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OHSMS基础 复习题 (110410)

来源:华拓网


GB/T 28001-2001 基础复习题(110410版)

国家注册审核员培训教师 杨裕涛编辑

一、单项选择题

1. 建立和实施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根本目的是( ) a.使组织能够控制职业健康安全风险,并持续改进其绩效 b.将组织的所有风险彻底消灭,做到绝对安全 c.制定健康安全方针和目标,并依照执行 d.将所有与职业健康安全有关的过程形成文件 2.GB/T280010-2001 标准是针对:( )

a.产品的安全 b.服务的安全 c.职业健康安全 d.周围居民的安全 3.职业健康安全是指哪些场所范围内的人员的健康安全?( )

a.组织内部 b.组织的工作场所 c.组织的生产场所 d.组织的锅炉房 4. GB/T 28001:2001标准( )

a. 提出了具体的职业安全绩效准则 b.作出了设计管理体系的具体规定 c. 针对的是职业健康安全 d.以上都不是

5. GB/T28001-2001标准中的所有要求意在纳入任何一个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其应用程度取决于组织的( ) 。

a.职业健康安全绩效是否达到标准提出的具体绩效准则 b.管理体系是否按标准提出的具体规定去设计 c.职业健康安全方针、活动性质、运行的风险与复杂性等因素 d.产品的安全要求 6. 根据GB/T 28001:2001术语和定义,“某一特定危险情况发生的可能性和后果的组合”是( ) a.危险源 b.危险源辨识 c.风险 d.风险评价 7. 以下属于职业健康安全危险源的是( )。

a.可能导致伤害或疾病、财产损失、工作环境破坏或这些情况组合的根源或状态 b.污染环境的风险 c.造成死亡、疾病、伤害、损坏或其他损失的意外情况 d. a+c 8.根据能量意外释放理论,第二类危险源包括( ).

a.自然灾害 b.人的失误 c.存在危险物质 d.a+c 9.下列( )中表述的是第一类危险源。

a. 汽车 b.升降机保护装置失灵 c.悬吊在空中(或下落中)的钢筋 d.以上全部 10.下列( )中表述的是第二类危险源。

a. 电梯 b.电源线破损裸露 c.粉尘 d.以上全部 11.下列( )中表述的是第一类危险源。

a. 瓦斯 b.二甲苯 c.运行中的高压蒸汽分汽缸 d.以上全部 12.下列 ( ) 中表述的是第二类危险源。

a. 避雷器失效 b.驾驶叉车 c.烟叶 d.以上全部 13.下列( )中表述的是第二类危险源。

a. 盐酸 b.配电检修倒闸违规操作 c.高压柜 d.以上全部 14.下列( )中是隐患。

a. 冒险心情 b.超速行驶 c.导线超负荷发热 d. 以上全部 15.下列( )中表述的是事件。

a. 置放机械设备的场所 b.配电检修倒闸违规操作 c.导线超负荷发热 d. b+c 16.下列( )中表述的是事故。

a. 高空坠落 b. 高楼失火致死58人 c.电源闸刀接触点拉电弧光 d.以上全部 17. 危险源辨识的含义是( )

a.识别危险源的存在 b.评估风险大小及确定风险是否可容许的过程 c.确定危险源的特性 d.a+c

18. 我国安全生产管理中所涉及的“事故隐患”与危险源的关系是( )。 a.危险源一定是事故隐患 b.重大事故隐患一定是重大危险源 c.重大危险源一定是事故隐患 d.事故隐患一定是危险源

1

19. 什么是系统安全的主要观点。( )

a.安全是绝对的 b.安全只是系统运行阶段的要考虑的工作 c.在系统各个阶段都要进行危险源的辨识、评价和控制 d.事故是系统的危险源 20. 某工厂在程序文件中规定对在用锅炉进行定期的大修,这项活动是属于:( ) a.常规的活动 b.非常规的活动 c.突发活动 d.异常活动 21.下列不属于系统安全分析法的风险评价法的是( )

a、对照分析法 b、事件树分析法 c、故障树分析法 d、危险与可操作性分析 22. 根据GB/T28001-2001标准,职业健康安全方针应( )。

a.包含持续改进的承诺 b.遵守法规和其他要求的承诺 c.形成文件 d.以上都正确 23. 制定职业安全健康方针的目的之一是( )。

a.指导组织建立预防为主、持续改进的管理模式 b.确保并促进员工对职业安全健康管理工作的参与 c.阐明整体职业安全健康总目标和改进职业安全健康绩效的承诺 d.便于组织宣传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 24. 根据GB/T28001-2001标准,职业健康安全方针应包含( )。

a.持续改进的承诺 b.外部相关方的健康与安全的所有要求 c.组织对供方的要求 d.以上全部 25. 制定职业健康安全方针应包括( )

a. 全体员工的义务 b. 持续改进的承诺 c.相关方的安全与健康 d.组织的环境影响 26.职业健康安全方针由( )批准。

a.员工代表 b.管理者代表 c.管理者 d.最高管理者 27.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方针中包括( )

a.组织对提供的产品和服务安全的整体目标和改进的承诺 b.对持续改进的承诺 c.对遵守现行职业健康安全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的承诺 d. b+c 28. 组织的职业健康安全方针应( )。

a. 必须由职工代表大会批准 b. 必须经最高管理者批准 c. 必须由工会批准 d. 必须由管理者代表亲自制定 29. 危险源辨识没有包含的内容有:( )

a.常规和非常规活动 b.所有进入工作场所的人员的活动 c.工作场所的设施 d.供应商在其自身工作场所的活动 30. 进行危险源识别要考虑( )。

a.组织常规的和非常规活动 b.所有进入作业场所人员的活动 c.作业场所内的一切设施 d.以上全部

31. 某工厂对在用空压机进行抢修时,这项活动是属于( )

a.常规的活动 b.非常规的活动 c.正常活动 d.异常活动 32. 进行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时( )。

a.应覆盖组织的常规和非常规活动 b.不需要辨识进入作业场所的组织以外的人员的活动 c.只需辨识工作场所中本组织的设施 d.无需辨识组织的非常规活动 33. 风险控制策划时原则上应首先考虑( )。

a.降低风险 b.消除危险 c.现场监督 d.实现无人操作 34. 危险性与可操作研究可以用于( )

a.方案设计 b..开发研制 c.事故调查 d. 日常运行

35. 在进行危险性和可操作性研究时,应依次利用引导词对系统进行分析。若需要分析系统意图是否达到时, 应采用的引导词为 :( )

a.没有、不 b.较多或较少 c.也,又,部分 d.反向,不同于,非 36. 组织在确定风险的可接受性时,应考虑( )。

a.所辨识出的危险源的数量 b.组织所采用的风险评价方法 c.相关法律义务与职业健康安全方针要求 d.是否能够通过认证 37. 在选择风险控制措施时作为最终手段的是:( )

a.消除危险源,如用安全品取代危险品 b.降低风险,如使用低压电器

c.使用个人防护用品 d.利用技术进步,改善过程控制措施 38. 故障树分析中概率重要度是指( )。

2

a.基本事件在故障树结构中位置的重要性 b.顶上事件发生概率与基本事件发生概率的偏差之比 c.顶上事件发生概率的相对变化率与基本事件发生概率的相对变化率之比 d.顶上事件发生概率与基本事件发生概率之比 39. 故障树分析首先要确定( )。

a.初始事件 b.顶上事件 c.基本事件 d.危险事件 40. 组织在确定风险的可接受性时,应考虑( )。

a.所辨识出的危险源的数量 b.组织所采用的风险评价方法 c.相关法律义务与职业安全卫生方针要求 d.是否能够通过认证 41. 风险评估法:D = LEC, 其中E代表( )

a.事故发生的可能性 b.发生事故产生的后果 c.风险种类 d.暴露于危险环境的频繁程度 42. D=LEC打分方法,是属于( )风险评价方法。 a.定性 b.相对 c.概率 d.故障树 43. GB/T28001中的4.3.2强调的是( )

a.组织应建立获得适用法律和其他要求的渠道 b.组织要及时更新有关法律和其他要求 c.组织应有获得法规和其他要求的程序 d. a+b+c 44. GB/T28001中的4.3.3的职业健康安全管理目标( )

a.就是职业健康安全方针要阐明的总目标 b.考虑风险评价的结果和控制的效果 c.需要可行的职业健康安全方案来实现 d.b+c 45. 制定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方案的目的是( )

a.辨识和评价组织的危险源 b. 便于组织实施纠正措施 c.实现组织的职业健康安全目标 d. 满足相关方的要求 46.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最终职责是由( )承担

