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室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原则及管理模式探讨
来源:华拓网
科技信息. 博士・专家论坛 实验室培荠创新型人才的原则及管理模式搽i刁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 沙永东 张建卓 王慧 [摘要]实验室是高等院校作为学生检验理论学习的重要基地,更是培养学生成为创新型人才的不可替代的重要场所,尤其通过 实验室开设的综合性、设计性的实验,学生不仅可以提高创新意识,锻炼动手能力,有助于加强理论学习,而且还可以大大提高学生 自主设计实验能力,潜移默化地提高了学生的实践能力。高等院校为了培养创新型人才,开设综合性、设计性实验,需要有领导的高 度重视和大力支持、经验丰富的实验教师、良好的实验配套设备、合理的补贴和奖励机制原则及充分考虑实验室的开放管理、实验 仪器设备的信息化管理、实验队伍合理化建设等科学的管理模式。 [关键词]创新型人才 自主设计 管理模式 实验室是现代高等教育的重要实践教学场所,实验是引导学生掌握 自进行理论检验的兴趣。由此可见,要想充分发挥实验室的作用将学生 科学分析方法,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手段。现在国家大 培养成综合性的人才必须利用课堂积极地调动学生思考,引导学生课 力倡导培养创新型人才,作为高等院校除了带学生到企业去参观学习, 下主动到实验室进行设计创造。由此一来,我们就必须有相应的机制来 在校办工厂参加金工实习外,其主要的就是利用实验室来培养学生的 鼓励教师与学生积极地投入到实验室来,对实验教师利用周末和假期 综合能力。而在实验室最能培养学生学习兴趣、主动思考并愿意自己亲 休息时间为学生指导实验的给与相应的工资补贴,尤其是对在实验中 自动手去做的就是近年来逐渐开展的综合性、设计性的实验。这种综合 设计出了新产品、申报了专利或者是在参加国家、省或市的大赛中获得 性、设计性实验不仅可以检验理论学习的是否扎实,提高理论联系实际 奖项的教师和学生给与相应等级的奖励,而且还要把他们作为学校学 的能力,提高交叉学科理论的关联性学习,而且最重要的就是培养了学 习的典型,进而潜移默化地激励有志教师热情地投身于实验教学中,激 生自主思考、自行设计、亲自操作的独立学习的习惯。实验室是进行实 励了学生积极地到实验室去思考、研究和实验。这样的机制显然会对培 验教学、开展科学研究的重要基地,更是高校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重要平 养创新型人才产生积极深远的影响。 台。因此,作为高校为培养创新型人才应积极地开设综合性、设计性实 二、高等院校利用实验室培养创新型人才应建设科学的管理模式 验,发挥实验室的重要作用。 实验室是一个复杂的机构,必须有一个科学的管理模式才能正确 一、高等院校开设综合性、设计性实验应实施的原则 地发挥其效能,一个科学合理的管理模式势必事半功倍,它会将整个系 高等院校开设综合性、设计性实验必须要有领导的高度重视和支 统运行得井井有条。要构建科学的实验室管理模式'促进实验的改革与 持,经验丰富的实验教师,良好的配套实验设备及合理的补贴和奖励机 完善,其先决条件是强化实验室管理体制改革,加强实验教学管理、实验 制,这样才会真正地充分发挥实验室的功能,培养出创新型人才。 设备管理、实验室建设管理及实验队伍管理。 (一)实验的开展必须要有领导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 (一)实验教学管理要充分考虑实验的设置、考核与开放 高校要开设综合性、设计性实验,首先领导一定要高度的认可和重 1、改革实验教学模式。实验教学新机制体现了对创新型人才培养 视应用创新型人才的培养,积极响应国家高等教育的新政策、新方向, 的本质要求,为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的发挥创造条件。一是在实验内容 力求将学生培养成为理论联系实际、动手能力强、善于思考、积极主动 上进行改革,要减少或消除依附理论课的验证实验和结构性实验,尽量 设计的综合性人才。领导不仅要从思想上重视,更要从实际出发支持实 增加实验的学时数和综合性、设计性实验的开设数量;二是在教学方法 验室的管理和发展。 上进行改革,最好启发学生自己亲自去做实验,不再使由教师做学生看 (二)经验丰富的实验教师是综合性、设计性实验开设的基石 这样的场景出现,通过设立综合性、设计性实验项目,让学生在系统学习 教师不仅要为学生在课堂上授课,更要在课下为学生答疑解惑,尤 理论知识之后,使学生在动手的过程中不断地提高自己的创新思维能 其是在做实验这样的实践环节最需要有着丰富实践经验的教师作为他 力。 们的后盾。