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景周记1
春天的原野,太阳慢慢地爬上了蓝晶晶的天空。草地上一片生机勃勃,然后各种各样的花都开了,有红的、白的、还有紫的,真是五颜六色,美丽极了。很多树都长出了嫩芽,小牛、小羊这些小动物也出来找食物了,水里一群小鱼在玩耍追逐。 夏天的原野,太阳火辣辣地挂在天上照耀着大地,小猴子、松鼠那些会爬树的小动物们也爬到树上避暑。水里小鱼们产的卵也孵化了,大地也像是被烤焦一样。
秋天的原野,秋高气爽、天朗气清,清风送来了一封封黄澄澄的秋叶信,然后上面写着:“秋天来了!”
冬天的原野,大地又盖上了一层厚厚的被子,小熊、小兔、老虎这些动物都冬眠了,大地变得一片安静。 写景周记2
我的家乡在一个小村庄,前面有一大片树林。
春天,小树们都吐出了新的枝芽,各色的鲜花也争先恐后的开放:金灿灿的迎春花,粉红的桃花,雪白的杏花。到处都是生机勃勃的景象。
夏天,细雨过后,树林里就会长满蘑菇,最开心的事就是和小朋友们,一齐挎起筐去捡蘑菇。有的人采完蘑菇回家洗洗直接
下了锅,吃的就是野蘑菇的那种鲜嫩,而有的人则把蘑菇晒干留到冬天,做上一锅香喷喷的小鸡炖蘑菇。
秋天,黄色成了树林的主色调,而火红的枫树叶则是这黄色之中鲜艳的一笔,片片飘落的枫叶仿佛小鸭子的脚掌,正加快脚步准备过冬呢!
冬天,一场雪过后,树木都裹上了白色的羽绒服,一棵棵冷傲地站在马路两旁,好像理解检阅的士兵一样。
我爱我的家乡,更爱家乡这一片带给我无限欢乐的树林! 写景周记3
暑假里我和爸爸妈妈一大早就去了舟山海边。我们开着自家的车跨越了世界上最长的跨海大桥,经过了4个小时的时间,终于,到了舟山海边的旅馆,放下行李,换好泳衣准备去海边。 到了海边,我的眼前是一片碧绿的大海。在天和海的交接处,海和天融为了一体,我几乎分不清哪边是海,那边是天了。在海的西边远处,连绵的群山诺隐诺现。山的前边是一望无际的大海。微风一吹,波纹道道,在阳光的照射下银光闪闪,好像千万条银色的鱼在水中嘻戏。眼前的美景不禁使人想起了,“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的诗句。
一排排的海浪涌上来有退下去,好像在轻轻抚摸着细细的沙滩,也冲击着我们的小脚。东边有用一片奇形怪状的礁石。我坐在礁石上,看着上面报经风霜的的痕迹,觉得它仿佛是一座塑像,任凭海浪无休止的冲击。
时间过得真快,一眨眼一天就过去了,真希望第二年的暑假快点来,这样我就又可以去舟山的海边玩了。 写景周记4
我是个乡村孩子,常常在书上看到大海的壮观。从此,我便有一种渴望:我多么希望能亲眼看见大海啊!哪怕是一眼,见一见晶莹的浪花,见一见软绵绵的海滩,这个愿望在我心里翻滚着,我对大海也充满了无限向往。
终于,这个愿望在去年的暑假实现了,我与妈妈一起前往青岛。
来到海边,我迫不及待地冲向金黄色的沙滩,在沙滩上又跳又叫,开心极了!用手抓起一大将细沙,细沙就会悄悄地从我的手指缝里溜出来。你们知道沙滩的下面藏着什么吗?当然是小龙虾。它身穿铠甲,在沙滩上横行,那模样,仿佛自己就是沙滩上的“霸主”。
光着小脚在沙滩上跑着,沙滩上留下了我深深浅浅的小脚印。沙滩上有拣不完的贝壳,大的、小的,颜色不一,形状千奇百怪。 阳光洒在海面上,波光闪闪,海水显得更加迷人了。深蓝的、浅蓝的,一块块,一条条相互交错着,此时的大海似乎将所有的蓝色都聚在一起了。
傍晚,在夕阳的映衬下,大海又换上了一身金光闪闪的衣裙。 大海,你真美,我爱你,美丽的大海! 写景周记5
我的奶奶家在乡下,那里有使人流连忘返的景色。一到放假时间,我们就会坐车去乡下,享 受乡下的安静。