a.管理者代表 b.最高管理者 c.全处处长 d. a+b

47. GB/T28001要求:确保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建立与保持是( )的特定职责。

a.员工 b.管理者代表 c.一个专业的职业健康安全外部咨询机构或认证机构 d.所有以上各项 48. 确保按标准建立、实施和保持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要求是以下谁的职责( ) a.最高管理者 b.管理者代表 c.员工代表 d.安全经理 49.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各种资源由谁提供?( )

a.总经理 b.公司的后勤部负责人 c.管理者 d.员工代表 50.组织应确保具有职业健康安全意识的人员包括( )

a.组织的相关方 b.企业的高级管理层 c.所有处于各有关职能和层次的人员 d.各班组人员

51. 对( )的人员应有相应的工作能力要求,并对其能力作出规定。

a.从事OHSMS工作有影响 b.其工作可能影响工作场所内OHS c.其工作可能影响OHSMS d.以上都正确 52. 职业健康安全培训、教育应做到( )

a.进行全员培训 b.特种作业人员培训 c.经常性的培训、教育 d.所有上述答案 53. 组织员工应( )。

a.了解谁是OHSMS管理者代表 b.理解组织的职业健康安全方针、目标 c.参与OHS方面的事务 d.以上都对

54. 根据GB/T28001-2001标准,组织员工可以不参与的活动为( )

a.风险管理方针和程序的制定和评审 b.商讨影响工作场所职业健康安全的任何变化 c.生产调度及质量考核会议 d.职业健康安全事务

55. 根据GB/T 28001-2001,员工应参与和了解的协商和沟通活动有( )。

a.参与职业健康安全事务 b.批准职业安全健康方针 c.了解谁是职业健康安全的员工代表 d. a+c 56. 与员工协商和沟通的内容有:( )

a、参与方针、程序、制定 b、参与职业健康安全事务 c、了解谁是职业健康员工代表和指定的管理者代表 d、a+b+c

3

57. 从根本上消除或降低职业健康安全风险的措施可以是( ) a.对与风险有关的活动制定程序,并保持实施

b.建立并保持程序,用于工作场所、过程、装置、机械、运行程序和工作组织的设计 c.建立应急准备与响应计划和程序 d.对职业健康安全绩效进行常规监视和测量 58.组织评价出的风险应通过哪些方式使其得到控制( )

a.目标、运行控制、应急准备和响应 b.厂级、车间级、班组 c.国家、地方、行业 d.预防、治理、改造 59. 组织建立并保持应急准备和响应的计划和程序的目的是( )。 a.对危险源进行全面的辨识和评价 b彻底消除各种事故

c.对所识别出风险实施有效的控制 d.为了预防和减少潜在的事件或紧急情况可能引发的疾病和伤害 60.组织对相关的应急响应程序进行评审要求包括( )

a.必要时 b.不定期 c.定期同时必要时 d.定期

61. 施工现场有一台圆盘锯在加工木料时发出了很大的噪声,组织为了进行标准规定的常规的绩效监测,可以( )。

a.用声级仪在圆盘锯的旁边一米处测量噪声值 b. 用声级仪在施工现场的界外一米处测量场界噪声值 c.同时判断噪声是否超标 d.a+c e.b+c 62. 被动性的绩效测量可指( )

a.是否符合运行标准的测量 b.对过程、工作场所进行常规安全行为的检查 c.对设备、设施的安全检查 d.对事故、事件等的统计分析 63. 以下哪一种不属于主动的绩效测量?( )

a.法律、法规的遵守情况的监视 b.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方案的监视 c.疾病调查 d.运行准则的监视 64. 以下哪一种不属于被动的绩效测量( )

a.法律、法规的遵守情况的监测 b.事故调查 c.疾病调查 d.事件调查 65. 组织采取任何旨在消除实际和潜在不符合原因的纠正和预防措施应该( )。

a.与问题的严重性相适应 b.和面临的职业健康安全风险相适应 c.予以实施 d.a+b+c 66.对于拟定的纠正和预防措施,在实施前应先进行( )

a.向相关方通报 b.预评审 c.风险评价 d.协商交流 67. 下列哪项措施不是预防触电事故的措施?( ) (安全电压36V)

a.保护接地 b.绝缘 c.使用50伏的低压电压 d.安装漏电保护器 68. 内审的审核准则包括( )。

a.GB/T28001-2001标准 b.适用的法律法规要求 c.程序文件 d.以上全部

69. 审核员用来作为参照所收集的关于主体事项的审核证据进行比较的方针、惯例程序或要求是( ) a.审核证据 b.审核发现 c.审核结论 d.审核准则 70. 组织定期开展内审的目的,是确定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是否( )。

a.符合策划安排,包括满足GB/T 28001标准的要求 b.得到了正确实施和保持 c.有效地满足组织的方针和目标 d.a+b+c 71. 组织应定期开展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审核,以便( )

a.确定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是否得到了正确的实施和保持 b.评审以往审核的结果 c.向管理者提供审核结果的信息 d.以上都对

72. 在GB/T28001-2001标准中明确提出应“定期并且在计划的时间间隔内进行评审”的是( )。

a.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文件 b.职业健康安全方针 c.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 d.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方案 73. 需要建立并保持程序的要素有( )

a.目标 b.培训、意识和能力 c.应急准备和响应 d.B+C 74.组织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应遵守的法律( )

a.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法 b.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 c.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 d.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 75.《消防法》中消防坚持( )的原则:

a、安全生产 b、专门机关与群众相结合 c、群众监督 d、分类管理、综合管理

4

76.根据《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规定,生产、储存、使用剧毒化学品的单位,应当对本单位的生产、储存装置每隔多少时间进行一次安全评价?( )

a.一年 b.两年 c.三年 d.根据危害物品种类和数量确定

77.《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规定的危险化学品,包括( )、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易燃液体、易燃固体、自燃物品和遇湿易燃物品、氧化剂和有机过氧化物、有毒品和腐蚀品等。 a.炸药 b.雷管 c.导爆索 .爆炸品 78.《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会法》是以( )的表现形式适用于OHSMS。 a.法律 b.法规 c.规章 d.a+b+c 79.在股份制企业中,下列哪一级具有最高的决策权利?( ) a. 股东大会 b. 董事会 c. 总经理 d. 职工代表大会 80.“三同时”原则是指新建、改建、扩建工程的劳动安全卫生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 ) a.同时规划、同时建设、同时安装 b.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 c.同时计划、同时购买、同时使用 d.同时设计、同时制造、同时安装

81. 以下除( b )单位以外,都必须设置安全生产管理机构或者配备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 a.矿山 b.交通运输 c.建筑施工 d.危险品生产、经营、储存 82. 用人单位对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的作业的劳动者,应当给予适当的( )。 a.防护用品 b.物质奖励 c.表扬 d.岗位津贴

83.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许可证条例》的规定,需要取得安全生产许可证的企业是( )。 a.食品加工企业 b.家具生产企业 c.建筑施工企业 d.以上都需要 84. 以下( )生产企业必须纳入《安全生产许可证》制度。

a.劳动防护用品 b.电动机 c.锅炉压力容器 d.以上都不是 85. 我国第一部关于安全生产的综合性的法律法规是( )。

a.劳动法 b.安全生产法 c.矿山安全法 d.道路交通安全法

86.《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规定,生产经营单位不得使用国家明令淘汰、禁止使用的危及生命安全的( )。

a.原材料、设备 b.工艺、设备 c.工具、设备 d.设施、设备 87.《安全生产法》对安全生产危险性较大的行业进行了规定,“矿山、建筑施工单位和危险物品的生产、经营、储存单位,( )”。

a.应当配备兼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 b.应当配备专职或兼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

c.必须设置安全生产管理机构 d.应当设置安全生产管理机构或者配备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 88.( )是综合规范安全生产法律制度的法律,它适用于所有生产经营单位,是我国安全生产法律体系的核心。

a.《安全生产法》 b.《宪法》 c.《行政许可法》 d.《劳动法》 89. 我国作为安全法制管理依据的安全法律不包括:( )

a.劳动法 b.刑法 c.宪法 d.婚姻法

90.两个以上经营单位在同一作业区域内进行生产经营,可能危及对方安全时应( )

a.另一方停止工作 b.双方签订安全管理协议 c.由责任方承担安全责任 d.a+b+c 91. 消防工作贯彻预防为主、防消结合的方针,坚持( )的原则,实行防火安全责任制。 a.依靠群众 b.安全第一 c.谁主管、谁负责 d.专门机构与群众相结合 92. 对于在化工设备受损或失效时,有毒、有害气体可能泄漏的作业场所( )

