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五教师培训规划
为了实施我县“教育均衡发展”、“教育特色发展”和“人 才强教”三大战略,根据省、市、县教育发展“十三五”规 划精神和省、市“十三五”教师培训规划,结合本县教师队 伍实际,特制定本规划。
一、指导思想
以省教育工作会议精神为指导,以提高全县教师专业素 质为核心,以提高学校干部管理水平培训为先导,以全员培 训为基础,以师德师风教育为突破口,以学科培训、骨干教 师培训、青年教师培训、薄弱学校教师培训为重点,以变革 培训模式、加强管理、增加投入为措施,全面提升我县中小 学教师队伍整体素质。
二、总体目标
加大教师培训力度,增加教师培训经费,创新教师培训 模式,完成新一轮教师全员培训任务。继续实施学历教育提 升计划、 骨干教师和农村教师专业成长计划, 加强学校干部、 骨干教师提高培训,开展各种专题或者专项培训, 每位教师每 学年完成不低于 100 学时的继续教育任务。 通过培训, 造就 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良,结构合理, 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
业化教师队伍,构建可持续发展的“教师支持服务体系”。
三、目标任务
(一)师德师风建设
将教师师德师风考核结果纳入继续教育规范性培训学 时登记范畴,折算学时,作为教师评职、晋级、年度考核、 绩效考核的重要依据。实行师德师风年度考核制度,把教师 职业道德规范作为所有培训项目必修内容。各校每年至少举 办两次师德师风的专题讲座或者经验交流;全县每两年开展一 次师德师风专题活动,评选师德师风标兵。通过培训学习考 核,加强对全县教师的职业理想和职业道德教育,增强教书 育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使全县教师的敬业精神和奉献精神 明显提高。
(二)学历达标提升教育
1 、到 2022 年, 从事中小学管理的干部(正副校长、 中 层干部)除达到教师专业合格学历以上外,小学必须至少有 50%的干部达到教育管理类专科及以上学历;初级中学和高 级中学必须有不低于40%的干部达到教育管理本科学历。
2 、到“十三五”末,50 岁以下的小学 (幼儿园) 教师 专科学历达 80%以上,45 岁以下教师本科学历达 20%以上, 45 岁以下初中教师本科学历达 75%以上,高中教师本科学历
达 98%以上,研究生学历(含课程进修)达 15%以上。
(三)专业发展培训
1、学校干部培训
完成学校校长、中层干部任职资格培训,实现任职资格 培训 100%,力争 5 年内所有校长和中层干部接受一次提高 培训。适时开展校长专项培训或者专题培训,举办校长论坛。 每年选送 5 至 10 名校长参加国家、省级高级研修培训。通 过培训不断提高干部的管理水平与管理能力,到“十三五” 末,培养省市优秀校长 30 人,使学校干部教育管理水平显 著提升。
2、教师全员培训
启动新一轮教师全员培训行动,在职教师每年规范性培 训不少于 60 学时,大力推进校本研修活动的开展,使灵便 性培训学时不少于 40 学时。规范性培训学时由师德教育、 现代教育理论、现代教育技术等通识性内容和学科专业理 论、学科实践知识构成;校本灵便性培训学时由教育教学研 究(听、评课,上公开课、 示范课)、科研成果 (课题研究、 论文发表、交流,编写教材、教辅资料等)、教育教学获奖、 业务自学、 指导新教师、技能达标等活动学时组成。通过全 体教师每年不少于 100 学时的学习,努力改进教师的教学方 法和教学手段与技巧,大力提升教师素质。
(1)青年教师培训: “十三五”期间,要扎实抓好新聘 用教师的上岗前培训,试用期满培训和提高培训。上岗前培 训主要学习教育政策法规,全县教育现状及发展概况、教育 常规、教学常规、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等不少于 40 学时的规 范性培训;试用期满教师须接受不少于 40 学时的规范性培 训和 40 学时的校本灵便性培训,使工作一年的教师工作胜 任率达 95%以上。提升培训将分十批次进行,共培训 1000 名青年教师,按每批次 100 人的标准,选派到高等院校和中 小学名校进行脱产学习实践一学期,重点学习、训练、实践 现代教育理论、现代教育技术、教材教法,教育能力、教学 能力等。通过提高培训使青年教师中骨干教师的比例达 20% 以上。
(2)班主任培训: “十三五”期间,力争每年完成 200 名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班主任培训任务,五年共培训 1000 人; 每年选派 80 名高中阶段班主任参加市级培训, 五年培训 400 人。 努力使班主任成为学生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
(3)骨干教师培训: 继续加强骨干教师队伍梯队建设, 培养市级骨干 200 人,县级骨干 500 人, 形成 2300 人的省 市县骨干教师梯队,完成三年一个周期的培训考核和认证工 作。 同时对 “十三五”期间各级骨干教师的师德、 教学业绩、 科研成果、示范指导作用的发挥等进行年度考核,建立专项 档案。实施骨干教师交流、帮扶制度,将考核合格的骨干教
师分批选派到乡镇学校,对学校教师进行帮扶培训。对示范 作用发挥好、教学业绩突出、科研成果多的骨干教师实施名 教师培训,组织参加国家级、省级高级研修、考察学习。组 建名师工作室与高等院校、科研机构联姻,培养壮大名师队 伍,发挥好名师的带动、示范和福射作用。
(4)学科教师培训:在五年内分批次按年段、分学科 对幼儿园、小学、初中和高中教师进行一轮全员培训,培训 后按学科对所有教师进行考试、考核、考评,不合格者停发 奖励部份绩效工资,待岗学习。
