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个案工作学习中情景模拟的实践

来源:华拓网
个案工作学习中情景模拟的实践

作者:施婧娴 普艳杰

来源:《中外企业家·下半月》 2014年第5期

施婧娴 普艳杰

(曲靖师范学院政法学院,云南 曲靖 655200)

摘 要:个案工作作为社会工作的一种方法,其重要性不言而喻。个案工作课程作为社会工作教育的组成部分,其专业特性决定了实践教学在其中的重要性。然而,个案社会工作课程实践教学这一环节在高校社会工作课程的中,普遍来讲还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将情景模拟教学引入高校个案社会工作课程的教学环节,有利于拓宽社工学生的理论视野,增强其专业认同感与专业技能,从而推动个案工作实践教学的发展。

关键词:个案工作;情景模拟;理论与实践结合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0-8772(2014)15-0160-02

个案工作是专业工作者遵循基本的价值理念,运用科学的专业知识和技巧,以个别化的方式为感受困难的个人或家庭提供物质和心理方面的支持与服务,以帮助个人或家庭减低压力、解决问题、挖掘生命潜能,不断提高个人和社会的福利水平,其目标是以个别的方式帮助案主恢复,增强其社会功能。它是社会工作方法里的基础性内容。情景模拟教学是通过角色扮演、实践操作等方法,提高社工学生的专业素质,积累实践经验,促进专业成长。本文试图结合笔者的学习经验来探讨情景模拟在个案工作实践教学中的作用。

一、情景模拟在个案工作教学中的实施

1. 准备阶段

在角色扮演之前,我们按照老师要做好有关的准备工作,包括选择有关案例,设置案例情景,做好角色的说明及其分配,制作简单的道具等。

首先,划分模拟小组。老师以抽签的方式把全班52 名同学分为九组,由小组成员共同商量决定队名与研究的对象,并民主选出各组的负责人。要求各组在组长的带领下,选出研究对象;对案例和情景进行分析,并做好角色的分配。

其次,案例的选择和设计。过于简单的案例,起不到锻炼学生的作用,失去了演练的意义,过于复杂疑难的案例,会无从下手。因此,选择恰当的案例,会让有一个自由的发挥空间,能从多角度多层次去发现问题,思考问题,提供多种意见。比如,在学习“个案工作专业关系的建立”一章时,小组设计模拟的是“某女大学生,与朋友相处过程中容易发生矛盾,情绪极不稳定,近期心里焦虑不安,情绪低落,人际关系紧张,社工要怎么样主动与她交谈。”情景剧中还有老师、舍友、案主的男友等人物。根据情景的模拟,分析了案主问题,选择符合案主情况的理论制定个按计划,并将计划融入情景模拟中。

最后,反复揣摩和修改剧本,注重社工价值理念及技巧在情景中的运用。比如“女大学生人际关系改善”的情景模拟中,在社工与案主、与案主的老师、舍友等人物的交谈中都十分注重价值观的传递,以及个案访谈的技巧与为案主链接资源的技巧的展示。

2. 实施阶段

当各小组准备完毕,就开始实施模拟表演。在现场模拟过程中,应当尽可能营造逼真的氛围,使扮演者尽快进入角色。模拟过程中有负责摄影的同学,通过回顾DV 记录,与同学分析情景剧中涉及的问题以及模拟中的不足,便于反复揣摩、查找问题、不断改善。拍摄也有利于老师发现问题时不随意打断学生,在模拟分析时进行引导。

3. 评价和总结阶段

模拟结束后,要进行评价和总结。首先,各演练小组要对本组的演练总结,谈谈本组在角色安排,剧情模拟的有关考虑。涉及有关个案的专业问题,要阐述这样做的依据,是否有其他方案等。其次,小组间依次发表对模拟的看法,指出成功与不足之处,值得借鉴与创新之处;同时,也根据案例的内容,讨论理论与实践有没有脱节,对案例本身进行深入的分析,讨论。

最后,老师再对案例进行分析与总结,引导学生从模拟中吸取教训,提升专业技能和专业素质。

二、情景模拟中的个案反思方法

个案反思对社工学生来说,可以从中看到自己的工作成果和能力,也能看到不足与需要改进的地方,促进自己专业能力的进一步成长。

1. 注意事项

谈话中的提问和反馈是否结合认知和情感;反应的变化(强烈度是否恰当,避免过度反应);身体语言恰当与否;注意不是为了尽快解决问题而谈话,而是为了倾听;尽量不用“为什么”;同理心的表达。

