级(上)期中语文试卷
一、知识运用
1. 下面各组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匿名(nì) 禁锢 (kù) 溃退(kuì) 杳无消息(yǎo) B.翘首(qiào) 炽热(zhì) 黏土(zhān) 殚精竭虑(dān) C.推崇 (chóng) 雄跨 (kuà) 隧道(suì) 匀称 (chèng) D.簇拥(cù) 斟酌 (zhuó)冗长(rǒng) 遒劲(qiú)
2. 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气宇 躁热 粗糙 油光可鉴 B.简陋 落第 簇拥 筋疲力尽
C.锐不可挡 粗制滥造 家喻户晓 无动于衷 D.重峦叠障 自出心裁 长途跋涉 巧妙绝伦
3.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主人的设计别具匠心,使这幢楼既富有民族传统特色,又有现代气息。 B.这篇小说的主人公,描写得生动逼真,惟妙惟肖。
C.照片中她身穿深色西服套装,或是正襟危坐,或是嘟嘴卖萌,优雅俊美。
D.电影《大鱼海棠》的预告片中“守望重生”“义无反顾”“爱苦别离”三个章节对抑扬顿挫的故事情节进行了更为细致的刻画。
4.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这次送温暖活动中,社会各界给贫困山区学生捐赠了一批衣物、文具、图书等学习用品。 B.为了防止这类事故不再发生,学校加强了安全教育和管理。 C.八年级二班的语文成绩是全校最好的一个班级。
D.大量事实表明,领先科技出现在哪里,高端人才流向哪里,发展的制高点和经济的竞 争力就转向哪里。
5. 下列标点符号使用不规范的一项是( )
A.人生,只有一条路不能选择,那就是放弃;只有一条路不能拒绝,那就是成长。
B.路队行走呀、集体就餐呀、百日誓师呀,这些活动让我们的校容校貌发生了根本性的 变化。 C.唐朝的张嘉贞说它“制造奇特,人不知其所以为”。
D.没有修剪得像宝塔那样的松柏,没有阅兵式似的道旁树:因为依据中国画的审美观点 看,这是不足取的。 二、文学积累(16分)
6. 古诗文默写。
(1)此物何足贵?________。(《庭中有奇树》)
(2)________,终岁常端正。(《赠从弟》)
(3)________,沉醉不知归路。(《如梦令》)
(4)无可奈何花落去,________。(《浣溪沙》)
(5)________,绿水逶迤。(《采桑子》)
(6)中原乱,簪缨散,几时收?________。(《相见欢》)
(7)夕阳西下,总是特别容易引起游子的思乡之情,正如崔颢《黄鹤楼》中所写:________?________。
(8)《钱塘湖春行》中诗中直抒胸臆,表明诗人对西湖热爱之情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9)《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中作者的核心观点是:________,________。
(10)《富贵不能淫》中,孟子提出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对塑造 中华民族的精神性格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对中国历代知识分子品质的形成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7. 名著阅读
看起来,螳螂的这个精心安排设计的作战计划是完全成功的。那个开始天不怕、地不怕 的小蝗虫果然中了螳螂的妙计,真的是把它当成什么凶猛的怪物了。当蝗虫看到螳螂的这副 奇怪的样子以后,当时就有些吓呆了,紧紧地注视着面前的这个怪里怪气的家伙,一动也不 动,在没有弄清来者是谁之前,它是不敢轻易地向对方发起什么攻势的。这样一来,一向擅 于蹦来跳去的蝗虫,现在,竟然一下子不知所措了,甚至连马上跳起来逃跑也想不起来了。 已经慌了神儿的蝗虫,完全把“三十六计,走为上策”这一招儿忘到脑后去了。可怜的小蝗 虫害怕极了,怯生生地伏在原地,不敢发出半点声响。生怕稍不留神,便会命丧黄泉,在它 最害怕的时候,它甚至莫明其妙地向前移动,靠近了螳螂。它居然如此恐慌,到了自己要去 送死的地步。看来螳螂的心理战术是完全成功了。
当那个可怜的蝗虫移动到螳螂刚好可以碰到它的时候,螳螂就毫不客气,一点儿也不留 情地立刻动用它的武器,用它那有力的“掌”重重地击打那个可怜虫,再用那两条“锯子”用力地把它压紧。于是,那个小俘虏无论怎样顽强抵抗,也无济于事了。接下来,这个残暴 的魔鬼胜利者便开始咀嚼它的战利品了。它肯定是会感到十分得意的。就这样,像秋风扫落 叶一样地对待敌人,是螳螂永不改变的信条。
1
(1)这段话选自《________》是________(国籍)杰出昆虫学家________ 的传世佳作,在法国自然科学史与文学史上都有它的地位,被誉为“________”。
(2)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以上文段的内容。
