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招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
学科、专业名称:应用化学 研究方向:
考试科目名称:831普通化学
考生注意:所有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卷)上,写在本试题上一律不给分。 一、选择题 (选择一个正确答案,每小题2分,25题共 50分) 1. 某一元弱酸HB的Ka=1.0×10-9,其浓度为0.1mol·L-1的水溶液的pH值为( ) A. 3.0 B. 5.0 C. 9.0 D. 11.0 2. 用纯水将下列溶液稀释10倍时,pH值变化最小的是( ) A. 1.0 mol·L-1的氨水溶液 B. 1.0 mol·L-1的醋酸溶液 C. 1.0 mol·L-1的盐酸溶液 D. 1.0 mol·L-1HAc + 1.0 mol·L-1NaAc 3. 磷酸H3PO4的pKa1=2.16、pKa2=7.21、pKa3=12.32,则HPO42-的pKb为( ) A. 6.79 B. 11.84 C. 1.68 D. 1.0 4. 根据酸碱质子理论,下列各组物质中都可以作为酸的有( ) A. HCl, S2-, CO32- B. NH4+, HSO+4-, H2O C. HS-, HPO4-, CO32- D. NH3, H2S, H2O 5. 反应 N2O4(g) ═ 2NO2(g) KӨ1;1/2 N2O4(g) ═ NO2(g) KӨ2;2NO2(g) ═ N2O4(g) KӨ3;它们的标准平衡常数之间的关系正确的是( ) A. KӨ1=KӨ2=KӨ3 B. KӨ1=2KӨ2=1/ KӨ3 C. KӨ1=(KӨ2)2=1/ KӨ3 D. KӨ1=(1/2)KӨ2=1/KӨ3 6. 已知反应 A(g)2B(g)+C(g),T、V一定,开始时P(A)=20 kPa,达到平衡时总压为40 kPa,该反应的平衡转化率为( ) A. 30% C. 10% 7. 在298 K,100 kPa下,反应2H2(g)+O2(g)为( ) -1 A. 572 kJ·mol -1 C. 286 kJ·mol 8. N2(g)+O2(g)B. 50% D. 100%
2H2O(1) rHm=-572 kJ·mol-1, 则H2O(l)的fHmB. -572 kJ·mol -1D. -286 kJ·mol -12NO(g) rHm>0 下列变化中,不影响平衡状态的是( ) A. 升高温度 B. 加大N2压力 C. 延长反应时间 D. 通入O2 9. 用KMnO4滴定Fe2+之前,加入几滴MnSO4的作用是( ) A. 催化剂 B. 诱导反应剂 C. 氧化剂 D. 配合剂 考试科目:普通化学
共4页,第1页
10. 反应级数等于( ) A. 反应方程式中各物质计量数之和 B. 速率方程式中反应物浓度项的指数之和 C. 反应分子数 D. 元反应方程式中各生成物计量数之和 11. 通常配制FeSO4溶液时,加入少量铁钉,其原因与下列反应中的哪一个无关( ) A.O2(aq)+4H+(aq)+4e2H2O(l) B. Fe3+(aq)+eFe2+(aq) C. Fe(s)+2Fe3+(aq)3 Fe2+(aq) D. Fe3+(aq)+3eFe(s) 12. 已知298.15 K时,φθ(Fe3+/Fe2+)=0.771 V,φθ(Hg2+/Hg)= 0.851 V,则在标准状态下反应 Hg+2Fe3+Hg2++2Fe2+ ( ) A. 正向自发进行 B. 逆向自发进行 C. 不能进行 D. 不确定 13. 电极反应Cu2++2eCu的φӨ为0.347 V,则电极反应2Cu2Cu2++4e的φӨ值为( ) A. -0.347 V B. 0.347 V C. -0.694 V D. 0.694 V 14. 某原子基态的电子构型为1s22s22p63s23p5,它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是( ) A. p区,ⅦA族 B. s区,ⅡA族 C. ds区,ⅡB族 D. p区,VA族 15. 所谓的原子轨道是指( ) A. 一定的电子云 B. 核外电子的几率 C. 一定的波函数 D. 某个径向的分布 16. 凡是中心原子采取sp3d2杂化轨道成键的分子,其空间构型为( ) A. 八面体 B. 平面四方形 C. 四方锥体 D. 以上三种都有可能 17. 下列物质中,共价成分最大的是( ) A. AlF3 B. FeCl3 C. FeCl2 D. SnCl4 18. CO2分子无偶极距,说明( ) A. CO2分子是直线构型 B. CO2分子稳定 C. CO2分子是直线构型,氧原子对称分布在碳原子两旁 D. 碳原子和氧原子之间键的极性很小 19. 用AgNO3处理[Fe(H2O)5Cl]Br溶液,产生的沉淀主要是( ) A. AgBr B. AgCl C. AgBr和AgCl D. Fe(OH)3 20. 在配合物[Co(NH3)5Cl](NO3)2中,中心离子的电荷数是( ) A. +1 B. +2 C. +3 D. 无法确定 21. 人们非常重视高层大气中的臭氧,是因为臭氧( ) A. 能吸收紫外线 B. 有消毒作用 C. 有毒性 D. 有漂白作用 22. 在下列氢氧化物中,哪一种既能溶于过量的NaOH溶液,又能溶于氨水( ) A. Ni(OH)2 B. Zn(OH)2 C. Fe (OH)3 D. Al (OH)3 考试科目:普通化学 共4页,第2页