这样的教师可以及时地为他们发现问题,因材施教,利用合 2、不断完善实验考核制度。实验课是综合能力的体现,是检验理论 适的机会能够恰当的引导学生及时地发现自己的问题,并且力求让学 知识掌握程度的标尺,是衡量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因素,因此应该有切 生自己完成实验,进而学生能牢记此次实验所学,为以后学习和工作提 实可行的考核制度来充分强化学生的实验素质能力。在实验教学中,我 供了宝贵的经历。由此可见,经验丰富的实验教师是非常关键的,他们 们经过长期实践探索,认为考核的标准应着重实验的过程,让学生能及 直接影响着实验的开设是否顺利,学生是否通过这样的实验得到了很 时地从过程中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及解决问题。 好的学习机会,是否激发了学生自主思考,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 3、加强实验室对外开放管理。实验室是培养学生设计、创新的宝贵 (三)良好的实验配套设备是开设实验的坚实的基础 基地。为此,我们要尽量提供良好的硬件与软件设施,方便学生,并且要加 综合性、设计性实验的开展,除了要有好的教师外,还要有良好的 大开放的力度。只要是综合性的、有创意的实验项目,都尽量为学生提供 配套设备。高等院校以前大多是做一些理论性的验证实验,一般都是由 便利条件。实验室应建立完善的开放实验室的管理制度,这个制度应根 老师做学生看,很少有让学生亲自动手去做的,因此实验设备比较陈 据各高校的实际情况作相应的制定。实验室开放有了严格的管理制度 旧,而且非常的有限。现在高校像这样验证性的实验几乎都更新为综合 就能确保开放实验的顺利、安全的实现。 性、设计性实验,实验不仅对学生的理论基础有了更高的要求,对实验 (二)实验仪器设备的信息化管理是实验室开设综合性、设计性实 设备也提出了综合性的要求。以前的设备只能做些结构性的实验,要求 验的基础和保障 非常的低,但现在的设备既要满足能做基础实验,又要能做综合性的设 实验仪器设备是实验室的基础和保障,要发挥实验室的整体效能, 计实验,可谓是一机多用,充分挖掘和发挥实验设备的最大潜力。所以, 必须改进仪器设备的管理方式。建立仪器设备网络信息化管理。随着计 我们要适时地增加新的实验设备与开设的综合性、设计性的要求相匹 算机技术和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网络化管理已越来越受到高校管理工 配,以企业的实际需求为导向培养我们的学生,使他们成为真正的社会 作的青睐,将实验室仪器管理规章制度、所有仪器种类、数量、名称、各仪 所需的人才。 器的使用说明、使用范围、使用步骤、注意事项、目前能够正常使用的仪 (四)合理的补贴和奖励机制是大力开展综合性、设计性实验的必 器名称及分管人员、同一种仪器每次所能容纳使用的最多人数等信息 需条件 直接公布到网上,可方便有关人员查阅和进行妥善安排,尤其是对大型 高等院校的过去是重理论而轻实验,因此往往学完一门课程后安 贵重仪器的功能指标、提供的时间、使用标准等信息公布后,可使计划使 排两到三次的实验,而大多数的课程是不安排实验,这样就导致了学生 用的人员获得详细的信息,实现资源共享。此外,还可建立实验网上预 的实践能力差,到了真正的工作岗位后对实践环节很难适应。现在高等 定,使用者可在网上直接发布预约实验信息,以便管理者能预览所有预 院校积极开设了综合性、设计性的实验课程,虽然得到了师生的一致好 约实验信息,进行统筹安排。信息的发布要及时快捷,格外要注意的是要 评,但就凭在课堂上做的几个实验不能从根本上激发学生自主设计,亲 及时地上传新引进的仪器设备的详细信息,以便用户能及时地得到最 基金项目:本文系辽宁省高等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适应企业发展需求的机械工程及自动化(流体传动与控制)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作者简介:沙;g- ̄(1980一),男,辽宁大连人,辽宁工程技术大学机械工程学院教师,现主要从事机械专业的教学工作及矿山机械的科学研究工作。 科技信息 新的准确信息。 博士・专家论坛 这些先进的知识能第一时间充实到实验教学中来。 3、应具有科学合理的队伍结构。实验队伍需要合理的人员结构,既 要有高职称人员,教学和科研的学术带头人,还要有大量的中级职称人 员,作大量的实验教学工作,还要有初级职称的技术人员做协助工作。这 样分工协作,才会使实验工作有条不紊、稳步运行。 4、聘请企业能人指导实验是提高师生知识面的实践财富。通过聘 请企业经验丰富的工程技术人员来指导实践性的实验课,这样不仅让 师生共同学习到了实际知识,更是通过这样的机会让教师发现企业所 需人才的导向,进而及时地更新综合性、设计性实验的内容,以便更好 地将学生培养成为实践创新型人才。 