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卷第3期 2009年6月 平顶山学院学报 Journal of Pingdingshan University V01.24 No.3 Jun.2o09 《汉语大词典》所收《尔雅》条目订补 杨海花 (江西师范大学,江西南昌330022) 摘 关键要:《汉语大词典》收录《尔雅》条目共约1 531条,大部分条目收释合理,但白璧微瑕。仍存在一些 词:尔雅;汉语大词典;词语;词义;书证 释义错误、词义漏收、条目遗缺、书证引用不当或迟后等问题。 中图分类号:H1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1670(2009)03—0100—03 《尔雅》是现存最早的一部按意义编排的词典,以 单音词为主,基本反映了上古词汇的概貌。《尔雅》也 是儒家的经典之一,列入十三经之中。《尔雅》尽管列 入“经”部,就其内容和作用说,却只是一部训诂资料 集。它保存、整理了古训,对研究古代文献有很大的用 处,后代学者从事小学研究的必会研究、学习《尔雅》, 它是考证古代词语的一部重要著作。 《汉语大词典》…(以下简称《大词典》)是当代学 者所编的一部集古今汉语语词之大成的巨著,《尔雅》 里面的词语,《大词典》多有收录。但千虑之失,在所难 免。本文通过对《尔雅》的词语进行研究,指出了《大词 典》存在的四个问题:释义不确、义项不全、词目漏收和 而不是指外貌英俊。《大词典》未详细指明,容易令读 者产生误解。引用古注作解,这是辞书编纂的常用方 法,但是编者由于疏忽或专业知识缺陷常常会导致对 古注的错误理解。这里编者可能将毛注的“俊”理解为 其后起常见义“英俊”从而导致解释不恰当。由此可 见,“髦士”当释为“可使居官的杰出人士”。 觑齿《尔雅・释诂上》:“觑齿……寿也。”《大词 典》设有两个义项:①老人齿落后复生之细齿。并举书 证:“《尔雅・释诂上》:‘黄发、觑齿、鲐背、奇老,寿也。’ 郭璞注:‘甄齿,齿堕更生细者’。”②借指老人。书证为 汉焦赣《易林・复之家人》:“绥我睨齿。” 按:郭注下文还有“皆寿考之通称。”此“蕾5i齿”指 书证迟后或遗漏书证,目的是为今后《大词典》的修订 提供参考。 一年寿高或年寿高的人。《汉语大字典・齿部》释“觑” 字时提到:“‘觐齿’,也作‘儿齿’,指年寿高或年寿高 、释义不确 的人,单用义同。”《说文解字・齿部》:“觑,老人 齿。” 《广韵・齐韵》:“觑,老人齿落复生。”《诗・鲁 颂・闷宫》:“既多接祉,黄发儿齿。”唐・陆德明释文: “儿,字书作甄。”《释名・释长幼》:“九十日鲐背…… 或日鼠齿。大齿落尽,更生细者,如小儿齿也。”“l睨”本 义为老人齿,即老人牙齿落尽后复生的细齿。由此引 髦士《尔雅・释言》:“髦士,官也。”《大词典》误 释为“英俊之士”,其书证为《诗・小雅・甫田》:“攸介 攸介,燕我髦士。”毛传:“髦,俊也。” 按:“髦”,《说文解字・髟部》:“髦,发也。”玄应 《一切经音义》卷四引作:“髦,发中毫者也。”也可指马 颈上的长毛,《广韵・豪韵》:“髦,髦鬣也。…‘髦”,本指 “毛中之长豪”,引申为指“出类拔萃的人”。郭璞注: “取俊士,令居官。”《释言》中还有单释“髦”:“髦,选 也。髦,俊也。”郭注:“俊士之选”,即选择俊杰才士使 申指年寿高或年寿高的人。另外,《大词典》收录了与 “觑齿”并行出现的“萄老”一词,其义项③为“高寿”, 如此,“觑齿”的第二个义项解释不当,当释为“借指老 人,尤指高寿或高寿之人”,其义项①的书证也应为义 居官。