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成性评价在英语报刊阅读课程中的实践研究
来源:华拓网
堕 夔! No.12 TIME EDUCATION December 形成性评价在英语报刊阅读课程中的实践研究 吴一峰 摘要:本研究将形成性评价方式应用于英语报刊阅读课程的教学,尝试建立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评价方式,利用问 卷、访谈等研究工具验证两个假设:第一,使用了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方式相结合的评价结果具有较好的信度;第二,形成性评价 方式的使用更能发挥评估体系服务教学的功能和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本研究对EsP课程的评价方式以及教学活动的开展有较好的 启示。 关键词:形成性评价终结性评价报刊英语阅读ESP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c DOI:10.3969/j.issn.1672—8181.2013.23.105 1引言 的效果。 大学英语后续课程建设是在大学英语课程之后开设,用以满 调查总体而言,两组同学在学习兴趣、学习态度、学习策略、 足学生实用性需求的英语,也最能体现“个性化”教学,是大学英 学习自主性以及合作学习方面表现相近,处于同个起点。如,对 语教学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王守仁,2011)。《报刊英语阅读课 于学习态度的调查。问题一,“你会制定英语阅读计划,并保证充 程》的开设是符合《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中所规定的制定个性 足的阅读时间”。持不同意见的,实验组和控制组同学分别占 化的大学英语教学大纲的要求。评估是教学中不可缺少的环 28%和31%,介于中间的,实验组和控制组分别为35%和33%。 节。然而,在课程评价体系的构建上,当前许多高校普遍采用终 此外还利用访谈更好获取实验组同学有关英语学习经历的丰富 结性评价单一的评价方式。本研究中的后续课程主要指的是 资料使研究结果更有说服力。 ESP课程,在课程目标与特点等方面,与大学英语存在许多差异, 2.2教学评价模式构建 其评价方式也存在不同。另外,报刊英语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时 形成性评估方法起始于2O世纪60年代,虽然之后很长时间 效性。学生课堂内外的立体化学习与个性化的自主学习相结合 里终结性评估仍是主流。但许多学者开始关注并研究形成性评 的学习与教学活动,也决定了课程成绩评估机制将必须是动态 估。Lynch(2001)归纳了不同学者采用的评估手段,如运用对教学 的、是十分重视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估。因此教学评估不仅包括以 的问卷、访谈、观察法、学习日记等。这些实证性研究对我们开展 标准化考试为代表的终结性评价,也包括以学习为目的、注重学 形成性评估研究提供了借鉴。有些研究综合使用不同的形成性 习过程的形成性评价(Leung&Mohan 2004)。 评估方法,并达到良好的效果。1992年,Alderson&Beretta编辑 目前对大学英语后续课程教学的评价方式研究不多,且大多 出版的论文集Evaluating Second Language Education,书中有8个 停留在从理论的角度来探讨各课程教学的环节以及评价方式的 实证性的评估研究,大多采用了综合的形成性评估方法。例如, 理论构建,缺乏实证性研究。因此研究者以所任教的《英语报刊 Gimellez(1996)提出一个适合ESP的形成性评估模式,并证实了 阅读课程》班级为实践对象,对课程的评价方式进行改革实践。 形成性评估的重要性及对老师、学生产生的积极影响。 研究者将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应用于英语报 在本研究中,控制组采用了单一的终结性评价方式即期末考 刊阅读课程教学。通过构建全面多方位的评价体系,利用问卷、 试,而实验组则采用了形成性(50%)与终结性评价(50%)相结合 访谈等研究工具开展实证性研究,验证两个假设:第一,使用了形 的方式。结合前人研究和报刊英语阅读课程的特点,形成性评价 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方式相结合的评价结果具有较好的信 构成方式包括学生阶段性的自评(10%),学生互评(1O%)和教师评 度。第二,形成性评价方式的使用更能发挥评估体系服务教学的 估(30%)。教师评估包括,学生的Oral Presentation(15%),课堂表 功能和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现(5%)和作业与学习日志(10%)。