(3)请列举出该著作中所观察的其他昆虫,不少于四种。 三、现代文阅读(24分)
8. 阅读下面一篇散文,回答问题 你是我心中最美的风景 夏紫星
向鱼问水,向马问路,向神佛打听我一生幸运的出处。 ﹣﹣题记
①洗漱台的镜前灯上钻进去许多小飞蛾,我自己没发现,被细心的母亲注意到了。母亲 轻车熟路地把灯拿下来打扫干净,帮我装好,拍拍手就要离开。我开玩笑问:李师傅,工钱 多少呀?母亲捂着嘴笑笑,把手放下来扶在栏杆上对我说:免费的,而且终身保修。说完,就不甚在意地下楼了。留我一个人在那越来越明亮的灯下震动不已。母亲,这就是母亲。不 论你为我付出多少,在你眼里都不值一提,你从未想过要报酬,而且那样轻松地就做出了终 生的承诺。
②似乎很久了,没有静下来好好听你说话。这段时间,好像你闲着的时光,我总是一副 很忙的样子。不知道在忙什么,却又一刻不得闲。今天突然很想抱抱你,对你撒娇卖萌,说 说肉麻的话语。
③记忆里,抬起头,总是你在不远处忙忙碌碌的身影。家里的人和小动物已经习惯了依赖你。因为你会做可口的饭菜,会说暖心的话语,会在我们最需要你的时候及时出现,你似 乎无坚不摧,无所不能,无处不在。 ④小时候不喜欢你,觉得你太凶。长大后依赖你,觉得你太好。现在心疼你,觉得你太 累。可从未听见你的抱怨,也很少看见你皱眉头,你似乎对所有事情得心应手,你似乎对当 下生活十分享受。慢慢地,你成了家里的支柱,我们都默认了你的核心地位。开始心安理得享受你的好,似乎也从未从心里意识到你的重要,从未将这种依赖宣之于口。
⑤直到一次出远门,接到爸爸电话,说你在医院检查身体。那一刻,一种从未有过的慌乱席卷了我的四肢百骸,心里一阵阵抽紧,脑海里一瞬间闪过无数念头。结结巴巴地问清楚原由,最后发现是虚惊一场。我从来没有像那一刻那样清醒的认识到你在我心里的重要性。
⑥小时候,大人总是逗我,问我愿不愿意换一个妈妈,并向我保证,想换什么样的都可 以。那时我就在心里默默念念叨叨,真好,我要换个对我不凶的妈妈。大人看到我认真思索 的模样,都笑了。那是玩笑话,但我真的曾经动过要换一个妈妈的念头,小时候不知是非,总是根据脾气好坏来判断喜恶,把你的严厉当作负担。越长大,越发现那些铁青着脸教给我的道理,让我懂得做一个不给别人负担的人,让我懂得珍惜,让我知理明事,让我在人生路上少走了许多弯路。
⑦年少无知,幸好有你。回想小时候思索换一个妈妈的情形,自己都会忍不住笑。把这 事说给你听,你笑着问我,要不要考虑换一个更好的妈妈。我笑着摇摇头,心里对自己说:我已经有最好的了。
⑧鱼在水里面,它眼里最美的风景是水。马在路途中,它眼里最美的风景在路上。我身 处幸运,而这幸运源于母亲。母亲,你就是我眼里最美的风景。
(1)母亲是作者着力刻画的人物,根据下面的提示填空,将内容补充完整。
细心的母亲→“闲着”的母亲→________→无怨的母亲→生病的母亲→________→最美的母亲
(2)第①段划线处的语言、细节描写极为传神,母女对话有何特点?流露出母亲怎样的内心 世界?
2
(3)品味第⑤段中加点的“席卷”一词的妙处。
(4)为什么作者说“母亲是我眼里最美的风景”?
(5)第⑦段“我笑着摇摇头,心里对自己说:我已经有最好的了。”运用了哪些描写方法刻 画人物?写出了“我”当时怎样的内心情感?
9. 阅读下面说明文,回答下列各题 恩施州的风雨桥 采遏乐
①风雨桥兴时于汉未唐代,这种历史悠丸、造型独特的木质古建筑,极富民族气质。恩施州的风雨桥是与吊脚楼齐名的恩施州民族建筑中最具特色的民间建筑之一。风雨桥又叫“凉桥”,因桥上建有廊、亭,可供行人乘凉、休憩、避风雨而得名。恩施州山重水复,沟壑纵横,旧时不通公路,只有条条青石板路穿山越岭,爬坡过河。而将条条青石板路在沟壑山涧连接起来的就是风雨桥。利川市毛坝风雨桥
②恩施州的风雨桥大多由桥墩、桥面、桥廊、桥亭和桥硕组成,除桥墩外,全用木料建造。建桥时,不用一颗铁钉,只在柱子上凿通无数大小不一的孔眼,以榫衔接,斜穿直套,纵横交错,结构极为精密。桥墩用生松木铺垫,用油灰沾合料石砌成菱形墩座,上铺放数层并排巨杉圆木,再铺木板作桥面;桥面两旁是桥廊,设有栏杆、长凳,形成长廊式走道。桥顶盖有坚硬严实的黑瓦,建有数个高出桥身的数层飞檐翅角楼亭,凡外露的术质表面都涂有防腐桐油。长廊和楼亭的瓦檐头雕龙绘凤,人物山水,飞禽走兽,形象诙谐洒脱,栩栩如生。
③恩施州的风雨桥,虽年代久远,但很多至今仍然保存完好。利川市境内的毛坝风雨桥,建于公元1808年,距今已200余年。桥全长32.5米,桥面宽3米,高40米。该桥全用木料建成,至今仍奇迹般屹立不倒,为行人和当地村民畅行于青山两岸而默默地遮风挡雨。成丰县境内的十字路风雨桥,建于1916年。桥身全长63.4米,宽4.2米,通高8.78米。桥上是两层楼阁式的青色瓦面,脊梁的正中是一座宝塔式的亭阁,瓦檐重重,周围四条昂首欲飞的青龙仰望着东西南北,龙嘴里含着红色的宝珠,四条龙尾绕成塔顶,好似一台大轿行走在桥的。桥面用木板铺就,下面由很多巨型圆木固定在桥墩上支撑,整个桥身结实、牢固,桥面平坦舒适。桥廊13间,亭廊相连,两边有漂亮的护栏,肾靠护栏的是条形长凳。桥下有3座梭子形的桥墩,墩与墩之间净跨10米,都是由巨大的石头砌成,任凭河水冲刷,桥墩依然坚固如初。一座座风格独特的风雨桥,横跨溪河,傲立苍穹,延二三百年而不损,其坚固程度不亚于铁、石桥。
