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古诗词教学中“弘扬传统文化、落实立德树人”的策略研究

来源:华拓网
教古诗文2019/9 W古诗词教学中''弘扬传统文化、落实立德树人\"

的策略研究◎河北/王骁摘要:古诗词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其中蕴含了人文教育和立德树人的丰富资源。拟从青少 年实际出发,深入探讨在古诗词教学中弘扬优秀传统文化、落实立德树人的有效策略。关键词:古诗词教学;传统文化;立德树人;策略古诗词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 部分和典型代表,既有很高的审美价值,又富

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已成为教育工作者的共

识。作为国学爱好者,守护、传播优秀传统文 化,责无旁贷,义不容辞。近几年,笔者带领大 学生志愿者,深入廊坊市多所中学,了解古诗

含中华民族核心思想理念、优秀传统美德和深

厚的人文精神。在小学至高中阶段的语文教 材中,古诗词占了很大的比重。古诗词教学是

词教学现状,结合学生实际不断探讨古诗词教

“弘扬传统文化、落实立德树人”的重要途径。“立德”一词最早见于《左传•襄公二十四

学中“弘扬传统文化、落实立德树人”的有效策

略,这既是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需 要,也是全面、持续提高学生语文核心素养进 而实现立德树人目标的需要。现就如何在中 学语文古诗词教学中渗透优秀传统文化、落实 立德树人谈一谈自己的看法。年》:“大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

虽久不废,此之谓不朽。”“树人” 一词最早见于 《管子•权修》:“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 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二十一世

纪的今天,我国进入了飞速发展的新时代,“立 德树人”逐渐被确立为我们教学的根本目标和

一、挖掘古诗词传统文化内涵,落实立德

树人的目标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中学语文教材里的古诗词都是精心选择首先,拓展阅读王维的《鹿柴》《竹里馆》 《鸟鸣涧》等诗,进一步体味其“诗中画”特点。参考文献:接着,在“为你读诗”中录制一段《山居秋

[1] 杜延霞.《山居秋暝》教学设计[J].现代汉语

傲学研究版),2006, (11).暝》音频,上传平台,互相点评。教学反思(三)本课教学过程中,将信息化技术应用于教 学过程。信息化平台的运用,一方面使学生与 学生之间、学生与老师之间能够实时探讨了

[2] 骆嬪婷.“空”山自可“留”一“山居秋暝”教

毂计[J].基础教育论坛,2018,⑷.[3] 韩建飞.大学语文古典诗词教学方法探究[JJ.

广东蚕业,2018,(11).【基金项目:本文系江苏省联合职业技术学院立 项课题《五年制高职教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策 略研究》成果,课题编号为:B/2O4 8/07/079]解、分享彼此的疑惑与成果,另一方面也能激 起学生之间比学赶超、团结协作的学习意识。 本节课学习过程中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得 到了提高,筛选汇总信息的能力得到了增强,

作者简介:吴晓艳(1984—),女,江苏省盐城生 物工程高等职业技术学校讲师,盐城市教学能手,主 研方向为文学研究与教育管理。

思考和实践的能力也得到了锻炼。

28锂丈教尊勺文M 2019/9的,每一篇都是传统文化中的经典。因此,教 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深入挖掘每一篇古诗词所 蕴含的传统文化因子,参照教育部《完善中华

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中的有关规定,

以文化启蒙、文化认知、文化认同和文化自信 为各学段的重点,构建具有家国情怀、社会关

爱、人格修养三大板块的传统文化教育课程内 容,提出相应的教育目标、内容建议和相关典 型案例,把传统文化知识、文化观念、文化精神 等作为教学的重点之一。例如,教学《离骚》

(节选)时,重点要理解屈原强烈的爱国主义精

神和洁身自好的高尚人格;教学《孔雀东南飞》

时,要引导学生了解古代婚姻制度,探究焦、刘 婚姻悲剧的根源,理解古人对美好爱情、婚姻

的追求,从而形成正确的爱情观;教学《送母回 乡》时,引导学生充分感受“爱和孝”的文化内 涵,品味“爱和孝”的真谛和生生不息的孝道文 化;教学《贫交行》时,要让学生珍惜友情,明白

真正的情谊是相互成长,对贿赂之交、势利之 交、酒肉之交应嗤之以鼻,要交浄友,远离损 友;学习《劝学》时,激励学生在学习和未来的

工作中要知难而进,持之以恒,永不言弃;教学 曹操的《短歌行》和陶渊明的《归园田居》,可以

探究古人入世和出世的不同人生态度。二、挖掘兴趣点,在诵读中\"弘扬传统文 化、落实立德树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优秀古典诗词最

突出的特征之一就是音韵美,讲究平仄相间、

音节谐婉,语句抑扬顿挫,读之朗朗上口,听之 和谐悦耳,这是最容易吸引和激发学生兴趣的

地方。唐代大诗人白居易《与元九书》中有一句 名言:“感人心者,莫先乎情,莫始乎言,莫切乎声,

莫深乎义。”因此,诗词阅读教学一定要从朗诵

开始,读出感情,读出味道,在诵读中学生自然 会受到感染,达到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嗨1.重视朗诵方法的指导。教师要努力练就