a.配备常规劳动防护用品 b.现场醒目处放置必需的防毒护具 c.设专人和专门措施,确保防毒护具处于良好待用状态 d.a+b+c

93.《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规定,禁止安排女职工从事矿山井下、国家规定的第( )级体力劳动强度的劳动和其他禁忌从事的劳动

a.一 b.二 c.三 d.四 94.《劳动法》规定:( )

a.未成年工指14-16岁的劳动者 b.未成年工不能从事国家规定的第四级体力劳动强度的劳动 c.用人单位禁止使用未成年工 d. a+b

5

95.未成年工是指( )

a.不满18周岁 b.不满16周岁 c.已满16周岁,未满18周岁 d.以上都不对 96. 女职工的四期保护包括( )

a.孕期保护 b.产期保护 c.哺乳期保护 d.以上都是 97.根据卫生部印发的《高毒物品目录》,苯属于( )

a.高毒物品 b.有毒物品 c.低毒物品 d.无毒物品 98.我国职业病分为 ( )

a. 10 类 115 种 b.9 类 215 种 c.15 类 115 种 d.10 类 215 种 99. 国标GB 6721-86规定,较大损失为多少万元。( )

a.损失金额达到1万元、小于10万元 b.损失金额在1万元以下 c.损失金额达到10万元、小于100万元 d.损失金额达到、超过100万元

100. 半导体式可燃气体报警器---半导体探头之电阻会随接触到油气浓度的增加而如何变化。( ) a. 减小 b. 增加 c. 不变 d. 不确定 101. 装卸场地和车间内行车的主要通道的宽度不得小于( )

a.3m b.3.5m c.4m d.4.5m 102.电气设备高压、低压是以多少为分界?( )

a.100000V b.5000V c.500V d.1000V 103、不属于安全用电的是( )

a、漏电保护器 b、接地保护 c、接零保护 d、50V的安全电压 104. 特种设备包括( )

a.起重设备 b.电梯 c.锅炉和压力容器 d. a+b+c

105. 焊接作业时,使用的气瓶不得靠近热源,可燃、助燃气瓶与明火间距应大于( ) a.5米 b.10米 c.15米 d.20米 106.危险化学品贮存方法有( )

a.隔离贮存 b.隔开贮存 c.分离贮存 d. a+b+c 107.规范工业企业噪声控制涉及的标准属于( )

a.基础标准 b.产品标准 c.方法标准 d.卫生标准 108.对于下列有关事例,解释正确的是( )

a.用高压锅煮饭熟得快,是利用压强增大,沸点升高的原理

b.用高压锅煮饭熟得快,是利用大气压随高度的升高而减小的原理 c.将暂时不吃的蔬菜放入冰箱冷藏,是为了降低液体温度,加快蒸发 d.将暂时不吃的蔬菜放在向阳通风处,是为了保持液体温度,减缓蒸发

109.中央电视台“幸运 52”栏目中的“百宝箱”互动环节,是一种竞猜游戏,游戏规则 如下:在 20 个商标牌中,有 5 个商标牌的背面注明一定的奖金额,其余商标牌的背面是一张哭脸,若翻到哭脸,就不得奖,参与这个游戏的观众有三次翻牌机会,(翻过的牌不能再翻),某观众前两次翻牌均获得若干奖金,那么他第三次翻牌获奖的概率是( )

a. 1/4 b.1/5 c. 1/6 d. 3/20

110.欢迎来安哥拉观光,运气好可以捡到钻石,运气不好就踩中地雷。这句广告语表达的意思是( ) a.揶榆在内战尚未结束的国家在力推销旅游业。 b.安哥拉是一个盛产钻石的国家。 c.安哥拉正在打仗。 d.安哥拉是一个旅游圣地。

111.旅游顺序确定:1、出发 2、上车 3、拍照 4、听导游介绍景点 5、说出自己的感想。按照常理应该是( )时间顺序。

a、1-2-3-5-4 b、1-2-3-4-5 c、2-1-4-3-5 d、2-3-4-5-1

112.凡是出生后在出生地的学习语言成为第一语言。其他属于第二语言。下面是第一语言的是:( ) a、小刘出生在日本,出生后学习了日语和英语。 b、小李是英国语言,留学到法国学习法语。 c、小马在大学学习汉语同时学习俄语。 d、小王在法国学习汉语。 113.“空穴来风”的含义是( )

a、有洞就有风。 b、有洞就有风穿过,比喻不是无中生有,均有缘故。 c、有洞,没风穿过。 d、有空隙,风却绕过。

6

114.- 1/3 的相反数是( )

a. -3 b. 1/3 c. –1/3 d. 3 115. 请根据规律选择适当的数字填入空格处:1,3,3,9,( ),243。 a. 12 b. 27 c. 124 d. 169 116. 请根据规律选择适当的数字填入空格处:2,4,12,48,( )。 a. 96 b. 120 c. 240 d. 480 117. 根据图形找规律:△ ○ ▽,推断△ □ ( ) a、△ b、□ c、▽ d、◇ 118. 数字找规律:1,2,2,4,( ),32

a、2 b、4 c、8 d、16

119. 根据给出的一对相关的词,在四个备选答案中找出一对与之在逻辑关系上最为贴近或相似的词:“电脑:鼠标”( )。

a.水壶:茶杯 b.手机:短信 c.船:锚 d.录音机:磁带 120.在组织中,最有潜力、最为重要的资源是( )

a. 人力 b. 物力 c. 财力 d. 信息 121.企业营业执照的颁发部门是( )

a. 人民法院 b. 工商行政管理部门 c. 街道办事处 d. 税务部门 122.下面对企业文化的理解正确的是( )

a. 企业文化只是企业的发展过程中的一个副产品,对企业的发展无重大影响 b. 企业文化是整个企业的灵魂,无法改变

c. 企业文化在一段时间内是稳定的,它影响着企业中的每个人 d. 企业文化无需通过管理者房间营造

二、判断题

( )1. 组织通过了OHSMS认证,表明该组织具有稳定满足产品安全要求的能力。

( )2. 建立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是使一个组织能够控制职业健康安全风险并改进其绩效。 ( )3. GB/T28001-2001标准提出了设计管理体系的具体规定。

( )4. GB/T28001针对的是职业健康安全,而非产品和服务的安全。

( )5. GB/T28001-2001标准不但可用于认证,还可用于企业的自我鉴定和声明。

( )6. 同一行业中同性质的两个企业,其安全生产管理水平及职业健康安全绩效存在差异,但都可以达到

GB/T28001-2001标准的要求。

( )7.持续改进一定要在组织的每个方面均有体现 ( )8.事件是导致或可能导致事故的情况。

( )9.只要没造成死亡、疾病、伤害、损坏或其他损失,就不构成事故,也未成为事件。

( )10.某高速旋转的砂轮碎片突然飞出,幸好未伤及操作者,我们可把它认为发生了一次“事件”。 ( )11.触电事故是由电流的能量造成的,电流对人体的伤害可以分为电击和电伤,通常所说的触电事故

基本上是指电击而言的。

( )12.危险源是导致事故的根源,是整个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核心问题。 ( )13.危险源是导致事故的对象,二者具有因果关系。

( )14.导致能量或危险物质约束或限制措施破坏或失效的各种因素称作第一类危险源。

( )15.任何侥幸、麻痹、偷懒、逞能、莽撞、心急、烦躁、赌气、自满、好奇的心理都可能成为安全隐

患。

( )16.危险源辨识包括识别危险源的存在和确定其特性两部分内容。 ( )17.风险是指某一特定危险情况发生的可能性。

( )18.风险是指某一特定危险情况发生的可能性和后果的组合。

( )19.可能导致事故后果大的危险源的风险程度一定大于可能导致事故后果小的危险源的风险程度。 ( )20.系统安全工程方法强调通过风险评价确定危险源在某种控制状态下的安全性。 ( )21.只要组织的风险降至法律法规的要求以下,即可认为是可容许风险。

7

( )22.可容许风险包括在自然状态下无须控制或无法控制也不违反法律法规、方针目标要求的风险。 ( )23.可容许的风险是考虑组织的多数员工可以接受的风险。 ( )24.企业的职业健康安全方针不宜告诉同行业企业或竞争对手 ( )25.职业健康安全方针一经发布应坚持不变地执行下去。

