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四种直放站常见的故障分析以及解决方法

来源:华拓网
1.1.1 GSM干线直放站常见故障分析

A. 直放站覆盖天线附近信号弱

1. 检查设备是否正常供电,查看监控板的数码管是否点亮。 2. 检查电源模块输出+9V和+27V是否正常,用万用表测量。

3. 下行功放模块是否有问题。可用手摸其表面,若其温度和机箱内温度无明

显差异,则该功放有问题。

4. 检查下行路径的射频电缆,是否有松动﹑接触不良。 5. 查询基站的所用扇区是否正常工作。 B. 直放站覆盖区下行信号正常,但无法接入网络 1. 是否为上行过弱或过强。 2. 是否上下行不平衡等; 3. 调整基站的接入信道搜索窗口。 C. 监控短消息无法发送 1. 经常发不出去:

 可能原因1:短信息中心号码设置不对

解决措施:确认短信息中心的号码是否正确  可能原因2:发送太快

解决措施:等待发送短信成功与否的提示信息后才发送新的短信。  可能原因3:不很明确,有可能是没有开通该业务(短信业务)

解决措施:将SIM取出放到手机里面发送短消息,如果也不能发送短消息,则最大的可能是该SIM没有开通该网络(GSM,GSM,GRPS中的一种)的短消息功能。请确认是否开通短消息功能。

2. 偶尔发不出去:可能是网络拥塞,属正常情况。 D. 监控软件串口直连超时

 可能原因1:串口不对

解决措施:确认选择串口  可能原因2:连接方式不对

解决措施:确认连接方式

 可能原因3:串口坏

解决措施:更换串口  可能原因4:串口线坏

解决措施:更换串口线。  可能原因5:监控单元单片机死机

解决措施:复位。

E. 设备常见故障 常 见 故 障 下行无输出 常 见 原 因 铜管线故障;功放开关关闭; 衰减设定值过大; 上行无输出 铜管线故障;硬件ALC设置过小;衰减设定值过大; 衰减无法控制 监控通信故障;设备号设置错误;模块地址错误; 上行检查低噪放模块ATT功能;下行检查功放模块ATT功能; 实际增益和设定增益不符 上行底噪偏高 主从监控不通 上行链路增益过大; 主从机编号和从机个数与上层网管不一致,FSK故障 硬件ALC起控; 首先要确保链路校正正确;链路硬件连接正确; 检查上行链路增益; 检查主从机设备编号; 逐级检查上行链路; 检 测 方 法 逐级检查下行链路; 1.1.2 GSM无线直放站常见故障分析

A.

案例一

1. 故障现象

河南省三门峡陇海线铁路覆盖工程,在开通后存在通话不正常的现象,并且与机房联系后,反映对基站产生了一定的干扰。 2. 故障分析

由于产生干扰的几个点离基站都比较近,施主天线接收信号很强,空间损耗较

小,因此设备出厂指标可能并不适用,从而上行底噪不能满足到达基站后小于-120的要求。 3. 解决措施

要解决上行底噪的干扰问题,只要将到达基站的上行底噪减小即可,而到达基站的上行底噪只能由两个方面的因素来决定。即:1、设备的指标,2、空间损耗。因此主要是通过调整这两个因素来减小干扰。办法有1:在设备下行入口出适当增加衰耗器,2:调整施主天线,增大空间链路的损耗,3:调整设备上行PA的ATT值,减小上行增益,从而减小上行底噪。 B.

案例二

1. 故障现象

某一站点由于覆盖面积较大,且旁边不能满足施主接收电平要求,因此采用室外GZF900-V进行覆盖。开通后发现在一般的空旷地方信号很强,基本在-60dBm左右,而在最里面的楼内,信号为-90dBm左右,此时手机出现脱网的情况。 2. 故障分析

经过测试发现,施主天线接受电平为-54dBm,设备输出功率为30dBm,上行增益为60dB,经过链路计算,得出上行信号达到基站时已经超出基站的接受灵敏度。 3. 解决措施

要解决上面的问题,只要将到达基站的上行信号增大即可,而到达基站的上行信号只能由两个方面的因素来决定。即:1、设备的指标,2、空间损耗。因此主要是通过调整这两个因素来增大上行信号。办法有1:调整施主天线,减小空间链路的损耗,2:调整设备上行增益。 C.

