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宗元《雨后晓行独至愚溪北池》翻译赏析
柳宗元《雨后晓行独至愚溪北池》翻译赏析 雨后晓行独至愚溪北池 柳宗元
宿云散洲渚,晓日明村坞。 高树临清池,风惊夜来雨。 予心适无事,偶此成宾主。 注释:
①愚溪北池:在愚溪潭北约六十步,面积约1.7m2。池水清澈,冬夏不涸。池水沿沟流入愚溪。
②洲渚(zhǔ):水中的小块陆地。•《尔雅释水》:“水中可居者曰洲,小洲曰渚。”这里指水边山地。
③村坞(wù):村落。 ④偶此:与以上景物相对。 译:
昨夜的落云闲散地飘浮在水中的小洲,初升的太阳照亮了山村的茅庐。
清清的池塘边高树挺立,微风吹落了夜雨带来的.满树珍珠。 我的心中正好平静无事,与美景相对恰如宾客与主人相处。 鉴赏:
这首诗作于柳宗元被贬永州的第五年。描绘了愚池雨后的晨景。它通过对宿云、晓日、高树和清池等景物的描写,展示了一幅雨霁云销的明丽图景。
诗人紧扣题目中的“雨后晓行”先写愚池周围环境。首句“宿云散洲渚”把时间推到昨夜,点明夜里一场雨后,天空中的最后几片残云,从水中的沙洲上飘散而去。这时,早晨的太阳渐渐升起,灿烂的阳光照耀着远近村落,使之呈现出一片光明。
接下来,具体描写愚池近景。高大的树木下临清澈的池水,绿树、池水相映生辉,一阵风来,使夜雨残留在树叶上的雨珠似受了惊吓一
般,纷纷坠落下来。诗人观察景物之细腻,可谓令人叫绝。他捕捉了景物瞬息间的动态,并创造性地用了一个“惊”字,使“夜来雨”人格化了。顿时,笔下的景色产生了活力,具有了流动感。这两句构思奇特,用极简练的语言和富有特色的景物,描绘了一幅极富光彩和活力的图画。
最后,抒写诗人在景色中的感受。眼前色彩明丽,目光所及一片开阔,飘散的云朵,阳光照耀下的村落,高树清池,风吹雨落。这些景物动静结合,和谐地统一在一个画面中。诗人置身于这宜人的美景,有些陶醉了。在这难得的\"心适无事\"之时,深深地感到自己与眼前的自然景色犹如宾主相遇,舒畅自如。短短一首小诗,描绘出如此鲜活动人的景色,可见诗人炼字炼意的艺术功力。同时描景物,处处充溢着诗人的情感,景中有情,情寓景中,使全诗浑然天成。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