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原理题库增加部分
1章 机构的结构分析
是非题
╳ )
√ )
√ )
√ )
╳ )
当机构的自由度F>0,且等于原动件数,则该机构即具有确定的相对运动。(√╳ )
╳ )
选择题
A 组成不同的机器。
(A)可以;(B)不能
)
第
B 产生任何相对运动。
(A)可以;(B)不能
B 。
(A)1; (B)+1; (C)0
C
(A)1; (B)+1; (C)0。
A 机构自由度时,该机构具有确定的运动。
(A)小于;(B)等于;(C)大于。
B 。
(A)增多; (B)减少;(C)不变。
C 。
(A)自由度大于 1;(B)自由度大于零;(C)自由度等于原动件数。
D 。
(A)转动副;(B)移动副;(C)纯滚动型平面高副;(D)滚动兼滑动型平面高副。
图 题 图
(A).直接接触且具有相对运动;(C).不接触但具有相对运动;(B).直接接触但无相对运动;(D).不接触也无相对运动。
(A).有;(B).没有;(C).不一定。
(A).虚约束; (B).局部自由度;(C).复合铰链。
(A).机构自由度数小于原动件数; (B).机构自由度数大于原动件数;(C).机构自由度数等于原动件数;(D).机构自由度数与原动件数无关。
(A).3;(B) 4;(C).5;(D).6。
(A).0;(B).1;(C).原动件数。
1.4 简答题
在图 所示的运动链中,哪个是不能动的为什么
图 题 图
答:图 C 的机构不能动,因为自由度为零。
..2 图 机构运动方案为什么不能动哪一个修改方案是合理的为什么
图 题 图
答:图 C 是合理的。图 b 的机构虽然自由度为零但构件 2、3 和机架构成了自由度为零的部分,这部分不会动。只有构件 4 可摆动,但这不是该机构设计的目的。
[评注]增加机构自由度可通过把低副换成高副或增加一个构件和一个低副的方法,但如果若干个构件与机架构成自由度为零的局部运动链,则这几个构件都不能动。
图 中的机构有几个局部自由度 几个复合铰链
a) b)
图 题 图
作图与计算
画出图 所示六个机构的运动简图
A b
C d
图 题 图
求出图 所示机构的自由度。
图 题 图 图 题 图
图 题 图 图 题 图
图 题 图 图 题 图
图 题 图 图 题 图
第 3 章 平面连杆机构
填空题
在铰链四杆机构中,当最短杆和最长杆长度之和大于其他两杆长度之和时,只能获得
双摇杆 机构
在摆动导杆机构中,导杆摆角为 30°,则行程速比系数的值为 。
曲柄摇杆机构,当以 摇杆 为原动件时有死点位置存在。
曲柄滑块机构,当偏距值为 零 时没有急回特性
在曲柄滑块机构中,当以 滑块 为原动件时有死点存在。
在曲柄滑块机构中,若曲柄长 20,偏距 10,连杆长 60,则该机构的最大压力角30°
对心曲柄滑块机构曲柄长为a,连杆长为b,则最小传动角γmin 等于 (90-arcsin(a/b))度 ,它出现在 曲柄与滑块导路垂直的两 位置。
3.2 判断题
√ )
√ )
√ )
×)
√ )
× )
√ )
在曲柄摇杆机构中,若以曲柄为原动件时,最小传动角 mir可能出现在曲柄与机架两个共线位置之一处。( √ )
在偏置曲柄滑块机构中,若以曲柄为原动件时,最小传动角γ min 可能出现在曲柄与机架(即滑块的导路)相平行的位置。(× )
× )
√ )
× )
×)
.凡曲柄摇杆机构,极位夹角 必不等于 0,故它总具有急回特征。(×× )
× )
×)
“死点”位置。(√ )
√ )
√ )
3.3 选择题
(A)瞬时速度的比值;(B)最大速度的比值;(C)平均速度的比值。
)
。
(A)始终保持为90o ;(B)始终是0o ;(C)是变化值。
对心曲柄滑块机构以曲柄为原动件时,其最大传动角 γmax 为
° ° C. 90°
。
(A)传动角大一些,压力角小一些;(B)传动角和压力角都小一些;(C)传动角和压力角都大一些。
处于共线位置时,机构处于死点位置。
(A)曲柄与机架;(B)曲柄与连杆;(C)连杆与摇杆。
变化的。
(A)是由小到大;(B)是由大到小;(C)是不。
共线时,其传动角为最小值。
(A)曲柄与连杆;(B)曲柄与机架;(C)摇杆与机架。
方向所夹的锐角。
(A)法线;(B)速度;(C)加速度;(D)切线。
(A)K=1;(B)K>1;(C)K<1。
机构。
(A)曲柄摇杆;(B)双曲柄;(C)双摇杆。
死点。
(A)存在;(B)可能存在;(C)不存在。
使其成为曲柄摇杆机构。
(A)一定;(B)有可能;(C)不能。
3.5 作图与计算
c=200mm,(1)若此机构为曲柄摇杆机构,试求 d 的取值范围;(2)若以 a
为原动件,用作图法求该机构的最小传动角γ min 的大小。 3)该机构是否有
急回特性,如果有画出极位夹角
图 题 图
