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倒装结构在汉英篇章翻译中的衔接功能及应用
关键词:英语倒装结构;篇章翻译;衔接功能 halliday 在20世纪60年代提出衔接理论之后,篇章研究便在西方得到了迅速发展。那么,篇章分析在我们的汉英翻译研究中有什么作用,又处于什么地位呢?袁锦翔“认为篇章是理想的翻译单位”,“英语突出主语而汉语突出主题,所以汉英翻译过程中,要根据具体情况添加或省略主语”(袁锦翔,1990:15)。另外,英语侧重形合,汉语侧重意合,在汉英翻译中,除了把握英语译文在语义上忠实原文之外,还要重视英语译文的篇章衔接手段,使英语译文具备“形合”的特点,使篇章真正成为“一段有意义,传达一个完整信息,逻辑连贯,语言衔接,具有一定交际目的和功能的语言单位”(刘辰诞,1999:3)。而作为英语中的倒装结构,恰恰具备了汉英篇章翻译中,对于英语语言特点的要求――英语倒装结构具有篇章衔接“功能词的意义和作用,使译文符合译语的习惯”(袁锦翔,1990:17),这样,就避免了在汉英翻译中出现“中国式英语”的译文。 一、篇章的定义
对于篇章的定义,因为研究范围的不同,范畴的不同,有不同的解释。而要从篇章翻译的角度中定义“篇章”,我们采用刘辰诞所做的定义:“篇章是指一段有意义,传达一个完整信息,逻辑连贯,语言衔接,具有一定交际目的和功能的语言单位” (刘辰诞,1999:3)。例如一篇散文,一首诗歌,一篇课文及其中的各个段落等等。篇章是“一个语义上的整体单位”,表达整体的意义。简言之,篇章符合“形连”“意合”。从语言层面上看,“完整信息,逻辑连贯,语言衔接”是篇章定义的核心所在,也成为判断一个篇章优劣的重要标准。 二、篇章衔接的手段
英国语言学家halliday在其“an introduction to functional grammar”一书中,将英语篇章的衔接手段分为“照应(reference),替代(substitution),省略(ellipsis),连接(conjunction)以及词汇衔接(lexical cohesion)(m.a.k. halliday, 2000: 309,310)”。篇章的衔接手段,对于语篇的流畅、通顺,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三、英语倒装结构的定义
在英语语言中,倒装结构是一种独特的句式,它将英语常式句的结构 “s + v + c/ a” ,进行语序上的重新排列,改变了英语原始的自然语序,使谓语动词前置于主语s之前,形成多变句式。先前的英语倒装结构研究大部分集中在倒装句的信息凸显功能、修辞功能、衔接功能。并且大部分是从单一的句子层面上进行探索研究,忽略了英语倒装结构在篇章,这个更大语言单位中的研究。研究成果也很少应用到以篇章为翻译单位的汉英翻译中。 四、英语倒装结构的分类
要弄清楚英语倒装结构在篇章衔接中的功能,首先,要清楚英语倒装结构的分类。根据quirk (1985), dorgeloh (1997) 对英语倒装结构的研究, 同时为了简洁、理解的方便,我们采用英语倒装句分类为全倒装和半倒装:
全倒装:实义动词放在主语之前。各类副词、副词短语位于句首的倒装: 3. the door opened and out rushed the children 6. in the east of the city lies a factory.
以上四句都是实义动词位于主语之前,属于全倒装。但是,如果以上四句的主语是人称
代词,则主谓不倒装。
半倒装:也就是部分倒装,谓语中的一部分(如情态动词、助动词或系动词be放在主语前面)
1.各种疑问句的倒装:
2. there be句型中的倒装: 3. 直接引语中的倒装: 4. “so”, “neither”, “nor” 用于句首时的倒装,用于附和上一句所要表达的句义:
i have had my breakfast. so have i.
