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2023年教师资格之中学体育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通关考试题库带答案解析

来源:华拓网
2023年教师资格之中学体育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通

关考试题库带答案解析

单选题(共50题)

1、糖的分解代谢不包括( ) A.糖的无氧酵解 B.糖的有氧氧化 C.戊糖磷酸途径 D.糖原的分解 【答案】 D

2、从事中等强度的有氧运动时,动用的能源物质有多种,参与供能的比例常会增加,成为供能的主要物质的是( ) A.糖 B.脂肪 C.蛋白质 D.维生素 【答案】 B

3、体育实践课教学质量评价课关键指标是( ) A.课堂结构 B.教学艺术 C.教学效果 D.课堂管理 【答案】 C

4、身体中最长最粗的神经是由脊神经的( )发出的。 A.颈丛 B.臂丛 C.腰丛 D.骶丛 【答案】 D

5、篮球场上的罚球线的外沿距离端线的内沿应是( )。 A.5.80M B.3.60M C.3.05M D.3.50M 【答案】 A

6、脂肪在哪一个器官内氧化不完全会产生酮体( ) A.肾脏 B.脾脏 C.心脏 D.肝脏 【答案】 D

7、培养学生运动团结协作能力的运动项目是( ) A.自行车

B.排球 C.拳击 D.体操 【答案】 B

8、体育文化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和体育制度文化。( ) A.体育精神文化、体育物质文化 B.体育精神文化、体育经济文化 C.体育政治文化、体育经济文化 D.体育政治文化、体育物质文化 【答案】 A

9、利用知识、经验和判断进行评断与比较的方法叫做( ) A.绝对评价 B.定性评价 C.定量评价 D.相对评价 【答案】 B

10、中长跑比赛开始后不久,运动员常出现呼吸困难、胸闷、头晕、心跳加快、肌肉酸软无力、动作不协调的反应,这种现象称为( )。 A.过度紧张 B.“极点” C.假稳定状态

D.真稳定状态 【答案】 B

11、下列哪些教学方法属于以探究活动为主的体育教学方法( ) A.动作示范法、保护与帮助法、演示法 B.发现教学法、小群体教学法、成功教学法 C.分解练习法、循环练习法、完整练习法 D.运动游戏法、运动竞赛法、情境教学法 【答案】 B

12、课堂教学实施前,教师对学生的体育基础进行摸底测试,以判断学生的实际水平,该评价方式是( )。 A.诊断性评价 B.过程性评价 C.终结性评价 D.多主体评价 【答案】 A

13、学校体育教学工作计划一般包括全年教学工作计划、学期教学工作计划、( )和课时计划。 A.水平教学工作计划 B.单元教学工作计划 C.年级教学工作计划 D.课后教学工作计划 【答案】 B

14、在体育课的教学目标设计中,用外显行为来表述目标时,一般应包括()。

A.行为主体、行为动词、条件、程度 B.行为主体、方法、情景、策略 C.教学内容、方法、手段、媒体 D.教学内容、行为、程序、媒体 【答案】 A

15、营养物质在口腔内消化时间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液体食物约需1-2秒 B.糊状食物约3-4秒 C.固体食物约需5秒 D.一般不超过15秒 【答案】 D

16、前庭器的主要机能是( ) A.调节呼吸 B.维持身体平衡 C.产生兴奋 D.保持觉醒 【答案】 B

17、脚背正面踢定位球时,助跑线应该是( )

A.小斜线 B.斜线 C.直线 D.弧线 【答案】 C

18、在一项以“民族传统体育运动项目学习”为主题的体育教学实验中,“学生对所学运动项目的爱好”这一变量在本实验中可能是( )。 A.干扰变量 B.调节变量 C.因变量 D.自变量 【答案】 D

19、在运动技能的学习过程当中,学生表现出紧张、动作不协调的状态,并且有多余的动作,这是哪一个阶段的表现形式( ) A.泛化阶段 B.分化阶段 C.巩固阶段 D.自动化阶段 【答案】 A

20、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实践课的是( )。 A.新授课 B.复习课

C.综合课 D.引导课 【答案】 D

21、在运动技能形成的分化阶段.教师的主要教学任务是( )。 A.抓住动作的主要环节和教学中学生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教学,不应过多强调动作细节