唐太宗《令河北淮南诸州举人诏》:“江淮吴会, 英髦斯在。”“俊”本义是“才智超群的人”,《说文解字 ・项②的书证。《说文解字・齿部》:“觑,老人齿。”《广 韵・齐韵》:“甄,老人齿落复生。”则可作为义项①的书 证 人部》:“俊,才干人也。”毛传当中的“俊”当为此意, 收稿日期:2009—03—24 作者简介:杨海花(1984一),女,江西省瑞昌人,江西师范大学文学院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训诂学研究。 第3期 杨海花:《汉语大词典》所收《尔雅》条目订补 ・10l・ 二、义项不全 委委 《尔雅・释训》:“委委、佗佗,美也。”《大词 典》收录了“[委委]下垂貌。[委2委]①屈曲貌。② 庄敬貌。③指小心、害怕的样子。” 按:《大词典》遗阙“委委”在《尔雅》中的词义。郭 注:“皆佳丽美艳之貌。”邢1爵疏引李巡日:“皆宽容之美 也。”引孙炎日:“委委,行之美。”《诗・酃风・君子偕 老》云:“委委佗佗。”毛传云:“委委者,行可委曲从迹 也。佗佗者,德平易也。”邢爵进而得出结论:“是皆佳 丽美艳之貌也。”“委委”一词最早出现于《诗・都风・ 君子偕老》:“委委佗佗,如山如河。”《毛诗正义》日: “委委、佗佗皆行步之美,以内有其德,外形於貌,故传 互言之。委委者,行可委曲。佗佗者,德平易也。由德 平易,故行可委曲。德平易,即‘如山如河’是也。郑以 论宣姜之身,则或与孙、郭同,为宣姜自佳丽美艳,行步 有仪,长大而美,其举动之貌,如山如河耳,无取於容润 也。”作者赞同此说,“委委”当指妇人“行走婀娜、姿态 雍容美艳”。《尔雅义疏》 中郝懿行提出“委佗”并 称,又作“委蛇”和“逶迤”。这两个词后来均有指人 “雍容自得、或舞姿体态优美”之意。《宋史・卷一百三 十九》有形容皇后出场的文字:“降于丹陛,有容有仪。 委委蛇蛇,谁其似之!”另外,《大词典》收录了“佗佗” 在《尔雅》中的义项:“佳丽美艳貌。一说雍容自得貌。 《尔雅・释训》:‘委委、佗佗,美也。’……陆德明释文: ‘佗佗,本或作’它‘字。’……朱熹集传:‘委委、佗佗,雍 容自得之貌。”’可为旁证。由上可知,“委委”又有“指 妇人行走婀娜、姿态雍容美艳”之意,《大词典》当收录 此义项。 蓁蓁 《尔雅・释训》:“蓁蓁、孽孽,戴也。”《大词 典》列两个义项:①草木茂盛貌。②集聚貌。 按:遗阙“蓁蓁”在《尔雅》中的词义。郭璞注:“皆 头戴物。”邢爵云:“《周南・桃天》云:‘其叶蓁蓁。’《卫 风・硕人》云:‘庶姜孽孽。’此皆头戴物,妇人盛饰貌。” 《汉语大字典》释“蓁”时提到:“蓁蓁……③头戴物 貌。”“戴”,《说文解字・巽部》:“分物得增益。”《玉篇 ・具部》:“戴,在首也。”郝懿行义疏:“是戴训增益,戴 物于首即增益之义。”《毛诗正义・卷一》:“桃之天天, 其叶蓁蓁。蓁蓁,至盛貌。有色有德,形体至盛也。”叶 青注释《尔雅》道:“蓁蓁,头戴物,形容妇人盛饰。” 由 此,“蓁蓁”在《尔雅》中指“头戴物,引申指妇人盛饰”。 另外,《大词典》收录了“孽孽”:“亦作‘孽孽’。装饰华 丽貌。《诗・卫风・硕人》:‘庶姜擘孽,庶士有蝎。’毛 传:‘擘孽,盛饰。”’如此,《大词典》也当收录“蓁蓁”在 《尔雅》中的意义。 懋懋《尔雅・释训》:“懋懋、慎馍,勉也。”(Ck词 典》仅解释为:“欲知之貌。”书证之一为。《文子・上 礼》:至伏羲氏,昧昧懋懋,皆欲离其童蒙之心,而觉悟 乎天地之间,其德烦而不一。