④在恩施州,无论是村头还是山野,在溪河之上大都建有风雨桥。村民们走亲访友,赶集逛街,耕田锄草,肩挑背扛,都要经过风雨桥。踏着青石板路走进密林将映的风雨桥,坐在两廊边的长凳之上,就可听到桥下那流水清音,即使是匆匆过桥,也能听到那悠扬宛转的深山鸟语。天上云卷云舒,山间凤来雨去,只有在风雨桥上才能真切地感受到。走累了在桥上歇脚,天热了在桥上乘凉,口渴了在桥上喝茶,下雨了在桥上避雨,闲退时还可在桥上读书、聊天、话家常。这类木质鲒构长廊式桥梁建筑,不仅具有普通桥梁的一般功能,而且具有“亭”的观赏价值,它不仅为行人和村民提供交通便利,同时也是当地人们说古道夸、休息娱乐的理想去处,具有很高的文化和艺术价值。
⑤恩施州的风雨桥,是恩施州各族人民勤劳智慧的结晶,是恩施州民族建筑文化的一个缩影,也是中国木质建筑中的艺术珍品,是人类历史上一笔宝贵的文化遗产。 (根据恩施新闻网有关资料整理)
(1)本文的说明对象是恩施州的风雨桥,文章主要介绍了风雨桥的哪些内容?
(2)第②段说明了恩施州的风雨桥的哪些特点?请用简洁的语言加以概括。
(3)第③段主要采用了哪两种说明方法?本段介绍十字路风雨桥采用的说明顺序是什么?
(4)阅④读第段,具体说说风雨桥为村民和行人提供了哪些便利?本段运用了什么说明方式? 四、古诗文阅读.(14分)
10.
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题。
【甲】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选自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乙】宋昭公出亡,至于鄙,喟然叹曰:“吾知所以亡矣。吾朝臣千人,发政举事,无不曰:‘吾君圣者!’侍御数百人,被服以立,无不曰:‘吾君丽者!’内外不闻吾过,是以至此!”由宋君观之,人君之所以离国家失社稷者,谄谀者众也。故宋昭公亡而能悟,卒得反国。 (选自《新序》)
(1)解释下列句中画线的词语。
①苦其心志 苦: ②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 衡: ③至于鄙 鄙: ④卒得反国 卒:
(2)下列画线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喟然叹曰 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 B.被服以立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C.故宋昭公亡而能悟 温故而知新 D.孙叔敖举于海 所恶有甚于死者
(3)请翻译下列句子。
①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②内外不闻吾过,是以至此!
(4)结合甲、乙两文,概括宋昭公“离国家失社稷”的原因。
11. 诗歌赏析。 使至塞上 王维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1)自选角度,赏析本诗的颔联。
(2)“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3)下列对诗歌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联以简练的笔墨写自己奉命出使。“单车”是说随从不多,规格不高。“欲问边”交代了出使的目的,即前往边塞慰问将士。
B.颔联两句一虚一实,既叙事又写景。诗人将自己比作飘飞的蓬草、北归的大雁,暗写了自己被排挤出朝廷的飘零、孤寂之感。
C.颈联历来为人称道。“孤烟”本显苍凉,“直”却给人劲拔、坚毅之态;“落日”本带给人伤感之情,“圆”字却又显得亲切温暖。
D.这首诗角度新颖,艺术构思不落俗套,语言自然精练,写景状物逼真传神,抒发情感深沉饱满,情景交融,内蕴丰富,意境雄浑。
五、综合性学习(6分,每小题6分)
12. 近年来,我州交通事业的飞速发展给各行各业、千家万户带来了勃勃生机。为此,某中学 901 班同学围绕“关注家乡交通事业发展”这一主题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搜集到了 以下三则材料。请你阅读后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2014 年 7 月 1 日,首趟动车经过清江特大桥,结束了恩施无动车的历史。
材料二:2014 年 12 月 26 日下午 4 时,历经 40 个月建设的恩来、恩黔高速,提前 8 个月正式通车试运营。这标志着我州新添了两条“通湘达渝、兴州富民”的高速大通道,宣恩、咸丰和来凤 3 个县从此结束了不通高速公路的历史。
材料三:恩施市“村村通客车”试点工作有序推进。截止 2015 年 3 月,17 个乡(镇、办事处)新开通乡村客运班线 19 条,恢复稳定往年停运线路 8 条,148 个行政村通客车,通 车率从试点前的 66%提高至
3
86%。
(1)三则材料共同说明了什么?