B.注意错误动作的纠正.让学生体会动作的细节

C.对学生提出进一步的要求.并指导学生进行技术理论学习 D.以上都不对 【答案】 B

22、“增强安全防范能力”属于下列哪一种目标( ) A.运动技能 B.身体健康 C.运动参与 D.社会适应 【答案】 A

23、以直接感知为主的体育教学方法可分三类,下列选项中哪项不正确( )。 A.发现法 B.示范法 C.演示法 D.保护与帮助法

【答案】 A

24、骨骼肌的物理特性有( )。 A.收缩性、弹性、黏滞性 B.伸展性、收缩性、黏滞性 C.伸展性、弹性、黏滞性 D.伸展性、弹性、收缩性 【答案】 C

25、在进行仰卧起坐练习时,合理的呼吸形式是( )。 A.腹式呼吸 B.胸式呼吸 C.混合呼吸 D.憋气 【答案】 B

26、抗阻训练主要改善下列哪一器官的功能( ) A.支气管 B.骨骼肌 C.胸腺 D.前列腺 【答案】 B

27、竞技体育形成的基本动因不包括下列哪项?( )

A.生物学因素 B.个性心理因素 C.社会学因素 D.动力学因素 【答案】 D

28、斯巴达的五项竞技项目包括:赛跑、跳跃、角力、( )、投标枪。 A.骑马 B.游泳 C.击剑 D.投铁饼 【答案】 D

29、学生的运动兴趣是指( ) A.具有参加活动的习惯 B.热爱体育的态度 C.对明星运动员的崇拜

D.积极认识和参与体育活动的心理倾向 【答案】 D

30、肌肉在收缩产生张力的同时被拉长的收缩称为( )。 A.向心收缩 B.离心收缩 C.等张收缩

D.等动收缩 【答案】 B

31、对学生进行运动技能成绩的评定最好采用( ) A.定量评价 B.定性评价 C.过程评价

D.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相结合 【答案】 D

32、心脏四腔室中,入口最多的是( ) A.左心房 B.右心房 C.左心室 D.右心室 【答案】 A

33、体育教学设计有助于突出体育教学活动中( A.学生 B.教师 C.教材 D.教学方法 【答案】 A

)的主体地位。 34、抗阻训练主要改善下列哪一器官的功能( ) A.支气管 B.骨骼肌 C.胸腺 D.前列腺 【答案】 B

35、对学生在体育课堂上的出勤、学习方式、学习兴趣和健康行为表现等情况的评价属于()。 A.体能与知识评价 B.知识与技能评价 C.态度与参与评价 D.情意与合作评价 【答案】 C

36、下列运动项目分别属于磷酸原系统和乳酸能系统供能的是( ) A.100IT1和举重 B.400m和800m C.举重和800m D.5000m和1000m 【答案】 C

37、在人体能量代谢测定时,通常把1g食物氧化所释放的热量称为()。 A.氧热价

B.热价 C.呼吸熵 D.代谢率 【答案】 B

38、膝跳反射是简单的反射,其反射弧需要( )神经元。 A.多个 B.3个 C.2个 D.1个 【答案】 C

39、由于准备活动不足导致运动中肌肉拉伤, 进行及时处理的正确方法是( )。 A.按摩 B.热敷 C.冷敷 D.拔罐 【答案】 C

40、人们习惯把肌肉靠身体正中面或肢体近端的附着处称为( ) A.定点 B.起点 C.近固点

D.动点 【答案】 B

41、体育教学中,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所表现出的积极态度、独立和创新的学习行为是下列哪一特性的具体体现 () A.教师主导性 B.教师主宰性 C.学生能动性 D.学生主体性 【答案】 D

42、下列不是健康的四大基石的是( )。 A.合理膳食 B.规律生活 C.适度运动 D.大量运动 【答案】 D

43、下列属于武术功法运动的是( )。 A.马步 B.太极拳 C.推手 D.轻功 【答案】 D

44、学生做撑哑铃屈肘练习时,原动肌是肱二头肌,对称肌是( ) A.肱肌 B.肱三头肌 C.胸大肌 D.背阔肌 【答案】 B

45、王老师在武术课上,向学生提问上节课学习的长拳中的“八法”。学生的回答不正确的是( )。 A.手、眼 B.精神、气 C.身法、步 D.力、拿 【答案】 D

46、在学生进行头手倒立时,教师应该( ) A.站在学生前方扶住其小腿 B.站在学生侧面扶住其小腿 C.站在学生前方扶住其腰部 D.站在学生后面扶住其大腿 【答案】 A

