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华拓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浅谈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小组合作”

浅谈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小组合作”

来源:华拓网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浅谈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小组合作”

作者:许蜚蜚

来源:《中学生英语·教师版》2017年第08期

合作学习的概念在上个世纪就已提出,并受到西方国家的广泛重视,但是,这种教学方式并没有在我国得到广泛的应用。直到近几年,随着教学改革进程的不断推进,国家对这种合作教学的模式越来越重视。于是,在新课程标准中对合作学习的概念进行了明确的定义,并要求教师将其运用到教学活动中。因此,如何优化小组合作的教学方式,全面提高教学质量是每个教师需要思考的问题。

英语是初中阶段的重点教学科目,可现阶段的英语模式仍然较为单一,课堂气氛沉闷,这让学生们学习的积极性并不高。英语是一门语言性的学科,要学好这类学科,必须要有一个良好的课堂气氛和语言环境,促使学生们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中。小组合作的模式充分地发挥了学生们的主体作用,能够有效地实现多向交往,营造一个良好的语言氛围,促使学生们更好地进行沟通交流。这样,学生们学习的积极性会更加高涨,不仅能够使成绩得到提高,还能养成互帮互助、热爱合作的良好品质,这也就获得了全面的发展。下面,我结合多年的教学经验,对初中英语课堂中的“小组合作”展开了论述,希望给广大教师带来借鉴意义。 1. 合理划分学习小组,进行合理分工

要开展“小组合作”教学,首先就要科学地划分学习小组,这是发挥小组合作学习教学模式作用的前提,也是关键的一个环节。因为只有科学地划分了学习小组,才能保证小组合作的有效开展,学生们才能在合作中获得提高。在对学生进行分组时,我考虑到了学生们的性格、性别、知识水平、学习习惯等各方面的因素,然后对他们进行科学合理的分组,保证学生们有足够的机会去获得其他学生的帮助。同时,教师还要考虑到学生的独特性,保证组内成员的差异性,让每个学生都能在小组中发挥自己的优势,但是小组之间要保证在人员数量、学习水平等方面尽量一致,不要有太过于明显的差异,尊重“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原则。这样,才能发挥每个学生的作用,并保证竞争的公平性。

其次,要充分发挥小组的作用,必须要对组员的角色进行合理的分配。比如在讲解“Good manners”这部分内容时,我让成绩较好、协调能力强的学生担任组长,善于口语表达的学生担任汇报员,让善于做笔记的学生担任记录员。然后,让组长带着其他成员学习相关的重点词汇并一起阅读课文,善于做笔记的学生将组员不理解的单词、句式和阅读中遇到的问题进行记录。接下来,再由汇报员将小组内存在的问题进行汇报。根据学生们的反馈,我对“invite sb. to do sth.; the proper way to do sth.; for the first time; avoid doing sth....”这些词汇进行了讲解。并让,汇报员与其他成员一起交流讨论“What is the conversation about?”、“What is the famous saying?”等问题,很多小组都能通过自己交流分析解决这些问题。对于学生们仍然存在的问题我进行了汇总,并进行了重点讲解。这样,教学效率变得更高,同时,也让每个学生的参与意识都得到了提高。当然,为了让每个学生都能取得全面的进步,教师还要根据实际情况对学生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小组成员及小组的角色进行灵活的调整。调整时,教师要尊重学生的意愿,参考学生的建议反馈,进行再次组合。这样,既可以增进学生与班级其他成员的感情,又可以给他们带来一种新鲜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合作的积极性,并为每个学生的发展提供了机会。 2. 结合实际情况,精心编排坐位

很多教师在实施小组合作的教学模式时,往往会忽视对座位的编排,或者不知道科学的编排方法。这样,就会让小组合作的效果大打折扣。编排座位的方法有很多,比如扇形排列法、双马蹄型排列法、“T”型排列法,等等。采用合适的座位编排方式对学生的座位进行编排,能够让学生们的交流互动更为便利、有效,同时,又能更好地活跃课堂气氛,让合作的效率事半功倍。

我在教学过程中,结合实际情况对座次编排的方式进行了尝试。首先,我结合学生的英语成绩、学习兴趣、英语基础等标准,将他们进行了分类,并以字母A、B、C进行表示(A表示好;B表示一般;C表示差)。对学生进行分类后,我将学生以6人为一组分为了8组(结合班级实际人数分配),我让学生们按照我的要求坐在合适的座位上,座位示意图如下: B B B B B B B B C A A C C A A C B B B B B B B B B B B B B B B B C A A C C A A C B B B B B B B B

在这个图中我们不难看出,A类的学生作为组长,处于小组的中间位置,这为组长组织交流活动提供了更加便利的外界条件。同时,我们也不难发现两个小组的组长“A”是相邻的,这不仅保证了组内交流,而且还增强了组间交流,充分发挥了各小组的优势,解决组内不能解决的问题。在教学实践中也取得了不错的效果。

教师要重视座位编排的重要性,因为只有对座位进行有效的编排,才能实现组内外的优势互补,才更能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因此,教师需要多观察、学习,全面了解学生的信息,进而才能对他们进行更为合理的座位编排,实现小组合作的高效性。 3. 选择合适的时机,提高合作的有效性

小组合作是一种教学手段,但不是最终目的。很多教师在了解到小组合作的重要性后,便一味地去追求这种形式,无论在什么样的情况下都采用这种教学手段。这样,就导致小组合作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流于形式,不仅无法提高教学效率,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而且还会浪费大量的时间,降低教学效率,导致教师难以实现教学目标。小组合作方式的选择是讲究时机的,那么教师该如何选择合适的时机,有效地避免无效的合作呢?

