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华拓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土建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要点研究

土建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要点研究

来源:华拓网
土建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要点研究

摘要:土建工程施工中,运用的施工工艺技术比较多,这些施工技术的科学合理的运用有利于整个土建工程质量的控制。其中,混凝土施工技术是关键的组成部分,由于混凝土施工在具体工作过程中,会受到多种外界因素的深刻影响,这导致了利用混凝土建造的相关工程,很容易出现各类裂缝,这对于整体工程进度和土建质量具有不良影响。强化土建物的质量是维护土建企业长期发展核心利益的有效举措,也是土建企业获得社会认可的重要环节。因此,施工单位深刻分析混凝土土建出现裂缝的具体问题,采取符合混凝土施工特征的防治措施十分必要。

关键词:土建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要点 引言

混凝土是土建的主材料,在土建行业发展过程中,混凝土具备整体性能好、抗震性能高,在土建工程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1混凝土施工特点

其一,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整体厚度较大,浇筑期间和浇筑后产生大量水化热并在混凝土内部聚集,如果不能及时散发会导致混凝土内部与外部温差加大,由此出现温度应力;其二,施工期间需要持续性浇筑,由于浇筑量大,一旦间断会不同程度影响混凝土结构整体性能,并且出现裂缝,而后续处理难度较大;其三,施工工序复杂,受外界环境、施工要素等因素影响,施工单位必须加强监管,严格控制温度,做好后续养护工作,而混凝土的搅拌、振捣、浇筑等环节同样需要严格遵守施工工艺,所以相较于一般的混凝土工程,对混凝土施工要求更高。

2土建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要点 2.1严格把关施工材料质量

混凝土施工需要从施工材料选择、使用、检验等多方面落实裂缝防控措施。例如:(1)严格按照土建施工设计要求,合理选择水泥、碎石、粉煤灰、减水剂等施工材料,保证各种原材料质量达标。(2)施工现场配备专人进行材料管理,保证混凝土配制过程中工作人员严格按照配合比进行混合料配置,避免偷工减料降低混凝土强度,从而形成裂缝。(3)坍落度不稳定是降低混凝土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为提高现浇混凝土施工质量,需要在施工过程中合理利用混凝土坍落度检查设备,严格控制混凝土坍落度。(4)房建工程现浇混凝土施工过程中有效提升骨料质量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减少现浇混凝土收缩应力的影响。这就需要在裂缝防控过程中,做好骨料选择与应用工作。通常情况下,砂率应尽可能小于40%,粗骨料用量不得超过1000kg/m³,外加剂减水率应控制在8%以上且保证品质等级为优。

2.2控制水灰比,做好混凝土配置

混凝土水灰比对于混凝土自身性能的形成十分重要,在施工过程中,施工单位有必要指派专业的技术人员和土建经验丰富的施工人员进行指导工作。在混凝土制作之前,要根据实际需要深入调查工程建设需求,合理设计混凝土水灰比例,使水灰比例合理,能够达到土建实际需求。而在混凝土制作完成之后,施工单位要指派专门人员,对混凝土性能进行检测,从水灰比和强度两方面入手,检查混凝土的质量是否与施工标准达到高度统一,以此提高土建整体质量性能。

2.3混凝土搅拌

在土建工程施工中,混凝土搅拌在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低于拌制的混凝土材料,混凝土施工人员应科学控制,对其精准计算。在混凝土拌制过程中,一些工作人员工作经验不足,掌握的专业知识不全,没有意识到混凝土拌制科学性的作用,时常会发生加水量多的状况。如果在混凝土拌制中,加水量比较多,必然会使混凝土内部水分过大,在混凝土硬化后,易产生水泡,水泡经过蒸发,混凝土内部就会产生大量的气孔,影响混凝土结构强度。所以,在混凝土拌制中,相关人员应掌握较强的专业知识,科学加入适量水,并对混凝土拌制之间科学把控,保证搅拌的混凝土材料满足施工要求,具备良好的性能。