过硬的朗读功夫,范读时注意古诗词句读、押

韵、半仄、对仗的特点,也可以利用朗诵名家、 学生中间的特长生做引领,还要与时俱进,采

教古诗文取配乐、录音等方式增强朗读效果,运用比赛、

点评等方式激发学生朗读的兴趣。教师配乐朗诵《满江红•怒发冲冠》,引领 学生感受词人为国立功、满腔忠义奋发的豪

气,体会作者重整山河的决心和报效祖国的赤 子忠心;跟着名家一起朗诵《游子吟》,深情地

朗诵使学生沉浸于古诗词的孝道美德,促使其 内心深处对于孝道拥有独特的感悟;朗诵《石 壕吏》《琵琶行》,要读出对贫苦百姓、对琵琶女

的深切同情;朗诵《蜀相》,要读出对贤相诸葛 亮的敬佩之情。2.重视学生的思维训练,指导学生有感悟

地朗诵。只读不思,效果不佳。要把朗诵和思 考结合起来,引导学生在朗诵中有所感悟,才

能更好地弘扬传统文化、落实立德树人。“善教 者授其法也”。教师特别注意对关键词、重点

语句的点拔,通过朗诵让学生潜移默化地受到

教育和熏陶。例如,朗诵《青玉案•元夕》,词作上片作者 写火树,固定的灯彩;写星雨,流动的烟火。然

后写车马、鼓乐、热闹的人群,载歌载舞,鱼龙 曼衍,令人目不暇接。下片却强调:“众里寻他 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专

意写人,在百千游人中只寻觅一个,但总是踪 影皆无,看似已无希望,但主人公苦心痴意终

于寻觅到一位立于灯火零落处的自甘寂寞的

孤高女子,词人追求的境界之高一目了然,可 谓寓意深刻。朗诵时要引导学生展开想象,体

会主人公追求的高远意境,感悟作者政治失意

后,不愿与世俗同流合污的孤高品格。朗诵古诗词要求学生做到“读进去”和“读 出来”。“读进去”就是读中有思考,“读出来”就 是读中有感悟。如教学《游褒禅山记》,文中写 道:“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

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

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有志

矣,不随以止也,然力不足者,亦不能至也。有 志与力,而又不随以怠,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 以相之,亦不能至也。然力足以至焉,于人为

锂丈教尊〈文29教古诗文可讥,而在己为有悔;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 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此余之所得也!”教

师要引导学生思考:作者的收获是什么?你有

什么感悟?边读边思考,边读边表达感悟,是

行之有效的朗读指导方法。3.重视指导学生背诵积累古诗词。好的诗

歌就和酒一样,酝酿日久,香味越浓,陶冶心灵

的作用就越显著。古人那些美好的思想、情感 自然而然就会在学生心中生根、发芽。如何才 能让学生乐于背诵古诗词呢?教师要率先垂 范、身体力行,以丰富的积累和恰当的“炫耀”

激励学生,使他们产生羡慕之情;还要教给学 生一些背诵的方法和技巧,使他们克服畏难情 绪;也可以组织学生定期举行赛诗会,开展“飞

花令”游戏,使学生体会到背诵古诗词带来的 快乐。三、挖掘群文阅读的优势,增强“弘扬传统 文化、落实立德树人”的力度群文阅读,是近几年在我国教育界流行的

一种具有可操作性、取得良好效果的阅读教学 方法,一般是师生选择一个或几个有意义的主

题,然后围绕主题选择一组有关联的文章,师 生围绕议题进行阅读、讨论,集体鉴赏,最终达 成深化认识、增强阅读效果的目的。群文阅读

方式改变了语文教学“课文平行、主题并列、知 识无序”的格局,能够使文章的相同点和不同

点凸显出来,利于主题进一步拓展和提升,提 高阅读质量。教师应该依据文化内涵的关联

性整合教材中的古诗词篇目,也可补充相关篇

目,分类作群文阅读,使传统文化学习系统化、 深刻化,帮助学生深刻理解传统文化的价值

观,构建自己的精神家园。例如:(1) 人与自然类群文阅读,引导学生探究古

人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理念,如《归园田居》 《饮酒》《竹里馆》等;(2) 民族精神类群文阅读,引导学生感悟民

族精神的内涵,如《春望》《江城子•密州出猎》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等;30锂丈教尊勺文2019/9 M(3)人生感悟、人生价值观类群文阅读,让

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较为集中地获得生存、发 展、待人、处世方面的启迪,从而形成正确的价 值观,如《周公》《孟子•离娄章句下》《宣州谢眺

楼饯别校书叔云》等。四、成立诗词爱好者社团组织,开展丰富 多彩的实践活动鼓励中学生与大学生结对子,在大学生社

团的指导下,成立朗诵社、创作社、研究会等社

团,培养爱好者,扩大影响力,有计划地举行诗 词朗诵会、诗词专题讲座、诗词大会、古诗词文 艺沙龙、访古游学等专题活动,搭建交流、展示 的平台,拓宽学习渠道,扩大阅读面,积极营造 学习、研究古典诗词的良好氛围。从而让植根

于古诗词这块沃土的优秀传统文化之树在学

生心中茁壮成长,开花、结果。利用假期,在社区服务活动中,笔者做了 一场“诵读经典诗词,传承优秀文化”的讲座,

有20余名青少年参加,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这 既活跃了青少年的文化生活,又创新了德育教 育的途径,为推进我市文化建设、建设美丽廊 坊尽了微薄之力。总之,古诗词以其精炼丰富的语言、朗朗上

口的节奏和意蕴深远的内涵在中国传统文化中

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冲学古罰教学不仅能够

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还能带给青少年审美 享受,更能够在潜移默化中增强青少年的内在修

养和精神力量,达到立德树人的目的。参考文献:[1] 高玉梅.提高思想政治教育悦纳度的途径

[J].河北大学学报,2013,(7).[2] 王骁.谈在大学生中进行“经典育人”的有效

途径研究[J].语文教学之友,2018, (8).【基金项目:2019年度廊坊市哲学社会科学研

究课题“基于'诵经典•明礼仪'的廊坊市青少年德育 创新途径研究”的阶段性成果,课题编号为

2019064]作者简介:王骁(1990-),女,廊坊师范学院讲 师,主研方向为国学与思想政治教育。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