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作,把一个人的特点写具体》教案(一等奖)
课题 把一个人的特点写具体 课型 习作 授课 时间 1课时 1.引导学生留心观察身边的人,注意特点鲜明的人,学会通过多种途径收集人物典型的事例和相关材料,了解人物的特点。 2.引导学生借助生动鲜活的具体事例,学习课文中运用外貌、动作、神态、语言教学 目标 和心理描写等细节描写突出人物鲜明特点的方法,突出人物某一方面的特点。 3. 激发学生写作的兴趣,培养学生写作的自信心,培养学生在习作中说真话表真情的习惯。 4.鼓励学生独立构思并完成自作,培养学生相互评改和认真修改习作的良好习惯。 教学 重点 教学 难点 在习作中引导学生借助生动鲜活的具体事例,学习课文中运用外貌、动作、神态、语言和心理描写等细节描写突出人物鲜明特点的方法,突出人物某一方面的特点。 在习作中借助细节描写突出人物特点。 教具 准备 课件 教学设计 一、交流激趣,导入课题。 1.引导回忆:同学们,我们每天都会接触到形形色色的人,说一说最近你都遇见过哪些人? 2.学生自由发言,其他学生进行评议,也可以做补充发言。 导入 3.教师小结:从交流中可以看出,同学们善于注意身边的人,对小区( 4 )分钟 里锻炼身体的爷爷奶奶,学校里老师、同学,还有上学时遇到的公交车售票员,维持秩序的交通警察…… 4.导入课题【出示课件2】:这节课我们就来回忆自己见过的形形色色的人,从中选择一个人,把他的特点写具体。(板书:把一个人的特点写具体) 二次备课 1
二、引导选材,交流写法。 (一)引导选材:可以选择最典型的事例来表现人物特点。 1.回忆《我的朋友容容》,说说课文是通过什么来表现人物特点的?(课文通过描写容容给“我”取报纸、送报纸这件事来表现容容助人为乐、忠于职守的特点的;有时通过容容给“我”寄信这件事表现了容容的好奇、天真、可爱等特点。) 2.假如老师给出题目《叔叔记忆力超群》,让你写一篇课文,谁来说一说作文中应该抓住叔叔的什么特点来写?(记忆力超群)你会选择哪些事例来表现叔叔的特点?(小组交流,代表发言,教师评议,相机引导并小结。) (1)选择材料。 【出示课件3】 事例1:他读完一本故事书,就能把所有的细节都记住。 新课 事例3:他能记住我的生日。 教学 ( 33事例4:那幅地图他只看了一遍,就能一点儿不差地画下来。 )分(2)组织材料。 钟 ①围绕《叔叔记忆力超群》所选择的材料中,你觉得最能表现叔叔特点的是哪些材料?(事例1和事例4最能体现叔叔记忆力超群的特点。) ②在写作中应该怎样合理安排这些材料?(最能表现叔叔特点的材料事例1和事例4要详写,其他材料略写。) 【出示课件4】详写和略写 所谓详写,是指对能直接表现中心意思的主要材料加以具体的叙述和描写,放开笔墨,写得比较充分;所谓略写是指对虽与表现中心意思有关但不是直接表现中心意思的材料,少用笔墨,进行概括式的叙述。 【出示课件5】详写和略写的关系 在一篇文章中,详写和略写是对立统一、相辅相成的。没有“详”,就无所谓“略”;没有“略”就无所谓“详”。详写的内容必须是主要的,次要的不能详写;但详写必须有略写配合,略写补充详写,使文事例2:他记住了我昨天说过的一句话。 2
章繁简适当,重点突出。可见,详写和略写是两种互为补充的表达方法。 【出示课件6】如何确定详写和略写 依据文章的题目,确定写作的重点;依据文章的中心,分主次材料;依据文章的内容,点面结合。 最能直接的、具体生动地表现文章中心意思的地方要详写;同表现中心意思有些联系,不能不写但又不必详写的,就要略写。 【出示课件7】在处理详略的问题上,最容易犯两种毛病 一是掌握的材料多,就多写、滥写;掌握的材料少,就少写,或不写。二是喜好的、熟悉的就多写,反之则少写,或不写。我们一定要注意避免这两种问题的出现。 (二)交流写法。 1.在本单元课文学习中,你了解了哪些描写人物的方法?2.小组交流,小组长整理小组同学的发言。 3.小组派代表做汇报发言,师生评议,教师相机引导并小结:选择具体事例,通过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心理等把人物的特点写具体。(板书:选择具体事例,通过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心理等把人物的特点写具体。) 三、互相交流,指导命题。 1.小组交流:这次习作要求题目自拟,请你根据自己要写的人和选择的材料,你准备给自己的习作拟一个什么样的题目。 2.全班交流,教师评议并小结: (1)可以直接把要写的人作为习作的题目。如我的爸爸、我的老师、我的同学…… (2)可以根据人物特点对习作进行命题。如胆小鬼、小气的妈妈、球迷爷爷、贪吃的妹妹、爱唠叨的妈妈…… (3)可以把自己受到的教育或启发作为习作的题目。如她感动了我、敬佩的人、我的良师益友…… 四、欣赏范文,把握技法 【出示课件8】 爱唠叨的妈妈 3