(四)专题培训
1、教育技术能力培训
“十三五”期间,通过各种渠道,在基本完成信息技术 初中级基础上,每年完成 400 人次的教育技术能力培训,五 年培训 2000 人次。通过培训, 努力提升教师应用现代教育 技术设计学科教学的能力, 使 50%的教师基本达到教育技术 能力国家标准。
2、教学技能培训
继续开展“普通话”、“三笔字”、“教学简笔划”、“组织 教育活动”等技能提升培训, 每年培训 300 人次,五年达到 1500 人次;新增 “教学设计”、“课堂教学”、“教学评价”三 项技能训练,每年培训 500 人,五年达到 2500 人次, 同时
通过开展教学技能比武活动,促进教学技能在教学中的运 用。
3、课改培训
继续加强义务教育阶段教师新课程理念和教学实践提 升培训,提高教师驾驭教材的能力,增强课堂教学的针对性 和有效性。按省市安排,加强我县高中阶段教师课改全员培 训,到“十三五”末,力争培训 1500 人,实现先培训后上 岗,不培训不上岗的要求。
4、薄弱学校(含学前教育)紧缺师资培训
“十三五”期间将根据各校师资实际情况,适时举办薄 弱学校紧缺师资培训,包括转岗教师、兼职教师和学前教育 教师等培训,使薄弱学校学科基本配套,师资均衡。
(五)培训者培训
“十三五”期间,要加大培训者培训的力度,把教师进 修学校、教研室及县级导师团队成员分期分批选派到国家、 省参加不少于 240 学时的高级研修,提升其培训能力。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领导,成立教师培训工作领导小组
“十三五”期间,要成立以县委、县政府领导牵头, 由 教育局、财政局、人事局主要领导为成员的教师培训工作领
导小组。领导小组主要负责全县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工作的 组织动员和宣传工作,制定方案和规划,制定有关政策和措 施,筹措组织经费,定期召开工作会议,组织检查、考核、 评估和实施奖惩。
(二)增加经费投入,保证继续教育工作顺利实施
增加经费投入是搞好教师继续教育工作的重要保证。形 成逐年增加继续教育经费的投入机制。财政经费投入力争五 年内达到国家规定的教育事业支出总额经费的 1.5%的标准, 县统筹学校公用经费的 1.5%用于集中教师培训和导师团队 下校培训, 各校应按公用经费的 3.5%用于校本培训、 县级以 上培训,教师个人也应拿出一定费用来发展自己的专业。
(三)加大宣传力度,统一思想,提高认识。
教师队伍建设的质量是影响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 抓好 教师队伍建设是教育行政部门和各学校的头等大事, 没有高 水平的教师就不可能有高质量的教学效益。继续教育是提高 教师素质的有力途径,不同时期有其不同的内容要求和政策 要求,要加大政策宣传力度。重点学习邓小平教育理论与党 的教育思想、政策法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 纲要》等文件;每年年初教育局同直属学校、教育督导站签 定师培目标责任书,教育督导站同所属中小学、 幼儿园签定
师培目标责任书,并纳入年终教育局目标考核。
(四)变革培训模式,增强培训实效性
教师进修学校和各中小学(幼儿园)要以提高教师实施 素质教育的能力和水平为根本出发点,按照教师专业化的目 标和要求,有计划、有步骤地推进教师培训工作。
1、组织机构培训,强化教师专业发展
组织机构包括中小学校、县级培训、教研、电教机构, 高等院校继续教育学院及研究机构,省继续教育网,教育部 中小学继续教育网,全国继续教育研修网等。要充分发挥中 小学校主阵地作用,大力开展校本研修活动;要整合师培、 教研、电教优质资源与中小学特级教师、省市骨干教师组建 导师团队,一方面开展必需的集中培训,同时,导师团队要 注重深入中小学教师课堂开展现场诊断式培训指导。要持续 利用国家、省级优质远程教育资源大面积开展远程教育培 训;要对中青年骨干教帅、校长等选送到高等院校和中小学 名校脱产深造。
2 、个人自觉研修, 拓展专业发展
教师专业发展的根本动力在于教师专业内在自觉性。教 师个人要根据教育发展改革的要求,主动适应教育需求, 千 方百计弥补自己专业发展中的弱项和空白,要向身边的同伴 学习、向网络索取资源、 向导师专家求助,要通过反思提高、
实践改进、经验总结等方法,始终保持自己专业的先进性。
(五)加强继续教育登记制度的规范化管理
各中小学校要加强教师继续教育登记制度的管理,确保 专人进行继续教育学时登记,由县教师进修校进行审核,作 为教师评职晋级、评优选模、岗位聘任、绩效工资计发等的 必备条件,未达到要求的实行一票否决制。
(六)建设培训队伍,强化继续教育科研。
要进一步加强培训师资队伍建设, 充实力量, 培养提高, 与高校联合,与中小学联系,构建我县师资培训网络,提高 培训者队伍的整体素质,将县进修校、教研室、电教站和中 小学的优秀骨干教师打造成为县级一流的导师团队,形成一 支高质量的师培专兼职教师队伍。培训机构与各学校要加强 继续教育科研工作, 在学校科研课题中要有继续教育的课 题,以课题和项目作推动,充分运用现代技术,不断探索培 训模式,改革培训手段,提高培训质量和效益。
(七)整合教育资源,建设示范性培训基地。
要积极推进师培、教研、电教资源的整合, 放大培训功 能,提高培训效益,在建成培训基地的基础上,进行合理规 划,投入必要资金,使教师培训机构成为全县教师培训、教 育资源、教育科研、 现代教育技术的中心,力争在 “十三五”
期间达到省级示范县级教师培训机构标准。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