首先,对于太难或者太简单的问题不适宜设计小组讨论。因为问题如果太难,学生们在讨论中可能很难得出结果,即使得到了结果可能也会有太大的偏差;如果问题过于简单,可能就没有必要花费太多的时间去组织讨论交流活动。其次,不要在本该在全班进行讨论或者需要自己引导的地方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因为这样很可能就发挥不出自己的引导作用。同时,尽量不要在一节课上组织多次讨论。因为课上时间有限,如果时间过多的用在了讨论上,教师没能对学生进行有效的引导,很可能一节课下来,学生们毫无所获,对重点知识一头雾水。因此,教师需要选择合适的时机去组织学生们进行讨论。比如在讲解“School life”这课内容时,我设计了一些发散性质的问题,比如让学生们结合自己的情况,思考自己的校园生活。针对这个问题,我认为进行班级讨论更为合适,这样更能活跃课堂气氛,引出教学内容。然后,我让学生们进行阅读,阅读后让他们结合自己的理解去讨论,并结合Daniel、John、Nancy的学校生活制作表格,对Daniel’s ideal school进行分析,在小组内对“Which school do you like best?”进行讨论交流,并总结。最后,在班上对自己本组的讨论结果进行阐述。这样,就可以有效地保证讨论活动的有效性。由此可见,小组合作并不适用于所有的情况,教师要根据问题、教学内容的不同合理地组织学生们进行交流讨论,并有效地控制交流讨论的时间和次数,保证课堂教学的高效性。

除此之外,教师还要避免出现“假热闹”的现象,让每个学生都能获得交流探究,总结表达的机会。这样,学生们的积极性才能得到调动,课堂教学效率才会更高。 4. 设立合作常规,保证合作的有序性

如果说科学合理的分组是进行小组合作的前提,把控合作的时机是保障,那么设立合作常规,保证合作的有序性便是开展小组合作的核心所在。首先,教师要帮助小组成员明确自己的任务,在任务分配方面,教师可以选择这样两种方式:一种是对每个小组布置同样的任务。这样,可以让每个小组对某一问题都能提出独特性的见解;另一种是针对不同的小组布置不同的任务,这样,在课上进行交流时,可以有效地实现互补,提高教学开展教学的效率。其次,教师还要不断地向学生们渗透“合作”思想,让他们意识到合作的重要性,并帮助学生们规范合作的步骤,保证每个学生都能在合作中发挥自己的作用,促进自己思维能力的发展。

在教学过程中,我发现大多数学生都缺乏一定的合作技巧。比如在讲解“Dream homes”这课时,我让学生们就自己理想中的房子及课文中涉及到的几个问题进行讨论交流。我发现很多学生在小组讨论时会出现这样的问题:没等他人表述完就打断别人;他人表达建议时注意力不集中,东张西望,表现出不耐烦的情绪;在遇到不同的意见时,缺乏一个礼貌性的应对,不善于用理性的语言去说服对方,等等。这些问题如果不能得到有效的解决,将会严重影响小组合作的有效开展,学生们也难以从合作中获得提高,感受不到与他人合作的乐趣。针对这种情况,我帮助学生们设立了合作常规,比如:注意听他人讲话;他人阐述意见时,要耐心的等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候,并且自己阐述建议时要注意时间的分配,尽量不要让他人过多的等候;在需要表达不同的意见时,要有礼貌地打断别人,有礼貌地表达不赞同。同时,我还向学生们介绍了一些合作活动中的技巧,保证合作活动的规范性。

合作活动存在于课前、课中、课后,教师必须要设立相应的合作规范,帮助学生们明确合作任务、方向,让他们掌握与他人合作交流的方法。这样,他们才能在没有教师监督的情况下主动去和小组成员进行沟通交流,并且能够很快形成一种互帮互助的合作氛围。这不仅能够为学生们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气氛,还能让学生们感受到班级的凝聚力,感受到合作的乐趣。久而久之,他们的英语成绩便能得到提高,与人合作解决问题的能力也会随之加强,这对他们以后的成长都将有着重要的意义。

5. 采用多样化的评价,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研究表明,教师的评价作用对学生学习活动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教师要善于利用科学合理的评价促进小组成员之间的互帮互助,促进他们的共同进步。教师可以从两方面入手对其进行评价:一是重视个人评价与小组评价相结合;二是重视学习过程评价与学习结果评价相结合。除此之外,教师还要对学生们在合作过程中的方法、态度,交流合作的效率等进行评价,对表现突出的小组或者小组成员进行表扬,对表现不佳的小组进行纠正。同时,教师还可以利用组内互评、组间互评的方式进一步调动学生们的积极性,促进合作交流模式的有效开展。 以上是我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提出的关于初中英语小组合作教学的几点建议,当然还有很多提高教学质量的方法需要教师去探索。教师们需要结合教学实际情况创造性地对这种教学方法进行完善,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 陈小强. 中学英语教学中的合作学习[J]. 教育教学论坛, 2010(24).

[2] 江流. 影响合作学习实施的因素分析[J]. 新课程研究(基础教育), 2009(11). [3] 刘艳, 刘媛媛, 刘浩. 浅析中学英语合作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策略[J]. 现代教育科学, 2009(02).

(作者单位:江苏省苏州市一中分校(彩香实验中学))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uatuo3.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17654号-3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