我的妈妈今年39岁。她中等身材,细细的眉毛下嵌着一双和善的眼睛。 平时,妈妈总是唠唠叨叨的。每当晚上,我看电视不爱睡觉的时候,妈妈就唠叨的说:“别看了,明天还要上学呢!”每当我写字的时候,耳边又是一声:“写字姿势要正确,预防近视眼!”还有什么上课要注意听讲啦,要认真写作业啦,要诚实啦,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啦……一天唠叨得没完没了。一听到妈妈的唠叨声我就心烦。可后来我对妈妈的唠叨却有了新的认识。 那是临近期中考试的时候。头几天妈妈就把考试要注意的事项对我说了好几遍。等到考试的那天,妈妈又唠叨着对我说:“考试时别慌张,要认真审题,字迹要工整,做完题要仔细检查。”我听了不耐烦地说:“知道了。”心想,妈妈真能唠叨!到了考场,等卷子发下来的时候,我一看试题很简单,就飞快地写起来。不一会儿,卷子就答完了,我刚想交卷,看见别的同学仍然在认真地写着,我的耳旁忽然想起了妈妈的唠叨声,于是我就认真地检查起来。当检查到第四题时,发现第一小题因为马虎答错了。我急忙把它改过来。为了防止再出错,我又重新检查了一遍,直到认为没有一点儿错的地方我才交了卷。宣布成绩了,我得了100分。我高兴极了。是妈妈的唠叨声使我得了满分,也使我克服了马虎的坏毛病。 我感谢妈妈的唠叨,正是因为这唠叨声,千百次地督促我,使我健康地成长! 1.我当小评委:学生欣赏范文,说说什么地方写得好?(小组交流,汇报发言。) 2.师生交流,教师小结,把握技法。 (1)文章先写妈妈的唠叨让我心烦,后写妈妈的唠叨促我成长,欲扬先抑的写法让文章情节曲折起伏,激发了读者的阅读兴趣。 (2)习作选取了典型事例表现人物特点:每当晚上,我看电视不爱睡觉的时候,妈妈就唠叨的说:“别看了,明天还要上学呢!” ……等到考试的那天,妈妈又唠叨着对我说:“考试时别慌张,要认真审题,字迹要工整,做完题要仔细检查。” …… (3)习作通过细致描写人物外貌、语言表现人物特点,通过“我” 4
的心理活动从侧面表现人物特点。(板书:从侧面表现人物特点。) ①外貌描写(我的妈妈今年39岁。她中等身材,细细的眉毛下嵌着一双和善的眼睛。)表现了妈妈和善的特点。 ②语言描写(“别看了,明天还要上学呢!”每当我写字的时候,耳边又是一声:“写字姿势要正确,预防近视眼!”……“考试时别慌张,要认真审题,字迹要工整,做完题要仔细检查。”……)表现了妈妈对“我”的关心和爱护。 ③通过对“我”心理活动的描写反衬妈妈的特点(“一听到妈妈的唠叨声我就心烦。”“是妈妈的唠叨声使我得了满分,也使我克服了马虎的坏毛病。”“我感谢妈妈的唠叨,正是因为这唠叨声,千百次地督促我,使我健康地成长!”) “我”心里活动的变化一方面突出了妈妈的特点,另一方面照应了主题,彰显事情的意义,突出了文章的主旨。 3.总评:文章先写妈妈的唠叨让我心烦,后写妈妈的唠叨促我成长,欲扬先抑的写法让文章情节曲折起伏,激发了读者的阅读兴趣。通过外貌、语言描写表现妈妈的特点。“我高兴极了。是妈妈的唠叨声使我得了满分,也使我克服了马虎的坏毛病。”叙事后的议论,彰显事情的意义,突出了文章的主旨。 五、独立习作,教师巡视。 1.明确习作要求:写的时候,运用本单元学过的描写人物的方法,把人物的特点写具体。题目自拟。 2.学生独立完成习作,教师巡视,个别指导,提醒学生格式要正确,试着用上本单元学过的描写人物的方法。 六、全班交际,师生评议。 1.习作完成后自己阅读并修改,保证句子通顺,没有错别字。 2.以小组为单位,每个同学把自己的习作在小组里读一读,小组同学互相评议,提出修改意见。也可以大家一起帮助修改,并选出最好的一篇习作作为小组的代表作。 3.课件出示教师巡视时发现的优秀学生习作。 (1)学生自由阅读。 (2)自由发言,进行评议,发现亮点,提倡借鉴。 4.课件出示教师巡视时发现的存在普遍性问题的学生习作。 5
