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拉斐尔--莫尼欧

来源:华拓网
建筑名作赏析

——拉斐尔.莫尼欧

建筑1001 苑恋恋 吴梦澜 陈凌晨 苏辉 张帆

一.人物简介

乔斯-拉斐尔·莫尼欧 1937 出生于西班牙纳瓦拉的图德拉。1961 西班牙,获马德里大学建筑学院建筑学学士学位,从此莫尼欧坚定地踏上了建筑世界的红地毯,进而展开了他荣耀的建筑生命。早在求学期间,莫尼欧便作为建筑师弗兰西斯科的学生,在马德里工作。5年后莫尼欧成立了自己的工作室,同时开始在他的母校执教。1985年他被聘为哈佛大学建筑学院设计研究院院长。之后被授予哈佛大学设计研究院的建筑约瑟夫.路易斯.舍特(Josep Luis Sert)教授荣誉称号,并在这里继续任教。

在作为一名建筑师的同时,拉斐尔·莫尼欧又是一名演说家、评论家和理论家。他的著作发表于最重要的专业杂志,其作品所展示出的魅力通过演讲与展览传播到大西洋两岸极其广阔的天地。莫尼欧把自己的职业生涯分为教育和实践两部分。无论是在哪个方面,他否定那些现代却只有短暂生命力的建筑,强调建筑师尝试为社会创造“恒久纪念碑”的重要性。

随后,莫尼欧的工作遍及欧洲甚至是大洋彼岸的美国,无数大大小小的荣誉堆砌出来的实力,将莫尼欧推向了他事业的顶峰。1996年,拉斐尔·莫尼欧获得了普利茨克建筑奖、国际建筑师联盟金奖、斯德哥尔摩斯考克基金及皇家艺术研究院联合颁发的斯考克视觉艺术奖等众多知名奖项,同时成为了美国建筑师协会及英国皇家建筑师协会的荣誉会员。2003年,拉斐尔·莫尼欧荣获英国皇家建筑师协会金奖。

他认为建筑是一个巨大的历史载体,这个载体是建筑师通过认真地推敲模型和研究资源,并不断地深入、完善而创造出来的。正是由于对建筑本质的深刻洞悉及对建筑立场的坚持,直到今天,作为建筑师和教育家的莫尼欧仍然是世界建筑界中最重要的角色之一。 此外,拉斐尔-莫尼欧的许多作品也曾获得过诸多殊荣,涉及了极其

广泛的领域,涵盖了住宅、公寓、艺术博物馆、火车站、机场、工厂、酒店、银行、市政大厅和许多办公大厦。

莫尼欧四十余年的建筑生涯无疑是灿烂的人生之旅。 二.主要作品简介

(1).Logrono市政大厦

新的市政大厦的建设基地在King Alfonso Xll‘s,这里的前身是一座临时军营。基地的一部分属于旧的天主教修道院的所有土地范围,与旧的城市中心和原来的市政大厦临近,这种环境对政府的工作十分有利的。而且,在这样一块基地上建设市政大厦对城市居民区还有着高度的现实意义。此外,这座新的市政大厅的位置对于联系现有的城市与河岸也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建筑杰出的外形设计标志了政府必要的管理部门的中心地位,同样也是城市结构的一个关键组成。进一步从感性层面来看,反应了在同等级的建筑中,它是富于内涵的,正如供养着它的城市的感情一样丰富。

整个城市的分区和停车场的设计是为了解决这座建筑周围的交通问题。Calle Tricio 的二个广场的扩建提供了趣味空间,同时和改善了市中心的环境。适当的扩大Calle del Doce Ligero 的面积,是旁边林荫道经管的排列与城市街区的分布相一致。

南面的入口门廊为街道制造了一个别致而温和的尽头。建筑的外延刻意的开场设计增强了户外公共空间与被束缚的城市的连接,加强了开放空间中的人的行为的重要意义。而且,城市轴线文化的趣味性与复杂性在这里也得到了升华。

建筑的西部是公共服务区,东部是直辖管理区,最后一部分是举行重要庆典的大厅,这样的首层布局就存在着分散于整体的矛盾。设计者在设计的过程中通过对建筑的结构和一些特殊建筑元素,如留白,屋顶处理等进行了大胆尝试,巧妙地解决的这方面的问题。 (2).国家罗马艺术博物馆

国立罗马艺术博物馆坐落于西班牙梅思达

西班牙梅思达的位置正好是在古罗马帝国时期两条交叉线的交叉点上,那里的地上和地下有众多古罗马时期的建筑遗址,如城市街道、剧场、输水道、桥梁等。那个地区还有许多古罗马以后多个历史时期的遗址。这座罗马艺术博物馆,跨建在一个发掘的罗马建筑遗址上。大展厅中布置着一系列开着许多拱券门洞的墙体,墙的表层为古罗马式的小砖,使人联想到古罗马时代的结构方式,然