47、小腿三头肌是构成小腿形态的主要肌肉,也是影响小腿围度的重要因素。下列哪种练习方式主要发展小腿三头肌的伸展性?( )

A.负重提踵 B.负重蹲起 C.纵跳

D.勾脚尖正压腿 【答案】 D

48、赛前状态属于( ) A.条件反射 B.非条件反射 C.正常反应 D.正常适应 【答案】 A

49、“身体偏离垂直面又不失去平衡的一种姿势”描述的是哪个体操动作?( ) A.撑 B.桥 C.立 D.倾 【答案】 D

50、为了发展学生的身体素质和跑的能力,下列一组辅助练习中用于增强腿部力量,提高大腿高抬幅度,发展跑的频率的练习是( ) A.后蹬跑 B.单足跳

C.弓箭步走 D.高抬腿跑 【答案】 D

大题(共10题)

一、 小花是某校初二的一名女生,由于时间紧没有吃早饭就去上学了,而她第三节是体育课,还没到上课的时候已经饿了。这节课的内容是测试800米跑,当她跑完第一圈时就感觉身体不适,头晕、恶心、头重脚轻,但她却坚持跑完了全程,当她刚过终点时就晕了过去。小花晕过去是一种什么现象,应该怎么处理?

【答案】 小花晕过去是一种晕厥现象。处理方法:①头低位平卧或抬高下肢以增加脑的血流量;②摔倒在地的患者应就地平卧仰面朝天并检查有无外伤;③松开患者紧结的衣领,若意识未恢复,应使头后仰、抬起下颌以防止舌根后垂阻滞气道;④若有显著心动过缓可注射阿托品,若有快速心律失常可静脉推利多卡因或胺碘酮,发生心脏停搏应立即进行心肺复苏,有出血吐泻等血容量低下者需输血等治疗;⑤若患者意识迅速恢复应再平卧几分钟,向后坐起然后站立,有的需数分钟左右才能站立。

二、案例:以下是小王老师在上初一年级某班技巧单元两节课的授课内容。第一节:前滚翻教学步骤:(1)准备活动,团身滚动;(2)示范两次标准动作,并讲解动作要领;(3)学生分4组进行练习,教师巡视指导;(4)集合,请学生自荐展示动作。(没有学生主动展示)第二节:后滚翻教学步骤:(1)准备活动,抱腿团身后倒滚动辅助练习;(2)请同学做两次示范,引导大家总结动作要领;(3)教师示范标准动作,提示动作要点及练习要点,学生分组练习; 【答案】

【知识点】

教学观。(1)第一节课采用的是以灌输为主的教学策略。教师把学生置于知识接受者的位置上.把知识传授作为自己的主要任务和目的.把主要精力放在检查学生对知识和技能的掌握上。这样做易使学生整天处于被动应付、机械练习、简单重复的学习之中.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能动性和独立性被销蚀.思维和想象力也被扼杀,学习热情被摧残.严重阻碍学生的发展。这样的教学策略不符

合新课程标准中要求给学生创造有效的学习环境.让学生灵活多变地进行学习,提高学生的运动兴趣的教学观点。第二节课采用了以自主学练为主的教学策略。教师根据学生的需要更新教学方法和手段,按照学生的个体差异和实际情况.为其创设了思考、探索、改进的学习空间,通过这样一种学生积极参与的教学方式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学生搭建一个充分展现自己的独立个性、创造能力的平台,在实践中展示自己的创新成果。这种展现又推动着学生去创新.不断地增加学生的学习自信。(2)小王老师对第二节课的教学策略进行了调整,体现了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理念。首先,要注重发挥榜样作用。借助运动技能好的骨干学生.建立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和谐纽带,这些骨干学生做出的漂亮的示范动作,是其他学生学习技能的巨大吸引力。第二,借助游戏竞赛,激发学习兴趣。游戏中有合作也有竞争。并且是运用技能的实战场,让学生从玩的心态向有意学习转变。第三,转变教师角色。今天的教师在课堂上不再是绝对的领导者.而是教学的组织者。教师在教学中与学生同场示范、同场裁判、共同评价,建立与学生平等、尊重、信任的和谐关系。从这几方面改进教学方法和练习方法后,就能收获课堂气氛热烈、学习氛围浓烈的教学效果。