(1)学生自由阅读。 (2)自由发言,进行评议,发现问题,提出建议。 (3)集体交流,进行修改。 5.小组交流。 (1)把自己独立修改后的习作读给小组同学听,和同学一起分享当时的快乐心情。 (2)互相评价:从哪里感受到了当时的快乐心情,哪些地方没听明白。 七、自我修改,誊抄习作。 1.谈话激励:古代大诗人白居易曾经感叹过:“旧句时时改,无妨悦性情”。好的文章词句,是经过作者的千锤百炼,无数次修改才得来的。 2. 复习作文要求: (1)指名说出本次作文要求:写人,要抓住这个人某一方面的特点来写,比如学习上刻苦认真、勤奋努力;生活上艰苦朴素、勤俭节约;工作上兢兢业业、一丝不苟;待人上尊老爱幼、助人为乐。具体的要通过一件事或几件事,来表现这个人某一方面的品格。写好后多读几遍,并认真修改。 (2)提问:这次作文向我们提了几点要求,哪一点最重要?(共四点要求:一是选择一个人,把他的特点写具体;二是可以选取最典型的事例来表现他的特点;三是运用本单元学过的描写人物的方法,把人物的特点写具体;四是题目自拟。重点是第三点。) 3.请同学们根据交流情况再次修改自己的习作,试着用好修改符号。 4.小组内交流再次修改后的文章。 5.把自己的习作认真誊抄。 课堂小 八、教师小结,鼓励积累。【出示课件10】 结及拓今天,老师真的非常高兴,因为就从短短的一节课,通过你们的展延伸 ( 3 习作让我认识了这么多天真可爱、风趣幽默、乐于助人、善解人意的)分钟 有特点的人物,老师感到万分荣幸。 板书 内容 把一个人的特点写具体 (1)选择具体事例。 6
(2)通过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心理等把人物的特点写具体。 (3)从侧面表现人物特点。 习作例文
我的朋友容容 【教学目标】 1.默读例文,通过作者的描述,了解容容的性格特点。 2.默读例文,结合批注了解课文描写人物的方法及其好处。 3.分析例文,总结描写人物的方法,学会运用多种方法表现人物形象。 【教学重点】通过分析习作例文,了解文中描写人物的方法及其好处。总结描写人物的方法,学会运用多种方法表现人物形象。 【教学难点】学会运用多种描写方法描写人物。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具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内 容 二次备课 一、创设情境,引发兴趣。 1.问题激趣: (1)在本单元课文的学习中你了解了哪些描写人物的方法?(选用典型事例,把它写具体;通过肖像描写、动作描写、语言描写、神态描写、心理描写刻画人物形象;描述周围人的反应,间接写出人物的特点。) (2)你的身边有哪些有特点的人?他(她)有什么特点?你想怎样把他(她)的特点写出来? ①小组交流,小组长整理学生发言。 ②小组派代表做汇报发言,师生评议。 ③教师小结:选用典型事例,把它写具体;通过肖像描写、动作描写、语言描写、神态描写、心理描写刻画人物形象;描述周围人的反应,间接写出人物的特点。 2.导入课题【出示课件2】:今天,我们一起来阅读一篇文章《我的朋友容容》,了解容容的特点,了解作者在文章中把容容的特点写出来的方法。(板书:我的朋友容容)
7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请同学们默读课文。
(1)注意要读准字音,读懂字词,有读不通顺的地方多读几遍。 (2)标清段落序号, 圈划出不理解的地方、读不准的字、词语或句子,及时请教同桌或者老师。
(3)默读课文,结合批注,想一想课文是怎么写容容这个人的,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2.小组同学互相交流。
3.小组派代表进行预习汇报,师生评议。 三、读中感悟,体会写法。 【出示课件4】(第二自然段)
1.自由读,说说你感受到什么?(容容是个可爱的女孩。)你从哪儿看出来的,从课文中找出这段话,画出有关词句。 2.指名汇报,大家补充,读出体会。 3.教师小结,【出示课件5】
作者运用了一系列表示动作的词语,成功地描写了容容取报纸的动作,让读者感受到容容可爱的同时,也表现人物的性格特征——助人为乐。
4.交流描写方法:“搬、爬、踮、取、爬、奔、交”课文具体描写了容容取报纸的动作,虽然她取报纸并不容易,可每天都坚持去取。
5.教师小结:动作描写是刻画人物的重要方法之一。在这段话中作者运用了一系列表示动作的词语,成功地描写了容容取报纸的动作,让读者感受到容容可爱的同时,也表现人物的性格特征——助人为乐。
6.【出示课件6】
在写作文时,如实地写好一个人的动作,才能够把人物写活。那么,怎样写好人物的动作呢?