按:郭璞注:皆自勉强。 “懋”字单用亦可表示“勤勉、努力”的意思。该义最早 见于《书・盘庚》:“无戏怠,懋建大命。”孔传:“戒无戏 怠,勉立大教。”《文选・张衡(东京赋)》:“兆民劝于疆 场,感懋力以耘耔。”李善注引《尔雅》:“懋,勉也。”《说 文・心部》:“懋,勉也。”(Ck词典》在单释“懋”时所列 第一个义项就是“勤勉、努力”。综上所述,“懋懋”应有 “勤勉、努力”之义,CX:词典》不应缺收此义。 三、词目漏收 黄发 《大词典》未收该词。《尔雅・释诂上》: “黄发、鼠齿、鲐背、寄老,寿也。”郭璞注:“发落更生黄 者……皆寿考之通称。”郝懿行《尔雅义疏》曰:“黄发, 老人发自复生黄也。”“黄发”本指老人头发由白变黄, 常借指老人,尤其是高寿之人。《尚书・周书・秦誓》: “虽则云然,尚猷询兹黄发,则罔所愆。”《史记・秦本 纪》:“乃誓于军日:嗟士卒!听无萍,余誓告汝。古之 人谋黄发番番。”张守节正义:“番音婆。字当作‘皤’。 皤,白头貌。言发白而更黄,故云黄发番番,谓蹇叔、百 里奚也。”晋・陶渊明《桃花源记》中有:“黄发垂髫,并 怡然自乐。”此处“黄发”与“垂髫”并称,指老人和小 孩。分析可见,这些用例中的“黄发”不是短语,有其特 定含义,可视为词语。《现代汉语词典》也收录了“黄 发”,释义为:“指老人。因年发色黄,故称:黄发垂 髫,并怡然自乐。”《大词典》当将之作为词条收录,释义 为:“指老人,尤指高寿之人。” 蔸离《尔雅・释诂下》:“窥雾,菲蘼也。”郭璞注: “谓草木之丛茸翳菅也。茆离即弥离,弥离犹蒙茏耳。” “蒙茏”《大词典》释为:①覆蔽貌;草木茂密貌。《文选 ・孙绰<游天台山赋>》:“披荒榛之蒙茏。”吕向注: “蒙茏,林密貌。”②草木覆蔽处。《汉书・扬雄传上》: “获蒙茏,辚轻飞。”颜师古注:“蒙茏,草木所蒙蔽处 也。”唐-李德裕《怀鹗赋》:“(鹗)由是翔集无所,摧颓 逼威,画戢翼于蒙茏,夜相鸣而悲思。”按:郝懿行《尔雅 义疏》:“‘茆离’之为言犹‘纷纶’,《史记・司马相如 传》云:‘纷纶葳蕤’,《索隐》:‘纷纶威蕤’,胡广日: ‘纷,乱也。’是纷纶犹纷乱,又与‘弗离’声转义近也。” 郑樵《尔雅注》:“娩翳荟也, 蒙茸也,茆茂盛也,离谓 ・l02・ 平顶山学院学报 2OO9年 草木披离。”郝懿行谓:“‘窥雾’双声、‘茆离’叠韵,亦 古今方俗之语,取其声不论其字者。”双声或叠韵的词 语不可分开释义,由此可看出郑樵犯了“字别为义”的 简简义项①:“盛大貌。北周・庾信《登歌 : ‘威仪简简,钟鼓噻噻。”’按:《尔雅・释训》:“丕丕、简 简,大也。” 谬误。“弗”单用有“草多”的意思,《说文・9n}I部》: “第。道多草不可行。”《国语・周语中》:“火朝觌矣, 道弗不可行也。”韦昭注:“草秽塞路为第。”“离离”叠 用表示“浓密貌”,曹操《塘上行》:“蒲生我池中,其叶 何离离。”唐・陈昌言《白日丽江皋》诗:“郁郁长堤土, 存存义项②:“存在,保持。宋・范仲淹《太子宾 客谢公梦读史诗序》:‘以公生平之心,蹈于斯,诚于斯, 故精义存存,著于神明而不乱矣。”’按:《尔雅・释训》: “存存、萌萌,在也。” 怪怪 一个义项:“骚动不安;不安静。《隋书・ 离离浅渚毛。”明・王世贞《弁州四部稿・卷七十三・ 文部・记六首・( 太湖游洞庭两山记)》:“谷间迷阳 弗离不可以捷,可数里乃复攀缘而上。”古文献中有多 处用例,综上所述,“第离”当指草木茂盛,《大词典》当 收录该词。 不通《尔雅・释训》:“不通,不聩也。”《大词典》 未收此词。