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有效提问的案例及分析

来源:华拓网


有效提问的案例及分析

案例:

当我展出一组数字9-6-8-4-0,并提问:“这是什么数字?”时,齐齐不假思索的大声念道:“9-6-8-4-0…”,“这应该是电话号码吧!”一旁的杨阳突然冒出一句;“我知道,这是出租车上的电话号码,我爸爸打过电话的呢!”于是我将这组带有数字的图片慢慢放大了(出现了一辆海博出租车),孩子们纷纷叫道:“猜对了,猜对了”“我就说嘛,是出租车上的…”接着我又提问道:“出租车上为什么要有电话号码呢?”嘟嘟急忙举起了小手“我知道,这是叫车电话。”我马上追问道“那什么是叫车电话呢?为什么要有叫车电话呢?”菲菲想了想回答:“如果你要坐出租车,只要打一个电话,车子很快就会来的。”佳佳接着补充“就是叫车子很方便的,这只要打这个电话,车子就来了。”我小结“是呀,叫车电话会给我们的生活带来方便。”“

实录分析:

这件课来源于《我在马路边》的主题背景下的集体教学活动,是让幼儿在观察比较中知道马路边有许多的数字,了解这些数字所表示的不同意思,从而感受数字在生活中的作用以及与人们的关系。

活动前期,我请家长配合带幼儿观察并记录了“马路上都有哪些数字?”,鼓励幼儿用不同的方式记录下来,有的幼儿将找到的数字画下来,有的则用相机把它记录下来,在收集的同时也慢慢开始关注到这些数字所代表的意义。

片段中,我所预设的一连串的分析性提问让孩子们从对数字的关注渐渐深入到对数字

来源、意义的关注,最后感知它与我们生活的关系,这是一个步步推进的过程,由此也让我感悟到分析性提问是层层递进的,教师在预设提问前,首先要分析本班幼儿的已有经验,思考所预设的环节、片段、图片是否有针对性?是否能解决本次活动的重难点问题?然后再运用“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这样的递进模式来预设问题,有助于孩子们分析理解。

片段的开始部分,其实我还预设了一个辅助提问:“这些数字表示什么意思?”但在实际中,由于孩子的回应已能达到我的预期目标,因此这个问题被省略了。同时又生成了新的问题:“什么是叫车电话?”“为什么要有叫车电话呢?”这一连串的生成与回应让我感受到教师的预设是十分重要的,因为分析性提问往往会生成许多孩子的思考,容易导致教师偏离目标,所以教师在预设提问时应认真分析活动目标,充分思考提问的价值及本班孩子可能有的回应。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