(2)请给材料二拟一个新闻标题(不超过 15 个字)。
(3)假设你是本次活动的小记者,计划围绕“家乡交通事业发展”主题采访恩施州交 通局,请设计一个你最想了解的问题。 六、个性表达(50分)
13. 从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题作文。字数不少于 600 字,文中不能姓名、学校等信息。 命题作文:最懂我的那个人
14. 半命题作文
有人说:“我不是在最好的时光遇见了你们,而是因为遇见了你们才有了我最好的时光。” 请以“________是我最好时光”为题,将题目补充完整后作文。
4
参与试题解析
一、知识运用
1.
【答案】 D
【考点】 易误读常见字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的字音问题,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把握课文中的字词,踏踏实实地读、写,把握不准的要养成查字典的好习惯。 【解答】
A.有误,“禁锢”的“锢”应读作“gù”;
B.有误,“翘首”的“翘”应读作“qiáo”,“炽热”的“炽”应读作“chì”,“黏土”的“黏”应读作“nián”; C.有误,“匀称”的“称”应读作“chèn”; D.正确。 2. 【答案】 D
【考点】 常见易错字 【解析】
本题考查字形,对一些多音字、形近字、形声字要能准确辨析。写汉字题要注意形近字、同音字辨析。此类题关键是平时的积累,积累生字词,要注意字词的音形义。 【解答】
A.有误,“躁热”应写作“燥热”;
B.有误,“筋疲力尽”应写作“精疲力尽”; C.有误,“锐不可挡”应写作“锐不可当”; D.正确。 3. 【答案】 D
【考点】 成语的使用 【解析】
此题考查学生成语的正确使用能力。解答此题,平时要有大量的成语积累,还要结合句意表述,从词性、词义轻重、感情色彩、习惯用法等多方面考虑,确定正确选项。成语运用的常见错误有以下几种:望文生义、褒贬不当、搭配不当、用错对象、语境不符等。 【解答】
ABC.使用恰当;
D.使用不当,“抑扬顿挫”用来指声音的高低起伏,用来形容章节不恰当。 4. 【答案】 D
【考点】 病句修改 【解析】
本题考查病句的辨析。常见的病句类型有成分残缺、搭配不当、语序混乱、结构混乱、语意不明、语言赘余等。先通读所有句子,凭语感判断正误,如果不能判断的,可以压缩句子,看搭配是否得当,找出病因。 【解答】
A.有误,“衣物”不属于“学习用品”,删去“衣物”; B.有误,否定词使用不当,将“不再”改为“再次”; C.有误,语序不当,将“语文成绩”调至“最好”之前; D.正确。 5.
【答案】 B
【考点】
标点的辨析与用法 【解析】
此题考查标点符号使用正误的辨析。解答此题,在平时的学习中,我们要用心体会标点符号的用法,书写过程中也要做到尽可能正确的使用标点符号。另外对于一些标点符号的特殊用法要加以积累。 【解答】 ACD.正确;
B.有误,带语气词的并列短语之间不用顿号,用逗号,将“路队行走呀、集体就餐呀、百日誓师呀”之间的顿号改为逗号。
二、文学积累(16分) 6.
【答案】 但感别经时 冰霜正惨凄 常记溪亭日暮 似曾相识燕归来 轻舟短棹西湖好 试倩悲风吹泪,过扬州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考点】 名篇名句默写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古诗文名句的识记理解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需要在平时的学习中,反复记忆,理解背诵,注意易错字,和理解型默写。 【解答】 但感别经时
5
冰霜正惨凄
常记溪亭日暮(注意“暮”的写法) 似曾相识燕归来(注意“燕”的写法) 轻舟短棹西湖好(注意“棹”的写法) 试倩悲风吹泪,过扬州。
日暮乡关何处是 烟波江上使人愁(注意“愁”的写法) 最爱湖东行不足 绿杨阴里白沙堤(注意“堤”的写法)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注意“淫”的写法) 7.
【答案】
昆虫记,法,法布尔,昆虫的史诗 螳螂捕食的过程。
示例:红蚂蚁、黑腹狼蛛、天牛、蝉。
【考点】 名著综合 【解析】
《昆虫记》是一部概括昆虫的种类、特征、习性和婚习的昆虫生物学著作,记录了昆虫真实的生活,表述的是昆虫为生存而斗争时表现出的灵性,还记载着法布尔痴迷昆虫研究的动因、生平抱负、知识背景、生活状况等等内容。在法国自然科学史与文学史上都有它的地位,被誉为“昆虫的史诗”。 【解答】
本题考查名著常识的积累。阅读语段,表述的对象是“螳螂”,即可知其出自法国法布尔的《昆虫记》,是一部概括昆虫的种类、特征、习性和婚习的昆虫生物学著作,在法国自然科学史与文学史上都有它的地位,被誉为“昆虫的史诗”。
本题考查语段内容的概括。通读语段,表述的对象是“螳螂”,事件是捕食,据此概括为:描述螳螂捕食的过程。
本题考查名著内容的识记。根据题意,写出《昆虫记》中作者所观察的昆虫名称至少四个即可。如:圣甲虫、黑胡蜂、土蜂、红蚂蚁、黑腹狼蛛、天牛、蝉、蝈蝈等等。 三、现代文阅读(24分)
8.