案例三

1. 故障现象

在直放站覆盖区内只有移动台A在使用时,距离天线1公里处移动台A可以正常通话,但是当在距离天线100米处有另一移动台B通话时,移动台A却无法上线。 2. 解决方法

根据估算上行链路的损耗值,基站可以到移动台上行信号时,设备上行所需要提供的增益,在不影响基站的范围内,适当提高直放站设备的ALC值。

3. 举例分析

移动台A位于直放站天线约1公里处,空间链路损耗估算为90dB,移动台B位于直放站天线约100米处,空间链路损耗估算为50dB。假设移动台A、B发射功率均为27 dBm,直放站到基站的链路损耗为40 dB,直放站的增益50 dB,自动电平控制ALC为-25 dBm,基站接收电平值不小于-90dBm。根据已知条件可计算出,当只有移动台A在使用时,基站可以接收到其上行电平信号,移动台A。而当近处(距天线约100米处)移动台B工作时,移动台B的上行信号到设备输入口为-33dBm,设备功放ALC起控,设备输出为-25dBm,故此时设备上行增益为-25dBm-(-33dBm)= 8 dBm,而移动台A的上行信号到设备输入口为-63dBm,那么信号到达基站时为-95dBm,所以移动台A无法上线。如果将自动电平控制ALC调节为-20dBm,那么移动台A的信号可以被基站接收到,移动台上线恢复正常。需要注意的是,自动电平控制ALC调节不能过大,否则也会抬高系统上行底噪,影响施主基站正常工作。 D.

案例四

1. 故障现象

GSM手机在靠近天线时无法拨打成功,在远离天线处拨通电话后靠近天线时通话正常。 2. 故障分析

由于低噪声放大器的设计最大输入电平在-25dBm左右,如果输入功率大于此电平则LNA进入非线性区。GSM手机在接通的瞬间发射功率达到30dBm,如果非常靠近天线则会出现LNA进入非线性区的情况,上行信号恶化,基站接收的误码率高则会要求手机增大发射功率,然而手机保持最大发射功率时信号质量无法满足要求,通话不正常。但是当用户在距离天线较远处拨通电话后,手机发射功率会下降到10dBm或更低,这时再靠近天线不会使直放站上行LNA进入饱和,通话可一直正常。 3. 故障解决

增大移动台到直放站上行LNA的链路损耗。具体措施有降低天线出入功率,或者改变天线安装位置使用户无法靠近天线开始拨打电话。 E.

案例五

1. 故障现象

覆盖区手机接收场强非常弱,天线附近大约-75dBm,稍远处根本无本小区频点

信号。 2. 故障分析

此时怀疑设备本身下行输出不够,可能是功放出现故障,用频谱仪测设备输出,只有-20dBm左右,再接功放输出,约-20dBm左右,此时调节功放ATT、ALC,功放使能打开,变化并不大,由此判断功放出现故障。 3. 故障解决

更换功放,并调节功放ATT、ALC,使设备输出正常,故障解决。 F.

案例六

1. 故障现象

青龙峡基站和离基站最近的一个远端之间通话质量极差,大部分是6~7级。 2. 故障分析

怀疑基站和直放站之间有一段重复覆盖区,造成同频干扰或多径效应。通过premier分别扫描关站和开站的路测图进行对比,发现的确有一段区域重复覆盖。 3. 故障解决

通过减小该直放站的输出功率、调整天线的方向角来解决此问题。 G.