映入我眼帘的就是一条干净的小河,它从我们身边缓缓流过,一只只长着黄色绒毛的小鸭子在水中游玩,不时的把头扎到水下觅食,扁扁的黄色嘴儿中不停的发出‘’嘎嘎嘎‘’的欢叫声,很讨人喜欢。
看,那里有几簇小花,红的,白的,黄的。星星点点,有的还是个苞,但显着胀鼓鼓的,好像马上要开放了,一到盛开了,很微小,虽然它们没有玫瑰的娇艳,没有牡丹的高贵,但是它们无私奉献着,用自己那小小的身躯,点缀着田野,使人看了眼前一亮。
田野中还不时传来著名歌唱家青蛙先生的歌声,这歌声干脆利落,使人回味无穷。
开着开着,看见了小乡下的养鸡场。房顶上,一缕缕轻烟像一条条直线似的升上天空。
时间过的真快,一转眼,夕阳西下,放眼望去,夕阳的光洒在乡下的马路上,金灿灿的像铺上了金黄色的地毯。一阵微风吹过,花儿的芬芳,野草的清香,还有那各家飘出的饭菜香弥漫在空中,使人闻了心旷神怡。我们一起把桌椅搬到院子里,放上菜,大家坐在一起津津有味地吃了起来。这也就是乡下独有的一道风景线。
多么美丽的乡下啊,我爱乡下。
写景周记6
我想我该会游泳的。因为我儿时的很多小伙伴都会。因为老家村口就有一个小池塘。不用特别去学*,经常在水里泡泡,扑腾扑腾就可以学会一招半式的。而我,不会。 我不会游泳,肯定跟我妈有关。
我妈虽然生在农村,长在农村,可她不允许我们姐弟撒野。当小伙伴们下河摸鱼抓蟹的时候,我们姐弟在家看书;当小伙伴们上树掏蛋捉鸟的时候,我们姐弟在家写字;所以当小伙伴们光着身子跳进池塘里快乐地戏水的时候,我们姐弟俩也只能在一边羡慕而已。尽管期盼着能和其他孩子一样跳进池塘,但慑于媽媽的威严,我们只能坐在岸边,把脚放进水里敲打敲打,算是解了一夏又一夏对水的渴望。
我非但不会游泳,而且还怕水。
依稀记得那是一个冬天,媽媽拉着一辆手拉车进城,车上捆着一头猪,车头坐着一个我。上城必经过池塘,塘岸有一段上坡路。媽媽尽管力气不小,但毕竟是女人,渐渐体力不支,最后车子倒流,竟一头栽进了池塘里。猪的确“坚强”,在这时候,居然挣脱绳索,靠几招“猪扒”游到岸边获救。它也不够义气,在这危急时刻,居然独自逃生,只留下不谙水性的我在水里挣扎。慌乱中,只听得媽媽在岸边呼天叫地,只记得同样不会游泳的爹跳进水里救我。幸亏冬季池塘水浅,爹爹一手抓着我一手抓着村人递过来的竹竿,父女俩才化险为夷。
接下去的日子里,因为寒冷和恐惧,好象还是病了很长时间。后来,尽管还是很羡慕伙伴们能够在水里畅游,可羡慕的成分里更多的是向往他们的自由,而不再是对水的渴盼了。 可池塘还是热闹着。
春天来了的时候,塘岸上的柳树青青,几棵桃树竞相绽开了笑脸,一些鸭子耐不住一冬的冷藏,早早跳进水里。勤快的大妈、大婶们忙着洗洗晒晒,欢声笑语伴着初升的太阳,柔和地洒在小村庄的上空。
夏天一到,池塘就更热情地敞开了胸怀。白天,大人小孩在这里游泳、打水仗,玩累了就贴着塘壁把手伸进石头隙里摸田螺;晚上,池塘里的蛙叫声此起彼伏,塘岸上的萤火虫忽明忽暗。至今我仍能在记忆的仓库里搜索到它们的歌声,捕捉到它们的灯光。 秋天,最叫人盼望的是池塘放水捕鱼。被抽光了水的池塘就这么赤裸裸地呈现在我们的眼前,没有了神秘,却多了很多亲*。或大或小的鱼儿在淤泥里蹦跳着,最终成了村人的囊中之物。捕来的鱼都堆放在一块,由村里掌权的长辈按惯例挨家挨户分了。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期的农村很少有大鱼大肉上桌吧。那几天,村里头象是过节似的喜庆。
而冬天该是池塘最寂寞的时候吧。寒风冷雪会使水面结起一层薄冰,不见半点涟漪,*静严肃,凛然不可侵犯。可冰下蕴藏的该是跟我们一样对春炽热的期盼吧!
那小池塘就这么热闹着,寂寞着,见证了我的成长,也丰盈
了我的记忆。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