首先,要写出连贯的动作。把一个大动作分解成几个小动作,抓住人物最有特征的动作,一一进行叙述,那么整篇文章就能把人物动作写具体了。其次,准确运用词语,在描写人物动作时,要根
8
据文章的具体环境,准确使用词语,力求把人物的动作写得准确、具体,这样才能把人物的动作、形象,逼真地写出来。另外,在描写人物的动作时,还应注意通过人物的动作描写,表现人物的性格特点和精神面貌。即要把人物做事情的全过程写清楚,又要把人物活动的每个步骤一步一步地写具体,这样才能够使得人物形象鲜明,文章层次清楚。
7.【出示课件7】动画播放容容取报纸的过程。指导朗读,读出小女孩的可爱,在读中感受小女孩助人为乐的优秀品质。 【出示课件8】(第四自然段)
1.自由读,说说你感受到什么?(容容是个忠于职守的女孩。)你从哪儿看出来的,从课文中找出这段话,画出有关词句。
2.指名汇报,大家补充,读出体会。 3.教师小结.
4.交流描写方法:选用典型事例表现人物特点。【出示课件9】 5.教师小结:第一,选择的典型事例应该突出人物的性格特征——小女孩容容忠于职守。 第二,选择的典型事例必须能突出文章的主题。——作者对小女孩容容的喜爱和赞扬。【出示课件10】
6.指导朗读,在读中感受小女孩忠于职守的优秀品质,在读中感受到作者对小女孩的喜爱和赞美。 【出示课件11】
一天我下班回家…… ……
“知道啦!知道啦!”她高兴地说。
1.自由读,说说你感受到什么?(容容是个好奇、天真的女孩。)你从哪儿看出来的,从课文中找出这段话,画出有关词句。
2.指名汇报,大家补充,读出体会。 3.教师小结。
4.交流描写方法:通过有个性的语言描写表现了容容的好奇、天真。
5.教师小结:语言描写是对人物的独白、对话及其说话时的神态、动作、语气等的描写,其主要作用是刻画人物性格。描写人物
9
语言要注意以下三个问题:一是人物语言要有个性。二是要写出人物说话时的神态、动作等。三是语言要简洁明了,不能拖泥带水,更不能写一大堆的废话,让“人物”说个没完。【出示课件12】
6.指导朗读,在读出表现出小女孩的好奇、天真。 【出示课件13】
我十分纳闷…… ……
……原来那封“欠资待领”的信就是她寄的啊!