【答案】
能干的母亲,严厉的母亲
母女对话语言幽默风趣,流露出母亲对子女甘愿一辈子不求任何点滴回报、无私付出和奉献一生的心理。 “席卷”一词生动传神地写出了一直以来“心安理得享受”的“我”得到母亲生病入院检查的极度慌乱、紧张、恐怖等复杂心理。
因为在我心里和眼中的母亲,是一位悉心操劳、任劳任怨、勇敢顽强、能力超常、幽默风趣、教子严厉、不求任何回报的独特优美的永恒不凋的风景。
运用了神态、动作和心理描写刻画人物;写出了年少无知的“我”想换妈妈的天真、幼稚、单纯和长大后的惭愧、内疚以及无比敬佩的情感。
【考点】 散文阅读 【解析】
文章第①段“被细心的母亲注意到了”写出母亲很细心;文章第②段“好像你闲着的时光,我总是一副 很忙的样子。”写出母亲很“闲”;文章第③段“你似 乎无坚不摧,无所不能,无处不在。”可以看出母亲很能干;从文章第④段“可从未听见你的抱怨,也很少看见你皱眉头”可以看出母亲无怨无悔;从文章第⑤段“说你在医院检查身体”可以看出母亲生病了;从文章第 ⑥段“我要换个对我不凶的妈妈”可以看出母亲很严厉;从文章第⑦段“我已经有最好的了”可以看出母亲是最好的母亲。在我心里和眼中的母亲,是一位悉心操劳、任劳任怨、勇敢顽强、能力超常、幽默风趣、教子严厉、不求任何回报的独特优美的永恒不凋的风景。 【解答】
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的概括。从文章第①段“被细心的母亲注意到了”可以看出母亲很细心;从文章第②段“好像你闲着的时光,我总是一副 很忙的样子。”可以看出母亲很“闲”;从文章第③段“你似 乎无坚不摧,无所不能,无处不在。”可以看出母亲很能干;从文章第④段“可从未听见你的抱怨,也很少看见你皱眉头”可以看出母亲无怨无悔;从文章第⑤段“说你在医院检查身体”可以看出母亲生病了;从文章第 ⑥段“我要换个对我不凶的妈妈”可以看出母亲很严厉;从文章第⑦段“我已经有最好的了”可以看出母亲是最好的母亲。
本题考查赏析句子。先明确手法,然后分析表达效果。从描写的角度来看,这句话是对母女的语言描写。从“李师傅,工钱 多少呀?”和“免费的,而且终身保修”可以看出语言幽默诙谐,这个句子表现了母亲的慈爱和对孩子无私的奉献之意。
本题考查词语的赏析。解答此题关键要结合词语所处的语境,弄清这个词语的表述对象,然后综合词义与表达效果这两方面因素进行揣摩。“席卷”的本义是迅速有力地掠过,这里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我听到母亲生病的消息时极度的恐惧,慌张。
本题考查对文本的概括与归纳能力。解答时,先分析出选文的行文思路,再找出文段的关键句加以概括即可。文章从细心的母亲→“闲着”的母亲→能干的母亲→无怨的母亲→生病的母亲→严厉的母亲→最美的母亲,可以看出母亲温柔如水,美丽如画,所以是最美的风景。
本题考查描写方法及其作用。常见的人物描写的角度有外貌、语言、动作、神态、心理描写等,在分析人物描写的写作方法的写作效果时,都需要把人物形象和情感联系起来。细读第⑦段“我笑着摇摇头,心里对自己说:我已经有最好的了”划线句可知,这是对我的神态、动作和心理描写,联系语境可知,此处对我的描写表现了我的天真,幼稚,同时也表现了我现在的愧疚和崇敬的情感。 9.
【答案】
本文主要介绍了恩施州的风雨桥的历史悠久、结构造型和交通、观赏及文化艺术价值。
①除桥墩外全木结构,不用一颗铁钉,以榫衔接;②桥面用木板铺就;③长廊式走道;③桥顶盖黑瓦,建有数层亭楼;⑤长廊和楼亭瓦檐头雕绘形象。
说明方法:举例子 列数据(列数字)。 说明顺序:空间顺序(从上到下)。 便利:出行、歇脚、乘凉、喝茶、避雨;读书、聊天、话家常。 说明方式:生动说明。 【考点】
说明文内容理解与分析 说明对象 说明结构
筛选信息,归纳要点(说明文) 说明方法
6
【解析】
这篇文章首先介绍了恩施州的风雨桥的历史悠久,接着介绍了恩施州的风雨桥的结构造型和交通、观赏及文化艺术价值。 【解答】
第一段“风雨桥兴时于汉未唐代,这种历史悠丸、造型独特的木质古建筑,极富民族气质。”第二段“恩施州的风雨桥大多由桥墩、桥面、桥廊、桥亭和桥硕组成,除桥墩外,全用木料建造。”第三段“一座座风格独特的风雨桥,横跨溪河,傲立苍穹,延二三百年而不损,其坚固程度不亚于铁、石桥。”,第四段“这类木质鲒构长廊式桥梁建筑,不仅具有普通桥梁的一般功能,而且具有“亭”的观赏价值,它不仅为行人和村民提供交通便利,同时也是当地人们说古道夸、休息娱乐的理想去处,具有很高的文化和艺术价值。”据此内容提炼即可。
第二段“除桥墩外,全用木料建造。建桥时,不用一颗铁钉…桥墩用生松木铺垫,…桥面两旁是桥廊…桥顶盖有坚硬严实的黑瓦,建有数个高出桥身的数层飞檐翅角楼亭…长廊和楼亭的瓦檐头雕龙绘凤,人物山水,飞禽走兽,形象诙谐洒脱,栩栩如生。”据此概括即可解答。
“利川市境内的毛坝风雨桥”可知是举例子的说明方法;由“桥上…桥面…桥下…”可以看到空间变化,所以是空间顺序。
第④段“走累了在桥上歇脚,天热了在桥上乘凉,口渴了在桥上喝茶,下雨了在桥上避雨,闲退时还可在桥上读书、聊天、话家常。”据此提炼解答;
比如“…即使是匆匆过桥,也能听到那悠扬宛转的深山鸟语。天上云卷云舒,山间凤来雨去…”使用大量的修饰性的词语,是文章的语言更丰富、更具体,所以说明语言是生动的,据此解答。 四、古诗文阅读.(14分) 10.