( )26.持续改进和遵守职业健康安全法规是组织职业健康方针应包含的内容。

( )27.一个管理十分严谨、设备精良并经消防主管部门审批合格的油库,在加强日常管理的情况下,可

以不列入危险源。

( )28.对危险源进行风险评价时,应考虑事故发生的可能性与事故后果的严重性两方面。 ( )29.危险源辨识只需要考虑作业场所内组织内部的设施和人员的活动。 ( )30. 危险源辨识不包括分包方的活动。

( )31.危险源辨识不包含的内容有供应商在其自身工作场所的活动。 ( )32.组织部分作业分包,危险源辨识不包含分包方的活动。

( )33.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的策划只须在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建立之时进行。 ( )34.不同组织的可接受的风险可以是不同的,哪怕是同属一个行业的两个规模相似的企业。 ( )35.相同规模、生产相同产品的两个企业,其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价的结果应该是一样的。

( )36.组织在危险源辩识风险评价时要考虑其活动的特点、生产规模、可能的技术选择及经济实力等因

素。

( )37.某厂采购瓶装氧气由合同方负责送货。该厂说:“合同方都知道应该轻装轻卸,也从没发生过事故,

所以我厂可以对其不进行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措施。”

( )38.GB/T28001-2001标准中“4.3.2”条款强调组织应遵守适用法规和其他职业健康安全要求。 ( )39.GB/T28001-2001标准中“4.3.3”条款所述的目标是职业健康安全必须要达到的目的。 ( )40.组织在建立和评审职业健康安全目标时,应考虑相关方的意见。

( )41.组织在确定其职业健康安全目标时,应考虑其风险评价的结果和控制的效果。 ( )42.制定并实施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方案的目的是为了实现目标;方案必须形成文件。 ( )43.组织制定的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方案应严格执行,不得更改。 ( )44.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方案必须形成文件。

( )45.组织的职业健康安全的最终责任应由职业健康安全主管部门负责人承担。 ( )46.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最终责任由最高管理者承担。

( )47.最高管理者应在管理者中指定一名成员作为管理者代表。 ( )48.组织的职业健康安全管理者代表应是最高管理层中的一员。 ( )49.职业健康安全培训应一视同仁,不管谁都应经过相同的培训。 ( )50.组织的每一位员工都必须认识管理者代表和员工代表。

( )51.组织编制的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文件必须包括手册、程序文件和作业指导书等。 ( )52.所有已辨识的危险源都需要制定形成文件的运行程序来实施风险控制。

( )53.编制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文件时,为了保持体系的独立性和系统性,不必考虑组织现有的文件。 ( )54.体系文件越多越能充分体现符合标准要求。

( )55.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文件应在保证活动的有效性和效率的前提下尽可能少。 ( )56. 按照有效性和效率原则,文件越少越好。 ( )57.文件和资料应进行定期评审和修订。

( )58.对组织已识别的与风险有关的活动,都应建立形成文件的程序加以控制。 ( )59.已经管理的很好的风险可以不再写出控制程序。

( )60.组织确定与所认定的风险有关的需要采取控制措施的运行与活动,都要确保在成文的程序规定的

条件下进行。

( )61.供方的职业健康安全行为不在认证范围内,故可以不管他们。 ( )62. 对供方的所有风险都要进行控制。

( )63.组织在进行运行控制时,不但要对自身的风险予以控制,而且对相关方的所有风险也要进行控制。 ( )64.标准中 4.4.6 d)条款要求组织在设计其产品时对其安全性能作为重要的输入内容。

8

( )65.在机械设备的传动带、转动轴、皮带轮、飞轮、砂轮和电锯等危险部位,视需要可以选择装设或

不装设防护装置。

( )66.在事件或紧急情况发生后,组织应评审其应急准备和响应的计划和程序。 ( )67.组织必须评审应急准备和响应的计划和程序并在可行时进行测试。

( )68.未经上岗前职业健康检查的职工可以先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的作业,但应在3日内进行职业健康

检查。

( )69.因为厂部刚刚对某车间的设备、作业环境、工艺条件、人员资格、安全管理作过监测和验证,均

为合格,所以车间和操作人员没必要再做日常的常规自查。

( )70.“4.5.1 绩效测量和监视”不仅是指对仪器的校正测量。 ( )71.用于对职业健康安全绩效进行监视和测量的设备应校准。

( )72.GB/T28001-2001标准4.5.2“事故、事件、不符合、纠正和预防措施”条款中,没有写“纠正措

施”,因为预防措施包括纠正措施。

( )73.GB/T28001-2001标准4.5.2 a)中所述的事故处理是使同类事故不重复发生的主要手段。 ( )74.根据不符合项的性质或程度,可采用不同的纠正措施跟踪验证方式。 ( )75.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记录应完整、具有可追溯性。 ( )76. 记录应具有可追溯性。

( )77.应根据受审核活动的状况和重要性以及以往审核的结果安排内部审核。 ( )78.内部审核的结果是管理评审的输入之一。

( )79.内部审核主要是判断是否符合职业健康安全法律、法规的要求。 ( )80.内审的审核范围应包含管理评审这个要素。 ( )81.管理评审不必形成文件。 ( )82. 管理评审应形成程序。

( )83.职业健康安全行政法规是由国务院行政主管部门制定颁布的。 ( )84.我国的安全生产方针是“安全第一,预防为主。”

( )85.我国的职业健康安全基本方针是“安全第一,预防为主。”

( )86.《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规定,任何生产经营单位,只要其从业人员超过300人,就必须

设置安全生产管理机构或配备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 (除矿山\\建筑施工外)

( )87.《安全生产法》规定,对所有生产经营单位,均应设置安全生产管理机构或者配备专职安全生产管

理人员。

( )88.在设有车间或仓库的建筑物内,不得设置员工集体宿舍。 ( )89.所有生产企业都应建立安全管理机构或配备专职安全员。 ( )90.“三同时”制度是指在我国境内新建、改建、扩建的基本建设项目,在施工、投入生产和使用时必

须同时符合国家职业健康设施的有关规定。

( )91.职业病的分类和目录由国务院规定、调整并公布。

( )92.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必须为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救援提供技术指导和必要的协助。 ( )93.高毒作业场所应当设置黄色区域警示线、警示标识和中文警示说明。(红色) ( )94.在上下班途中,受到机动车事故伤害的,不认定为工伤。

( )95.职工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岗位,突发疾病死亡的,可以认定为工伤。 ( )96.依法进行安全评价的企业,才可取得安全生产许可证。 ( )97.企业要取得安全生产许可证,必须依法进行安全评价。

( )98. 当一种危险化学品具有一种以上的危险性时,应用主标志表示主要危险性类别,并用付标志来表

示重要的其它的危险性类别。

( )99. 从业人员超过300人,应当配备专职或者兼职的安全生产管理人员 ( )100. 电锯、刨床、木磨床可以设置安全保护也可不设置。

( )101.电源或设备着火,可以用二氧化碳、石灰、干粉或者蒸发液体作灭火介质,但不能用水。 ( )102.碳酸氢钠干粉灭火器和磷酸铵盐干粉灭火器都不能用于扑灭固体类物质火灾。

( )103.爆炸是物质的一种急剧的物理、化学变化,在变化过程中拌有物质所含能量的快速释放。 ( )104.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必须为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救援提供技术指导和必要的协助。

9

( )105.为了安全和便于管理,企业电压等级宜少不宜多。

( )106.在火灾和爆炸危险场所,静电火花是十分危险的,静电电压可以达到数万至数十万伏。 ( )107.运输易燃易爆的汽车罐车,必须装设可靠的导静电装置。

( )108.化学危险物品必须储存在专业储存在专用仓库,专用场地或专用储存室内,并设专人管理。 ( )109.触电事故是由电流的能量造成的,电流对人体的伤害可以分为电击和电伤,通常所说的触电事故

基本上是指电击而言的。

( )110.压力容器操作属于特种作业范围。

三、多项选择题

1.GB/T28001-2001标准适用于任何有下列愿望的组织 ( ) a.将标准作为具体的职业健康安全绩效准则

b.建立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消除或减小因组织的活动而使员工和其他相关方可能面临的职业健康安全风险 c.实施、保持和持续改进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 d.使自己确信能符合所声明的职业健康安全方针 2.关于GB/T 28001-2001标准,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其所有要求不必在任何一个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中均要纳入 b.其针对的是职业健康安全

c.其针对的是产品和服务安全 d.其所有要求意在纳入任何一个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 3.建立和实施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根本目的是( )。 a.使组织能够控制职业健康安全风险 b.保障产品安全 c.持续改进其绩效 d.消灭安全事故