1.自由读,说说你感受到什么?(容容是个可爱的女孩。)你从哪儿看出来的,从课文中找出这段话,画出有关词句。
2.指名汇报,大家补充,读出体会。
3.交流描写方法:作者通过对容容的语言、动作、神态的描写表现了容容的可爱。
4.教师小结:语言描写是塑造人物形象的重要手段。成功的语言描写总是鲜明地展示人物的性格,生动地表现人物的思想感情,深刻地反映人物的内心世界。。
5.读写结合,学以致用:要写好人物,大多会综合运用多种描写方法。当然,靠懂得这些方法还是不够的,更主要的还应不断丰富自己的学识,积累人生的底蕴,在认真观察生活的基础上,才能灵活地驾驭各种技巧,塑造出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来。正如曹雪芹所说:“字字看来皆是血,十年辛苦不寻常”。
6.指导朗读,读出小女孩的可爱,在读中感受作者对小女孩的喜爱。
四、课堂小结,总结写法。【出示课件14】
1.通过学习,你了解了容容的哪些特点?(天真可爱、幼稚好奇、助人为乐、忠于职守。)
2.在这篇课文中作者用了哪些方法向我们来介绍容容?(典型事例、语言描写、动作描写、神态描写等。)
五、课堂练笔。【出示课件15】
1.写一个自己熟悉的人。注意抓住人物特点写,试着用上典型事例、语言描写、动作描写、神态描写等多种描写方法。
10
2.学生动笔写,教师巡视,个别指导。 3.集体评议。
(1)教师选择巡视中发现的典型习作,请习作的作者上台朗读。 (2)其他同学认真听读。
(3)师生评议,可以做补充发言,也可以提出修改意见。 六、课后作业。【出示课件16】
1.找到小练笔中写得好的地方与同学互相分享。
2.根据评议修改自己的小练笔。 3.推荐阅读:
捣蛋的弟弟
我弟弟是一个捣蛋的小家伙,别看他人都已经十一二岁了,骨子里却老是透着一种未褪去的捣蛋因子。我来给你讲一下他的光荣事迹吧!
天气已经逐渐变冷了,我起床时老是慢吞吞的,闭着眼睛抓衣服穿。弟弟知道我这个毛病,对妈妈信誓坦坦地说:“我一定可以治好姐姐的老毛病的!”又话锋一转,“不过,你要答应我无论我做了什么你都不可以骂我。”妈妈虽然感到很奇怪,但看弟弟这么有信心就答应让他试一试。得到了妈妈的认可,弟弟威风极了,连看我都是一副“你完了”的眼神。
星期一到了,我还是改不了老毛病,拿着昨天晚上摆放好的已经分好正反的衣服,蒙着头穿上了,连看也没有看一眼。
到了学校,我发现周围的同学看着我时都是用着一种奇怪的眼神。难道我脸上有脏东西吗?我照了一下镜子,不对啊!什么也没有。那是怎么回事呢?
好朋友说:“倩倩,你看一下你后背上贴的是什么,连裤子上也贴了。”我脱了外套一看,上面贴了好多的猪头贴,一定是小弟干的,回去饶不了他。
下午,我怒火三丈地找到弟弟,指着外套上的东西,问:“是不是你干的?”他回答:“是我干的又怎样啊,反正老妈不会怪我,哼,谁怕谁啊。”
你看,弟弟是不是一个不折不扣的捣蛋鬼啊!
11
简评:本文中把弟弟顽皮捣蛋的形象刻画得淋漓尽致,文中选取了典型的事例——治我闭着眼睛抓衣服穿的坏毛病,进行了详细地描述,再加上语言、动作、神态描写,突出了弟弟的形象。文章语言流畅,层次较清楚,首尾呼应。 习作例文 小守门员和他的观众们 【教学目标】 1.默读例文,通过作者的描述,了解小守门员的特点。 2.默读例文,结合批注了解课文描写人物的方法及其好处。 3.分析例文,总结描写人物的方法,学会运用多种方法表现人物形象。 【教学重点】通过分析习作例文,了解文中描写人物的方法及其好处。总结描写人物的方法,学会运用多种方法表现人物形象。 【教学难点】通过分析习作例文,总结描写人物的方法,学会运用多种描写方法描写人物。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具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内 容 二次备课 一、创设情境,引发兴趣。 1.问题激趣:在《我的朋友容容》的学习中你了解了哪些描写人物的方法? (1)小组交流,小组长整理学生发言。 (2)小组派代表做汇报发言,师生评议。 (3)教师小结:选用典型事例,把它写具体;通过动作描写、语言描写、神态描写刻画人物形象。 2.导入课题【出示课件2】:今天,我们再来阅读一篇文章《小守门员和他的观众们》,了解课文内容,学习作者描写人物的方法。(板书:小守门员和他的观众们)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请同学们默读课文。 (1)注意要读准字音,读懂字词,有读不通顺的地方多读几遍。 12