结束语 通过以上原则和管理模式,高校通过开设综合性、设计性实验以 来,学生综合素质得到了明显的提高,这样就转变了以教师和书本为中 心的教育老观念、旧思想,进而能够充分发挥学生主体的作用,有利于 (三)环境安全建设是保证实验顺利进行的必然要求 我们要以人为本,大力加强实验室环境安全建设。给师生和科研人 员营造一个舒适、优美、安全的实验环境,是实验室管理原则所在。首先, 安全运行组织管理到位。制订实验室安全管理各项详细的、可操作的管 理标准,并在管理中严格贯彻执行。其次,安全条件齐全。实验室房屋、 水、电、气设施要规范、完善、设备齐全、完好,通风顺畅,实验室布置合理, 安全通道畅通、报警设备可靠、简易事故抢救设施齐全,性能良好。再次、 操作规程上墙公布。使用仪器按操作规程进行,操作完毕及时切断电源, 不要在实验室任何地方乱扔火源性物品,线路定期检查、整修,易燃、易 爆、有毒药品保管和使用严格规范。最后,教育经常化。安全问题一定要 反复不间断地强调,不能麻痹大意,安全教育要常抓不懈,做到人人关心 集体,个个作好防范,树立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理念,定期进行全面检查, 各部位落实到人肪微杜渐。 (四)实验队伍建设是提高实验室高效应用的重要因素 馓发学生的自主思考、自主学习、自主设计的兴趣,同时加强了理论与 实验队伍是实验室工作正常运行的重要保障,一支高综合素质的实 实践的结合,最终实验室在培养创新型人才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验队伍,将会对实验教学水平的提高和学生素质全面的发展产生积极的 影响。 参考文献 1、要具有较高的思想道德素质。实验教师一定要具有良好的思想 [1]叶取源,钱道中.创新人才培养的思考与实践[J].中国大学教 修养,高尚的道德品质,对工作高度负责的敬业精神,吃苦耐劳的奉献精 育,2002(2) 神。只有这样才能把实验室大量的工作,尽心尽职地完成。因此,作为实 [2]李林法,张英香.加强实验教学的改革,注重学生创新能力的培 验教师要不断地进行思想理论学习,不断地提高自己的思想觉悟,以便 养[1]-实验技术与管理,2005(7). 能热情地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来。 [3]孙伟民.大力加强实践教学,提高人才培养质量[J]_中国大学教 2、要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为了保证实验能顺利进行,对实验教师 学,2006(3). 的技术水平和技术应用能力要求非常高。实验教师必须不断地学习、不 [4]韩伟.论应用型创新人才的培养与教师观念的转变[I].现代情 断地汲取先进技术、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面,而且还要有锲而不舍的钻 报.2006(9). 研精神和敏锐的观察能力。所以实验教师要经常到企事业单位进行实 [5]张耀华,王瑞玲,刘旭光.创新能力培养与实验室开放[T].黑龙 践学习,掌握当前对人才的要求,学习当前先进理念与先进的技术,让 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09(3). (上接第29页)Press,1995. 试大纲(非英语专业)[z].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L2jBachman,L.F.Fundamental Considerations in Language Tesitng [1O]金艳.高级英语阅读测试的开发和效度研究[M].上海:上海外 lM].Oxford:Oxford Unive ̄ity Press,1990. 语教育出版社,2002. 13 JHeatonJ.B.Wriitng English Language TestslMj.London:Longman [11]汪顺玉.语言测试构念效度研究一以2005年TEM 8客观试题 Group UK Limited,1988. 跨群体构念一致分析为例[D]2006. 【4 JHenning,G.A Guide to Language Testing lMj.Cambridge。Mass.: 【12j杨惠中,weir,C.Validation study ofthe National College En sh Newbury House,1987. Test[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88. [5]陈燕.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英语考试的阅读理解内容 [13]周越美,张艳莉.