4.在下列哪些情况下,可认为危险源所处的状态是不安全的,( )。

a.对危险源所采取的控制措施达不到法规要求 b.危险源可能导致的事故后果大 c.危险源的风险程度超出了界定的可容许风险标准 d.危险源对象属重大危险源 5.危险源是导致伤害或疾病、财产损失、工作环境破坏或这些情况组合的( ) a.根源 b.名词 c.状态 d.动词 6.危险源辨识的含义是( )。

a.识别危险源的存在 b.评估风险大小及确定风险是否可容许的过程 c.确定危险源的特性 d.确定危险源的风险控制措施 7.危险源辨识应考虑下列哪些因素?( )

a.常规和非常规的活动 b.所有进入场所的人员 c.工作场所内的所有设施 d.总经理的意途 8.危险源的辨识应以保证(bc)为目的。

a.产品安全特性 b.职业健康安全 c.人的身体安全 d.减少职业风险 9.风险评价的含义是 ( )

a.评估风险大小 b.识别危险源的存在 c.确定风险是否可容许 d.确定危险源的特性 10.组织在进行风险评价时,根据具体情况,可采用( )方法。

a.定性风险评价 b.不确定风险评价 c.相对风险评价 d.概率风险评价 11.系统安全工程包括:( )

a. 危险源查找 b. 危险源辨识 c. 危险性评价 d. 危险源控制 12.系统安全工程方法包括:( )

a.危险源辨识 b.事故报告 c.风险评价 d.危险源控制 13.表述事故树中事件的符号有:( )。

a.矩形符号 b. 房形符号 c.菱形符号 d.圆形符号 14.以下属于系统安全分析方法的是:( )

a.预先危害分析 b.事故树分析 c.危险性和可操作性研究 d.对比分析 15.以下属于系统安全分析方法的是:( )

a.预先危害分析 b.事故树分析 c.危险性和可操作性研究 d.本量利分析 16.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方针中包括( )。

a.组织对提供的产品和服务安全的整体目标和改进的承诺 b.对持续改进的承诺

c.对遵守现行职业健康安全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的承诺 d.对员工职业健康安全的承诺

10

17.组织的职业健康安全方针从内容上应 ( )。

a.包括组织对提供的产品和服务安全的整体目标和改进的承诺 b.包括对持续改进的承诺 c.包括对遵守现行职业健康安全法律、法规和组织接受的其他要求的承诺 d.适合组织的职业健康安全风险的性质和规模 18.职业健康安全方针的内容包括( )。

a.以人为本 b.对持续改进的承诺 c.对遵守现行职业健康安全法规和组织接受的其他要求的承诺 d.对保护环境的承诺 19.职业健康安全方针应( )

a.定期评审 b.传达全体员工 c.可为相关主获取 d.向社会公布 20.组织在选择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价方法时( )。 a.可以根据自己的爱好任意选择,不必考虑任何其它因素 b.应依据风险的范围、性质和时限进行确定

c.应尽可能选择复杂、精确度高且只有专家才能操作的方法

d.应能确定风险级别并与运行经验和所采取的风险控制措施的能力相适应 21.GB/T28001-2001标准中4.3.2条款强调的是 ( )

a.组织应建立获得适用法规和其他要求的渠道 b.组织要及时更新有关法规和其他要求 c.组织应有获得法规和其他要求的程序 d.组织应该执行相应的法规要求 22.组织在建立和评审职业健康安全目标时,应考虑:( )

a.法规和其他要求; b.职业健康安全危险源和风险; c.可选择的技术方案; d.财务、运行和经营要求; e.相关方的意见

23.GB/T28001-2001要求,组织的职业健康安全管理者代表应( )。

a.负责建立、实施和保持OHSMS要求 b.向最高管理者提交OHSMS绩效报告 c.承担职业健康安全的最终责任 d.建立组织内部的咨询服务机构

24.可能影响工作场所内职业健康安全的人员应具有的能力应从下面哪些方面考虑?( ) a.培训 b.表现 c.教育 d.工作经历 25.组织在确定员工职业安全健康培训需求时应考虑 ( )

a.员工的能力 b.员工的职责 c.员工所承受的风险 d.员工的文化程度 26.根据GB/T28001-2001标准4.4.3条款的要求,组织员工应( )。 a.了解谁是OHSMS管理者代表

b.表明其对OHSMS绩效持续改进的承诺,理解组织的职业健康安全方针、目标 c.参与OHSMS方面的事务 d.提供资源、确保管理方案的实施

27.根据GB/T 28001-2001标准,员工应参与和了解的协商和沟通活动有( )。 a.参与职业健康安全事务 b.参与危险源辨识

c.了解谁是职业健康安全的员工代表 d.了解谁是职业健康安全的管理者代表 28.“绩效测量和监视”包括( )。

a.对职业健康安全目标的满足程度的监视 b.对是否符合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方案和运行准则的监视

c.对是否符合适用的法规要求的监视 d.对事故、疾病、事件和其他不良职业健康安全绩效的监视 29.职业健康安全主动性绩效包括( )

a.事故、疾病、事件的监视 b.符合运行准则 c.符合适用的法规 d.对事故的调查 30.被动性的绩效测量包括( )

a.事故统计分析 b.职业健康安全目标完成情况分析 c.职业病统计分析 d.安全检查 31.组织为消除实际和潜在不符合原因而采取的任何纠正或预防措施应当( )。 a.与问题的严重性相适应 b.与组织的经济实力相适应 c.与面临的职业健康安全风险相适应 d.与作业者的能力相适应

32.依据GB/T28001-2001标准,针对事故、事件和不符合而拟定和采取的纠正和预防措施,应( ) a.必须向相关方通报 b.在实施前通过风险评价过程进行评审 c.与问题的严重性和面临的职业健康安全风险相适应

d.因纠正和预防措施需要对形成文件的程序进行更改时,组织应予以更改并记录

11

33.职业健康安全记录应 ( )

a.经主管领导批准 b.字迹清楚 c.标识明确 d.可追溯相关的活动

34.根据GB/T28001-2001标准,管理评审应根据( ),指出可能需要修改的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方针、目标和其他要素。

a.OHSMS审核的结果 b.产品的符合性 c.持续改进的承诺 d.环境的变化 35.管理评审对组织的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 )进行评审。

a.适宜性 b.充分性 c.有效性 d.符合性 36.根据GB/T 28001-2001标准,管理评审应根据( ),指出可能需要修改的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方针、目标和其他要素。

a.OHSMS审核的结果 b.产品的符合性 c.持续改进的承诺 d.环境的变化 37.根据GB/T28001-2001标准, 并保持程序的要素有( )。

a.目标 b.培训、意识和能力 c.应急准备和响应 d.管理评审

38.《安全生产法》要求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对本单位安全生产工作负有下列职责:( )。 a.建立、健全本单位安全生产责任制 b.组织安全评价

c.保证本单位安全生产投入的有效实施 d.及时、如实报告事故

39.按照《安全生产法》的规定,应当建立应急救援组织的生产经营单位是指 ( )。

a.矿山 b.危险物品的生产、经营、储存单位 c.建筑施工单位 d.交通运输单位 40.《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要求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对本单位安全生产工作负有下列职责 ( )。

a.建立、健全本单位安全生产责任制 b.保证本单位安全生产投入的有效实施 c.组织安全评价 d.及时、如实报告事故

41.《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规定的从业人员的义务包括( )。

a.对本单位安全生产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批评 b.正确佩戴和使用劳动防护用品 c.了解其作业场所和工作岗位存在的危险因素、防范措施及事故应急措施 d.发现事故隐患,立即向现场安全生产管理人员或者本单位负责人报告

42. 生产经营企业的主要负责人对本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负有的职责有( )

a.建立健全本单位的安全生产责任制 b.组织制定本单位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 c.组织制定并实施本单位的安全生产事故救援预案

d.督促检查本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及时消除安全生产事故隐患

e.保证本单位安全生产投入的有效实施 f.及时如实报告生产安全事故 43. 企业取得安全生产许可证的条件有( )

a.建立健全本单位的安全生产责任制,制备完善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操作规程 b.设置安全生产管理机构,配备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

c.主要负责人、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经考核合格 d.有重大危险源检测、评估、监控措施和应急预案 e.安全投入符合安全生产要求 f.依法进行安全评价

44.根据《安全生产许可证条例》,国家对下列企业( )实行安全生产许可。

a.矿山 b.危险化学品生产 c.烟花爆竹生产 d.民用爆破器材生产 45.根据《安全生产许可证条例》,国家对以下哪些企业实行安全生产许可?( ) a.矿山 b.建筑施工 c.危险化学品生产 d.烟花爆竹生产