2. 个案反思方法的技巧运用

4F(Fact,Freeing,Finding,Future)引领技巧是讨论情景模拟时常用的方法,通过描述事实,去感受情景中人物的感受以及自己的感受,然后发现原因,作出计划。有利于我们在实践学习中发现不足,及时作出调整,避免在今后的实践中出现重复的错误。

WDEP(what,doing,effective,planing)是更进一步的技巧,通过了解社工自己想要做什么,在做什么,是否有效和是否有新计划来调整个案的模拟思路。

三、实践结果

情景模拟学习,一方面通过全班参与,同学们亲自表演、亲身体验、共同探讨进行的学习提高了大家的思考能力,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同学们通过分工合作,剧本编写和角色扮演大大提高了大家对本专业课程的学习兴趣。另一方面,在情景模拟中不断提高自己的个案技能、理论运用能力,也在实践学习中内化了社工的价值理念。同学们普遍认为,这样的教学方法真实生动,有吸引力,加强了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四、情景模拟学习中的问题

一是组员间缺乏默契,演练时较拘谨。当配合缺乏默契时,演练会出现不能进入情景的状况。因此,在需要时可以通过课后多演练的方式改正。二是表演形式单一。情景模拟中出现创新方式表演和创作的较少。三是督导不够,专业老师的工作繁重,模拟辅导不够。

情景模拟的实践学习调动了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不仅将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也在实践活动中强化了社工的价值理念。

五、情景模拟在个案工作中开展的意义和作用

1. 有利于社工学生专业能力的提高

情景模拟教学的优点在于学生能够置身模拟的情景之中,充分运用专业知识,解决相关问题。与传统的案例教学相比,情景模拟教学在培养学生的专业素质,训练学生的操作技能方面,具有更大优势。增加了学生学习自主性,有利于学生主动思考,主动探究问题;有利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增加学生的经验;通过情景模拟的实践,增加专业认同感;在实践中内化社工人类福利、公平、公正、尊严等方面的理想信念。在情景模拟的过程中,根据背景材料进行角色分工,设计简单的道具到策划、组织、领导、创新,本身是在运用社会工作知识,进行实践活动。它可以提高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应变能力等,从而使社工学生的专业能力得到提高。

2. 有利于降低教学成本

情景模拟活动不需要学生走出校门,在学校,在课堂就可以联系实际进行角色扮演,更节省时间、费用,能够以最小的投入获得最大的收益。

3. 有利于学生将来的就业

目前,越来越多的单位在现场招聘会上使用“情景模拟面试”的方式来考察应聘者的实际能力以及未来的工作潜力。因此,在个案工作的课程中开展情景模拟训练,不仅可以加深学生对专业知识的理解,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更能训练学生的心理素质,提高学生就业能力。

4. 是实现师生互动、教学相长的广阔平台

情景模拟的教学,是以学生为主导的教学方式。这符合学生学习的需要,又抓住了兴奋点,让学生参与的热情很高。在表演过程中,教师认真听、仔细看,记录各个角色的表现,找出各个角色的表现,各个学生在模拟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然后就知识的运用、语言的表达、行为的规范等细节进行综合的指导,还可引发学生思考讨论。

把情景模拟引进教学中,改变了长期以来教与学严重脱节的局面,实现了教与学的真正结合,它将教师和学生完美的结合在一起共同完成了教与学的任务。

5. 有利于解决“案主稀缺”

通过情景模拟,可以解决社会工作实践中个案服务对象缺失的问题。大量案例的扮演不仅有利于学生练习个案技巧,更有利于学生在实践中形成专业的价值理念,夯实专业技能。

参考文献:

[1] 许莉娅. 个案工作[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2] 董琼华. 情景教学中的若干问题研究[J]. 高等教育与学术研究,2008(2).

[3] 王青梅. 赵革. 国内外案例教学法综述[J]. 宁波大学学报. 教育科学版,2009,6(3).

[4] 陆小志. 多媒体情景模拟室建设与案例应用研究[J]. 信息系统工程,2012,12(6):46 .

(责任编辑:赵媛)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