郭注:“言不循轨跻也。”邢呙疏:“通,循也。 轨跻也。谓不循道者日不迹……《小雅・沔彼》云:‘念 彼不躜。’毛传云:‘不踏,不循道也。’是矣。”《尔雅・释 诂》:“通,自也,循也。”郭注:“自,犹从也,又为循行。” 又《释言》:“通,述也。”郝懿行《尔雅义疏》:“述者,《说 文》云‘循也’。”另《尔雅义疏・释训》云:“踏者,与迹 同。”《汉语大字典》:“踏,同迹。”《说文解字》:“迹,步 处也。或与踏同。”“踏”现已作为“迹”的异体字被淘 汰。宋・邹浩《道乡集・卷三十一》:“而况此其大者, 顾浩不肖不足以仰对遗训,尚赖祖考之泽,未即陨灭敢 不通。”唐・林宝《元和姓纂・卷四》:“然则吾人百年易 尽之身,其恶可不通,修厥德也。”“不通”之为言“不遵 循轨迹”。另外,《大词典》收录了“不踏”:“不循法度。 《诗・小雅・沔水》:‘念彼不躜,载起载行。心之忧矣, 不可弭忘。’毛传:‘不躜,不循道也。’郑玄笺:‘诸侯不 循法度,妄与师出兵,我念之忧不能忘也。”’此可作为 旁证。因而,《大词典》应当收录“不通”释为“不遵循 轨迹”。 四、书证迟后或遗漏书证 老 《大词典》:“‘翥老’,亦作‘翥老’。”义项 ③:“高寿。唐・柳宗元的《答周君巢饵药久寿书》:‘虽 不至翥老,其道寿矣。”’按:作为“高寿”解时,该词最早 出现于《尔雅・释诂上》:“黄发、觑齿、鲐背、 老,寿 也。” 娌娓义项②:“安乐貌。唐・张九龄《酬通事舍 人寓直见示篇中兼起居陆舍人景献》诗:‘飞呜复何远, 相顾幸娓妮。”’按:《尔雅・释训》:“恹恹、妮娓,安 也。” 李德林传》:‘军中怪怪,人情大异。”’按:《尔雅・释 -Oil)):“庸庸、怪怪,劳也。” 淅 义项①:“淘米。唐・李华《云母泉诗》序: ‘泉出石,引流分渠,周遍庭宇。发如乳谨,末派如淳 浆。烹茶、淅蒸、灌园、漱齿皆用之。”’按:《尔雅・释 训》:“涵淹,淅也。”“溢涵”是淘米的声音,引申为“淘 米”。“淅”为动词,即“淘米”。 萌萌《大词典》收录“蔺菌”,列了一个义项:“存 在。”无书证。按:《尔雅・释训》:“存存、萌萌,在也。” 邢禺疏:“‘萌萌’,字书作‘上萌下心’,《说文》云作 ‘荫’,郭云‘未见所出’。”郝懿行云:“萌者,蔺字之伪 也。” 速速义项②:“鄙陋貌。”无书证。按:《尔雅・释 训》:“速速、蹙蹙,惟逑鞫也。”邢爵疏:“释日:惟,念也。 逑,急迫也。鞫,穷也。言鄙陋小人专据爵禄,国土侵 削,致贤士永哀念其穷迫也。《小雅・正月》云:‘蔌蔌 陋也。’郑笺云:‘毂,禄也。此言小人富而寞陋将贵 也。’又《节南山》云:‘蹙蹙靡所骋。’毛传云:‘骋,极 也。’郑笺云:‘蹙蹙,小之貌。我视四方土地日见侵削 於夷狄,蹙蹙然虽欲驰骋无所之也。’速、蔌音义同。” 以上所列之词,《大词典》或词义疏漏、误解,或词 语漏收,或书证漏收、迟后。再者,文中所列之词乃举 例性质,并非穷尽性整理,《大词典》需要订补的《尔雅》 条目尚不只这些。此外,即使本文的考释有可供参考 之处,也无损《大词典》的价值和贡献。 参考文献: [1]汉语大字典编辑委员会.汉语大字典[M].武汉:湖北辞 书出版社;成都:四川辞书出版社,1989. [2]中国汉语大词典编辑委员会.汉语大词典[M].上海:汉 语大词典出版社,1993. [3][清]郝懿行.尔雅义疏[M].北京:中国书店,1982. [4]侯光复.儒家道家经典诠释:尔雅[M].叶青,注.大连: 大连出版社,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