46.根据《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特种设备是指涉及生命安全、危险性较大的( )。 a.锅炉 b.压力容器 c.压力管道 d.电梯和起重机械

47.根据我国《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特种设备是指涉及生命安全、危险性较大的( )。 a.锅炉 b.压力容器和压力管道 c.电梯和起重机械 d.客运索道和大型游乐设施 48.用人单位应当建立职业健康监护档案。职业健康监护档案应包括:( )。

a.劳动者职业史、既往史和职业病危害接触史 b.职业病诊疗等劳动者健康资料 c.相应作业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结果 d.职业健康检查结果及处理情况 49.《劳动法》规定,劳动者对( )的作业,有权拒绝执行。

a. 管理人员违章指挥 b.管理人员的违法指令 c.管理人员违章强令冒险作业 d.任何危险 50. 我国执行的安全体制是:( )。

12

a.国家监察,行业管理 b.群众监督 c.企业负责 d.劳动者遵章守纪 51.关于职业健康体检,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职业健康体检的项目由国家主管部门统一规定

b.职业健康体检的周期由体检机构根据用人单位的实际情况决定

c.体检机构不能及时告知体检结果,特殊情况需要延长的,应说明理由并告知用人单位 d.体检机构应当统计年度职业健康检查结果,报告用人单位和所在地劳动行政部门 52.特种作业人员包括( )。

a.电工 b.金属焊接切割工 c.矿山通风操作人员 d.锅炉水质化验工

53.按消防法规规定,下列单位中需要建立专职消防队承担本单位的火灾扑救工作的是( )。 a.北京首都国际机场 b.燕山石化 c.工人体育馆 d.天津深水港 54.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的规定,以下哪些说法是正确的?( )。 a.未成年工指年满16周岁,未满18周岁的劳动者 b.未成年工不能从事国家规定的第四级体力劳动强度的劳动 c.用人单位禁止使用未成年工 d.用人单位不得安排女职工从事高处、低温、冷水作业 55.根据生产性粉尘的性质可将其分为 ( )。

a.小颗粒粉尘 b.无机性粉尘 c.有机性粉尘 d.混合性粉尘 56.以下机械设备中哪些属于起重机械?( )

a.千斤顶 b.电葫芦 c.卷扬机 d.升降机 57.特种设备的( )应符合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

a.设计、制造 b.安装、使用 c.检测、维修 d.改造、报废 58.属于特种作业的有( )

a.电气焊 b.汽车司机 c.起重机械 d.爆破作业 59.新员工在上岗前要进行哪些教育?( )

a.师付带徒弟 b.班组级 c.厂级 d.车间级 60.常用危险化学品包括:( )

a.爆炸品 b.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 c.易燃液体、易燃固体 d.自燃物品和遇湿易燃物品 e.氧化剂和有机过氧化物 f.有毒品 g.放射性物品 h.腐蚀品 61.下列属于危险化学品的是( )

a.爆炸品 b.过氧化剂 c.腐蚀品 d.农药 62.氧气禁止与下列哪种物质同车运输?( )

a.氩气 b.油品 c.乙炔气 d.氮气 63.兰色在安全色中表示( )遵守。

a.指令 b.禁止 c.注意 d.必须 64.常用的工厂防尘措施有( )。

a.湿式作业 b.密闭、通风、除尘系统 c.戴防尘口罩 d.尘肺病诊断和治疗 65.中毒可分为哪几类?( )

a.急性中毒 b.慢性中毒 c.呼吸中毒 d.亚急性中毒 66.下列灭火剂中适用于扑灭带电火灾的有( )。

a.水 b.二氧化碳 c.泡沫 d.干粉 67.以下属于危险化学品的有( )。

a.TNT b.乙炔 c.聚乙烯 d.白磷 68.生产性毒物可以以下述形态( )存在于生产环境。

a.粉尘 b.蒸汽 c.雾 d.烟 69.事故直接经济损失包括( )。

a.人身伤亡后支出的费用 b..工作损失价值 c. 善后处理费用 d. 财产损失价值 70.下列属于劳动防护用品的是( )

a.安全帽 b.安全带 c.防晒霜 d. 放射性防护服 71.按照认证认可条例规定,认证人员从事认证活动,不在认证机构执业或者同时在两个以上认证机构执业的,应当给与( )

a.罚款 b.责令改正 c.停止执业6个月以上2年以下 d.仍不改正的,撤销其执业资格

13

四、填空题

1.GB/T28001-2001标准的名称 。 2.GB/T28001-2001标准针对的是职业健康安全,而非 。 3.GB/T28001-2001标准中,事件的定义是导致或可能导致 的情况。

4.根据GB/T28001-2001标准,可能导致伤害或疾病、财产损失、工作环境破坏或这些情况组合的根源或状态

称为 。

5.危险源是指可能导致伤害或疾病、财产损失、工作环境破坏或这些情况组合的 。 6.风险是某一特定危险情况发生的 和后果的组合。

7.根据GB/T28001-2001,职业健康安全是指影响工作场所内员工、临时工作人员、 、访问者和其

他人员健康和安全的 和 。(两道题合并成此题) 8.职业健康安全方针应包括 的承诺和遵守法规的承诺。

9.建筑施工单位将其职业健康安全方针公示在每个施工项目现场的围墙上。

上述情况适用于标准的 条款

10.居民委员会打电话询问化工厂的职业健康安全方针,办公室主任回答:已印成宣传单,可以来取。

上述情况适用于标准的 条款

11.某宾馆的危险源辨识及风险评价和控制计划未包括对控制火灾和食品卫生的要求。

上述情况适用于标准的 条款

12.某宾馆/饭店的危险源辨识及风险评价和控制计划未包括对控制火灾和食品卫生的要求。 上述内容适用于标准的 条款

13.LEC 法是组织进行 风险评价 常用的方法之一。

14.审核员发现某公司的管理者代表仍不知道国家已经新发布了《职业病防治法》。 上述内容适用于标准的 条款

15.审核员发现某公司的总经理还不知道国家新颁布的《安全生产法》。

上述内容适用于标准的确 条款。

16.根据GB/T28001-2001标准,组织应及时更新有关法规和其他要求的信息,并将这些信息传达给员工和其

他有关的 。

17.蓝天大厦五层上灭火用的消防水箱,计划2001年5月8日前制作安装完成。

上述情况适用于标准的 条款

18.组织的主导产品已改变,而未对原目标的管理方案进行评审。。 上述内容适用于标准的 条款

19.企业除尘器改造更新计划在2007年5月8日前实施完成。

上述情况适用于标准的 条款

20.公司基建办正对冲压车间厂房改造方案中的建筑安全措施进行研究。

上述情况适用于标准的 条款

21.车间在每个班组设置兼职安全员。

上述情况适用于标准的 条款

22.某企业没有将人力资源部、财务部的职责在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职责中予以明确。 上述情况适用于标准的 条款

23.资源包括人力资源、 、技术和财力资源。

24.GB/T28001-2001标准要求,员工应意识到在工作活动中实际的或潜在的职业健康安全后果,以及个人工作

的改进所带来的职业健康安全 。

25.某公司规定了锅炉司炉工的上岗要求与操作规程,但司炉工小李近期休病假,很快就会回来,公司就临时

安排门卫小刘暂时顶替几天。

上述内容适用于标准的 条款

26.操作工认为天气太热,一天不戴也没太大影响,就将防护用具放在一旁。

上述情况适用于标准的 条款

27.某自行车厂未对电焊工的上岗条件作出明确规定。 上述内容适用于标准的 条款

14

28.公司要求危险化学品仓库管理员要经过培训持证上岗。

上述情况适用于标准的 条款

29.焊接车间安全员正在对新入职的员工进行安全教育。

上述情况适用于标准的 条款

30.在化学品仓库见到管理员没有经过培训就进行操作。

上述情况适用于标准的 条款

31.根据GB/T28001-2001标准,对于其工作可能影响工作场所内职业健康安全的人员,应有相应的工作能力。

在 、培训(和)或经历方面,组织应对其能力作出适当的规定。

32.GB/T28001-2001标准中,4.4.2条款的名称是 、意识和能力。 33.某企业正在召开员工代表会议,讨论新建锅炉房的有关事宜。 上述内容适用于标准的 条款