三、郎平带领中国女排在里约奥运会上再次登上冠军宝座,又一次给过人注射了一支强心剂!但是女排取得成绩的背后所付出的艰辛是常人无法想象的,而作为,女排总教练的郎平对一些问题的看法和做法是中国女排再创辉煌的基础。下面是郎平曾说过的几句话:“不要一赢球就谈女排精神,也要看我们努力的过程。女排精神一直在,但单靠精神不能赢球,还必须技术过硬。”——2016年8月21日里约奥运会赛场。“中国地大物博人才济济,而女排还需要我,说明我还有价值。我心里明白,人活着,被人需要,是一种幸福,能被国家需要,是更大的幸福。”——2013年4月25日,郎平再次执掌起处于低谷的中国女排的教鞭。问题:(1)试分析郎平的这些话所表达的内涵。(2)结合实际谈“单靠精神不能赢球,还必须技术过硬”这句话对未来工作的启示。 【答案】(1)材料中郎平教练说:“中公教师研究院提供不要一赢球就谈女排精神,也要看我们努力的过程。女排精神一直在,但单靠精神不能赢球,还必须技术过硬。”每一滴汗水凝结勋章,每一滴泪水幻化翅膀。人生需要砥砺与蜕变,方能实现提升与飞跃。女排的胜利,来之不易,“女排精神”,感召国人。无论是体育竞技还是国际竞争,无论是个人奋斗还是民族崛起,我们不能丢失一种精神,我们需要传承一种精神,这,就是永不言败的“女排精神”。作为主教练,郎平看到的,不仅仅是有些虚空的精神的存在,更是一个个队员们实实在在付出的拼搏与努力。她看到了她们额头滴下的一颗颗汗珠,看到了她们在奔跑跳跃中的一次次摔倒,看到了她们受伤之后一次次的流泪坚持着。多少个日日夜夜,多少次挥汗如雨,又岂是简简单单一句女排精神,就能够全部概括的。女排姑娘教给我们的,绝对不仅仅是精神而已,更是金牌背后那扎扎实实的训练真真切切的努力。队长惠若琪说:我们不会去想结果,不会去设计结果,只是永远不放弃,认真地打好每一分,是的,我们并不是因为会成功才去坚持,而是因为坚持了才会成功。材料中郎平教练说:“中国地大物博人才济济,而女排还需要我,说明我还有价值。我心里明白,人活着,被人需要,

是一种幸福,能被国家需要,是更大的幸福。”由此想到,教育工作何尝不是如此,我们是为学生服务,如果我们能被学生所需要,则我们就有存在的意义与价值,这就是我们的最大幸福!能为教育事业作出一分贡献,则是我们最大的幸福。有时候,就是需要这种责任和拼命精神。2013年5月10日,在郎平率队完成上任后的第一堂训练课后,队员们业余的表现让她颇感意外,基本攻差、团队意识差、心理素质差等不足之处。她不得不对记者坦言:“队员们目前的身体状态还不错,但在技术能力、场上意识上,跟我想象的有差距,慢慢来吧。”正是这句“慢慢来吧”成就了三年后的里约奥运冠军队!作为一名教师也经常遇到这样别无选择的难题。比如又分到一个全年级最差的班,或者班级里有个成绩最差的学生等等。浙江省特级教师肖培东曾说过这样一句话:“作为一名教师,要永远相信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可以学会的,是能够进步的。教师是主导地位要把心态摆正。教师是要帮助学生学习的,而不是让学生成就你个人的精彩。”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一定会遇到成绩暂时落后的学生,或者整个班级的成绩在整个年级中比较落后的情况。但是就像中国女排一样,落后的原因也许是学习、训练方法的不适应,也许是学习环节中的某一步出了问题,这时候更需要老师耐心的指导,和传输给学生不抛弃、不放弃的态度。

四、高一年级跨栏课,女生普遍对学习跨栏存在恐惧心理,担心跨不过去会把自己绊倒,其中一名女生在上课当中以各种理由绕过了过栏练习环节,在考前复习时,当跨越第三个栏架时,被栏架绊倒受伤。医院诊断结果为膝关节髌骨骨折,韧带及周围软组织损伤,影响了她正常学习和生活。为此,该家长强烈要求学校取消跨栏跑教学内容。问题:分析造成该生膝关节受伤的原因。请回答学校是否应该取消类似的跨栏这种教学内容?