报刊阅读每一个话题学习文 2研究设计 章包含了l0篇相关文章深入阅读与学习探索。学生按4人一小 2.1研究对象与工具 组分工完成PPT并在课堂做口头陈述。学生在课外展开合作学 研究对象为研究者所在学院1 1级文理工科学生,总共2个班 习并在课内展开讨论。杨慧中(1995)认为,教师对学生“口头陈 级,102人。分为控制组(52人)和实验组(50人)。两组同学前一 述”和讨论打分仍属于终结性的评价方式。因此在本研究中,对 学年的英语期末成绩平均分相近。控制组平均分为68,实验组 于学生的口头陈述,除教师打分外,还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对口 为69。研究者承担这两个班级的报刊英语阅读教学工作,控制 头陈述小组进行打分,并评出最佳的小组成员,以做鼓励。 组采用单一的终结性评价方式,而实验组采用形成性评价与终结 3结果与讨论 性评价相结合的评估方式。为增加研究的可靠性,研究者对两组 通过在报刊英语阅读教学中实施一个学期的形成性评价实 成员进行了英语学习及阅读情况的调查。 验后,研究者对实验组和控制组再次进行了英语测试、英语学习 研究工具为自编调查问卷、访谈和英语水平自测等。在实验 与阅读的问卷调查和访谈,分析结果并讨论形成性评价方式的评 前,对两组同学进行英语学习和阅读情况的问卷调查,问卷调查 估结果的信度,以及形成性评价方式的使用更能发挥评估体系服 共有2O个问题。调查涉及学习兴趣态度、学习策略、自主性及合 务教学的功能和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具体体现在对学生英语 作学习等方面。在实验后,对两组同学再一次问卷调查,对实验 水平、学习兴趣态度、学习策略以及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等方面的 组同学增加了有关实验效果、学习能力提高和教学评估方式等方 影响。 面的8个问题。然后对两组同学进行英语水平测试,以检验实验 3.1对英语水平与技能的影响 一1 45— 墼塞 No.12 TIME EDUCATION December 实验结束后,研究者自命题一份与报刊英语阅读期末考试题 相通的英语水平测试卷。在同一个时间对两组同学进行测 试。测试结果发现,实验组同学的平均成绩为75分,远高于控制 话题文章进行合作学习并在课内做Oral Presentation。调查中发现, 实验组很乐意与同学和老师合作的同学人数由原来的4人(8%)上 升到16人(32%)。而控制组前后人数都是3人。学生在口头陈述 后,并设置探讨性问题,由同学分组讨论。讨论后,学生问进行小组 互评,并选出陈述组的最佳成员。实验初,由于紧张和缺乏主动性 等原因,讨论气氛不热烈。随着实验的深入,合作学习得到增强,同 学问的互评也比较客观中肯,因此讨论效果表现不错。研究者发现, 小组口头陈述和组间讨论,对合作学习的影响能产生非常积极的影 响。 组同学的平均成绩64分。访淡中实验组同学回答“教师新采用 的教学评价方式,对你有无帮助,你是否赞成”问题时,有80%同 学表示赞成,新的教学评价方式让他们有事可做,学习有了明确 任务和方向,并在不同程度匕提高了英语水平。其中有一个同学 表示不赞成,觉得他基础不好,教学评价要求过高,他跟不上。同 时,实验班实验后问卷调查显示,37人(74%)认为英语运用能力 有所提高。由此可见,使用形成性评价方式,能提高学生英语水 平,并能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使用了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方 式相结合的评价结果具有较好的信度。 3.2对学习兴趣与态度的影响 通过实验前后对两组同学的调查,并比较学生的兴趣态度的 3.5访谈分析 访谈中发现,学生在课外阅读、自主学习和准备PPI1等口头陈 述方面表现认真积极。尤其在口头陈述中,学生要表现自我,自主 性学习也得到增强,同时大部分同学能在课外做好分_『二合作。但在 个人学习日志的建立上,有所被动。原因如下,部分同学认为,学习 该课程主要还是为了考试和学分。这和前面调查数据显示结果相 变化。如在调查问题15,即“对报刊英语阅读感兴趣”,两组同学 所体现的情况如下: 表1,对报刊英语阅读兴趣的前后调查(人数和百分比) 非常不同意 控制组前测52 控制组后测52 实验组 Ⅱ测50 实验组后测50 l3(25%) 12(23%) 12(24%) 6(12%) 不同意 23(44 2%) 20f38 4%) 25(50%) 12(24%) 介于中间 8(15 3%) 10(19 2%) 7(14%) 16(32%) 同意 6(I1 5%) 7(13 4%) 5(10%) 13(26%) 非常同意 2(3.8%) 3(5 7%) 1(2%) 3(6%) 仿。少数同学认为,老师没有每周收集学生的日志,导致部分自主 学习不强的同学虽然平时在阅读文章,但没有天天坚持写日志。