α=30° 。试用作图法确定连杆长度 BC,滑块的最大行程 H,并标明其极位夹角θ,求出其行程速度变化系数 K。
1)机构的行程速度变化系数 K。(2)最小传动角γ min 的大小。(3)滑块 3 往复运动时向左的平均速度大还是向右的平均速度大。(4)当滑块 3 为主动时,机构是否出现死点,为什么(尺寸在图中量取)
图 题 图
图 题 图
解:见图
a) 作出 B,Q 点的圆轨迹,再作两圆内外公切线得从动件两极限位置,从而得极位夹角。
b) 作铰链 B 的圆轨迹,再自 C 作圆的两条切线得从动件两极限位置,从而得极位夹角。
c) 作铰链 B 的圆轨迹,再自 C 作圆的两条切线得从动件两极限位置,从而得极位夹角。
图 题 图
解:见图
中,已知LBC=50,LCD=35,LAD=30,AD为机架,
问:
1) 若此机构为曲柄摇杆机构,且AB为曲柄,求LAB的最大值
2) 若此机构为双曲柄机构,求LAB的最小值
3) 若此机构为双摇杆机构,求LAB的数值范围
图 题 图
设计一曲柄摇杆机构,如图 所示,曲柄 AB 和机架 AD 拉成一直 线时为起始位置,曲柄逆时针转过= 143°时,摇杆摆动到左极限位置。已知摇杆的行程速比系数为 k=,摇杆 CD 长为 50mm,机架 AD 长为75mm,求:用作图法确定曲柄和连杆的长度。
图 题 图
第 4 章 凸轮机构及其设计
填空题
廓线;与滚子相包络的凸轮廓线称为 廓线。
上距凸轮转动中心的最小向径。
时,会发生从动件运动失真现象。此时,可采用 方法避免从动件的运动失真。
判断题
( × )
× )
√)
×)
√)
×)
√)
×)
×)
√)
×)
×)
√ )
选择题
A 。
(A)相同;(B)不相同。
C 运动规律。
(A)等速; (B)等加速等减速; (C)正弦加速度。
B 冲击。它适用于 E 场合。
(A)刚性;(B)柔性;(C)无刚性也无柔性;(D)低速;(E)中速;(F)高速。
B 部分的最小曲率半径。
(A)大于;(B)小于;(C)等于。
B 。
(A)永远等于0° ; (B)等于常数;(C)随凸轮转角而变化。
简答题
滚子从动件盘形凸轮机构中,从动件上滚子的半径是否可以任意选取太大或太小会出现什么问题
4.5 作图与计算
构的基圆、偏距圆及凸轮的合理转向。
图 题 图
OA=10mm, e=15mm,rT=5mm,LOB=50mm,LBC=40mm。E,F为凸轮与磙子的两个接触点。
试作图标出:
1) 画出理论轮廓曲线和基圆
2) 从 E 点接触到 F 点接触凸轮所转动过的角度
3) F 点接触时的从动件压力角
4) 从 E 点接触到 F 点接触从动件的位移或摆动角度
图 题 图
和 BC 为直线,已知:偏距 8mm,OA 为 15mm,OC=OD 同为 20mm,求:
1) 从动件的升程,凸轮的推程角
2) 从动件压力角最大的数值及出现的位置。
图 题 图
4.6 讨论题
凸轮的理论轮廓和实际轮廓有何区别所谓基圆半径是指哪一条轮廓曲线的最小向径
凸轮轮廓上各工作段起止点的向径所夹的圆心角是否就是从动件相应行程的运动角
画出图 中两个机构的从动件压力角及凸轮从当前位置转动 45 度后的从动件摆角
图 题 图
第 5 章 齿轮机构及其设计
填空题
分度圆 重合,啮合角在数值上等于 分度圆 上的压力角。
直 线。
相切
不影响齿轮传动比 。
。
法向 上具有标准数和标准压力角。
5. 2 判断题
× )
√)
× )
√ )
√ )
.范成法切削渐开线齿轮时,一把模数为 m、压力角为α的刀具可以切削相同模数和压力角的任何齿数的齿轮。(√ )
√ )
× )
( × )
( √ )
√ )
× )
√ )
.和斜齿轮相似,蜗轮的齿向也有螺旋角,因此蜗轮的法面模数应为标准值。(× )
× )
.蜗轮的螺旋角β2 一定等于蜗杆的螺旋升角λ1。( √ )
( × )
√ )
5. 3 选择题
已知一渐开线标准直齿圆柱齿轮,齿数z=25,齿顶高系数ha*= 1,顶圆直径da =135mm,则其模数大小应为 C
(A)2mm;(B)3mm;(C)5mm;(D)6mm。
B
(A)两分度圆;(B)两基圆;(C)两齿根圆。
B 等于两分度圆半径之和,但等于两节圆半径之和。
(A)一定;(B)不一定;(C)一定不。
C 。
(A)不断增大;(B)不断减小;(C)保持不变。
A 。
(A)基圆齿距;(B)分度圆齿距;(C)节圆齿距。
A 法面压力角。
(A)大于;(B)小于;(C)等于。
C 变化的。
(A) 由小到大逐渐;(B)由大到小逐渐;(C)由小到大再到小逐渐;(D)始终保持定值。
B 。
(A)端截面中;(B)法截面中;(C)轴截面中。
D 。
(A)重合度减小,轴向力增加; (B)重合度减小,轴向力减小;(C)重合度增加,轴向力减小; (D)重合度增加,轴向力增加。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