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华拓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卖火柴的小女孩》教案设计

《卖火柴的小女孩》教案设计

来源:华拓网


《卖火柴的小女孩》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

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自学本课生字词。

3、体会小女孩悲惨的命运和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1.从小女孩一次次擦火柴所看到的种种幻象中体会她的悲惨生活。 2.从最后三个自然段的含义深刻的语句中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时间: 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学生自学,初步认识xx。

安徒生是十九世纪丹麦著名的作家,被称为“世界童话之上”。 主要作品:

《丑小鸭》、《海的女儿》、《皇帝的新装》、《野天鹅》等。 二、熟读课文,理清课文叙述顺序

1、根据课文内容,课文分成三部分,可以怎么分?

1 / 5

(第一至第四自然段是第一部分;第五至第十自然段是第二部分,第十二、十三自然段是第三部分。)

2、每一段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第一部分讲大年夜、天快黑了,又下着雪,小女孩还在街上卖火柴。 第二部分讲小女孩一次又一次地擦燃火柴,从火柴亮光中看到了种种幻象。 第三部分讲小女孩在大年夜冻死了。

3、课文中哪几个自然段是讲小女孩擦火柴的? (第五自然段到第十一自然段是讲小女孩擦火柴的。) 第二课时: 1、讨论:

大年夜,天快黑了,又下着雪,小女孩为什么还在街上卖火柴? (抓住两点:

一是“她不敢回家”,因为“她没卖掉一根火柴,没挣到一个钱、爸爸一定会打她的”;二是回家同样要挨冻,因为“家里跟街上一样冷”。)

从这里,你体会到这个小女孩怎么样?

(小女孩冻了一天,饿了一天,没有人关心,回去还要挨打,真可怜。) 2、小女孩几次擦燃火柴? (小女孩五次擦燃火柴。)

2 / 5

3、在火柴发出的亮光里,小女孩看到了什么?

小女孩第一次擦火柴看到一个大火炉,第二次擦火柴看到了烤鹅,第三次擦火柴看到了圣诞树,第四次擦火柴看到了奶奶,第五次小女孩擦着了一大把火柴,奶奶把她抱起来,搂在怀里,带她飞走了。

4、小女孩为什么一次又一次地擦火柴?

(1)小女孩是在什么情况下擦第一根火柴的?(是在冻得实在受不了的情况下才擦第一根火柴的。)你是从哪些语句中看出来的?“她敢从成把的火柴里抽出一根,在墙上擦燃了,来暖和自己的小手吗?她终于抽出了一根。”从这两句话中你们知道了些什么?(从第一句话可以看出小女孩不敢擦火柴。从第二句的“终于”这个词可以看出,小女孩经过很长时间的思想斗争,实在冻得受不了了,才抽出一根火柴来擦的。)

(2)小女孩擦第一根火柴经过很长时间的思想斗争,第一根火柴灭了,她为什么紧接着 又擦第二根、第三根、第四根呢?(因为擦燃第一根火柴时,小女孩看到了火炉,她正想暖和,火柴灭了,火炉不见了,小女孩紧接着又擦了一根,是为了留住那个火炉。擦燃第二根火柴时,小女孩看到一只烤鹅在向她走来,火柴灭了,烤鹅不见了,她马上又擦燃一根火柴是为了得到那只烤鹅。擦燃第三根火柴时,小女孩看见了美丽的圣诞树,火柴灭了,圣诞树又不见了,小女孩为了留住美丽的圣诞树,就又擦着了一根火柴。)

(3)小女孩为什么“赶紧擦着了一大把火柴”?(因为小女孩在擦燃第四根火柴的时候,见到了疼爱她的奶奶,小女孩知道,火柴一灭,奶奶就会不见的,她赶紧擦着了一大把火柴,是想把奶奶留住。)

5、小女孩五次擦燃火柴,在火柴发出的亮光里,她看到了火炉、烤鹅、圣诞树、奶奶。 同学们想一想,她怎么会看到这些东西的?(因为小女孩又冷又饿,没有欢乐,也没有人疼爱,

3 / 5

她想要暖和,想要吃点东西,想要和别的孩子那样得到欢乐,有人疼爱,所以就看到了火炉、烤鹅、圣诞树和奶奶。)小女孩渴望得到这些东西,这是个原因。

小女孩在火柴发出的亮光里看见火炉、烤鹅,圣诞树、奶奶,还有什么原因?(小女孩看到的是一种幻觉。人在神志不清或精神不正常的情况下有可能出现幻觉。小女孩整整一天受冻挨饿,这时候已经神志不清了,所以在火柴发出的亮光里看到了许多平时渴望得到的东西)。

6、这个小女孩后来怎么样了?(小女孩冻死了。)前面说的“飞到那没有寒冷,没有饥饿,也没有痛苦的地方去了”是什么意思?(意思就是小女孩死了,离开这个世界了。)

7.“她曾经多么幸福,跟着她奶奶一起走向新年的幸福中去。”对这句话中的两个“幸福”,你是怎样理解的?(第一个“幸福”是说小女孩临死的时候是幸福的,她是在看到许多美丽的东西的幻觉中死去的;第二个“幸福)的意思是小女孩死了就幸福了,就没有寒冷,没有饥饿,没有痛苦了。)从这句话中,你体会到了些什么?(体会到小女孩在这个世界上没有活路,只有死亡才能摆脱痛苦。体会到作者对小女孩的同情和对不合理的社会制度的不满。

讨论:

1、课文中说“谁也不知道她曾经看到过多么美丽的东西”,作者知道不知道?(作者也不知道。)那么作者是怎么写出小女孩五次擦火柴,看到火炉、烤鹅、圣诞树、奶奶的呢?(作者是根据想象来写的。)

2、这篇课文是童话,童话的内容来之于生活。但具体情节往往是根据想象虚构的。这篇童话的作者是根据什么来想象的?(是根据他平时见到的穷苦孩子的悲惨生活和穷苦孩子冻死街头的情景来想象的。)

板书: 现实:

4 / 5

贫困、寒冷、饥饿—————痛苦 擦———幻想———渴望 一火炉温暖 二烤鹅食物同情憎恶 三圣诞树欢乐 四奶奶疼爱 五飞走了幸福 结局:

冻死在大年夜——————悲惨

5 / 5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uatuo3.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