(2)标清段落序号, 圈划出不理解的地方、读不准的字、词语或句子,及时请教同桌或者老师。
(3)默读课文,结合批注,想一想课文是通过说明方法来表现小守门员和他的观众们的不同特点的,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2.小组同学互相交流。
3.小组派代表进行预习汇报,师生评议。 三、读中感悟,体会写法。 【出示课件3】(第二自然段)
1.自由读,说说你感受到什么?(小守门员的尽职尽责。)你从哪儿看出来的,从课文中找出这段话,画出有关词句。
2.指名汇报,大家补充,读出体会。
3.交流描写方法:外貌、神态、动作和心理活动都写得细致、具体。
4.教师小结【出示课件4】:外貌、神态、动作和心理活动描写是刻画人物的重要方法之一。在这段话中作者穿插运用这些描写方法,并且描写细致、具体,成功地把一个尽职尽责的小守门员展现在读者面前。
5.指导朗读,在读中表现出小守门员的尽职尽责。 【出示课件5】(第三至五自然段)
1.自由读,说说你感受到什么?(感受到激烈、紧张的比赛场面。)你从哪儿看出来的,从课文中找出这段话,画出有关词句。
2.指名汇报,大家补充,读出体会。
4.交流描写方法:通过侧面描写表现人物特点。【出示课件6】 5.教师小结:作者通过对周围人物或环境的描绘来表现所要描写的对象,以使其鲜明突出,即间接地对描写对象进行刻画描绘。
如从选段中的动作描写“小守门员和观众们都紧紧盯着球场中的足球”神态描写“搂着小弟弟的红领可能来迟了,他坐在最边上,也全神贯注地注视着局势的发展”,心理描写“旁边的那个戴帽子的小男孩却显得挺紧张,也许是头一回看到这样激烈的球赛。”等都能感受到比赛的紧张程度,从侧面反映了小守门员的尽职尽责。
6.指导朗读,在读中感受众人各有特色的外貌、神态和动作,
13
在读中感受到小守门员的尽职尽责。
四、课堂小结,总结写法。
1.通过学习,你了解了小守门员和他的观众们的哪些特点?(小守门员的尽职尽责,观众们的紧张。)
2.在这篇课文中作者用了哪些方法向我们来介绍小守门员和他的观众们?(外貌描写、神态描写、动作描写等。)
五、课堂练笔。
1.写一个自己熟悉的人。注意抓住人物特点写,试着用上典型事例、语言描写、动作描写、神态描写等多种描写方法。
2.学生动笔写,教师巡视,个别指导。 3.集体评议。
(1)教师选择巡视中发现的典型习作,请习作的作者上台朗读。 (2)其他同学认真听读。
(3)师生评议,可以做补充发言,也可以提出修改意见。 六、课后作业。
1.找到小练笔中写得好的地方与同学互相分享。
2.根据评议修改自己的小练笔。 3.推荐阅读:
拔河比赛
今天,火辣辣的太阳炙烤着大地。我们四班和三班的同学在后操场举行了一次有趣的拔河比赛。先我们每班分成了两局,每组45人。
最精彩的时刻到了。该我们四班的男同学和三班的男同学比赛了。“预备!”发令的老师一声喊,参加的同学个个精神抖擞,信心百倍。队员门用铁钳般的双手抓紧了绳子,脸绷得紧紧的,全神贯注地盯着老师嘴唇上的口哨。观看的同学都屏气凝神的看着那些队员,那形势真像是箭在弦上,一触即发。
“嘟”哨声响了,场上一片欢腾。与此同时,观看的同学的加油声爆发出来了,声音此起彼伏。只见我班的队员双脚不由自主的向前划,又见我班的队员双脚使劲刹地,拼命把绳子往下压,身子往后躺,几乎要贴到地面了。双方也不是示弱,开始了拉锯战。队员
14
们一双双手紧紧的抓住绳子,一张张小脸涨的通红。所有队员们齐心协力,这力量足有排山倒海之势,又如雷霆万钧之力。我班的男同学赢了,同学们欢呼、跳跃。 这次拔河比赛不仅增强了我们的体力,还培养了我们的团体精神,真是一举两得啊! 简评:这篇文章写了一次有趣的拔河比赛。文章开篇点题,中间部分写了拔河比赛最精彩的过程,结尾总结全文。文中通过写同学们在拔河比赛中的动作“用铁钳般的双手抓紧了绳子”“我班的队员双脚不由自主的向前划,又见我班的队员双脚使劲刹地,拼命把绳子往下压,身子往后躺”;神态“脸绷得紧紧的,全神贯注地盯着老师嘴唇上的口哨。观看的同学都屏气凝神的看着那些队员”“一张张小脸涨的通红”;心理“双方也不是示弱”等,表现了参赛同学和观众的不同特点,形象地写出了比赛场面的壮观,表现了同学们在拔河比赛中的快乐心情。
15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