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2021 年下半年全国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模拟卷

来源:华拓网
2021 年下半年全国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模拟卷

教育知识与能力(中学)

您的姓名: [填空题]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注意事项:

1.考试时间为 120 分钟,满分 150 分。

2.请按规定在答题卡上填涂、作答,在试卷上作答无效,不予评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21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42 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用 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字母按要求涂黑。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樊迟请学稼,子曰:“吾不如老农。”请学为圃,曰:“吾不如老圃。”樊迟出。 子曰:“小人哉,樊须也!上好礼,而民莫敢不敬;上好义,则民莫敢不服;上好信, 则民莫敢不用情。夫如是,则四方之民襁负其子而至矣,焉用稼?”体现了古代教育的哪一特点?() [单选题] * A.阶级性

B.教育与生产劳动相脱离(正确答案) C.教育内容偏重人文 D.教育与社会密切联系

2.从广义上说,教育是文化的一部分,但教育又是一种非常特殊的文化,因为教育 既是文化的构成体,又是文化的传递、深化与提升的手段,文化对教育发展具有制约作 用,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 [单选题] * A.文化影响教育目的的确立

B.文化决定教育的性质(正确答案) C.文化影响教育内容的选择 D.文化影响着教育教学方法的使用

3.学制在大、中、小学阶段的入学年龄划分方面,很多国家基础上是一致的,这是 因为学制的建立主要受到()因素的影响。 [单选题] * A.政治经济制度 B.生产力和科技

C.人的身心发展规律(正确答案) D.民族文化传统

4.在良好的环境中,有的人没有什么成就,甚至走向与环境所要求的相反的道路; 在恶劣的环境中,有的人却“出淤泥而不染”。这种现象说明()。 [单选题] * A.人的发展不受环境的影响

B.人们接受环境的影响不是消极被动的,而是积极主动的实践过程(正确答案) C.好的环境不利于人的发展,坏的环境对人的发展有利 D.人是环境的奴隶,个人发展是好是坏,完全由环境来决定

5.“真正的个人是不存在的,只有人类才存在,因为不管从哪方面看,我们个人的 一切发展,都有赖于社会。”这句话体现的教育目的观是()。 [单选题] * A.社会本位论(正确答案) B.个人本位论 C.教育无目的论 D.科学本位论

6.贴在教室墙上的课程表也属于一种课程,这种课程是()。 [单选题] * A.学科课程

B.活动课程 C.隐性课程(正确答案) D.显性课程

7.在教材编写过程中,课程内容前后反复出现,且后面的内容是对前面内容的扩展 和深化。这种教材编写方式是()。 [单选题] * A.直线式

B.螺旋式(正确答案) C.分科式 D.综合式

8.王老师在讲《硝酸》这一课时,按以下步骤进行了教学:(1)首先引导学生写出相关反应方程式;(2)讨论 6.72L 气体为何物;(3)让学生试着分析溶液 pH=0 说明什么;(4)进一步引导学生用守恒法求解。最后,学生迅速简捷地给出答案。王老师运用了()教学原则。 [单选题] * A.量力性 B.直观性 C.启发性(正确答案) D.因材施教

9.“矮子里找高个儿”“水涨船高”是一种()。 [单选题] * A.相对评价(正确答案) B.绝对评价 C.定性评价 D.定量评价

10.柯老师在上课的时候,一边念课文,一边观察学生的反应,有时还提醒个别开小差的同学。这体现了()。 [单选题] *

A.注意稳定性 B.注意深度 C.注意转移

D.注意分配(正确答案)

11.小吴、小李、小赵是三个要好的朋友,三个人在学习上都很认真刻苦,但是三 个人对于“为什么要好好学习”的想法却不太一样。小吴认为自己认真学习是为了得到 家人与老师的认可与表扬,小李认为自己好好学习是为了获得更多的知识。小赵认为自 己好好学习获得好的成绩而在班级中更有地位。那么,小吴、小李、小赵的学习动机分 别是(C )。 [单选题] *

A.附属内驱力、自我提高内驱力、认知内驱力(正确答案)

B.自我提高内驱力、附属内驱力、认知内驱力 C.附属内驱力、认知内驱力、自我提高内驱力

D.自我提高内驱力、认知内驱力、附属内驱力

12.2018 年俄罗斯世界杯足球赛期间观看足球比赛的记忆属于()。 [单选题] * A.情景记忆(正确答案) B.语义记忆 C.程序性记忆 D.陈述性记忆

13.教师对一个同学认真听课的行为进行表扬,这对其他同学是一种()。 [单选题] *

A.直接强化 B.消极强化 C.替代强化(正确答案) D.自我强化

14.有些中学生在学习抽象概念和规则时,仍需具体经验支持,从认知发展阶段理 论来看这是因为()。 [单选题] * A.他们尚未达到形式运算阶段(正确答案) B.这些概念、规则太复杂 C.具体经验可以帮助他们加深印象 D.有利于他们进行发现式学习

15.小蓝平时稳重踏实,但做事不懂变通,老师经常给他充足的考虑和反应时间。 小蓝属于()气质类型。 [单选题] * A.胆汁质 B.多血质 C.粘液质(正确答案) D.抑郁质