访 谈中还发现,自我评价有时会失偏颇,但教师、同学和自我评价相结 合会更加客观。60%同学认为,终结性评价结果存在偶然性,但如 果能把形成I生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会更加真实公平。同时大家一 致认为,由于实验时间较短和班级较大,分组学习、口头陈述和讨论 学习的频率不是很高,学习自主性的真正提高还有所不足。 4结语 通过在报刊课程教学中对评价方式的构建和实证研究,证明形 表1显示,控制组同学的兴趣基本上没有改变,而实验组经 成性评价在学生的学习过程监控中能更好地弥补单一的终结性评 价方式的不足,其评价信度更强。同时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对学牛 的学习评估、调查、观察与访谈等,对教学方式的建立与改变也会产 生积极的反拨作用。应用性是ESP课程内容的一大功能与特色,这 也决定了学生在学习中需要课堂内外的立体化和个性化的自主学 习,而多维的注重过程的iNo?-方式显得尤为重要。本研究对ESP课 过一个学期的学习,共有38位同学的学习兴趣在不同程度上提 高了。调查还发现,对学习本课程为了考试这个问题上,两组同 学前后都变化不大。但实验组有60%的同学会制定英语阅读计 划,并保汪充足阅读时问,65%的同学会重视自己学习的进步和 小足,70%的实验组同学喜欢阅读报刊读物。在学习态度上,实 验组同学变化显著。而控制组变化不明显。此外,实验组同学有 程的评价方式以及教学活动的开展都有很好的启示。但本研究在 实际操作中也存在一些局限,如实验时间较短,对象范围较小,一定 程度上影响了其结果的说服力。同时,学生自评、互评和教师评估 的评判标准内容过于单一、宽松和静态化。研究者认为,如果评判 56%的同学比以前花更长的时间阅读。由此可见,通过形成性评 价的实验,学生在阅读兴趣和态度上发生了积极的变化。 3-3对学习策略和自主学习的影响 问题l6,“课前能做好预习,课后能及时复习”调查结果如下表: 表2,对“课前能做好预习,课后能及时复习”的前后调查(人数和百分比) 非常 同意 柠制±Ⅱ前测52 挖 4组后洲52 标准能随着不同教学活动的开展而适时变化,同样也能对教学构成 一个导向指标。 不同意 14f26 8%) 15f28 8%) 介于中间 21(40 3%) 22(42 3%) 同意 9(17 3%) 8(15 3%) 怍常同意 1(1 9%) 1(1 9%) 7(13 4%) 6(11 5%) 参考文献: 【1]Alderson J C&Beretta A(eds.).Evaluating Second Language Ed— ucation【C1.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2. 【2]Gimenez,J C Process assessment in ESP:Input,throughput and 赛验组 d测50 宴验组后测50 8(16%) 5(1O%) 12(24%) 6(12%) 2I(42%) 14(28%) 7(14%) 19(38%) 2(4%) 6(12%) output{J1.English for Speciifc Purposes,1996,(3). 【3]Leung C&Mohan B.Teacher formative assessment and talk in classroom contexts:Assessment as discourse and assessment of discourse 数据显示,实验组同学比实验前在预习和复习工作上主动性发 生很大变化。会主动和同学交流学习经验的人数,由实验前的8人 (16%)上升到32人(64%)。对于调查项,“利用网络,视频等辅助手 段进行英语阅读和学习”,实验前后数据基本不变。其部分原因在 访谈中有所启示,同学认为老师布置的阅读文章较多,而网络的英 U】.Language Testing,2004,(3). 【4】Lynch B K Language Program Evaluation:Theory and Pracfce【MJ.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2001. 语阅读文章较多,会受各类话题影响进展慢,同时尚未形成一个良 好的习惯。访谈中j分之二同学表示,会经常对自己的学习策略和 学习情况进行反思和评价,并取得进步。但调查总体显示学生的自 主性有所增强。 『51m守仁.我国高校大学英语教学现状调查及大学英语教学改革与 发展方向卟中国外语,2010,(5). 【6]杨惠中.大学英语口语考试设计原则U】_外语界,1999,(3). 作者简介:吴一峰,浙江师范大学行知学院,浙江金华321004 3.4对合作学习的影响 实验中的一项重要的活动是口头陈述。要求同学分组课后对 一1 46—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