5. as引导的让步状语从句中的倒装(即adj.作表语位于句首): 6. 否定词放在句首的倒装:
by no means is translation easy. 五、英语倒装结构在汉英篇章翻译中的衔接功能及应用 英语篇章的构成依赖于英语语言内部的语法、词汇衔接。英语倒装结构的灵活性、多样性,充分体现了英语语言“形合”的特点,英语句式结构灵活多变,是英语篇章构成的一种重要方式。相比而言,汉语篇章的构成依赖于汉语言内部的逻辑和语义关系。这是汉语语言“意合”的特点决定的。因此,在汉英翻译中,以篇章作为翻译单位,根据halliday提出的五种篇章衔接手段,结合英语倒装结构的衔接功能,灵活地使用英语倒装结构,创构出衔接紧密、语义连贯的英语译文。 (一) 照应功能
照应作为篇章衔接的一种手段,是指在上下文语境中,某些成份与前文或下文相同的事物形成照应。照应包括“人称照应、指示照应、及对比照应”。(halliday, 2000: 315)英语倒装句具备照应功能。 例(1):……不过事在人为,比空等天赋的天才有把握,这一点,使泥土的伟大的地方,也是反有大希望的地方。(鲁迅:《未有天才之前》) 例(2):因为女子既是男子所有,自己死了,不该嫁人,自己活着,自然更不许被夺。(鲁迅:《我之节烈观》)
以上两例,以篇章作为翻译单位,译者在翻译时,采用英语倒装结构,变换句式,灵活多样,使译文的前后文形式上更加紧凑,突出语义。例(1)的倒装结构中, “this” 回指照应前文。例(2)的倒装结构中,” much less”比较级位于表语位置,使译文前后句衔接紧凑,更加突出旧时代女性受压迫的痛苦遭遇。 (二) 替代功能
替代作为篇章衔接的一种手段,在具体的篇章上下文语境中,包括 “名词替代、动词替代、及小句替代三种情况”(halliday, 2000: 316)。英语倒装结构具备替代功能。 例(3):世风日下这件事,不但鼓吹坏事,可以“日下”;即使未曾鼓吹,只是旁观,只是赏玩,只是叹息,也可以叫他“日下”。(鲁迅:《我之节烈观》) 例(4):饮食并非罪恶,并非不净,性交也就并非罪恶,并非不净。(鲁迅:《我们现在怎么做父亲》) eating and drinking are not sinful or unclean, and neither is sexual intercourse. (杨宪益 戴乃迭)
例(3)和例(4)的译文中,译者根据汉语篇章的结构、语义特点,适时地采用英语倒装结构,不仅使译语语义忠实原文,并且使前后句结构紧凑。“so”替代了前文中的 “the degenerates”, “neither”替代“sinful or clean”。 (三) 词汇衔接功能
词汇衔接手段,“是指在篇章中,为了篇章结构的衔接和语义连贯,而使某些词语在上下文之中出现重复,词语的重复达到语篇及语篇内部信息的衔接”(halliday, 2000: 317)。英语倒装结构具备词汇衔接的功能。
例(5) 一片危翘的石壁,满附着蓬蓬的枯草。壁上攀援着一个牧人,背着脸,……(冰心:《画――诗》)
例(6)对了,男人懒。……紧毗连着“懒”的是“馋”。(梁实秋:《男人》)
indeed, men are crazy... closely linked to men’s laziness is their gluttony. (张培基译)
以上两例,以词汇重复作为衔接的手段,正是得益于译者灵活运用英语倒装结构,虽有前后文词汇的重复,但是倒装结构使得前后各句衔接紧密,也起到了强调作用。 六、总结
汉英翻译中,汉语重“意合”,英语重“形合”的语言特点,是做好翻译的前提条件。译者只有掌握了汉英语言的各自特点,以及共同之处,才有可能使译文尽最大可能满足目的语读者。以篇章为单位的汉英翻译,除了要注意汉英语言特点之外,还要对于汉英篇章衔接手段有深入的了解。英语倒装结构在汉译英篇章翻译中的衔接功能,正是尊重了英语语言的特性。英语倒装结构,在汉译英篇章翻译中的衔接功能,使英语译文在篇章中起到了形式上衔接,语义上连贯的作用,并且使各句子间的紧凑得到提升。因此,在汉译英的翻译实践中,可以适时,合理地应用英语倒装结构,使英语译文更加地道,凸显英语语言“形连”“意合”的语言特点。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