电源模块

由于遭受雷击或工作电压不稳定,导致电源模块烧毁。利用万用表检查电源模块的工作状态。

针对此类问题,要求对于雷雨较为频繁的地区,增加防雷箱。对于区农用电的站点,由于其供电电压不稳定,需要增加稳压电源。

1.1.3 GSM光纤直放站常见故障分析

A. 案例一

直放站重发天线附近信号很弱

检查远端机,设备是否正常供电,查看监控板的数码管是否点亮。 检查电源模块输出+12V和+27V是否正常,用万用表测量。

远端机下行功放模块是否有问题。可用手摸其表面,若和上行LNA模块温度几乎一样,则该功放有问题。

检查下行路径的光缆和射频电缆,接头是否有松动﹑接触不良。 查询基站的所用扇区是否正常工作。

检查光通路是否正常。 B. 案例二

直放站覆盖区手机信号电平正常,但无法接入网络 修改邻区列表参数。

增大基站的接入信道搜索窗口。 C. 案例三 上行干扰

产生原因:上行底噪高。

解决办法:减小上行增益。 D. 案例四 下行干扰

产生原因:下行同频干扰,多径干扰。

解决办法:查找干扰源,排除干扰。 E. 案例五 掉话率高

产生原因:无线掉话或切换掉话。

解决办法:对于无线掉话则调整上下行链路;对于切换掉话则提高直放站覆盖场强或调整基站设置

1.1.4 GSM移频直放站常见故障分析

A. 案例一 设备开机无信号

 检查设备电源及各模块电压是否正常;  检查天馈系统是否正常;  检查设备输入、输出是否接反;  检查设备输入信号是否正常;  检查各模块连线是否正常;  检查各模块工作是否正常;  检查设备内各铜管线是否正常。 B. 案例二

远端接收不到移频信号或接收到信号微弱

 用频谱仪测试近端输出是否太小,如是,则增大近端机输出;  用驻波比测试仪测试近端天馈是否正常,各接头是否进水、是否松动。

(天馈系统驻波比不得大于1.5,否则天馈系统不正常)

 两中继天线是否对准,中间有无阻挡。如果中间链路有阻挡,可考虑

更换远端中继天线位置;

 两中继天线极化方式是否一致;一般情况应采用垂直极化方式;  两中继天线增益是否过小,如是,则换用高增益天线。 C. 案例三

覆盖区通话质量极差,频繁掉话

 近端机接收信号是否正常,有无干扰(无线近端),如是则调整施主天

线方向及俯仰角;

 移频模块入口电平是否大于-10dBm,如是,则调整前级低噪放ATT和

ALC,或者在设备输入端串接一衰减器。  测试移频模块输出是否正常;

 设备上行增益是否过大或过小,是否干扰基站;

 用频谱仪观察1800M传输频率是否被干扰,如是,则调整中继天线的

方向、俯仰角、极化方式等,以避开干扰源。

D. 案例四 设备无法监控 直接串口通信方式:

 检查上层网管监控程序的版本是否正确(当前应用版本为V5.1);  检查串口线是否完好,连接是否正确;

 检查设备属性的协议版本是否为GSM2.2,否则在修改直放站属性中对

设备的协议属性进行修改;

 设备编号和配置信息中是否使用特权指令(在设置编号和配置信息过

程中需要使用特权指令进行设置,登录时需要以超级用户进行登录,用特权指令进行设置,否则无法对设备进行正常监控)。

MODEM通信方式:

 检查设备属性中的电话号码是否与设备MODEM内的SIM卡的电话号

码一致。

E. 案例五 上行干扰

 检查设备的上行增益是否偏大;

 关闭设备,检测上行干扰问题是否依然存在,如不存在,确认上行干

扰为开通设备产生的干扰,如存在,则干扰可能是网络中的其他部分产生的干扰;

 直放站的下行输出口接天线阵,上行输出端口接频谱仪,检测上行输

出噪声是否超过规定指标。

F. 案例四

下行覆盖良好,手机容易掉话且上行发射功率大

 检查上行增益是否太小,上下行增益是否平衡;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