2.4优化施工浇筑方式

对于现场的作业面,严格按照安全文明生产作业的要求做好相应的处理,保证达到混凝土浇筑的作业要求。参与工程施工作业的人员则需要经过技术培训和安全教育,通过事前的有效技术交底,使其能够掌握混凝土浇筑流程和方法。在具体作业中,则需要做好有效的监督,督促其规范化开展各项工作,达到技术标准和要求。对于使用的机械设备则进行事前的和维修,消除潜在的风险。在浇筑施工过程中,有多种不同的浇筑方式,如斜面分层、全面分层等,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应根据工程特点合理选择。在进行基础底板结构浇筑时,由于其厚度较大,浇筑作业工作量也较大,为了防止浇筑过程中由于温度变化而产生拉应力,造成裂缝现象,应保证浇筑工作的连续性,并将温度控制在一定范围内。在进行顶板浇筑施工时,若采用分层浇筑的方式,为了加强两层之间的紧密性,应合理设置间隔时间,并在完成浇筑工作后,使用相关工具进行找平处理。另外,一旦发现存在浇筑施工缝隙,施工人员应及时进行处理,根据实际情况使用合理的处理方式。处理较大的裂缝时,应先凿除裂缝位置,再使用环氧浆液进行填充;而对于较小的裂缝,可以直接进行填充修补。

2.5混凝土振捣处理

为了保证混凝土性能过关,某工程高度重视混凝土振捣处理,混凝土施工过程中应用振捣棒均匀振捣,在实际操作过程中直接将振捣棒垂直插入混凝土并且规划好位置,避免振捣期间出现死角,技术人员严格控制振捣速度和插入深度,严格遵守快插慢拉的原则。此外,进行振捣过程监控,在分层浇筑的过程中振捣器插入达到50cm,禁止振捣期间触碰模板。某工程地下室板底厚度达到500mm,采取分区、分层和分段浇筑方法,每浇注200~300mm时等待混凝土初凝之后进行下一层混凝土浇筑,插入振捣棒进行10~20s振捣,确保不产生气泡,分层振捣期间避免振捣器触碰水泥预埋管件,在预埋构件集中部位使用同强度等级细石混凝土浇筑和振捣,避免出现少震或者漏震情况。振捣之后多余的混凝土浮浆需及时处理,由于混凝土厚度大,分层浇筑之后可能出现沁水情况,所以需要二次振捣。

2.6冷却水降温控制技术应用

在混凝土浇筑时,可以在内部设置冷水管,在混凝土凝结后可以通过冷却水降低混凝土内部的温度,从而防止内部和外部温差较大而形成裂缝。在混凝土内部还可以设置测温点,通过传感器可以及时掌握内部温度情况,做到动态监测,从而及时通过冷水管的流量的控制,对温度进行有效的控制。在内部和外部温度小于25℃的时候,可以将冷却水向边缘位置流动。在混凝土中心位置设置进水口,可以设置多层冷水管,每层相互错开,控制冷水的流量,从而对内部进行降温,防止裂缝的产生。

2.7养护技术

混凝土浇筑作业的开展,完成浇筑操作后,及时组织开展养护作业。在此阶段要开展测温作业,利用预埋的测温线,做好连续记录,形成测温曲线,做好结构温差的有效控制。实施养护作业措施时,需注重外部保温控制,通过运用草帘或者浇水覆盖棉被等措施,做好全面严格的控制。对内部水热化产生的热量,实施严格控制措施,促使其可以有效散失。为有效促进热量散失,可借助内部设置的冷却水管,通过水循环散热。

结语

总之,混凝土在施工过程中容易产生裂缝,从而引发土建工程的质量问题。因此,应详细分析造成混凝土裂缝产生的原因,加强对混凝土裂缝的预防和控制,保证混凝土的质量。在施工过程中,应采用多项混凝土施工技术,保障施工质量,提升土建工程的质量安全。

参考文献

[1]卢骁慧.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在土建工程土建中的有效运用研究[J].房地产导刊,2020.

[2]李家辉.土建工程混凝土施工的技术要点与质量控制对策分析[J].中国住宅设施,2021.

[3]毕海.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在土建工程土建中的应用研究[J].商品与质量,2021.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uatuo3.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17654号-3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