【答案】
(1)使……痛苦,同“横”,梗塞、不顺,边境,最终 C
(3)①心绪显露在脸色上,表达在声音中,然后才能被人了解。 ②朝内朝外都不能使我听到我的过失,因此到了这个地步! (4)谄谀者众;无法家拂士。 【考点】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孟子》) 文言文比较阅读 文言文内容理解与分析 文言翻译 文言虚词 文言实词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1)①句意为:使他的心智痛苦。苦,使……痛苦。
②句意为:内心困扰,思虑阻塞,这以后才能奋起。衡,同“横”,梗塞、不顺。 ③句意为:到达了边境。鄙,边境。
④句意为:最后得以返回国家。卒,最终。 (2)A项,……的样子/这样。 B项,连词,表修饰/因为。
C项,连词,表顺承。
D项,介词,在/介词,比。 故选C。
(3)①征:表现,显露。喻:了解,明白。 ②闻:使……听到。是以:因此。
(4)由甲文中“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及乙文中“由宋君观之,人君之所以离国家失社稷者,谄谀者众也”可知,宋昭公“离国家失社稷”的原因是“谄谀者众”,国内“无法家拂士”。 11.
【答案】
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诗人以“蓬”“雁”自比,说自己像随风而去的蓬草一样出使“汉塞”,像北归的大雁一样进入“胡天”,生动形象地表达了内心的寂寞伤感(被排挤出朝廷的伤感和怨愤)。
示例:在无边无际的大漠中,极目远眺,一缕烟在空中升腾,格外醒目;横贯沙漠的黄河奔涌向前,一轮圆圆的红日正缓缓下沉,苍凉中令人感到温暖。
B参考译文:乘单车想去慰问边关,路经的属国已过居延千里飞蓬也飘出汉塞,北归大雁正翱翔云天浩瀚沙漠中孤烟直上,无尽黄河上落日浑圆到萧关遇到侦候骑士,告诉我都护已在燕然
【考点】 边塞征战诗 【解析】
本诗是唐代诗人王维奉命赴边疆慰问将士途中所作的一首纪行诗,记述出使塞上的旅程以及旅程中所见的塞外风光。首联两句交待此行目的和到达地点,诗缘何而作;颔联两句包含多重意蕴,借蓬草自况,写飘零之感;颈联两句描绘了边陲大漠中壮阔雄奇的景象,境界阔大,气象雄浑;尾联两句虚写战争已取得胜利,流露出对都护的赞叹。此诗既反映了边塞生活,同时也表达了诗人由于被排挤而产生的孤独、寂寞、悲伤之情以及在大漠的雄浑景色中情感得到熏陶、净化、升华后产生的慷慨悲壮之情,显露出一种豁达情怀。 【解答】
本题考查赏析诗词名句。赏析句子时,要根据句子的内容和语言表达从写作手法、表现的情境(景物特点)、表达的情感(作品中的人物或作者)几个方面来分析,指出精彩巧妙之处。“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的意思是: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这一句诗人把自己比喻成飘飞的蓬草,离群的大雁。随风而去的“征蓬”和进入胡天的“归雁”,也是远赴边塞的诗人自己的写照;诗人以“蓬”、“雁”自比,暗含了诗人被排挤出朝廷的激愤、抑郁、惆怅之情。
本题考查学生描绘诗歌画面的能力。要抓住诗中的景物及特点来描述,如“大”“孤烟”“落日”“园”等景物进行描绘。例如:黄沙莽莽,无边无际,草木不见,行旅断绝。极目远眺,一缕孤烟劲拔坚韧、刚直有力地升腾在天尽头,俯首远瞰,横贯浩瀚沙漠的黄河边,苍茫地挂着一轮圆圆的落日。
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和主旨的理解掌握。 ACD.正确。
B.有误,“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诗人以“蓬”“雁”自比,说自己像随风而去的蓬草一样出临“汉塞”,像振翮北飞的“归雁”一样进入“胡天”。古诗中多用飞蓬比喻漂流在外的游子,这里却是比喻一个负有朝廷使命的大臣,正是暗写诗人内心的激愤和抑郁,颔联两句均为虚写。 故选:B。 答案:(1)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诗人以“蓬”“雁”自比,说自己像随风而去的蓬草一样出使“汉塞”,像北归的大雁一样进入“胡天”,生动形象地表达了内心的寂寞伤感(被排挤出朝廷的伤感和怨愤)。(2)示例:在无边无际的大漠中,极目远眺,一缕烟在空中升腾,格外醒目;横贯沙漠的黄河奔涌向前,一轮圆圆的红日正缓缓下沉,苍凉中令人感到温暖。(3)B 参考译文:
乘单车想去慰问边关,路经的属国已过居延。千里飞蓬也飘出汉塞,北归大雁正翱翔云天。浩瀚沙漠中孤烟直
7
上,无尽黄河上落日浑圆。到萧关遇到侦候骑士,告诉我都护已在燕然。 五、综合性学习(6分,每小题6分) 12.