23. 关于Na2CO3的水解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Na2CO3水解,溶液显碱性 B. 加热溶液将使Na2CO3水解程度增大 C. Na2CO3的一级水解比二级水解程度大 D. Na2CO3水解溶液显碱性,是因为NaOH是强碱 24. 某一级反应,反应物浓度由1.0 mol·L-1降至0.5 mol·L-1需用20 min,由0.6 mol·L-1降至0.3 mol·L-1需用的时间是( ) A. 20 min B. 40 min C. 10 min D. 60 min 25. 根据反应:① I2+SO2+2H2O=H2SO4+2HI ② 2FeCl3+2HI=2FeCl2+I2+2HCl ③ 2FeCl2+Cl2=2FeCl3 可知:I-、Fe2+、Cl-、SO2的还原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 ) A. I->Fe2+>Cl->SO2 B. Cl->Fe2+>SO2>I- C. Fe2+>I->Cl->SO2 D. SO2>I->Fe2+>Cl- 二、填空题 (共9题,每空1分,共 22分) -1. MnO4离子在不同介质中被还原所得的产物是:强碱性介质中______,中性介质中______,酸性介质中______。 2. 微观粒子运动的共性是______和______。 3. 某离子最外层电子排布为3s23p6,若该离子为+1价离子,则为______,若为-1价离子,则为______。(填元素符号) 4. 已知电对:Fe3+/Fe2+, Fe2+/Fe, MnO4-/Mn2+, Sn4+/Sn2+, I2/I-, Cl2/Cl- θ(V): 0.77 -0.41 1.491 0.15 0.54 1.36 上述物质中,最强的还原剂是______,最强的氧化剂是______,能将Fe3+还原成Fe2+的物质有______、______、______。 5. 已知AgCl的Ksp=1.7710-10,Ag2CrO4的Ksp=1.1210-12,那么可溶性的比较: AgCl______Ag2CrO4(填、或=)。 6. 当升高温度时,对活化能大的反应,速率增大的倍数______(填大、小)。 7. 金刚石中CC间以______杂化轨道相互成键, 空间构型为______。 而石墨中CC间以______杂化轨道相互成键, 键角为______。 8. 氧化性HClO3 HClO,酸性HClO3 HClO(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9. 已知:[Co(NH3)6]Clx呈抗磁性,[Co(NH3)6]Cly呈顺磁性,则x = _____,y =_____。 三、是非题(判断下列叙述是否正确,正确的在括号中画√,错误的画×)(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计10分) 1. 由于过程的热效应与具体的途径有关,所以一个反应等温等压下的反应热与反应具体是分几步进行有关。( ) 2. C-C键的键能为348 kJ·mol-1,所以C=C双键的键能为2348 kJ·mol-1 。( ) 3. 对HAc-NaAc缓冲溶液,加入少量的酸或碱、或稀释时,其pH值能基本保持不变。( ) 4. 采用催化剂加快正反应速率时,逆反应速率也增加。( ) 5. 吉布斯自由能的值越小,意味着反应正向进行的可能性越大,反应速率越大。( ) 6. 因为难溶盐类在水中的溶解度很小,所以它们都是弱电解质。( ) 7. 对二元弱酸H2A来说,通常其Ka1>Ka2。( ) 8. 零级反应的特点是它的反应速率与反应物的浓度无关。( ) 考试科目:普通化学 共4页,第3页
9. 中心离子的配位数在数值上等于配位体的数目。( ) --10. 水溶液中,Fe3+氧化I的反应, 因加入F会使反应的趋势变大。( ) 四、计算题 (共3题,每题12分,共36分) 1. 实验室制氯气的反应MnO2(s)+4H+(aq)+2Cl-(aq)Cl2(g)+Mn2+(aq)+2H2O(l) 已知 fHm -520 0 -167.2 0 -220.8 -285.8 S 53.1 0 56.5 223.1 -73.6 70.0 m试计算:(1) 在热力学标准态下,298 K时,该反应能否自发?(2) 在373 K,12 mol·kg-1浓盐酸中,该反应能否用于制取氯气?(其它各物质均为标准态) 2. 在Ag+和Cu2+浓度分别为1.010-2 mol·L-1和0.10 mol·L-1的混合溶液中加入Fe粉,哪种离子先被还原?当第二种离子被还原时,第一种离子在溶液中的浓度是多少?已知: θ(Cu2+/Cu)=0.34 V, θ(Ag+/Ag)=0.7991 V。 3. 1.00 L的缓冲溶液中含有0.110 mol乙酸和0.150 mol乙酸钠 (Ka乙酸=1.810-5) 求:(1)系统的pH值是多少? (2)加入0.020 mol KOH后系统的pH值是多少? (3)加入0.020 mol HCl后系统的pH值是多少? 五、问答题 (共4题,每题8分,共32分 ) 1. 实验证实,Fe(H2O)3+和Fe(CN)3-的磁矩差别极大,如何用价键理论来解释? 662. 已知某副族元素的A原子,电子最后填入3d轨道,最高氧化数为+4。写出A元素原子的电子排布式,并指出它们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周期、区、族)。 3. 已知AlF3为离子型,AlCl3、AlBr3为过渡型,AlI3为共价型。试说明它们键型差别的原因。 4. CaCO3在常温下不分解,是因为其分解反应为吸热反应;在高温下分解,是因为此时分解放热。该说法是否正确,请解释。 考试科目:普通化学 共4页,第4页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