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扇镇小学2018-2019学年五年级下学期数学期中模拟试卷含解析
一、选择题
1. ( 2分 ) a,b是两个非零的整数,8a=b,b是a的( ). A. 因数 B. 合数 C. 倍数【答案】 C
【考点】因数与倍数的关系
【解析】【解答】 a,b是两个非零的整数,8a=b,b是a的倍数。 故答案为:C。
【分析】如果整数a能被整数b(b ≠ 0)整除,a就叫做b的倍数,b就叫做a的因数,根据条件“8a=b”可得:b÷a=8,所以b是a的倍数,据此解答。2. ( 2分 ) 小于 【答案】 C
【考点】同分子分数大小比较
而大于
的分数( )。
A. 有1个 B. 有2个 C. 有无数个
【解析】【解答】 小于 故答案为:C.
而大于 的分数有无数个.
【分析】两个分数之间有无数个分数,据此解答.
3. ( 2分 ) 用一根64cm长的铁丝,恰好可以焊成一个长8cm,宽5cm,高( )cm的长方体框架。 A. 2 B. 3 C. 4 D. 5【答案】 B
【考点】长方体的特征 【解析】【解答】解:64÷4-8-5 =16-8-5 =3(cm) 故答案为:B。
【分析】铁丝的长度就是长方体的棱长和,用铁丝的长度除以4即可求出长宽高的和,再分别减去长和宽即可求出高。
4. ( 2分 ) 一个不是正方体的长方体,最多有( )个面是正方形。 A. 3 B. 2 C. 4
第 1 页,共 9 页
【答案】 B
【考点】长方体的特征
【解析】【解答】解:如果一个不是正方体的长方体有4个面是正方形,则必可得长=宽=高,即此为正方体,矛盾。所以一个不是正方体的长方体,最多有2个面是正方形。 故答案为:B。
【分析】长方体有6个面,且相对的两个面相同,一般情况6个面都是长方形,可以相对的2个面是正方形。若多于2个面是正方形,则必可得长=宽=高,即为正方体。
5. ( 2分 ) 一杯牛奶,小茜第一次喝了半杯,第二次喝了剩下的一半。小茜第二次喝了这杯牛奶的( )。 A.
B.
C.
D.
【答案】 B
【考点】分数的简单应用--占总数的几分之几 【解析】【解答】解:1-=, 故答案为:B。
【分析】先求出第一次喝了之后剩下的牛奶,再求出剩下的一半即可。6. ( 2分 ) 直接写出得数
=( )
×=。
A.B.1C.D.0
【答案】 A
【考点】异分母分数加减法 【解析】【解答】-0= 故答案为;A
【分析】任何数减去零的值都得这个数。
7. ( 2分 ) 下面的图形中,( )是正方体的表面展开图。
第 2 页,共 9 页
A. B. C. D.
【答案】 A
【考点】正方体的展开图
【解析】【解答】解:A项是正方体的展开图。 故答案为:A。
【分析】正方体的展开图有:四个正方形排在一行,剩下的两个分别排在这一列的两侧;也有“222”型和“33”型。
8. ( 2分 )【答案】 C
【考点】真分数、假分数的含义与特征
【解析】【解答】解:要是假分数,则7必须大于或等于a,即a必须小于或等于7。 故答案为:C。
【分析】分子大于或等于分母的分数叫做假分数。9. ( 2分 ) 直接写出得数
=( )
是假分数,那么 ( )。( 是不为零的自然数)
A. 大于7 B. 一定小于7 C. 小于或等于7
A.B.1C.D.0
【答案】 D
【考点】同分母分数加减法 【解析】【解答】-=0 故答案为:D
【分析】如果被减数和减数相同,差为0.