【答案】(1)损伤产生的原因:①思想上不够重视做准备活动时,该女生以各种理由绕过了过栏练习,说明其思想上没有重视准备活动,缺少运动损伤的意识。②准备活动不合理在做过栏练习时,该女生没有参与,缺少合理的准备活动。③运动参与者的心理状况不良高中女生普遍对学习跨栏存在恐惧心理,这种不良的心理状态也可能导致运动损伤的产生。④技术动作错误该女生在跨栏中被绊倒了,说明其技术动作是错误的,正确的技术动作不会出现该现象。学校不应该取消跨栏教学(2)理由:跨栏跑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顽强的意志,增强学生的自信心。跨栏跑技术练习能够很好地发展学生的速度、力量、耐力、柔韧性和灵敏性等素质,为其他项目的学习提供身体条件,并对其他理论学习与应用有较好的促进作用。只要做好运动损伤的预防措施,就能有效的防止运动损伤的产生。因此学校不应取消跨栏跑教学。

五、阅读下列材料,设计一节45分钟的课堂教学,请写出基本部分的教学目标、教学方法和教学过程。教学条件:田径场,秒表1块。教学内容:800米,第1次课。 【答案】

六、案例:田径运动是学校体育的重点教学内容,也是《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初中升学考试、高中体育会考的主要项目,但仍有众多的学生不喜欢上田径课,不喜欢参与田径运动。据调查,只有6%的学生喜欢田径运动。学生上田径课的参与度、积极性不高。如何让学生喜欢并参与田径运动是许多体育教师非常头痛的问题。问题:(1)产生上述现象的原因有哪些?(2)结合教学实际提几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答案】(1)①田径项目受自身特点的制约,大多属于周期性运动项目,必须重复练习,体力消耗大,易疲劳,练习起来较为枯燥。②由于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体育、休闲、娱乐的要求越来越高,田径运动的走、跑、投等内容已不能满足当代学生追求新兴、时髦、轻松的体育运动项目的需求,学生对田径运动易产生抵触情绪。③教学方法缺乏应变性,只重视跑、跳、投等技术动作的教学,技术动作难度过大,重复次数过多,缺乏趣味性,造成学生心理负担重,难以完成教学任务,容易挫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2)①举行丰富多彩的田径类项目比赛。虽然大部分学生不喜欢上田径课,不喜欢参与田径运动,但仍有相当一部分学生非常乐意参加田径项目的各种竞赛。通过田径比赛更能体现学生自信、勇敢和张扬的个性。②加大宣传力度,打下良好基础。通过墙报宣传等活动可加深学生对田径等体育运动项目的认识。③在教学中,要注意以下几点:第一,要丰富教学方法和手段,突出趣味性。第二,由于中学生神经兴奋性高、好胜逞强、自我保护心理强,所以,中学田径教学应突出多样性,重复次数不宜过多,以激发他们学习的积极性。第三,中学生具有可塑性强、变化大的特点,学习技术动作宜粗略掌握,不必精雕细刻,以使中学的田径教学有别于竞技训练。第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可以适当降低学习标准。教师可以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选择一些非标准的体育器材,如使用小沙包、小石片、小皮球、垒球等进行投掷,跳高横杆用橡皮筋代替等,以降低学习难度,增强学生的自信心,突出学生的参与性和自娱性。

七、 张老师是一位青年体育教师,工作热情非常高,他对学生的要求十分严格,还经常要求学生在体育课中不要讲脏话,注意安全。然而这位教师讲课情急时,常常用“蠢猪”“笨蛋”这样的言语。请分析张老师的体育课会产生什么后果?其原因是什么?(6分)

【答案】 后果:张老师在课堂上的不当行为,一方面没有树立自己的良好形象,其言行不一致的教学方式会导致他的言教和身教都没有说服力;另一方面,张老师的不当言行可能导致学生产生心理问题,老师对学生的辱骂、嘲讽会干扰学生对自我、他人和社会的正确认知能力的形成,导致自卑、退缩和对抗等情绪问题,甚至会影响学生人格的发展。 原因:①张老师的“言教”没有说服力。“言教”必须以理服人,一味地“管、压、卡”无法让学生们信服,也就难以达到教育效果。②张老师的“言教”苍白无力,更没有“身教”。“身教”既可以增加“言教”的可信度和感染力,而且还能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教师只有严格要求自己,事事从自我做起,做学生的榜样和“镜

