电器

(2)灵敏度校验

IK.min 按Ksen式用最小运行方式下变压器低压侧两相短路电流校验,即

Ioper.cIk.min163(A)

Ksen满足灵敏度要求

3 过负荷保护

过负荷保护的动作电流按躲过额定电流来整定,即

IK.min16347>2 Ioper.c3.45Ioper

Krel1.05In68.72.829(A)

150KresnTA0.855过负荷保护动作时限应大于过电流保护时限1-2个小时时限级差; 过负荷保护动作只发出信号;

过负荷保护与过电流保护合用一组电流互感器,动作时限取3S

4.2 东岭配电线路继点保护整定计算

整定线路(东岭线)的短路电流 短路故障点(A) K1 最大运行方式下 最小运行方式下 1线路参数

电流互敢器变比nTA9832 5500 K3 1595 1415 (表2-3)

K4 870 770 功率因数cos0.9,三段保护采用接线方式:两相不完全星型接线 2 东岭线段线路整定 (1)无时限电流速断保护

一次动作电流的整定,保护装置的一次动作电流应按躲过本线路末端K3点

500,自启动系数Kss1.5 5短路时,流经保护装置的最大三相短路电流

II(3)Ioper.1KrelIkN.max1.2515951993.75(A)

继电器动作电流:

IIg.oper.1KcomI1Ioper.11993.7519.94(A)

500nTA5

其中: Kcom=1

选用DL—11/50型继电器其动作的整定围1.25~50A (2)限时电流速断保护

动作电流的整定,计算保护1的段动作电流应先计算出保护2的无时限电流速断保护的动作电流

III(3)Ioper.2KrelIK2.max1.258701087.5(A)

动作电流整定应按照与保护2的无时限电流速断保护相配合整定

IIIIIoper.1KrelIoper.21.151087.51250.6(A)

继电器的动作电流为

IIIg.oper.1kconII1Ioper.11250.612.51(A)

500nTA5

选用DL—11/20型,其动作电流整定围5~20A 动作时限为

1 tt2t0.5s

应选用DS—111型时间继电器,其时限整定围0.1~1.3S 灵敏度校验

(2)IK.L.maxKsen1IIIoper.1323.8>1.25 1250.65500

满足规程要求

(3)定时限过电流保护

动作电流的整定 段最大负荷电流为:

IL.max103.5(A) Ioper.1 取Krel1.2,Kss1.5,kres0.85

III 则Ig.oper.1KrelKssIL.max Kres1.21.5103.5219.2(A) 0.85继电器动作电流

IIIIg.oper.11219.22.19(A) 5005选用DL—11/50型电流继电器,其动作电流整定围为1.25~50A 动作时限按阶梯型时限特性整定为

t1t2t2.00.52.5s

选用DS—11/50型电流继电器,其动作电流整定围为0.25~3.5S

灵敏度校验

做本线路近后备保护

5500Ksen3221.7>1.5 219.2做线段线路后备保护

33141522.651.2K25.59>1.2 sen292.34219.2895Ksen满足规程要求

总 结

为期九周的毕业设计就要结束了,我的求学生涯也将告一段落.走出学校步入社会,利用自己的所学,为未来打拼。

本次设计的主要容是城北变电所的继电保护设计,通过对变压器以及线路的保护配置,来保证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的设计与配置是否合理,直接影响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故选择保护方式时,满足继电保护的基本要求.选择保护方式和正确的整定计算,保证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

本次设计使我学到了许多电力系统继电保护以及电气二次接线这方面的知识,这些知识虽然以前接触过,但那都是些表面上的知识.只有通过了这次毕业设计才让我懂得了不少继电保护的在的东西,我所学的专业是供用电技术,它包含的知识不是和广,尤其是对继电保护方面的知识学习的更始少的很,刚开始作设计的时候根本就找不到头脑,一点思路都没有,通过网络上的文库以及学校图书馆的万方论文数据库的摸索,渐渐步入正轨开始上手找到思路。

第一个遇到的问题就是运行方式分析和短路电流计算,只有运行方式分析正确了,才能得到准确的短路电流.在继电保护书里虽然有基本的短路计算方法但是也不尽详细,由于短路点较多,运行方式多种,所以计算量比较大,在计算的时候比较容易出现错误,幸而在与同学的交流中及时发现和纠正,才没有影响进度.接下来的就是选定继电保护方案,并进行保护定值整定计算及灵敏度效验.这是本次设计的核心容所在,难点也在这里,只有选择好保护方案才能对其保护进行整定和选用互感器的型号.最后是绘制有关图纸,图纸绘制的成功与否主要影响着本次设计,不同的保护要配在不同的地方,例如差动保护必须是配在你要保护装置的两端,故障动作是必须可靠的迅速的灵敏的跳开和被保护装置连接的短路器.只有这样才起到了保护的功能.

毕业设计考验了我对所学继电知识的掌握,加深了我对继电保护知识的理解.通过对规程的学习,熟悉了电力系统对继电保护要求.更感受到电力系统的严谨与认真,这对我们这些即将步入工作岗位,而又毫无工作经验的人无疑是有着深刻教育意义的。

自己写

参考文献

[1].卓乐友.电力工程电气设计手册.水利电力,1991 [2].戈.电力工程电气设备手册(下册),中国电力,1998 [3].丁锍山.变电所设计.科学技术,1993

[4].锡普.发电厂电气部分.中国电力,1997

[5].蓝之达.供用电工程.中国电力,1996 [6]. 炜.供用电设备.中国电力,2004

[7].锡普.发电厂电气部分.中国电力,2002 [8].常美生.高电压技术.中国电力,2004

[9].王子午.高压成套开关设备.中国电力,2004

[10].周文俊.电气设备实用手册(下册).中国水利电力,1999 [11].周泽存.高电压技术.中国电力,2003

[12].黄益庄.变电站综合自动化技术.中国电力,1999 [13].董振亚.电力系统过电压保护.中国电力,1997 [14].东北电力.电力工程设计手册.人民,1993 [15] 晶 主编 .供电系统继电保护.中国电力,2008 [16] 王晓文 主编 .供用电系统.中国电力,2005

附 录

保护值清单

名称 变 压 器 线 路 保护装置 差动保护 过电流保护 过负荷保护 瓦斯保护 限时电流速断 无时限电流速断 定时限过电流 各继电器主要整定值 BCH—2基侧电流13A BCH—2非基侧电流5A 3.45A(2.5—10A) —————————— 气体容积300m3,流速1m/s 19.94A(5—20A) 12.51A(1.25—50A) 2.19A(1.25—50A) 变比 500/5 150/5 150/5 150/5 500/5 500/5 500/5

变压器保护继电器选择清单 保护名称 瓦斯保护 差动保护 过电流保护 过负荷保护 电流继电器 时间继电器

还有几图 自己画吧~~ 哥只能帮你到这了~

型号 QJ1—80 BCH——2型 DL—11/6 围 ————————— 1.5~12A ————————— 数量 1 3 3 1 6 2 ———————— ———————— DL—11/50 DS—112 DS—111 1.25—50A 0.25—3.5S 0.1—1.3S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