10.( 2分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第 3 页,共 9 页
A. 当 C.
时, 是真分数 B. 在 、 和 中,最大的数是
,它们的分数单位相同 D. 20以内既是合数又是奇数的数有2个
【答案】 D
【考点】合数与质数的特征,分数单位的认识与判断,真分数、假分数的含义与特征,分数和小数的大小比较 【解析】【解答】解:当a=7时,是假分数,故A错误; 在0.3、
和中,最大的数是, 故B错误;它们的分数单位分别是和
, 故C错误;
20以内既是合数又是奇数的数有9和15,故D正确。 故答案为:D。
【分析】A项,真分数指的是分子比分母小的数。B项,先把分数化成小数,再比较大小即可。C项,根据分数单位的定义进行判断即可。D项,根据合数和奇数的概念进行解答即可。11.( 2分 )A.意义相同B.分数单位相同C.大小相同【答案】 C
【考点】分数的基本性质,异分子分母分数的大小比较
和
这两个分数( )。
【解析】【解答】 故答案为:C。
和 这两个分数的意义和分数单位都不同,但是它们的大小相同。
【分析】根据题意可知,这两个分数的分母不同,所以分数的意义和分数单位都不同,将据此解答。
约分可得,
12.( 2分 ) 如图是由8个小正方体搭成的几何体从上面看到的图形,小正方形中的数字表示该位置上的小正方体的个数,则这个几何体从左面看到的是( )。
第 4 页,共 9 页
A. B. C. D.
【答案】 D
【考点】从不同方向观察几何体
【解析】【解答】解:这个几何体从左面看到的是:有2列正方体,左边的一列有3个正方体,右边的一列有2个正方体。 故答案为:D。
【分析】从不同的方向观察小正方体组成的几何体时,该列最多有几个小正方体,那么就在该列画几个小正方形。
二、填空题
13.( 2分 ) 甲数是 【答案】
;
,乙数是 ,甲、乙两数的和是 ________,差是 ________。
【考点】异分母分数加减法 【解析】【解答】解:和:故答案为:
;
。
;差:
。
【分析】异分母分数相加减,先通分成同分母分数,然后按照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计算。
14.( 2分 ) 一个长方体的长、宽、高分别是8厘米、6厘米、5厘米,它的所有棱长总和是________厘米,占地面积最大是________平方厘米。 【答案】 76;48 【考点】长方体的特征
【解析】【解答】解:棱长总和:(8+6+5)×4=19×4=76(厘米);占地面积:8×6=48(平方厘米)。 故答案为:76;48。
【分析】长方体棱长和=(长+宽+高)×4,长方体的占地面积底面积,底面积的长是8厘米、宽是6厘米;由此根据公式计算即可。
15.( 2分 ) 施工队用了5天的时间修好了一段长3 每天修________ 【答案】
;
第 5 页,共 9 页
的水渠。平均每天修这段水渠的________,平均
。
【考点】分数与除法的关系
【解析】【解答】解:1÷5=, 即平均每天修这段水渠的;平均每天修3÷5=(km)。 故答案为:;。
【分析】根据分数的意义可得平均每天修了这段水渠的几分之几;平均每天修的长度=总长度÷修的总天数。16.( 3分 ) 0.05L=________ mL=________
【答案】 50;50;
【考点】含小数的单位换算,体积单位间的进率及换算,容积单位间的进率及换算 【解析】【解答】解:0.05L=50mL=50cm3 , 400dm3= 故答案为:50;50;。
【分析】1L=1000mL,1mL=1cm3 , 1m3=1000dm3。
17.( 1分 ) 从折线统计图中很容易看出数量的________情况。 【答案】 增减变化
【考点】单式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及绘制
【解析】【解答】解:从折线统计图中很容易看出数量的增减变化情况。 故答案为:增减变化。
【分析】折线统计图不仅能表示数量的多少,还能表示数量的增减变化情况。
m3。
400
=
________
三、解答题
18.( 5分 ) 涂色表示出这个大长方形的
。
【答案】 解:涂5个小正方形,涂色略 【考点】分数及其意义
【解析】【解答】根据分析,涂色如下:
第 6 页,共 9 页
【分析】根据分数的意义可知,
.
表示把这个大长方形平均分成12份,涂色部分占5份,据此作图即可.
19.( 5分 ) 从电影院到图书馆比从电影院到文化宫远多少干米?