子”,做到为人师表,才能顺利地“内化”为学生的需要。③张老师“心教”不诚。教育是为了让学生分清对与错,对的继续坚持和改善,错的要改正并吸取经验,不能把学生的错误当成教师训斥学生的理由。体育教师应该抱着关心、帮助、鼓励的态度'用心去爱学生。学生只有感受到了教师的爱,才会乐于接受教师教育。这样,教育效果才有可能实现。

八、请仔细阅读下面某高校体育专业毕业班实习生的“教学实习总结”。教学实习总结(周杰)第2周至第3周这一周我开始上课了,我终于成为一名老师了,记得我第一次面对30多名学生,由于初为人师的兴奋也记不得紧张。由于人数众多,喊口令声音要很大,结果一节课下来喉咙哑了,课后指导老师点评说:(1)由于(①)不当,结果是需要自己声音很大,才能使全班同学听见。(2)话太多,教师(②)。(3)上课的时候自己运动得太多,体育课(③)。其他实习老师也提出了不少意见,等等。问题:(1)请分别写出①②③处所省略的指导老师的点评内容。(9分)(2)针对该实习生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措施。(6分)

【答案】(1)点评内容①队列队形的组织。②要精讲,讲重点,讲难点。在教学过程中,老师讲授时间过长会导致学生的练习时间缩短,降低学生在体育活动中的练习密度和运动负荷。③应该以学生练习为主,老师指导与纠正学生的错误动作,帮助学生掌握技术动作。(2)改进措施①在进行体育教学时,首先要根据教学的内容选择合适的教学组织形式和队形的安排。队列和队形是体育教学组织过程中一种必不可少的教学手段。影响队列队形运用的因素很多,如体育课的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场地情况等。但是,不管在什么时候使用队列队形,应尽量做到如下基本要求:简捷高效、利于课堂教学、合理利用口令。②在授课过程中要做到“精讲多练”。体育教师的讲解要力求简明,突出重点,做到精讲多练,避免占用过多的课堂时间,更多的时间应该留给学生进行练习。③改进教法,提高教学技巧。在一节体育课堂教学过程中,体育教师动作示范、教具演示、指导、纠正错误等的时机要得当,时间分配要合理,要突出学生的练习。

九、案例:徐老师给某初中三年级学生上课时,刚站好队,突然队伍中一阵骚乱,两个学生打起架来。徐老师大声地训斥他们,两人互相不服气,不肯认错,课堂教学因此而无法继续进行下去。问题:(1)你认为徐老师的解决方法是否妥当?请说明原因。(2)如果是在你的课堂上发生了这种问题,你会如何解决? 【答案】

【知识点】

教学突发事件的处理方法。(1)徐老师的处理方法并不妥当。徐老师面对学生的打架,不够沉着冷静,没有思考如何解决问题,只是一味地训斥学生。这种方式不仅起不到教育学生的作用.而且容易让学生产生逆反心理.甚至可能会对体育课产生厌烦情绪。对教学中发生的突发事件的处理是教师教学思维、教学智慧和教育方法的体现。(2)如果是我在课堂上遇到这种问题,首先,我会让自己保持冷静,然后快速思考合适的应对方法,因势利导,将原本不利的因素转化为教学、教育的契机。具体处理方法是把打架“曲解”为比武.而自己毛遂自荐当比武的裁判。其他同学则是观众,两个打架的学生是比武选手,借助这一事件进行传统武术、搏击类运动项目共性知识的传授。引导学生进一步了解传统武术,在这样的引导下,学生打架时的激动情绪得以缓解,因为初三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判断是非能力.冷静后就会意识到自己的错误。这样处理还能满足学生好“面子”的心理,使其自尊心得以保护。

一十、高二(6)班,学生40人,教学内容为挺身式跳远,教案准备部分的内容见下表。 准备部分的活动内容、组织形式及要求本次课准备部分的内容和组织形式存在哪些问题,为什么?

【答案】①课堂常规的内容不完整。课堂常规内容有:体育委员整队;报告人数;师生问好;安排见习生;检查服饰、着装。②徒手操的练习顺序安排错乱,应按人体关节顺序从上到下进行练习,即振臂运动、扩胸运动、体侧运动、腹背运动、踢腿运动、双人压肩、活动关节、踝关节腕关节绕环。③徒手体操队形的组织不清晰,应该强调出:学生成徒形,按四列横队散开,并由教师带领学生一起做徒手操。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