16.某学生过分害怕猫,教师先让他看猫的照片,谈论猫,再让他看笼子里的猫, 并接近猫,最后让他摸猫、抱猫,消除对猫的恐惧反应。教师对该生所用的行为矫正方 法是()。 [单选题] * A.理性情绪法 B.自我控制法 C.松弛训练法

D.系统脱敏法(正确答案)

17.甲同学打扫卫生时打碎了一盘玻璃杯,乙同学偷吃时打碎了一个玻璃杯,处于 他律道德阶段的儿童会以为()。 [单选题] * A.甲同学错误大(正确答案) B.乙同学错误大 C.两者都没错

D.两者错误一样大

18.通过角色扮演,激发学生自觉地对外在道德要求做出能动反映,这种教育方式 依据的德育规律是()。 [单选题] * A.学生思想内部矛盾转化规律

B.知、情、意、行诸因素统一发展规律 C.长期性和反复性规律

D.在交往中形成品德的规律(正确答案)

19.在一个冬天的下午,某校长在课间操队列前讲到:“做操就要像个做操的样子,以后不准穿外套,戴围巾和手套。”第二天上操前,初三某班的学生已经脱掉外套准备上操,班主任看到后说:“你们想感冒了吗?”学生就穿着外套上操了。第六天,校长在外开会三天后回来,发现操场全副武装的学生很多,十分生气。上述现象违背了哪项 德育原则()。 [单选题] * A.集体教育与个别教育相结合原则 B.尊重与信任学生相结合原则

C.教育影响一致性与连贯性原则(正确答案) D.疏导原则

20.方老师对于不认真听讲的学生,总是给予更多的关注和鼓励,在平时交往中她 主动亲近学生,摸摸学生的头,拍拍学生的肩,让学生感到老师相信他们会做得越来越 好。学生果然能集中注意力认真听讲。这属于()。 [单选题] * A.皮格马利翁效应(正确答案) B.扇贝效应 C.蝴蝶效应 D.霍桑效应

21.侯老师经常思考“如何教好这节课”等这样一些问题,此时侯老师处于发展的()阶段。 [单选题] * A.关注生存

B.关注情境(正确答案) C.关注学生 D.关注自我

二、辨析题(本大题共 4 小题,每小题 8 分,共 32 分。判断正误,并说明理由。)

22.教育就是指学校教育。 [填空题]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教育者严格要求学生,就很难尊重信任学生。 [填空题]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中学生心理发展具有动荡性,因此教师只能顺从学生。 [填空题]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5.迁移对问题解决只有积极作用。 [填空题]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 4 小题,每小题 10 分,共 40 分。)

26.简述教育与政治经济制度发展的关系。 [填空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7.简述班主任常规工作内容。 [填空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8.简述影响问题解决的主要因素。 [填空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9.简述情绪与情感的联系。 [填空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材料分析题(本大题共 2 小题,每小题 18 分,共 36 分。阅读材料,并回答问题。) 30.材料:

某学生学习成绩优秀,可就是对班集体工作漠不关心,与同学的关系也不太融洽, 常常独来独往,并且在自己的笔记本扉页上写下“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 的座右铭。班主任周老师找他进行了几次谈话,但无济于事。周老师经过全面的分析和了解后,决定让他负责班内的一些具体的任务,让他担任班里“英语手抄报”的编审。

慢慢的,该学生觉得这份工作对他的学习有帮助,就热心地干起来了。他经常和同学们 在一起找资料,设计、编写稿件和讨论组稿,并亲自组织班级“英语手抄报”竞赛,受 到同学们的喜欢和赞扬。他变了许多,不仅关心班级工作,而且与同学的关系也变得十 分融洽。 问题:

(1)该班主任老师采用了哪些主要的德育原则?结合材料加以分析。 [填空题]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该班主任老师采用了哪些主要的德育方法?结合材料加以分析。 [填空题]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1.材料:

《优等生的心理教育》一文曾谈到:在我们的班级中,那些遵守纪律,对老师言听计从,聪明伶俐,学习成绩优秀的孩子极为招人喜爱,他们一直被荣誉的光环所笼罩, 倍受老师的瞩目和关怀,恩泽雨露,是老师的得意门生,是同学学习的榜样,是家长心中的掌上明珠,即大家所谓的“优等生”。对此类学生老师和家长通常采取的是放心态度。然而,他们真的让人如此放心吗?下面资料摘自作者的举例:

七年级某班新转来一名叫赵峰的男生,他天资聪颖,学习成绩在班中名列前茅。刚 开始,他的表现令人比较满意,直到有一天刚下课,赵峰父亲便打开教室的门,手里拿 着新买的鞋让他试一试,谁知赵峰试了半天竟哭了起来。询问情况得知,原来赵峰父亲 买的鞋子是他不喜欢的系带鞋,非要去退。赵峰父亲很懊恼,从学校到市内往返一趟得 一个多小时,况且买了的东西也不好退!后来,不得已动用了班主任的“威严”,他才作罢。渐渐地,班主任还发现赵峰除了与自己切身利益有关的事外,对其他的一切事情 都置之不理。当集体受到表扬时他漠然以对,当集体受到批评时他无动于衷;学校举办 了许多竞赛活动,他从来不参加;有时同学向他请教问题,他也总是一副不耐烦的表 情······· 问题:

(1)结合材料,分析赵峰类的“优等生”具有哪些心理特征? [填空题]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你是赵峰的班主任,你将如何解决赵峰身上存在的问题? [填空题]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