【答案】 解:(千米)
干米。
答: 从电影院到图书馆比从电影院到文化宫远【考点】异分母分数加减法
【解析】【分析】把两段的距离相减即可求出 从电影院到图书馆比从电影院到文化宫远的千米数。
20.( 5分 ) 老师把35支铅笔和42本练习本平均奖给五(3)班的三好学生,结果铅笔缺1支,练习本多2本,得奖的三好学生最多有几人? 【答案】解:35+1=36(支)42-2=40(本)
36和40的最大公因数是4。答:得奖的三好学生最多有4人。 【考点】最大公因数的应用
【解析】【分析】铅笔缺1支,说明应分铅笔36支;练习本多2本,说明应分练习本40本。因为把铅笔和练习本平均分给三好学生,说明三好学生的数量既是36的因数,也是40的因数。题目问三好学生最多几人,即要计算36和40的最大公因数。
21.( 5分 ) 用一根60厘米长的铁丝焊成一个最大的正方体模型,它的棱长是多少?表面积是多少? 【答案】 解:60÷12=5(厘米) 5×5×6=150(平方厘米)
答:它的棱长是5厘米,表面积是150平方厘米。【考点】正方体的特征,正方体的表面积
【解析】【分析】正方体的棱长总和公式为:棱长×12,它的一条棱长为:棱长总和÷12;正方体表面积公式为:棱长×棱长×6,将数字带入公式即可得出答案。
第 7 页,共 9 页
22.( 5分 ) 笑笑做了一个正方体框架,一共用了60厘米长的木条。如果要在正方体的表面路上彩纸,至少需要多大面积的彩纸?(接口处不算) 【答案】 解:60÷12=5(厘米)5×5×6=150(平方厘米)
答:至少需要150平方厘米的彩纸。 【考点】正方体的表面积
【解析】【分析】用木条的总长度除以12即可求出正方体的棱长,用棱长乘棱长乘6即可求出需要彩纸的面积。
23.( 5分 ) 小光每3天去一次图书馆,小志每4天去一次图书馆。3月24日他们在图书馆相遇,那么下一次他们几月几日在图书馆相遇? 【答案】 [3,4]=12(天) 24+12=36(天)36-31=5(日)
答:下一次他们4月5日在图书馆相遇。【考点】最小公倍数的应用
【解析】【分析】再次相遇是两人都到图书馆,就是求3和4的最小公倍数,3和4是互质数,所以它们的最小公倍数等于它们的乘积
, 从3月24日起再隔12天他们都到图书馆,即24+12=36,因为3月有31
日,所以36-31=5,下次相遇时间是4月5日。
24.( 5分 ) 一个长方体有一组相对的面是正方形,周长是16厘米,长方体的高是16厘米,这个长方体的表面积是多少?
【答案】 解:16÷4=4(厘米) (4×16+4×16+4×4)×2=288(平方厘米)答:这个长方体的表面积是288平方厘米。【考点】长方体的表面积
【解析】【分析】长方体的表面积公式为:(长×宽+长×高+宽×高)×2,长方体的周长公式为:(长+宽)×2,长和宽之和为:周长÷2,高为16,将数字代入公式即可得出答案。25.( 5分 ) 笑笑的妈妈买了 【答案】 解:==
(千克)
第 8 页,共 9 页
千克香蕉,买的桃子比香蕉少 千克,桃子和香蕉共买多少千克?
答:桃子和香蕉共买千克。
【考点】分数加减混合运算及应用
【解析】【分析】用妈妈买香蕉的重量减去桃子比香蕉少的重量求出桃子的重量,然后把两种水果的重量相加就是共买的重量。
26.( 5分 ) 下面是一些图片,如果将其中的 一共占这些图片的几分之几?
涂上红色,
涂上黄色.涂红色的部分和涂黄色的部分
【答案】 +
=
。
答:涂红色的部分和涂黄色的部分一共占这些图片的
【考点】分数的简单应用--占总数的几分之几,异分母分数加减法
【解析】【分析】把整个图形当做单位“1”,分母为平均分成的份数,分母所表示的部分即为涂色部分,据此涂色即可。再按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相加即可得出涂色部分占图片的分数。
第 9 页,共 9 页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