34.某公司新办了一个名叫“安全生产园地”的黑板报,其中包括“事故通报”、“公司安全生产制度建设”等

栏目,深受大家的喜爱。

上述内容适用于标准的 条款

35.某公司在每天上班的广播里,增添了一个栏目“安全生产警示格言园地”的广播,提示员工遵章守纪,珍

惜生命,深受大家的喜爱。

上述情况适用于标准的 条款

36.就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方针进行讨论并征求员工意见。

上述情况适用于标准的 条款

37.企业正在召开员工代表会议,讨论新建锅炉房的有关事宜。

上述情况适用于标准的 条款

38.化学品仓库的管理员没有收到更新后的材料安全数据特性表(MSDS)。

上述情况适用于标准的 条款 )

39.在化学品使用现场提供不出MSDS,车间主任说在技术部保存。

上述情况适用于标准的 条款 )

40.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应在 的岗位得到有关现行版本的文件。

41.GB/T28001-2001标准中4.4.6条款的题目是 。 42.宾馆的设备管理人员正在对电梯进行常规检修和保养。

上述情况适用于标准的 条款 43.按照《设备检修操作方法》,在对设备进行检修。

上述情况适用于标准的 条款

44.因为天气热工人没有戴安全帽指挥行车操作。

上述情况适用于标准的 条款

45.组织向供方索取组织购买的化学品物质安全数据表(MSDS)。

上述情况适用于标准的 条款

46.审核员在进入炼油厂前被告之禁止带入香烟、打火机并禁止使用手机。

上述情况适用于标准的 条款

47.某化工企业的门卫向外来车辆传达入厂安全须知。

上述内容适用于标准的确 条款。

48.办公室文秘正忙着将一份安全通知传真给准备进场施工的建筑公司。 上述内容适用于标准的 条款

49.某公司租赁开发区的厂房生产,涉及停、送电、接地保护安全由开发区控制。 上述情况适用于标准的 条款

50.炼铁厂对运输公司的驾驶员告知入厂安全须知。

上述情况适用于标准的 条款

51.组织未对在厂区现场施工的施工队提出安全要求。 上述内容适用于标准的 条款

15

52.某化工厂每年进行一次消防演习。

上述情况适用于标准的 条款 53.消防人员正在进行消防演习。

上述情况适用于标准的 条款

54.某地质勘探公司为保证安全生产无事故新成立了独立的安全管理办公室,安全管理办公室的主任正在组织

编制和修改新的应急响应预案。 上述情况适用于标准的 条款

55.某企业安全检查制度规定:班组安全员每班要实施安全检查;车间安全管理人员每天检查;安全处人员的

不定期巡检;企业每周的综合大检查。 上述情况适用于标准的 条款

56.根据同类企业所发生的触电事故的教训,本企业已对其内部的所有电器和用电安全进行了全面的检查。

上述情况适用于标准的 条款

57.公司安全检查员正在检测灭火器是否有效。

上述情况适用于标准的 条款

58.安全部在消防检查时发现灭火器已经空了。

上述情况适用于标准的 条款

59.公司安全检查员正按照《消防器材管理规定》对灭火器是否有效进行检查。

上述情况适用于标准的 条款

60.公司请省避雷中心对公司的避雷器接地电阻进行检测。

上述情况适用于标准的 条款

61.喷漆车间从未对油漆散发的有毒气体的浓度进行测量。

上述情况适用于标准的 条款 )

62.某企业定期对其火灾预警设备进行校准和维护并保持记录。

上述情况适用于标准的 条款

63.根据同类企业所发生的高空作业坠落事故的教训,本企业对其内部的所有高空作业防护措施进行了全面的

重新评审,将原有的单一保险带措施改为保险带加防护网的双保险措施。 上述内容适用于标准的 条款

64.根据同类企业所发生的冲剪压力机构事故的教训,本企业以对其内部的所有压力机械防护措施进行了全面

的重新评审,在原有的防护网上增设联锁装置。 上述情况适用于标准的 条款

65.审核员了解到公司员工及所在社区对其产生的噪声抱怨已久,但未查到公司有任何的反应或承诺。

上述内容适用于标准的 条款

66.内审和目的之一是评价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运行的 。 67.安全生产的方针是安全第一, 。

68.我国的职业病防治方针是预防为主, 。 69.《安全生产法》规定,生产经营单位的 对本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全面负责。 70.根据《安全生产法》,生产、经营、储存、使用危险物品的车间、商店、仓库不得与 在

同一座建筑物内。

71.危险化学品, 包括爆炸品、 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 易燃液体、 易燃固体、自燃物品和遇湿易

燃物品、 和有机过氧化物、有毒品和腐蚀品等。

72.重大危险源是指长期地或者临时地生产、搬运、使用或者储存危险物品,且危险物品的数量等于或者超

过 的单元。

73.矿山、建筑施工单位和 的生产、经营、储存 单位,应当设置安全生产管理机构或者配备专

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

74.特种劳动防护用品实行 标志管理。

75.生产性毒物进入人体的途径主要是呼吸道,也可经皮肤和 进入。 76.安全电压决定于人体允许电流和 。

77.根据《劳动防护用品监督管理规定》的要求,特种劳动防护用品实行 标志管理。

16

78.三级安全教育是指:厂级教育、 、班组教育。 79.锅炉的三大安全附件是安全阀 、 和水位表。

80.漏电保护器的功用主要是对有致命危险的人身 提供间接接触保护。 81.绝缘电阻值是直流电压与流经绝缘体表面的 电流之比。 82.基准面 米以上为登高作业。

83.火灾发生的三要素是指可燃物、 、着火源。

84.按风险量化处理的方式的不同,定量风险评价方法可分为相对风险评价方法和 风险评价方法。 85.农民把稻谷摊开晾晒,增大了液体的 ,有利于稻谷中水分蒸发。

86.前四分钟半速飞行,后四分钟全速飞行,共飞行了72公里,问速度是每小时 公里。 87.一个水池子,只进不出满了需要30分钟,只出不进干了需要50分钟,问进水和出水龙头都打开需要 分

钟时间加满水。

88.乙先走10米,甲能在五分钟赶上;乙先走二分钟,甲能在四分钟赶上,甲的速度是 米/分钟。

五、基础简答题

1. GB/T28001-2001标准适用于那些组织。 2.以能量意外释放理论简析两类危险源。

3.试说明标准中“事故”和“事件”的关系,举一例? 4.请至少说出五种危险源辩识的方法 5. 举例说明危险源和风险之间的关系

6. 某公司负责城市供水的运营、管理、维修工作。主要设施包括:沿主要道路铺设长度为15Km的管线,并穿越道路管线,经过的城市道路地下敷设有电缆、煤气等管线。设2000m3的蓄水池5个,加压水泵10台,采用6KV供电。设氯气消毒装置一套,氯气由供应商提供的液氯钢瓶供应。请找出该公司存在的危险源。 7. 举例说明组织在进行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策划时应考虑的常规和非常规活动。 8.请简述组织进行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及风险控制策划的步骤。 9.选择风险控制措施时应考虑哪些原则

10. 简述选择风险控制措施时应考虑的因素。 11. 简述从哪些方面对风险控制措施进行评审。 12. 举例说明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价之间的关系。

13.简述组织在建立与评审职业健康安全目标时应考虑哪些因素? 14. 简要说明职业健康安全方针、目标、管理方案和绩效之间的关系。

15. 依据GB/T28001-2001标准,员工应具备哪些方面的职业健康安全意识。 16. 员工参与协商和交流的内容有哪些?

17. 试举例说明如何理解4.4.6a)“对于因缺乏形成文件的程序而可能导致偏离职业健康安全方针、目标的运行情况,建立并保持形成文件的程序”。

18.举例说明运行控制程序中运行准则的作用。 19.简述砂轮机操作的安全要求。

20. 为什麽说GB/T28001-2001标准中4.4.6d)“建立并保持程序,用于工作场所、过程、装置、机械、运行程序和工作组织的设计,包括与人的能力相适应”的要求体现了预防为主的思想。 21. 组织进行应急准备时,应考虑哪些内容?

22. 以熟悉的某一特定场所为例,列出在这个场所中潜在的事件或紧急情况(至少两种),并写出至少六种需使用的应急准备和响应设施或装置。

23. 试举例说明 GB/T28001-2001 标准第 4.4.7 条款中“预防”的含意。 24. 分别列举出5项主动性绩效测量和被动性绩效测量的示例。

25.什么是主动性的绩效测量和被动性的绩效测量,请举例说明?请举出三种常见的绩效测量方法。 26. 如何理解“对于所有拟定的纠正和预防措施,在其实施前应先通过风险评价过程进行评审”? 27.按照GB/T28001-2001建立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如何保证持续改进的实现? 28. GN28001-2001标准中形成文件的要素有哪些?