而又是现代的布置。展厅的建筑气氛与古代残垣断柱及雕像既有古代与现代的对比,而又十分匹配,产生一种奇妙的效果。这座建筑是遗址博物馆的一个优秀实例。

博物馆的建设应该充分考虑到它所处的街道的景观环境,使它的建立对于适度改善城市环境更有价值,而非仅仅着眼于历史遗迹的框架中。这也是现代社会赋予建筑的使命之一。该博物馆的设计避免了对罗马式建筑的完全复制,它是倾向于引导观光客进行游历的尺度,一种极其开敞自由的空间尺度。这样,充满古罗马文化气息的马德里无疑被推上了它的全盛时期。当然,设计者对原本的罗马建筑形制也给予了适度的借鉴,事实上是委托方要求他们要尽可能地使新建筑接近掩埋在其下的罗马残骸。因此这座博物馆建筑的设计被复杂化。

这座博物馆通过一系列穿过它整体的砖砌扶墙,呼应了古罗马艺术是建立在砖结构上的史实,同时也显示出它生动的结构设计:成本经济的框架结构维持了原有的罗马城痕迹,由于布局的灵活性使空间充满了生命力。此外,建筑上元素的重复运用,更赋予了空间强烈的精神感染力。

(3).对角线大厦

对角线街区位于Deu I Mata、Numancia和Entenza大街的交汇处。在这个还保留着一些真实感的城市中,这里仍是一片空白。一方面,这片空地的设计应该贴切于预先的规划,迎合其理念的连续性和封闭性;另一方面,它同时应具备整合城市的不连续片段,以及引导城市开放性扩大的特点。

三百多米长的建筑立面远远超过了这一街区的范围,但正是这一点提供给这个街区一个具有特殊价值的自我。因此,从这个项目一开始,这个理念就被用来强化这座城市在对角线上的情绪——通过一个城市化的战略,将目前空白的空间转变成一个价值群体,以连接这座城市的某个特定部分。

这个建筑物的外形轮廓线暗示了这条横马路的等级阶梯,而精致、富有细节的立面更有利于恰如其分地融入到这座城市的风格之中。设计师所强调的是,在一种近似于雕刻般精细复杂的约束之下来平衡各方面因素;并且着重于在建筑空间想象力方面的刻画,这种刻画不但在外部设计的一些阶段是显著的,在美术馆的内部也是显而易见的——等级的打乱与不连续空间体验共同提供了透视与形

象上的多样性,暗示着发生在建筑里的各种活动的频率与其之间的差异。

(4)天使之女天王教堂

Cathedral of Our Lady of the Angels(天使之女天王教堂)号称Moneo的最昂贵的建筑。这是客观现实作用与精神空间的一个体现。

人类的双手使空间变得神圣。这个全美最大的、最具宗教性并且是美国近三十年来建造的规模最大的教堂是由拉斐尔·莫内欧(Rafeal Moneo)设计,由洛杉矶的里奥·A·达里(Leo·A·Daly)担任执行建筑师。

莫内欧的设计保留了主要的建筑风格和宗教理解传统,如信众巡游或者灯光悟道。尤其成功之处在于基督教在现实物质世界(十字架、耶稣的身躯、信徒)与象征意义之间的平衡法:虚无的神和虔诚的人。

(5)戴维斯博物馆和文化中心

与早期的杂色屋顶结构相比较,戴维斯综合博物馆的二个较低体块的屋顶是平坦的。一个简单的、甚至严肃地、可见的锯齿形天窗限定了这座博物馆较高的中心部分的顶端,使博物馆顶层展厅溢满了自然光线。拉斐尔-莫尼欧对戴维斯外部材料的选择,参考了其他已经完成的建筑。这座建筑在受到砖块和外露的混凝土的限制下得到了充分的展示。

建筑的立面上镶嵌有一些简单的金属节点。在背面的墙壁上,平坦的建筑外墙与不加修饰的窗户开口连接在一起,这里是内部结构的外部展示,明显可以看出首层平面上的三层展馆空间。其他的窗户暗示了博物馆和剧院的入口位置,以及办公空间。

这个四层建筑包括有:一个出版研究办公室、一个有电梯直达的会议研究室,一个存放长期藏品的储藏室,一个可容纳168位的、装备有电影和电子媒体演讲设备的柯林斯电影院及其内部咖啡店,建筑物还设有儿童照料区域,职工工作空间及办公室等等。这些空间被围合在三个简单的互相连接的立方体块内。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