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队队会仪式及内容
• 队会仪式以整肃的队列、鲜艳的红旗、奋进的鼓乐、嘹亮的歌声、高亢的呼号创设了一个庄严、规范的场面,营造出一种激动、振奋的氛围,可以激发队员的理想感、荣誉感、责任感和集体主义精神。 • 大队队会仪式每学期1—2次,中队队会仪式每月不少于2次,小队民主生活每周一次。
• 中队在室内举办活动,要先在室外整队,举行队会仪式的前半部分,然后回到室内举行活动,最后在室外举行队会仪式的后半部分。室内面积大,能够整队、举行仪式就不再到室外举行仪式。 一 预备部分
• 中队横队集合。中队长口令:“各小队整队!”
• 小队长报告: “报告中队长,第X小队原有X X人,实到X X人,报告完毕!”中队长还礼毕,回答:“接受你的报告!”小队长跑回原位,发出口令:“稍息”后回列。
• 上一小队长报告时,下一小队小队长出列重复上一小队长过程。 • 各小队报告完毕后,中队长转向中队辅导员,敬礼,礼毕,然后报告:“报告辅导员,XX中队整队完毕,请参加(指导)我们的活动!”辅导员在接受报告后要说一句祝愿或鼓励的话,如:“祝这次活动成功”,“胜利一定属于我们!” 二 正式程序
• 1、中队长口令:“全体立正;出旗!敬礼!”旗手出旗,鼓号齐奏或
播放《出旗曲》音乐,全体队员敬队礼,在队旗经过时目视队旗; • 2、中队长口令:“礼毕!唱队歌!(可由文娱委员指挥)”; • 3、队长讲话,宣布活动开始; • 4、进行活动
★(这里是队会课的核心部分,在队会活动课的方案设计上,要重点体现。原则上充分发挥队员主观能动性,中队辅导员老师给予指导。指导的内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a 题材的选取。
要针对中队的实际情况、学生的年龄和心理特点选取内容及设计形式,及时规范学生行为,及时捕捉班级的亮点及学生的闪光点,适时适度地进行教育,树立典型并发挥其辐射带动作用。如:六年级学生由童稚走向成熟过程,社会对学生的诱惑力远远大于学校,要善于捕捉学生微妙变化的信号,并以此为教育的基本素材,利用队会课阵地,切实做好教育引导工作。 b 对象的分类。
在队会课的准备过程中,对于“一般生”,我们应更多表现出认可和赏识,多肯定他们的长处和闪光点;中队里的“灾区”更需要关受,他们的心理是敏感的、自卑的,易产生对立情绪,辅导员应借助队会活动,让他们和班级同学多沟通,然后再通过活动春风化雨,润物细声,使学生受到感染和熏陶。 c 教育目标的确立。
队会课的目标主要在于使学生的主体意识、行为能力、情感态度得到全面发展。
d 教育内容的制定。
1)思想教育。这是队会的主要内容,即使在进行其它方面教育时,也要贯穿思想教育的要求。 2)时事形势教育 3)节假日传统教育。
4)文学、美术、音乐、影视作品的介绍、欣赏和评析。
5)历史、体育、卫生等各种知识的介绍,或推荐、评价有关书籍。
6)处理队务工作和组织班级活动。如编排座位,选举干部,讨论和制订班级公约,为春游、秋游、运动会、节日庆祝等活动作动员或小结等等。 7)就班级中的倾向性问题进行讲评。 8)现代科技教育
e主题班队队会活动的形式
班队会活动不拘形式,并尽可能为学生所乐于接受。 班队会的常见形式: 1)专题讨论会。即让学生就某一认识不清的问题,或发生于社会、社会学校中的事件展开讨论,达到明辨是非的目的。 2)报告会。即聘请社会上各行各业的专家、英雄模范人物或学生家长等到来作报
告。
3)演讲会。事前应确定一个专题,让学生作好准备。会上可由一人或几入主讲,也可自由上台。 4)茶话会。一种轻松、愉快的谈心形式,是在师生情感交融的亲切气氛中进行的。一般以在传统纪念日和节假日期间进行为宜。
5)故事会。教师、学生或外单位人均可担任故事员,可一人单独讲,也可几人轮流讲,可进行故事欣赏,也可搞竞赛。
6)文艺表演会。 通过文艺表演达到教育目的的一种班会形式,会前根据教育要求,让学生编排节目,也可请外单位或文艺团体表演出。 7)游戏活动。一种寓教于乐的班会形式。 8)参观访问。是运用社会力量对学生进行教育的一种生动有效的班会活动形式。 9)主题会。即围绕某一教育主题,在学生充分准备的基础上,采用上述一种或几种形式进行的综合性班会。一般用于总结某一教育阶段的工作。 )
• 5、辅导员讲话(简短而富有激情);
• 6、中队长口令:“呼号!”队员握拳至耳边,拳心向前;辅导员领呼(如果有来宾,则由来宾中德高望重的人领呼。):“准备着,为共产主义而奋斗!”队员回答:“时刻准备着!”回答完,放下右拳;
• 7、中队长口令:“退旗!敬礼!”旗手原路退回,鼓号齐奏或放《退旗曲》音乐,全体队员敬队礼,在队旗经过时目视队旗; • 8、队会活动结束。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