29.简述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中与法律法规有关的要求有哪些? 30.简述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中三级监控包括了哪些要素? 31.GB/T28001-2001标准中明确提出的文件要求有哪些?

17

32.某组织考虑到今年生产任务较重,管理者代表决定将一年两次的内审改为:第一次内审包括组织OHSMS 的全部要素;第二次内审针对第一次出现不符合的要素进行。你认为该组织的做法正确吗?请简述理由。 33.请根据《安全生产法》简述什么是重大危险源,并举例说明。 37.试述《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第四十条的要求?

34.《安全生产法》对生产经营单位发包或出租其经营项目、场地和设备有何要求?

35.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的要求,生产经营单位的生产经营项目场所有多个承租、承包单位时,应如何进行安全生产管理?

36.《安全生产法》中“主要负责人职责”有哪些?

38. 企业对 不同岗位 及 新入厂工人三级安全教育的内容分别是什么? 39、生产性粉尘的来源和分类。

40、生产性粉尘治理的工程技术措施有哪些。 41、生产性毒物的来源及存在形态。 42.粉尘和毒物分类和控制措施?

43. 简述职业中毒的预防措施有哪些?

42.试说明火灾形成的要素以及控制火灾的基本原则

43. 火灾三要素是什么?防火的基本措施有哪些?灭火的主要方法有哪些? 44. 简述爆炸机理及其分类 45.简述“三同时”的含意。

46.什么是安全电压?我国的安全电压额定值的等级分别为多少? 47. 简述触电事故的预防技术有哪些? 48. 机械设备危险的产生形式有哪些? 49. 简述常见的机械伤害有哪些?

50. 对生产企业来说,特种设备指哪些?特种设备的使用单位应保存哪些安全技术文件? 51. 起重机械的主要危险源有哪些?主要的安全装置有那些? 52. 简述起重机驾驶员需做到的十不吊。 53. 简述焊接设备及其作业中的主要危险源。

54. 物理危害因素(噪声、震动、辐射、高低温)基本控制技术。 55. 分析酒后驾车对行车安全的危险

56. 常用的职业健康安全法律法规有哪些。

六.阐述题

1.GB/T28001-2001标准包括“事故”和“事件”术语,在我国安全生产管理中常用“事故”与“未遂事件”

这样的术语,请分析阐述上述术语区别与联系。

2.举例说明 GB/T28001-2001 标准 4.5.2 条款“为消除实际和潜在不符合原因而采取的任何纠正或预防措 施,应与问题的严重性和面临的职业健康安全风险相适应。”的含意。

3.如何理解职业健康安全方针“要传达到全体员工,使其认识各自的职业健康安全义务”。分析组织的最高管理者和某一具体生产岗位上的操作工人应承担的上述义务。 4. 某公司因为危险源是产生风险的,所以制定了一个《危险源风险大全》,可以实施控制,是否正确,为什么?请按标准4.3.1说明。

5. 如何理解“组织应将员工参与和协商的安排形成文件,并通报相关方”。

6. 举例说明GB/T28001-2001标准中4.5.2条款“b)采取措施减小因事故、事件不符合产生的影响”、“c)采取纠正和预防措施,并予以完成”的含义。 7、某工厂正准备对电镀车间厂房进行维修,有两位工人正在搭建脚手架,搭建脚手架所使用的钢管最长有5米, 现已搭建到第二层,离地面有4米多高,在厂房上方2米处有1kv架空线,没有采取防护措施;安全监管员叫下 两位工人问他们是否知道如果操作不谨可能会造成触电伤害,两位工人说他们是工厂临时找来的民工,不知道 上面那条电线是高压电线,以后他们会小心的。请按上述场景识别危险源,并提出主要控制措施。

8. 安全员在某建筑公司工地生活区的工人宿舍内发现有两个饭盒里面盛装着鱼肉和米饭,宿舍管理人员说我 们为了保证工人下班回来能及时吃上饭,先把饭菜送到工人宿舍,如果工人回来饭菜凉了可以用微波炉热一下, 为此我们给每间宿舍配了一个微波炉,工人们很满意;这时一位工人用微波炉热饭造成保险丝熔断停了电,他 马上搬来一个金属箱踩在上面准备更换保险丝。请按上述场景识别危险源,并提出主要控制措施。

18

9. 某氧化反应器在反应过程中,为防止反应器温度过高而造成爆炸,须向反应器注冷却水。为确保冷却水不断流设计了三项安全措施来防止冷却水断流:1)反应器温度达到时,高温报警,向操作人员提示;2)操作人员向冷却器加水;3)反应器温度达到时,自动停车。

请根据以上描述:1)画出“氧化反应器冷却水断流”事件树;

2)写出造成“氧化反应器冷却水断流”的主要危险源。

10. 某一工地要在2.5处安装一定位阀,但无升降机,搭脚手架,宽度只有30公分,地面不平,一工人电钻操作,不熟练,电钻夹住,用力向外拉结果摔下来。 画出事件树,写出危险源及控制措施

11.建筑工地经常出现各类事故,从脚手架上坠落是施工现场发生较为频繁、后果严重的事故。这里假设建筑 工地不包括搭、拆脚手架,同时“从脚手架上坠落”也不包括脚手架倒塌坠落。在对施工现场、作业情况、机 械设备、人员配备了解清楚以后,画出“施工人员从脚手架上坠落死亡”的故障树。

12. 2006年7月10日,某用户将一只液氯钢瓶送到某电化厂充装液氯。该用户在生产设备与液氯钢瓶连接管路上没有安装逆止阀、缓冲罐或其他防倒灌装置,致使氯化石蜡倒灌入液氯钢瓶中。用户在将液氯钢瓶送至电化厂时未说明这一情况,埋下了重大事故隐患。与此同时,电化厂液氯工段操作人员违章操作,在充装液氯前没有按照操作规程对钢瓶进行装前检查和清理。充装时,钢瓶内的氯化石蜡和液氯发生化学反应,温度压力升高,致使该钢瓶发生爆炸,并引发周围钢瓶相继爆炸,造成8名工人死亡,周围居民数千人中毒。对事故原因进行调查时发现,双方工人均未经特种作业人员培训和考核,工厂也没有事故应急预案和措施。请根据上述材料,分析该起事故的直接原因和间接原因。

13. 某石化厂总变电所长刘某,在高压配电间看见2号线进线主柜里面有灰尘,于是就找来一把扫帚清扫,造成高压触电烧伤事故。

根据以上案例:1)分析造成此事故的原因;

2)针对此事故提出相应的整改措施。

14.某建筑工程公司,施工队队长张某、提升机司机赵某、瓦工李某准备上六层去,他们不愿意从楼梯上去,而想违章乘坐提升料盘。这时提升机操作手王某正准备由四层往六层运木料,施工队队长张某走过去将提升机由四层落到一层,让王某送他们上六层,王某不同意,说:提升架不能乘人。张某见不给开提升架,就强行叫站在旁边的于某(不是提升架司机)开提升架。于某开机前,见上边站着张某、赵某、李某。于将提升架升到一层停了一下,架上的人摆手叫继续提升,到二层又停了一下,架上的人摆手还叫继续提升,当提升架快到六楼时,被一根施工加杆挡住,在提升机停机的同时,钢丝绳断裂,提升架突然坠落,造成三人死亡。

根据以上案例:1)对此事故进行原因分析;2)写出防止此类事故再发生的措施。

15. 某厂铸造车间的一台111碾沙机临时出现故障,车间主任既派钳工余某与维修工电工马某一起去排除故障,二人到现场后,先拉掉电闸,余某先钻进蹍子内检查修理,马某在电闸处看护,就未挂有人检修停电牌。此时正好有另一个蹍子工请马某去换一个保险。马某见周边无人,估计自己很快就会回来,就离开啦。正在这时,112蹍沙机的操作人员误合了111蹍砂机的电闸,111蹍砂机启动,将于某碾压致死。

根据以上事故:1)分析可能造成此次事故的原因;

2)针对此事故提出相应的整改措施。

16. 某化学品仓库存放着易燃易爆化学品,依据GB/T28001—2001标准,阐述运行控制的主要措施。 17. 阐述遵守“法规和其他要求”的思想是如何贯穿于体系的。

18. 请阐述绩效测量与监视(4.5.1)、内审(4.5.4)、管理评审(4.6)三要素各自以何种方式实现对管理体系实施“检查”。

19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