【答案】
近年来,恩施交通工作取得了蓬勃发展。 恩来、恩黔高速提前通车试运营。
您觉得我们当地交通事业的发展依赖于什么?
【考点】 材料探究 【解析】
这是一道材料阅读题。第一题考查材料探究,第二题考查拟写新闻标题,第三题考查设计问题。 【解答】
细读这三则材料可知,第一则材料介绍的是恩施动车的发展。第二则介绍的是恩施高速的发展。第三则介绍的是村村通的发展。可以得出结论:近年来,恩施交通工作取得了蓬勃发展。
拟写新闻标题,可关注导语部分,从中提炼信息组织答案。根据“2014 年 12 月 26 日下午 4 时,历经 40 个月建设的恩来、恩黔高速,提前 8 个月正式通车试运营”可拟写标题:恩来、恩黔高速提前通车试运营。 本题为开放类试题,言之成理即可。因为提问的对象是交通,所以可围绕着当地交通事业的发展依赖于什么,还有哪些规划等来提问。 六、个性表达(50分) 13.
【答案】
最懂我的那个人
我们走遍天下,想去寻找那个最懂自己的人。回到家才发现,那人一直就在我们身边。 ﹣﹣题记
爸爸是一名老师。也许就是这个原因,从小到大,他一直对我严格要求,我也一直认为爸爸不理解我。直到发生那一件事,我才真正明白他是最懂我的人。
第一次模拟考试结束,我的成绩糟糕透了。坐在座位上,班主任那严厉的话语仍在脑中浮现:“你不是总考前十名吗?看你最近骄傲成什么样了?”一句句扎心的话犹如利剑,刺穿了我脆弱的心房。我知道,班主任是想让我振作起来。
走在回家的路上,夜,已深了,连月亮也不愿再见我,自顾自地躲在云里。经过一个路口,只看到一盏路灯孤獨地亮着,我不禁哑然失笑,这不正像无人懂的我吗?
回到家,爸爸已经做好饭等着我。平时,我总会飞快地坐下,抓起筷子就把菜往嘴里送,可是今天却毫无胃口。爸爸好像知道了什么,问我:“没考好啊?”我难过地点点头。“别想了,反正都已经过去了,还是多想想现在该怎么做吧。”我一心想着成绩的事,一句话也没有听进去。爸爸看我这样,叹了口气,回卧室去了。
我坐了一会儿,回到自己的卧室。打开灯,桌子上放着一本书,我本以为是昨晚没有放好,拿起书就往柜子上放。就在这时,这本书吸引了我的视线,尘封的书皮,淡黄的书页,似乎在诉说着它的古老。书名已经模糊了,但是有一页被折了起来。我翻到这一页,仍依稀可见上面印着飘零的花瓣,文字是一句小诗:“生如夏花之绚烂,死如秋叶之静美”,旁边还有几行刚劲有力的钢笔字:儿子,我知道这次的成绩使你失望,但你也别放弃。看看这句诗吧,我相信你会明了的。
是爸爸!“生如夏花,死如秋叶”,我不断品味着这句诗,也理解着爸爸的心意。蓦然,我明白了:夏花,绽放的是青春;秋叶,陨落的是芳华。生命,只要无悔地奋斗过,就是最美的,即使会有些许不足之处,那又何妨呢?一次考试的失利证明不了什么,它打不垮我,我会继续努力!
那一次,我才终于读懂了爸爸,原来爸爸一直在我身旁,一直是最懂我的那个人。 【考点】
全命题作文 【解析】
“最懂我的那个人”,显然要写成以记人为主的记叙文。文章的中心和主题,关键在于写出“懂我”。这类围绕“我”来作文,切合学生实际,易于表达出真情实感,但往往这样简单好写的作文题目难得高分。首先在立意上必须独特新颖才能脱颖而出。不妨回想“我”的学校生活、家庭生活、社会生活中最懂“我”的人是谁?哪方面最理解“我”?写出“那个人”与“我”之间的故事。这个被理解的方面越是有个性,有价值。那么呈现出的“我”就是有个性有价值的,这样一来,不仅写出了“最懂我的那个人”,还会刻画出“我”的轮廓来。当然,这要围绕着“自己”的事情,重点表现“那个人”,做到详略得当,特别要注意细节描写。“那个人”用什么方式“懂我”?可以是那个人的言谈举止、眼神神态,身体力行,有形的或是潜移默化的,只要能突出“最懂”就行!细节描写生动起来,这个人也就鲜活起来了。其次是要写出新意。绝大多数学生在行文时会写自己要求手机自由时,被那个人理解;考试不理想时,被那个人理解;不想上辅导班时被那个人理解等等,落入选材的俗套。想要写出新意新,可以从自己的兴趣入手,比如热爱舞蹈的你被舞蹈老师这样的“伯乐”理解;爱科技发明的你被爸爸懂等等。 【解答】
最懂我的那个人
我们走遍天下,想去寻找那个最懂自己的人。回到家才发现,那人一直就在我们身边。 ﹣﹣题记
爸爸是一名老师。也许就是这个原因,从小到大,他一直对我严格要求,我也一直认为爸爸不理解我。直到发生那一件事,我才真正明白他是最懂我的人。
第一次模拟考试结束,我的成绩糟糕透了。坐在座位上,班主任那严厉的话语仍在脑中浮现:“你不是总考前十名吗?看你最近骄傲成什么样了?”一句句扎心的话犹如利剑,刺穿了我脆弱的心房。我知道,班主任是想让我振作起来。
走在回家的路上,夜,已深了,连月亮也不愿再见我,自顾自地躲在云里。经过一个路口,只看到一盏路灯孤獨地亮着,我不禁哑然失笑,这不正像无人懂的我吗?
