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发性金融背景下的政策性银行转型刍议
□周
学
农发行应该作为开展开发性金融业务的主要金融机构来弥补农村金融的空白,利用其政府背景、政策优惠、商业运作等经营管理特点来带动整个农村金融市场的发
二、开发性金融与农业发展银行转型的关联
对于农发行来说,要在不断改善自身经营状况的基础上,更充分地实现国家建设新农村、扶持“三农”经济的社会目标,开发性金融无疑是一条有效的路径。
(一)开发性金融对于农发行的适用
一、当前农业发展银行转型的内在动因目前农发行职能较为单一,业务范围狭窄,原有的职能定位与目前的运行状况已不能满足现实的经济需要和现代银行的标准,对其进行深化改革与战略转型显得尤为必要。
(一)业务范围狭窄,金融支农缺口巨大。1998年调整信贷业务范围后,农发行的中心任务就是负责粮棉油收购资金的运营和管理,并实行收购资金的封闭运行。虽然近年来业务有向生产和加工两翼延伸的趋势,但职能仍较为狭窄,难以引导更多的商业性、社会性资金投入,以形成政策性资金的乘数效应。同时,商业性金融机构为了追求高利润低风险纷纷撤离农村地区和农业产业,设在农村的一些金融机构无法向农村经济提供足够的金融服务,农村资金外流现象十分严重,农村金融形势不容乐观。
(二)财务状况脆弱,可持续性发展后继无力。农发行成立10余年来,在支持保护农业方面起到了很大作用,但同时由于政策原因与经营效率问题,农发行也背上了沉重的不良贷款包袱。据统计,至2006年末,农发行按对外口径披露的不良贷款余额达
性。开发性金融的内涵特点对于农业发展银行具有内生的适用性:首先,开发性金融的行为主体是具有政府赋权法定国家信用的金融机构,国家信用是开发性金融的基础。其次,开发性金融采用以融资推动制度建设和市场建设的运作模式。最后,开发性金融以实现政府特定经济和社会发展目标为自身的经营目标。农发行是要追求自身市场业绩,但绝不应单纯以利润最大化为目标,而是为贯彻、配合政府政策意图,在农业领域内充当政府进行宏观经济管理的工具,引导社会资金投向政府鼓励发展的“三农”领域,用制度建设和市场开发的方法实现政府的发展目标。
(二)农业开发性金融支持我国“三农”事业的优越性。对于农发行来说,在当前经济转轨的关键时期,利用开发性金融进行改革具有多方面的优越性。开发性金融的市场建设优势、资金配置优势以及平台搭建优势,都将在支持新农村建设的过程中,以其拥有的准主权级国家信用,搭建信用平台,引导各类社会资金全面支农,有力地改善农村金融深化程度低、正规金融供给不足、县域金融萎缩导致县域经济发展资金缺乏的问题。
三、农业发展银行转型的路径
展。
(一)拓展支农领域,多元化发展业务。农发行要改革要发展,就要在做好现有政策性粮棉油收购业务、稳定农业流通的基础上,拓展业务范围,使其由单一向多元化转变是必然选择。农发行开展开发性金融业务更主要地集中在商业性金融缺失、但具有较高的社会效益、政府高度关注、并积极引导扶持的农业和农村经济以及社会发展的“瓶颈”领域。
(二)盘活存量资产,提高资产质量。在改革实施过程中,对存量信贷资产的政策性挂账,从企业彻底剥离出来,由粮食行政管理部门集中管理,按照政策落实弥补资金,逐步消化;对企业自身消化的部分,妥善落实好银行债权,督促企业制定切实可行的消化计划,通过销售利润、处置可支配资产等方式清理回收。
(三)增强内部控制能力,提高风险管理水平。要逐步实现以构建健全的内控组织体系为重点,建设良好的内部控制环境;以信贷风险为主要对象,建立风险识别与评估体系;建立信息搜集分析和风险报告制度;以改革现有稽核体制,实行一级法人垂直管理的审计体制为突破口,建立独立、权威的内部控制监督评价和纠正机制。
(四)加强农业开发性金融法律支持体系建设。要从我国的基本国情出发,制定有别于商业银行、符合我国农业发展特点以及开发性金融基本理论的监管和考核评价办法,要尽快出台《农业发展银行条例》或制定《农业政策性/开发性银行法》,严格规范农发行的经营行为,促进对农发行的依法运营与监管。
(作者单位:农业发展银行溧水县支行)
2
005年底,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在名为
《加快金融体制改革》一文中指出:“目
行的资金运行受到中央银行借款量和借款期限的限制,制约了农发行的资产规模和结构以及可持续发展的势头。
前,我国政策性银行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为适应新形势,传统的政策性银行要转变成为符合市场经济需要的、财务上可持续的、具有一定竞争性的开发性金融机构”。2007年全国金融工作会议上,农业发展银行(下称农发行)被允许在农村从事开发性金融业务,获准发放中长期综合性贷款,政策性银行向开发性金融机构转型已成为目前的主流改革趋势。
676.95亿元,不良贷款率为7.65%,大大高
于国内商业银行和其他政策性银行。此外、农发行过多地依赖于中央银行借款,使农发
全国中文核心期刊现代金融2010年第1期
总第323期
23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uatuo3.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17654号-3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