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时代下大学生文化自信现状及对策探析
来源:华拓网
教育前沿 I — I 。。 :I一:::::器:: 新媒体时代下大学生文化自信现状及对策探析 孥楠楠 (华中师范大学 湖北 武汉430070) 作者简介:李楠楠(1993一),女,汉族,河南洛阳人,在读硕士,毕业于河南师范大学,就读于华中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研究 方向:大学生文化自信。 摘要:高度的文化自信是增强中华民族文化软实力的源泉与动力,是应对世界异质文化冲突与融合的心理支撑,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 复兴的精神支撑。然而,新媒体时代下各种文化信息传播的时效性、复杂性、无屏障性等特点致使部分大学生文化自信缺失,基于此我 们要加强培育大学生的文化自信。 关键词:大学生;文化自信;新媒体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1 新媒体时代对大学生文化自信提出的新要求 大学生的文化自信是指大学生对处于新媒体和全球化时代下 的对本民族文化的价值认同,对传统文化继承上的创新,对外来 文化的批判借鉴的系列过程,形成的对本民族文化价值和文化生 命力的确信和肯定的稳定性心理特征,具体表现为大学生对本民 族传统文化和社会主义主流文化的充分肯定,对本民族文化的坚 定信念和情感依托,以及与外来文化比较与选择中保持对本民族 文化的高度认可和信赖。 1.1科学的理念是先导 科学的理念是提升大学生文化自信的第一要素和首要先导。 当前大学生树立文化自信应坚持“传承传统文化,成就文化自信” 的理念,做到批判继承,古为今用;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9O后大学生生活在新媒体时代,树立文化自信,要转变传统 单一的文化传输育人的理念,重视新媒体对文化自信的重要作用。 坚定大学生的文化自信需要更多地从学生的角度出发,新媒体时 代的互联网传播给大学生树立文化自信提供了技术支撑,能够使 大学生主动“思”与“想”,形成坚定的信念以及文化自信。 1.2适宜的方法是关键 方法多种多样,关键在适当、适用。大学生树立文化自信, 一是要对传统文化正确认识,做到批判继承,这是从继承方面来 讲的。二是要基于现实状况,有所新认识,这是从创新方面来讲 的。文化自信不仅仅体现在对本民族文化的认识上,要放眼全球, 对外来文化做到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体现出中华文化独有的兼 容性。三是要有效使用现代技术,应对大学生网络化生存。借助 于网络的新媒体是当代大学生获取信息的重要渠道,要关注和运 用大学生喜欢并容易接受的新媒体。当代大学生非常喜欢视频传 播、微博、微信等媒介,可以利用这些新媒体载体宣传中华优秀 文化,坚定大学生的文化自信。 2大学生文化自信缺失现状 2.1对本民族传统文化认知的缺乏 传统文化是在长期历史发展中形成并保留在现实生活中的, 具有相对稳定性的文化。中华各族人民共同创造的中华文化源远 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团结奋进的不竭动力。从 历史深处走来的传统文化一直是我们的骄傲和自信的来源,过 去是,现在是,将来仍然是。中国传统文化是文化自信的来源 之一。但是我国当前大学生多为90后,思维敏捷,易于接受 新事物,对新媒体的运用十分熟练,借助于新媒体他们的文化 视野更加广阔,以至于其中的部分大学生认为我国的传统文化 是包袱,是一种惰性的力量,钳制着他们的交往方式和思维方 文章编号:1672—5832(2017)03—0250-01 式,控制着他们的情感体验和审美情操,制约着他们的价值取 向,因此也排斥对传统思想、传统文艺、传统习俗等的继承, 使我国部分精湛的传统文化面临着失传的危险,这种错误的认知 源于他们对传统文化认知的不足,没有认识到传统文化中所蕴含 的精髓。 2.2对外来文化的盲目追捧,对当前的先进文化的关注度 不足 新媒体时代下,网络信息的共享性,使大学生群体随时随地 都可获取他们感兴趣的文化信息。从网络上影视作品来看,大部 分的大学生都喜欢韩剧、美剧等,由此带来了一系列的文化反应, 韩流文化等深受中国青年学生的喜爱,韩妆、韩服、韩星等也深 受大学生群体的喜爱。而对我国的影视作品的关注度则普遍偏低, 部分大学生也会在微博、微信等新媒体载体上对国内作品公开发 表各种批判。新媒体时代下带来的各种文化享受也使部分大学生 沉迷于享受而忽视了对当前我国先进文化的关注,甚至有的大学 生根本就不知道当前我国先进文化的内涵。 3大学生文化自信缺失对策 3.I积极利用新媒体,提升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知,从 源头上增强文化自信 高校是大学生坚定自身文化自信的基地。对互联网为代表的 新媒体的迅猛发展,有专家指出,谁在网络文化发展上抢到先机, 谁就占领文化的制高点。为此,要增加对本民族传统文化的认知, 高校就要积极利用新媒体拓展有关弘扬传统文化的新阵地,如可 以利用当前深受大学生喜爱的微博、微信等新媒体载体,建立专 门用于普及宣传本民族传统文化的官微、公众号等,在此之前可 以借助于网络调查研究大学生比较感兴趣的传统文化,进行统计 分析之后,从大学生感兴趣的传统文化开始,定期向大学生推送 有关我国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的传统文化的视频、音频以及图片 等,逐渐增加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知度,增强文化自信。 3.2借助现代化教学的思想政治教育课堂,从信念上增强 文化自信 教育是人类特有的传承文化的能动性活动。随着新媒体时代 的到来,现代化的教学方式逐渐普及。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老师可 以利用多媒体资源,用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来指导帮助大学生确 立马克思主义文化理念,把握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方向。此外,也 要帮助指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文化观,使其能逐步做到对传统文 化的继承创新,对外来文化的正确识别,在坚定继承传统文化的 基础上对其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从而不断提升大学生的文化 自信。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