回到家,爸爸已经做好饭等着我。平时,我总会飞快地坐下,抓起筷子就把菜往嘴里送,可是今天却毫无胃口。爸爸好像知道了什么,问我:“没考好啊?”我难过地点点头。“别想了,反正都已经过去了,还是多想想现在该怎么做吧。”我一心想着成绩的事,一句话也没有听进去。爸爸看我这样,叹了口气,回卧室去了。
我坐了一会儿,回到自己的卧室。打开灯,桌子上放着一本书,我本以为是昨晚没有放好,拿起书就往柜子上放。就在这时,这本书吸引了我的视线,尘封的书皮,淡黄的书页,似乎在诉说着它的古老。书名已经模糊了,但是有一页被折了起来。我翻到这一页,仍依稀可见上面印着飘零的花瓣,文字是一句小诗:“生如夏花之绚烂,死如秋叶之静美”,旁边还有几行刚劲有力的钢笔字:儿子,我知道这次的成绩使你失望,但你也别放弃。看看这句诗吧,我相信你会明了的。
是爸爸!“生如夏花,死如秋叶”,我不断品味着这句诗,也理解着爸爸的心意。蓦然,我明白了:夏花,绽放的是青春;秋叶,陨落的是芳华。生命,只要无悔地奋斗过,就是最美的,即使会有些许不足之处,那又何妨呢?一次考试的失利证明不了什么,它打不垮我,我会继续努力!
那一次,我才终于读懂了爸爸,原来爸爸一直在我身旁,一直是最懂我的那个人。 14.
【答案】 小学 【考点】 半命题作文 【解析】
这道半命题作文,引导我们走近生活,发现生活。“是我最好时光”,“好”字就是美好的意思,但是我们可以重新诠释一下这个字的内涵,比如可以是“快乐”“幸福”“温暖”等,这样就比较具体了,当然也可以是“虽然艰苦,看上去不好,但是收获很大、值得回味”的时光。“时光”这个词,是个时间段,而不是时间点。比如“童年”“青春”“十四岁”“初三生活”等都是时间段,需要注意在这个时间段里,对所发生的事情产生感悟。补题的内容,可以是单纯的时间段,如“小学”“童年”“青春”“那年暑假”等等,也可以是与人或事物有关的时间段,如“和你在一
8
起”“有你的日子”“秋收的季节”等等。
这道题目,适合写成记叙文。写作时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入手:一是选择自己亲身经历的事情,展现成长变化,也可以展示同龄人共同經历的一段成长时光。二是选择写亲情、师生情等。写出自己与他们共同经历的一段时光,展现情感的可贵。三是可以从关注自然环境、民俗传统文化等入手,但此类文章立意较为深刻,需要较强的构思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解答】
小学是我最好时光
有人说:“唯有小学才是充满着孩子们的天真烂漫,那里有最美好的时光。”以前不信,现在深信不疑。而我能做的就是回忆那些点点滴滴。
那时候的时间被安排得满满的,但每天过得很充足、很愉快。
早上,五六点钟村口就聚集了十几个伙伴同去学校,人数够了就出发,家离学校说远不远,说近不近,正常走个20分钟就到了。但早上大家都着急补作业,嘴里塞个面包就开始赛跑。10分钟就到了,累得气喘吁吁。我们不着急的,到学校的小广场对面的荷花池便会划上两圈船,但学校担心发生危险,不允许学生去池塘里玩。小孩子嘛,不长记性,就因为这事学校里的老师可没少批评我们。
班主任给我们定了个规矩:上课卯劲学,下课使劲玩。我们很听话地完成学习任务,老师也信守承诺,下课随意玩。玩乐结合,我们日子过得很轻松。所以我们班的成绩一直名列前茅,班里共有五个女生。次次县里月考、期中、期末联考前二十名都能找到我们的名字,所以班主任很欣慰,有时候她也会加入我们的游戏。 最令人兴奋的就是放学后的时光了。
离校不远处有人家地里种的瓜快成熟时,淘气的男生会带着一队冲向瓜地,每个人都把自己的外套脱下来裹住那些半熟的瓜。有放哨的,有动手摘的,有装兜的,时间差不多了,大家担心瓜地的主人回来,便一个口哨抱着瓜一溜烟跑出瓜地,等看不见瓜地的踪影时就会停下来,比比谁偷的瓜最好。最好的那位可以在周末野餐时不用出任何费用,只需等着白吃白喝就好。谁让他赢了呢?
小学的六年时光就这样匆匆过去了,所有的点点滴滴令我难以忘怀。每到荷花开放时,我们便想起偷偷划船的情形;每到农民种瓜时,我就会想起偷瓜时的快乐……
时光荏苒,往事依昔,原来美好的时光一直在身旁,不曾离去……
9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uatuo3.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17654号-3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