透视大学英语教学考试质量~案例分析[1J _效度研究【D j.2007. 外语界,2002(6):71-78. [6]方秀才.全国硕士研究生(非英语专业)英语入学考试阅读理解 [14]张怡.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英语考试翻译试题效度研 试题的效度研究[D¨E京: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硕士学位论文.2006. 究[D].2006. [7]方秀才.2005年全国硕士研究生英语入学考试(NETEM)阅读 [15]邹申等.TEM考试效度研究(TEMValidafon Study)[M].上海: 试题效度验证初探[I]冲国考试,2005(12):36—39.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7. [8]郭庆民.2006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英语试题阅读理解部分评 [16]邹申,张艳莉月越美.阅读测试中题目类型、策略与分数的关 述[J].中国考试,2006(7):15-17. 系一TEM4考试阅读项目的答题效度研究[I].外语与外语教学,2002 [9]教育部考试中心.2011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英语考 (5):19—22. (上接第3O页) 的创新能力、组织能力、交际能力和运用能力,从而 行写作答题时,要求学生首先要注意应用文写作的格式,克服按照汉语 在活动和实践中综合提高英语的听、说、读、写、译的技能。 的思维去进行写作的毛病,注意要点的完整性和语法的准确性。 3、介绍答题技巧,在练习中培养学生的英语技能 总之,高等学校英语应用能力考试作为一种等级考试,它虽不是衡 在教学中,适当地介绍一些答题技巧,能有效地帮助学生自信面对 量高职英语教学的唯一标准,但对高职英语教学中教学模式的改进,教 考试。同时也要求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要改进教学方法,将考试融人到 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优化等方面所带来的影响是客观存在的。我们要 教学中,在练习中培养学生的英语技能[51。 充分利用考试的积极导向作用,在了解学生英语水平和学习动机的基 在进行听力答题时,可要求学生先浏览选项,尽可能透过选项去猜 础上,“授之以渔”,不断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听、说 读、写、译的技能。 问题,尽可能去听清楚关键词,要注意听对话中的弦外之音并进行逻辑 推理,鼓励学生用简单的符号记录所听到的主要内容,答题结束后,要 参考文献 综合运用语法知识核对答案;在进行词汇和语法结构答题时,要求学生 [1]高职高专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试行)[M].教育部高等教育 在理解单词意思的前提下,注重词性的一般用法以及常用的构词方式, 司,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如前缀,后缀;多比较同义词(组),近义词(组)的区别等。教师在平常教 [2]高等学校英语应用能力考试大纲[M].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北 学中对学生不太理解的语法要点要着重讲解,如:定语从句,被动语态, 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虚拟语气以及非谓语动词等;在进行阅读答题时,要求学生耍先通览全 [3]刘鸿章,孔庆炎,陈永捷等.高等学校英语应用能力考试十年回顾 文,然后看问题,带着问题再进行细致的阅读。注重分析文章中复杂结 与展望[y] 中国外语,2olo(4) 构关联词的含义,找准中心句去阅读全文。平常要注重文化背景知识的 [4]刘洁.高校英语应用能力考试与高职英语教学[T].武汉船舶职 了解和学习;在进行英译汉答题时要鼓励学生通读句子,弄清句子之间 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2) 的相互结构关系,理清句子的主要部分和修辞部分的关系,观察长句子 [5]许婧.从高职高专英语应用能力考试看如何完善高职英语课堂 中是否有从句,属于哪类从句,找出主句和从句中的骨干结构,通过排 教学经营管理者[T].2008(9) 除法、对比法和其它的翻译技巧,按照汉语的表达方式进行答题;在进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